“哢嚓!”
隨著木箱開啟,一陣陣濃鬱的墨香的味道從木箱當中傳了出來。
一摞摞擺放整齊,且已經做了書麵的書籍就摞在木箱當中。
當木箱開啟的時候,附近的所有人都踮著腳往這邊看著。
包括一臉懵逼的荀或,還有摩拳擦掌的戲誌才。
陳皓臉上帶著笑容,從木箱當中拿出了一本書籍。
正是第一批用印刷術印好的郭氏掌握的《小杜律》。
“諸位看好了,這是本王發明的書籍,用一種本王發明的宣紙所印製,這一箱子書全都是一種內容,且不是人工抄錄,每天可出產數百本之多!”
“諸位可以自己看看,有了這些書籍,那麼本王是能不能建立這個學府呢?”
“楊太常,你也來看看啊!”
陳皓笑著衝著楊彪招了招手!
頓時,整個朝堂上如同炸鍋了一樣。
陳皓這一番話就好比在平靜的湖水水麵上扔下了一噸當量的tnt一樣。
後退了幾步的陳皓將位置讓給了朝臣,讓他們看看自己的第一法寶!
當然了說是第一法寶,就證明他還有第二法寶!
不就是名師嘛,這個對於陳皓來說可一點都不難。
在陳皓後退之後,手腳麻利的荀彧第一個來到了木箱的旁邊。
像是拿起了一本書。
荀獲第一的感覺就是輕便。
紙這個時候已經有了,並且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發明了。
可是蔡侯紙的製作工藝太難,而且極為昂貴,短暫的通信還可以。
想要記錄書籍就顯得太過珍貴了。
而且蔡侯紙還不便於保存,腐朽的很快。
荀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翻開了書籍的第一頁。
宣紙的主材料是竹子。
製作出來的宣紙極為的輕便,而且韌性很好。
打開了第一頁之後,荀彧便看到了書籍上麵那一排排十分工整且就好像是雕刻出來的字體。
這邊是印刷術的威力了。
事實上打破知識壟斷的正是紙張還有印刷術的發明,使得原本的書籍不再珍貴
“這…….”
荀或不可思議的放下了一本書,然後又翻開了第二本,第三本。
直到看到每一本書上的內容完全一樣,字體也完全一樣的時候,荀彧愣住了。
荀或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戲誌才。
“你早就知道了對不對?”荀彧一臉懵逼的問道。
戲誌才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荀或再次問道。
這次戲誌才指了指站在不遠處的陳皓說道:“主公天人之姿,必竟成為千古第一人,我等永遠隻能望其背影努力追趕罷了!”
除了荀或之外,朝堂上所有看了用宣紙還有活字印刷術印製的書籍之後都大為震驚。
楊彪蒼老的手捧著兩本一模一樣的《小杜律》心中五味雜。
“不行,不行,絕對不能讓陳皓得逞!”
“絕對不行!”
楊彪心中有一個聲音一直在這樣告誡著他!
四月。
初春。
打從年前開始陳皓在朝堂之上一番驚世言論之後,朝中便陷入了一種出奇的安靜。
雖然無數的士族不讚同陳皓建立學堂讓庶民學習。
但他們沒有辦法阻止。
因為陳皓並沒有索要他們家族當中的傳世奠基,也沒有讓士族階層出來教授庶民學問。
更沒有讓他們出錢來收建學堂。
似乎看上去一切都和士族沒有關係一樣。
最起碼一開始的時候眾多士族是這麼認為的。
比如楊彪,比如王允,又比如司馬防等等世家大族豪門。
開始他們認為陳皓不會成功。
雖然陳皓有了書籍。
但是陳皓卻沒有名師。
沒有老師的教導就算是有書籍又能如何?
可是很快,楊彪等人就傻眼了。
在朝堂之爭過後的一個月裡,數十座學府開始在洛陽城外建立。
陳皓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極短的時間就建立起了數十座學府來。
並且公開在百姓當中選取十歲兒童入學。
至於名師陳皓則早有打算。
那日在朝堂之爭過後,陳皓第一個找的就是他的老丈人蔡邕。
蔡邕並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但是他確是一個名師名儒。
而且還有一點,蔡邕的人脈非常廣。
一手無雙的琴藝還有獨創的飛白書讓他在名儒當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並且陳皓還去信給了他在青州擔任刺史的老師盧植,讓盧植回落到洛陽來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