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女兒就要參加高考了。
向北一想到這裡,便想到了自己經曆的而或印象裡的高考,然後回過頭來,便發現自己一下子就沒有了原先麵對高考時的那份“得之欣然,失之坦然”,有的都是如同這個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有的“害怕不能順利完成高考和高考後沒有大學讀”的那份膽戰心驚……
緣何如此?
這大概得到曆史的長河中去探究一下高考的前世今生吧!
有文章說,高考,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簡稱。它的成績,決定著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少年有沒有資格進入高等教育的課堂。
而要論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類似於高考這樣選撥製度的國家,當然不能把中國拋開了去說。
而中國最早出現的人才選拔製度,學名叫“世卿世祿製”,用大白話準確的概括就叫“拚爹製”,這種製度主要出現於春秋時代。簡單來說,就是你爹當什麼官,你以後就當什麼官,所謂“父死子繼。
緊跟著春秋之後的戰國時代,被後人稱之為“禮崩樂壞”的無恥時期,貴族謙謙有禮的君子之風被慘烈而現實的國家利益所取代,那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不看重過程,隻看重結果”的功利主義時期。為達到目的,陰謀陽謀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假如達到了目的,英雄不問出處。於是,就催生了“軍功製”和“養士之風”並舉的人才選拔局麵。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在腥風血雨的戰國時代,恰恰是那些善於自我推銷的有表演欲望人才的最好時期。
隨著信奉“法家”的大秦短暫而又亮瞎曆史眼珠子的覆滅之後,以黃老學派的無為而治為政策基礎,以儒學為禮儀規製的漢代,從漢武帝時期開始確立了“察舉製”。這是“考試”這種形式,第一次在中國曆史上用於人才的選拔。通俗的講,“察舉製”最重要的就是得“攢人品”,它的基本流程是:漢朝中央政府下達政令,要求各郡縣各屬國向上推薦自己管轄範圍內的能人賢士,被舉薦之後,由中央政府進行必要的考試,予以能力確認,合格者就算步入仕途了。“察舉製”其實是很有現代感的一種人才選拔製度,它的基礎是“推薦”,而非“考試”,這就要求有權力舉薦人才的當權者擁有相當高的素質和品德,不偏不倚,唯才是舉。
然後就三國了,人心不太古,現實很殘酷,所以曹魏政權開始設計並推行一種新的人才選拔製度,到晉代完善,一直影響了整個南北朝時期,這就是“九品中正製”。準確的說,這種人才選拔製度並不是創新,而是對漢代“察舉製”的改良和延續,所不同的是,“九”製專門增設了名為“中正”的官,來專職負責評價當時的士族人才。當然,因為魏晉南北朝時代勢力過於強大的“門閥”的影響,實際上“九”製是名存實亡的,或者說早早淪為了世襲製的幫凶。歸根到底,又回到了“拚爹製”的老路子上去了。
我們現在所更熟悉的“科舉製”,誕生於隋朝初年,一直到清朝覆滅前幾年宣告結束,持續了差不多整整1300年,這也是“考試”這種形式第一次成為人才選拔製度中的主角,而且沿用至今。
封建王朝作古之後的民國時期,科舉製沒了,但考試這種手段卻被繼續發揚下去。國父孫中山在在設計政體時,創立了“五院”,其中“考試院”作為一種獨立的權力存在,與“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監察院”等其他四院處在同等的最高地位上,可見“考試”這種社會行為和選拔方式在孫中山心中有多麼重要。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建立全國性的“高考製”,此即為高考的伊始。
在沒有公務員考試之前,也就是在大學畢業包分配的時代裡,“高考”不僅僅意味著可以進入到大學進行深造,也代表著大學畢業就可以進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去捧鐵飯碗,所以簡言之,那時的高考實際上就是同時期中國的人才選拔考試,它具有唯一性和殘酷性,但一旦少數英才闖過了這根獨木橋,鑽進了象牙塔,也就等於開啟了不同常人的彆樣人生。
後來“凡進必考”的大方針提了出來,就在90年代出現了公務員考試的“公考”,也是在90年代,中國高等教育開始改革,大擴招的必然結果是本科學曆越來越不好使,催逼著大學畢業生通過研究生考試的“研考”進一步深造,其實就是進一步獲取高人一等的學曆。
在“公考”和“研考”的熱潮下,在高等教育普及率越發提高的大背景下,現在的“高考”已經不如以往那麼讓人驚心動魄,但是能不能順利完成高考和高考能不能金榜題名,卻因為害怕自己成為高考群體中的極少數而顯得更讓人驚心動魄,它遠沒有了擴招之前沒能參加高考和沒能金榜題名的群體到底還是屬於極大多數的那份坦然。
文章分析得很透徹呀!向北雖然能明白“得之不欣然,失之更不坦然”的“因為所以”,但是他在對“得之不欣然,失之更不坦然”有著切膚之感,卻是後來的事兒。在這之前,他人前之後,於人於己滿滿的都是“超然”,他常常言:隻要有電視劇《士兵突擊》裡的列兵許三多一樣“不言棄,不放棄”,每天都能堅持並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那麼到高考的時候就一定會有個大學讀的。也正因為有“一本、二本,重點、非重點,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讀什麼樣的專業和在大學裡怎樣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因為讀大學之前,那是應試教育,是為考試而讀書;而大學期間,那是適應社會,為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玩命練就自身綜合能力,特彆是出社會後的各種能力的關鍵階段。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從大學開始培養自己,凡不會的、還不行的都要培養”的等等觀念,所以他一直沒想過給將要迎來高考的女兒什麼壓力……因為說到底,他終歸是相信女兒即便是再不濟也會有一個大學讀的。對此,他絲毫沒有想過“萬一”,即便後來他想到了“萬一”,也受到了“萬一”給他的心靈和腦子帶去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恐懼和迫襲。當然這種恐懼和迫襲是後來的事兒,在這裡得先暫且不表。他得先去說說對高考的那份超然和灑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考前,2月28日星期三·甲辰年正月十九1130,他曾在百日誓師現場,向女兒和女兒她們班的一幫同學寄語:衝吧,坡頂就在那裡!笑吧,燦爛就在百日後!
如果,陪伴裡隻有這份超然和灑脫就好了,但是陪伴裡的世界卻不總是這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青春期”“現在的孩子特叛逆”等等這些於向北他們那個年代不曾聽說或者很少聽說的詞彙,也開始在困擾著他。
對此,他時常有小心翼翼,可即便是他很注意小心翼翼了,他也會因為問自己說錯了什麼話、做錯了什麼事而從女兒的麵部表情上去如是反思自己和尋找答案。雖然,更多的時候,他並沒有說錯什麼、沒有做錯什麼。
原本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是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發生的日子。但是在女兒高考的前一個月,女兒寫給他的一封並擱於他床頭櫃上的那幾頁寫在練習本子上的書信,卻迫使他在女兒高考的這一年很正式的寫了下麵這一封回信,去算作是對“叛逆”的回應。雖然,女兒當天就悄悄地把寫給他的書信從床頭櫃上撤了回去,想讓它沒有發生過。
5月12日星期日·甲辰年四月初五0909
對不起!
我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差錯,讓你不快了。
出於禮貌,昨晚上的家長會,我的確跟班主任、數學老師、英語老師有過交談,但那都是正麵的,表謝意式的,畢竟這是最後一個家長會了,同時也是跟數學老師、英語老師的第一次見麵和最後一次見麵。
我不知道你會作那些想指你寫給我的信)。
說再多的對不起,在此已不能起救贖之作用。
在這一世,為父為女,都不是我和你能選擇的,為父能做的就是在平日裡對你多一點尊重,在你不討厭我的時候多向你走近一點,在你討厭我的時候知趣地走開。
人世間,即便是父親,也隻是你人生當中的過客,甚至是符號。作為你的父親,或許有十年是你喜歡的,或許有好幾年是你討厭的。但他都不應該左右,也左右不了你的人生。
沒幾天就高考了,無需多久就可以離開這裡去開始屬於你自己的人生了。
在英語老師的眼中,你有一種大家閨秀的氣質,她超喜歡你;在數學老師的眼中,你特彆有禮貌,很不錯;在班主任老師的眼中,你很自律,甭管出現什麼狀況,她都相信你,也特彆高興你高三以來的表現,且對你的高考很有信心。
如果沒有父親的存在,會怎麼樣呢?
堅持吧,或許因為父親,你已然跌落在了穀底,可再跌又還能怎麼跌呢?之所以建議你考去外地,便是想讓你少去“父親”的乾擾,能有一個沒有父親存在的地域環境去學習和生活,包括往後的工作和生活。
不久,你便滿18歲而成人了。到了那個時候,你便是你,你的地盤得你作主,你的人生得你說了算。到了那個時候,你的人生或許才剛剛開始。
一直以來,我除了要儘可能地儘力做好後勤保障的職責外,我一直在想如何告訴你去把父親這個符號去掉,如若可以,是可以對外說父親已經不在了。
父親是可以做到不打擾你和不再去影響你的。同時,也相信??會有人去對一個已經不在了的人感興趣。
你去了上海而或彆的地方,不用擔心成家立業前的經濟方麵的問題。即便我把價值百多萬的地處老家的房子賤賣為50萬,你不也有50萬?這裡的房子雖是父母共有,但也有一半是父親的,也可以變賣了給你。
如果父親這輩子還有什麼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把屬於父親的變賣了給你,然後少去打擾你,甚至不去打擾你。
少了我的因素,會輕鬆的。去了新的地方環境),會不一樣的。
高考是通往新地方的門票,管它重點不重點、一本不一本呢?
放鬆吧!也高興高興吧!因為,它離離開這裡更近了,越來越近了。
爸爸承諾:需要我的時候,我在;討厭我的時候,我離開。
再次說一聲“對不起”!
當然,陪伴於高考這一年,除了“超然”“灑脫”和有跟“青春期”“叛逆”言行的偶爾爭鬥外,更多的當然是收獲不能早睡卻還必須得早起的無奈了,當然當就要告彆這種“無奈”的時候,誠如下麵這段隨記裡所表露出來的情愫一樣:它也會讓你收獲一種不舍的幸福:
5月23日星期四·甲辰年四月十六0000,下晚自習後的宵夜[愉快][愉快]隻有十多天了哈,往後,你就是夢想去這樣服務,恐怕也不會給你機會了[捂臉][捂臉][捂臉]
離高考到來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那高考倒計時的掛鐘和深植於腦子裡的生物鐘也快要結束它們的使命了。
但“鐘”就要不再被敲響的時候,向北便開始在集中注意力思慮著如何去助力女兒在考桌前的高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思慮著,思慮著,向北覺得他自己能稍微幫得上忙,助力一下女兒高考的,大概就隻有語文的作文了!
於是,他建議作文裡可借用這樣的句子以醒目:
要說“有底氣,理直而氣壯”,就不要隻說“有底氣,理直而氣壯”,而要說“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要說“護犢子,珍愛身邊的人,而或為了講原則、守底線而不會放棄什麼的時候”,就不要隻是這樣說,而要說“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要說“不言棄、不放棄”,就不要隻說“不言棄、不放棄”,而要說“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要說“不要拘泥於眼前,而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的時候,就不要隻說“不要拘泥於眼前,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些”,而要說“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要說事後補救就不要隻說“亡羊補牢,猶未遲也”,而要說“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猶未遲也”;
要說“放下了,翻篇了,去充電開始新的生活”的時候,就不要隻說“放下了,翻篇了,去充電開始新的生活”,而要說“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要說“踏上新征程,開始新生活”,就不要隻說“踏上新征程,開始新生活”,而要去說“去往新征途,響應“擼起袖子加油乾”之號召,踐行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曆史使命”以拔高。
於是,他建議作文的結尾部分可這樣點睛:
猶記得,父曾言:此處,如果有了“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之緣於自信基礎之上的勇氣,有了“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末悔”之為愛為喜歡為認同去誓死扞衛之信守,有了“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之即便前路艱辛仍將砥礪前行的那份執著,有了“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之不再拘泥於當下之憋屈的能從遠處、大處、深處、未來著眼之發展之眼光……然後,即便是麵對這人生之低穀,世事之坎艱,又焉能不可去行“見兔而顧犬,亡羊而補牢”之補救,去行“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之翻篇,而後再前行?
“加油?”
“加油!”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如此這般,我輩又焉能不去往新的征途,去隨著時代之步伐一起走?”這,便是我對父親的回複!
不僅如此,我還想對父親,對自己說:現在的我,現在的我們,大踏步在這又快又好的新時代之發展的軌道上,又焉能不去響應“擼起袖子加油乾”之時代感召,去踐行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之使命?
正可謂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未來?當然可期!
昨夜還長風破浪,今晨醒來卻開始捉襟不安著焦慮了起來,這一年來都不曾為之而緊張過的向北,在高考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卻變得異常緊張了:
6月7日星期五·甲辰年五月初二0707,從叫女兒起床的時候,我就開始緊張了,一種莫名的緊張,全身肌肉都收緊了的那種緊張,一邊怕跟她說話了會去影響到她,一邊又覺得不能在這個時候去選擇缺席,所以跟女兒說話都居然要醞釀半天,琢磨著怎麼去跟女兒說……組詞造句本是咱小時候就已經完成過的功課,原本早就會了的,可到了這個時候卻覺得有些不會了,詞窮而句乏得那叫一個“好尷尬”[憨笑]究其原因,還是緊張惹的事兒[捂臉][捂臉][捂臉]
高考後的第二天,向北便和女兒,經重慶,去了新加坡。
新加坡,又名獅城、星州、星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國家,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新加坡河從城市穿過,河岸兩側是移民最先遷入的地方,是商業最先繁榮的地帶,也是老新加坡的經濟動脈,在河口上矗立著一座乳白石的“魚尾獅”雕像,即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征和標誌。國土麵積700多平公裡,人口500多萬。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東南亞最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中心、亞洲美元市場中心,全球第三大離岸人民幣中心。新加坡港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同時也是亞洲重要的轉口樞紐,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燃油供應港口和第二大的貨運港口地位。
去了新加坡的哈芝巷、魚尾獅公園、花芭山、克拉碼頭、聖淘沙名勝世界、濱海灣公園、小印度,然後跨柔佛海峽,往北離開新加坡,進入馬來西亞。aaysia,簡稱大馬),地處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裡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中國南海,西瀕馬六甲海峽。國土麵積約33萬平方公裡,海岸線4192公裡,人口3300多萬。首都位於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人口最密集和最繁榮的地區,聯邦政府所在地位於布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馬來西亞柔佛州、馬六甲州至森美蘭州的波德申,先西眺馬六甲海峽而望想海峽東麵的印尼。
再然後,從森美蘭州的波德申,向北轉進雪蘭莪州,去到馬來西亞的聯邦行政中心布城又名太子城),觀粉紅色清真寺又名浪漫清真寺)、體現了馬來式、中式和印度式建築風格的首相署、融合了馬來民族建築風格、西方及當代元素的首相官邸和太子橋、太子湖、獨立廣場及風格各異的政府各部門的辦公大樓。
當然,從波德申去往布城的路上,沿途車窗外,那滿眼的棕櫚樹、橡膠樹、椰子樹、檳榔樹、菠蘿蜜樹、榴蓮樹、香蕉樹、芒果樹……和從生長到成材最少得需50年,在自然環境中,最好的產地每畝也隻有1至5棵,含有極重的不讓木質變形的油質的,帶有一種能驅蛇、蟲、鼠、蟻等特彆香味的的,刨光麵顏色通過光合作用氧化而成金黃色,然後顏色會隨時間的延長而更加美麗的被譽為“萬木之王”的,在緬甸、印尼、馬來西亞被稱為“國寶”的柚木等等,自是讓人明白了在馬來西亞為什麼會少見莊稼地和農民勞作的場景,和為什麼外來遊人會為馬來西亞之富有而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