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將李穆牽扯進來,無疑是直接捅破了天,觸動了朝堂最敏感的神經——黨派之爭。
他放下賬冊,眼神銳利地看向林蕭:“林司直,你可知這份證據意味著什麼?牽扯到李穆,就牽扯到了齊王!
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災情調查案了,而是朝堂權力鬥爭的導火索!你為何要將此物交給我?”
林蕭知道,這是關鍵的時刻。他必須給出讓王禹接受,並且符合自己策略的理由。
“王大人,下官出身低微,不過一介八品司直。縱使手握如此證據,也無力在朝堂之上直接麵對李穆及其背後勢力。”
林蕭語氣誠懇:“陛下欽命您為聯合調查團主官,您是禦史中丞,更是直接對陛下負責。”
“這份證據事關重大,一旦公開,必將掀起軒然大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若由下官一個司直貿然呈報,恐難以服眾,甚至會被對方以各種理由駁斥、壓製。
唯有您,作為調查團主官,以正式渠道、以禦史中丞的名義向陛下呈報,這份證據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才能讓陛下第一時間知曉真相,才能讓朝堂群臣不敢輕視。”
林蕭的話,句句都打在王禹的心坎上。他是主官,責任最大,理應由他來彙報最終結果。
他是禦史中丞,職責便是監察百官,彈劾貪腐。由他來揭發李穆,名正言順,分量十足,也確實比林蕭一個司直更有衝擊力,更能引起陛下的重視。
更重要的是,林蕭這話看似將重擔推給了他,實則也是一種姿態——他信任王禹的公正,他將自己冒死得來的關鍵證據,毫不保留地交給了名義上的主官,遵守了官場的規則和聯合調查的章程。
王禹沉默了。他知道林蕭說的是事實。將這份證據交給任何一個普通的官員,都可能石沉大海,甚至帶來殺身之禍。
他看著林蕭,這個年輕人,看似謹慎,卻敢於深入險境;看似恭順,卻有著如此精明的算計。
他冒死拿到了證據,卻聰明地沒有自己衝上前去當那個靶子,而是選擇了將“開蓋子”的任務,以一種無法拒絕的方式交給了他。
“林司直,你可知,將此物交給本官,意味著什麼?”王禹的聲音低沉,“本官一旦呈報,便是直接挑戰齊王一脈,朝堂之上,必然是腥風血雨。而你作為發現證據之人,也絕不可能置身事外。”
“下官知曉。”林蕭坦然道,“下官並非不懼危險,隻是希望這份證據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為泯江的冤魂討回公道。
下官相信王大人,相信禦史台的公正。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下官都願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番話,讓王禹的眼神緩和了一些。他能感覺到林蕭話語中的真誠,也能看到他眼底的決心。這個年輕人,不像那些隻會空談的清流,他有手段,有膽魄,更有信念。
王禹拿起賬冊和密信,重新用油布包好,小心地收進了懷中。
“林司直,這份證據本官收下了。”他看著林蕭,語氣鄭重,“你做得很好。
作為調查團的主官,本官會親自將此事向陛下稟報。但明日朝堂之上,情況瞬息萬變,你也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下官明白。”林蕭點頭,“下官已將證據詳細梳理,隨時準備應答陛下的垂詢。”他沒有提譽王的事,也沒有提“上麵那位爺”,隻聚焦在證據本身和如何將其正式呈報。
王禹站起身,拍了拍林蕭的肩膀,眼中帶著一絲欣賞和憂慮。
“林司直,記住,進了這個漩渦,就沒有回頭路了。”他說,“明日,將是一場硬仗。你我都要小心。”
“下官謹記。”林蕭起身行禮。
兩人走出茶館,天色已完全黑了下來。微風帶著臨安特有的濕潤氣息。
王禹握緊懷中的油布包,大步流星地朝自己的府邸走去。他知道,今夜無眠,他必須字字斟酌,寫好那份彈劾李穆、揭露真相的奏折,那是明日朝堂上扔出去的第一顆炸彈。
林蕭站在茶館門口,目送王禹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他成功地將這個最危險的任務轉嫁給了王禹,利用了他的身份、他的職責以及禦史台的權威。
但這隻是第一步。王禹會引爆引線,但炸彈爆炸後的衝擊波,依然會波及到他。
譽王那邊,他並沒有直接拒絕其提議,隻是巧妙地避開了自己“當場揭發”的責任。明日朝堂,他依然要麵對譽王,麵對齊王一派的瘋狂反撲,甚至可能要麵對那個隱藏在幕後的“上麵那位爺”。
喜歡娘子彆畫大餅了,快給我和離錢請大家收藏:()娘子彆畫大餅了,快給我和離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