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彆討論了,我們趕緊跟上,不然咱們的趙大人,跑得不見人影了。”
眾人快馬加鞭,跑了一陣,方才看到趙暮雲的背影。
他人已經到了德靜城門前麵。
從叛軍手中收回,沒了戰爭硝煙的德靜城,一片忙碌,官府和百姓齊心協力修複戰爭帶來的創傷。
趙暮雲勒緊韁繩,白色的駿馬人立而起,長嘶一聲,穩穩停在德靜城略顯斑駁的城門前。
得知趙暮雲一行到來,縣令和守城的軍官帶人列隊迎接。
趙暮雲目光掃過城頭忙碌的守軍和城下進進出出的百姓。
最後落在城門口一個穿著身穿甲胄,焦急張望的身影上,他便是石勇。
夏州收複之後,趙暮雲任命童固兼任夏州都尉,領三千兵馬駐守,防備麟州的叛軍。
一起出征的石勇、田慶、杜威、武尚誌四人,撤回朔州,繼續參加第一期軍事培訓班的學習。
他們這次夏州之戰,剛好可以分享給其它學員。
不過,這幾人之中,最鬱悶當屬武尚誌。
一千騎兵長途奔襲盧子關,結果奔襲了個寂寞。
敵人也沒殺幾個,麟州那邊也不來搶關。
就連夏州的守將李勝,帶著數千殘兵,也不從盧子關走,而是向西進入了荒漠。
童固派人來換防接替之後,武尚誌帶著一千騎兵悶悶不樂回了朔州。
而石勇本來是押解那些俘虜回朔州,但在童固寫了信給趙暮雲,提到煙草的事情後,趙暮雲派出快馬讓石勇先負責調查此事。
重點就是童固信中提到那幾十名吸食煙草的親信,他們吸食的這些煙草是從哪裡來的!
“趙頭,總算等到你們來了!咦,怎麼就您一個人,其他人呢?”
石勇看到趙暮雲,幾乎是撲了上來,殷勤過來給趙暮雲牽馬。
半年前,在鐘大虎的靜邊軍鎮,因太能吃而沒人要的石勇,被分配到趙暮雲擔任什長的延慶墩。
當時,也是石勇給趙暮雲牽馬,走出了靖邊軍鎮,回到延慶墩。
事易時移,還是同樣的場景,同樣的人,讓人平生感歎。
“小石頭,他們都在後麵,彆管他們,咱們先進城。”
趙暮雲將手中的馬鞭往石勇一丟,然後對著還在城門列隊歡迎的官員說道,“還有你們,都先撤了,該忙什麼就忙什麼去,以後不用搞這麼多形式。”
“遵命!”
嘴上說著,他們還是一動不動,一直等到趙暮雲和石勇消失在城門。
正要離開,忽然外麵的官道上又是一陣灰塵揚起,十多騎飛奔而來。
“他們應該是趙大人的隨行官員吧!咱們還是先彆離開,在這裡迎接一番。”
“對對,以後辦事,還得找他們。”
眾人心念一致,恭敬迎接。
等來人走近,暗道幸虧沒有走開,原來來的人竟然是趙夫人,校尉府的從事,朔州府的知府等重要人員。
“吾等恭迎各位大人蒞臨德靜。”
......
“那東西的產地找到了,就在侯宗敏之前占山為王的地方,德靜城西六十裡,臥虎崗下麵,有一畝地多地的樣子!”
石勇牽著馬,一邊說,一說回頭。
他的臉上帶著長途奔波的疲憊,不過,眼神中充滿了迷惑。
“趙頭,那不就是一些像白菜一樣的草嗎?這些人,好好的水澆地拿來種這個,真是可惜了這麼地!”
作為之前長年跟莊稼和土地打交道的石勇,對這些山賊把好田地來種這個東西實在難以理解。
“小石頭,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些山賊,他們的眼光不錯。在糧食足夠的情況下,種這玩意,比種莊稼強百倍啊!”
趙暮雲眼中精光閃爍,連日奔波的疲憊瞬間被驅散大半。
兩人走著來到了縣衙,石勇把馬停住,過來要攙扶。
趙暮雲擺擺手,利落地翻身下馬,動作矯健,絲毫看不出連續騎行了數百裡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