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鎮狄堡麵臨的壓力最大!
石勇這一千士兵的任務,是阻攔韃子的先頭部隊十日以上。
他麵對的不僅是折蘭王的五千大軍,更是後方即將到來的十萬韃子右路軍。
第一天,韃子沒有大規模進攻,隻是不斷地騷擾和試探。
第二天,依舊如此。
到了第三天淩晨,天色未明,濃重的晨霧彌漫河穀。
突然,淒厲的牛角號聲劃破了寂靜!
“敵襲!韃子上來了!”
城頭哨兵聲嘶力竭地呐喊起來。
隻見濃霧之中,無數黑影如同鬼魅般湧出,伴隨著震天的喊殺聲,如同潮水般撲向鎮狄堡!
韃子選擇了黎明時分,借助大霧的掩護,發動了第一次真正的猛攻!
“放箭!”
石勇冷靜的聲音在城頭響起。
早已準備多時的弓箭手們立刻起身,一千把已經是第三次改良的複合弓射程達到了三百米,而且射擊三十箭弓弦不發燙。
這是趙暮雲在結束蔚州之戰後,讓魯治子打造一百把陌刀的同時,進行主力部隊的裝備再次升級。
在趙暮雲麵授機宜,讓魯治子的鐵匠坊以流水線作業的方式批量化生產之後,鐵匠坊的工人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壁壘,普通百姓都能從事。
因此,朔州的主力作戰部隊,一人一把複合弓和橫刀,已經成為製式武器。
在熱兵器時代還沒開啟之前,弓箭絕對製霸戰場。
嘭!
一千張複合弓,同時發射,密集的箭雨帶著尖嘯聲傾瀉而下,撲入濃霧之中。
頓時,霧中傳來了淒厲的慘叫聲和人體倒地的悶響。
但韃子實在太多了!
前麵的倒下,後麵的立刻踏著同伴的屍體繼續衝鋒!
他們扛著簡陋的雲梯,揮舞著彎刀,如同瘋狂的螞蟻,不顧一切地撲向城牆。
但這個鎮狄堡當初修建的時候,趙暮雲就花了很多心思,參照銀州城的標準,布下了許多陷阱,坑道。
後來鐘大虎任朔州都尉,又對鎮狄堡進行了擴建。
之前鎮狄堡隻是在河穀左邊的山坡上,後來被鐘大虎與河穀右邊山坡練成一片,形成一道高達五丈的堅固防禦工事,將河穀完全堵住。
韃子要進入朔州,必須攻克這裡!
複合弓遠程打擊能力,讓折蘭王的士兵還沒靠近城牆就死了數百人在河穀中。
每時每刻都有人倒下,鮮血染紅了河穀,屍體堆積如山。
眼看損失慘重,折蘭王心痛不已,下令停止進攻,等候主力大軍的到來。
戰場上出現了短暫的平靜,隻剩下傷兵的哀嚎和烏鴉的啼叫。
石勇知道,這僅僅是開始。
下一次進攻,必將更加猛烈。
這一整天,韃子發動了一次進攻之後就沒有發動進攻了。
大概是折蘭王一方麵是想保存實力,另一方麵也是清楚朔州軍的實力。
第四天,韃子的主力到來,河穀變得擁擠,密密麻麻全是人、馬、旗幟。
先是一個員韃子金甲大將在數十銀甲韃子的簇擁下來到陣前查看一番,隨即韃子再度騷動起來。
這一回,韃子的進攻換人了,不再是折蘭王的兵馬,而是從漠北來的韃子。
他們先是從兩邊山坡上取土,在手持盾牌的韃子掩護下,冒著箭雨,將鎮狄堡前麵的坑道全部填平。
隨後,又搬出了一些器械進行組裝。
石勇站在城頭觀察韃子的動靜後,一臉凝重。
他在第一期軍事培訓中得到了成長,一看眼前韃子的行動,就知道來者不善。
韃子填平戰壕,利於戰馬奔跑,堡中若想出來搞破壞,沒有任何機會;而組裝的器械,那是投石車之類的攻城武器。
堅守十日,恐怕非常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