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去給韓司馬稟報,韃子勢大,石勇誓與鎮狄堡共存王。”石勇眼中一臉決絕。
第五日,韃子在堡外五百步外架起了四台高高的投石車。
隨著進攻的號角聲響起,韃子開始舉著盾牌結陣,滿滿靠近。
投石車也開始吱吱呀呀投擲,磨盤大的石塊從天而降,砸在鎮狄堡內,幾個士兵躲閃不僅,當場成了一灘肉泥。
在盾牌掩護下,韃子靠近了城牆,弓箭手開始向堡內仰射,堡內的士兵被密集的箭矢射中,不斷倒下。
看著自己親自訓練的士兵不斷倒下,石勇眼神堅毅,迸射出怒火,大吼:“擂木、滾石、金汁準備!”
韃子接近了城牆下方,十來個身強力壯的韃子抬著一根半抱大的木頭,狠狠撞擊堡門。
鎮狄堡的門當然沒有武周城和朔州城那樣堅固,才撞了幾下就出現鬆動,石勇命令周副都尉帶人去堵住城門。
放!
擂木丟下,滾石落下,滾燙的金汁潑下,城牆下慘叫聲一片。
韃子如割麥子般倒下。
被金汁潑到的韃子,在地上打滾,發出殺豬般的嚎叫。
儘管對韃子造成的殺傷很大,但韃子的數量如同螞蟻般龐大,前仆後繼送死之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後麵的韃子在軍官的催促下不要命往前衝,在投石車和箭矢的掩護下,架起雲梯攀爬。
城上城下,混戰一團,慘烈無比。
此戰從中午打到了天黑。
韃子主帥見己方損失慘重,關卡又久攻不下,於是鳴金收軍。
韃子如潮水般退去,石勇鬆了一口氣,又熬過了一天。
不過清點士卒,發現已經戰死一半,他心在滴血。
夜幕降臨,一片死寂,隻有傷兵的呻吟和韃子營地的篝火在閃爍。
相當於鎮狄堡而言,蔚州的林豐與銀州的田慶要輕鬆許多。
鐵木爾和婁煩王兩人都想保存實力,而且銀州和蔚州又不是主攻方向。
甚至田慶還讓慕容春華帶著慕容部的騎兵出城衝殺一陣。
……
就在朔州這邊浴血奮戰的同時,天下的亂局也在進一步加劇。
晉王胤曦率領著迅速膨脹到近七萬的“靖難”大軍,並未急於進攻重兵防守的京城。
而是采取了穩紮穩打的策略,分兵掃蕩京城周邊郡縣,同時不斷宣揚太子的罪行和己方的正義,吸引更多搖擺不定的勢力投靠。
李成化和楊定國率領的京師五營主力,兵力與晉王相當,但士氣卻遠不如對方。
他們被迫在野外與晉王軍對峙,小規模戰鬥不斷,互有勝負,但大規模決戰卻遲遲沒有發生。
楊定國力求穩妥,李成化畏懼晉王,進軍緩慢,這讓太子在京城大為光火,連連下旨催促進兵。
而北狄左賢王率領的十萬左路軍,則一路勢如破竹!
燕雲十六州的守軍本就兵力不足,且多年承平,武備鬆弛,更兼內部因為京城變亂而指揮混亂,人心惶惶。
左賢王鐵騎所至,連克數城,兵鋒直指幽州!
一旦幽州失守,整個河北平原將門戶洞開!
此時,李金剛、楊岩、馬宗亮、李虎等路叛軍逐漸得知了太子和晉王內訌,韃子南下的消息,一掃之前的戰敗頹勢,活躍起來。
再得知楊定國和李成化帶著京師精銳五營離開西京後,立馬將西京團團圍住。
裴倫和田遵得知朝廷大軍突然離開,叫苦不迭,連忙帶著本部人馬撤離西京。
田遵回麟州,裴倫更是火急火燎往晉陽趕,他不想站隊太子和晉王一方任何一方,他隻要他的河東一畝三分地。
劍南道節度使也撤回劍南,隴右道節度使撤回隴右。
西京隻剩下張忠芳一支軍隊,固守西京。
告急的文書雪片般飛向京城,卻大多被顧鼎銘等人壓下,他們此刻的首要目標是先消滅晉王。
李金剛的叛軍,先放一邊。
至於北狄韃子,顧鼎銘和崔開濟一合計,奏明新皇,派出以禮部尚書蘇雅言為首的使團,前去和談。
喜歡亂世邊軍一小卒請大家收藏:()亂世邊軍一小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