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太極殿。
新登基的太子胤昭,此刻卻絲毫感受不到君臨天下的快意。
龍椅冰冷,殿宇空曠,奏折堆積如山,幾乎每一封都是壞消息。
晉王胤曦的“靖難”大軍已膨脹至八萬餘人,如同滾雪球般壯大。
雖未直接進攻京城,卻已控製了京畿北邊的大片區域。
特彆是占據了孟津渡口,直接切斷了通往京城的主要糧道,使得京城糧價飛漲,人心浮動。
李成化和楊定國的進軍依舊遲緩,與晉王軍主力若即若離。
幾次接觸戰都未能取得決定性戰果,反而折損了些兵馬。
禦史的奏折中隱晦地透出兩位將領的猶豫和部下士氣的不振。
更讓他揪心的是北方!
北狄左賢王攻勢如潮,燕雲之地連連告急,幽州已是孤城一座,岌岌可危!
無數請求援兵和請求糧草的急報被顧鼎銘和陸秉鈞等人壓下。
胤昭卻心知肚明,幽州若被攻下,北狄韃子鐵騎便能長驅直入中原。
他即便贏了晉王,但還要得麵對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不得已,他隻能采用顧鼎銘的建議:攘外必先安內。
韃子那邊,希望借助和談,先以財帛滿足韃子的虎狼貪欲,甚至不惜割讓土地來換取韃子的停戰。
等收拾完對他皇位威脅最大的晉王之後,再組織大軍對付韃子。
同樣是麵對十萬韃子鐵騎,朔州那邊卻比燕雲那邊好很多。
雖然趙暮雲死了,但他手下的兵馬目前還能將邊關守住!
可惜,大胤邊關要是多幾個像趙暮雲這樣的良將,還怎麼會讓他如此頭疼?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
胤昭將又一封來自前線的求援奏折狠狠摔在地上。
他臉色鐵青,眼中布滿了血絲和狂躁:
“李成化、楊定國擁有精銳數萬,為何還不能擊破晉王叛軍?”
“北狄蠻夷又如何能如此猖獗?”
曹淳風、顧鼎銘、陸秉均、崔開濟侍立在下,交換了一個眼神。
曹淳風上前一步,低聲道:“陛下息怒。李、楊二人或恐是畏敵不前,亦或是…心存觀望。”
他刻意頓了頓,留下想象空間,“當務之急,是需派一得力心腹之人,前往監軍,督促進戰,並…以防不測。”
崔開濟也附和道:
“曹公公所言極是。幽州雖韃子圍城,卻隻是貪圖財物,迫在眉睫的心腹之患乃晉王。”
“蘇尚書和鴻臚寺卿向來與北狄多有交涉,定能促成和談。”
“當務之急是儘快剿滅晉王,屆時整合大軍北上,必能驅逐狄虜,收複失地。”
“當前還需隱忍,嚴令幽州等城死守。”
胤昭眼神陰狠看著禦階下的幾位重臣,喘著粗氣。
他也知二人所言是當前唯一的選擇,但那種無力感和被逼迫的憤怒幾乎讓他發狂。
他猛地看向曹淳風:“監軍之人…你看誰合適?”
曹淳風眼中精光一閃,躬身道:“老奴願為陛下分憂,親往軍中一行!必督促李、楊二人儘快與晉王決戰,並替陛下…看好他們。”
他特意加重了“看好”二字。
胤昭見曹淳風主動請纓,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立刻準奏:
“好!就由曹卿前往!賜你天子劍,有臨機專斷之權,若有人膽敢陽奉陰違,畏戰不前,可先斬後奏!”
“老奴,領旨!”
曹淳風深深一拜,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
掌控軍隊,這才是真正的權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