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
西京,這座千年古都,此刻卻陷入了血與火的煉獄。
經過半個月慘烈無比的攻城戰,守將張忠芳麾下兵馬死傷殆儘。
箭矢滾木礌石早已用儘,城內甚至發生了人相食的慘劇。
最終,城牆數處被叛軍用人命和簡陋器械硬生生轟塌,潮水般的叛軍湧入城內!
張忠芳率親衛做最後巷戰,身中數十創,力竭殉國。
西京,陷落。
李金剛踏著守軍的屍骸和百姓的哭嚎,得意洋洋地占據了殘破的前朝留下來的皇宮大殿。
他出身草莽,大字不識幾個,此刻卻被眼前巨大的勝利和權力欲望衝昏了頭腦。
不顧楊岩的苦苦勸告,在馬宗亮、李虎等一眾將領的攛掇下,李金剛宣布稱帝,國號“大奉”,改元“順達”!
一時間,殿內群魔亂舞。
這些渾身血汙的叛軍頭目們紛紛跪倒,山呼萬歲。
李金剛誌得意滿,大肆封賞:
封楊岩為丞相,總攬政務;
馬宗亮為大將軍,統帥全軍;
其侄兒李虎為羽林軍指揮使,負責“皇宮”安全。
隨後,為了犒賞“有功之臣”,也為了發泄獸欲和補充軍需,李金剛悍然下令“封刀三日”!
所謂封刀,並非止戈,而是縱容手下叛軍在城內大肆劫掠、奸淫、屠殺!
富戶商賈首當其衝,積蓄被搶掠一空,宅邸被焚毀,稍有反抗便遭滅門。
尋常百姓亦未能幸免,糧食、財物、妻女皆成叛軍戰利品。
西京城內火光衝天,哭喊聲、求饒聲、狂笑聲不絕於耳,昔日繁華大城,一日之間化為鬼蜮。
消息傳出,天下再次嘩然!
這給本就風雨飄搖的大胤王朝,雪上加霜。
.....
孟津,晉王大營。
中軍大帳內,熏香嫋嫋,卻驅不散那股凝重壓抑的氣氛。
晉王胤曦端坐主位,麵色陰沉如水,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紫檀木椅的扶手,發出沉悶的嗒嗒聲。
下方,心腹謀士與將領分列兩側,皆屏息凝神。
“王爺,”一名謀士小心翼翼地開口,打破了沉寂,“京城來的使者還在驛館等候召見,言辭極其懇切,幾乎…幾乎是哀求王爺發兵勤王。您看…”
另一名武將忍不住粗聲道:“王爺!此時正是天賜良機!太子無道,朝廷無能,致使韃子兵臨城下,威信掃地!”
“您手持陛下血詔,揮師南下,以‘清君側、抗韃子’之名,必能一舉掌控大局,天下歸心。”
“蠢貨!”
晉王猛地打斷他,聲音冷厲,“此時南下?去給胤昭那個廢物陪葬嗎?”
“你沒聽說九萬韃子鐵騎陳兵大河以北,那可是九萬騎兵啊!”
“我軍雖眾,但連日征戰,疲敝未複,且糧草轉運艱難,此時去與韃子硬碰,勝算幾何?”
“即便慘勝,我軍還能剩下多少?豈非讓他人漁翁得利!”
他頓了頓,眼中閃爍著精明的算計:“更何況,西京那邊,李金剛竟然稱帝了!還封鎖了潼關!這才是心腹之患!一群泥腿子,竟也敢覬覦神器!”
謀士點頭附和:“王爺明鑒。朝廷如今已是爛泥扶不上牆,但直接與韃子主力決戰,確非上策。”
“不如暫且坐山觀虎鬥,讓太子和他的朝廷先去和左賢王拚個你死我活。”
“待其兩敗俱傷,王爺再以雷霆之勢,既可驅逐韃虜,賺儘天下民心,又可順手重整河山。”
“那京城使者如何回複?”有人問道。
晉王沉吟片刻,嘴角浮現一絲冷笑:
“回複?自然要回複。”
“告訴使者,本王深知國難當頭,大義為重,已即刻下令抽調精兵,籌集糧草,不日即將誓師攻擊韃子!”
眾人一愣,不是不救嗎?
看著眾人疑惑的目光,晉王嗤笑一聲:
“做樣子,不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