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貴妃和三百宮女被送入狄營的消息,像冰水澆滅了人們心中最後一絲希望。
市井之間,竊竊私語中充滿了壓抑的憤怒和刻骨的羞恥。
皇宮大內,更是死氣沉沉。
胤昭大病一場,愈發憔悴,幾乎不再臨朝。
政務皆由崔開濟、顧鼎銘等人把持,實則一切皆需看京城北邊狄營的臉色。
與此形成詭異對比的是,內務府新設的皇家煙坊卻一派繁忙景象。
周德全、白守仁、王磐三人穿著嶄新的官袍,趾高氣揚,日夜督促工匠試驗。
然而,缺乏關鍵工藝,尤其是煙草發酵烘焙和卷製技巧。
他們匆匆製出的“禦煙”品質低劣,要麼辛辣嗆喉,要麼淡而無味,根本無法與記憶中的“芙蓉王”相比。
“廢物!一群廢物!”
周德全氣得摔碎了一個茶盞,“花了那麼多錢,浪費了這麼多時間,就做出這種豬都不抽的東西?”
王磐相對冷靜,但眉頭緊鎖:“周兄息怒,眼下更麻煩的是,朝廷催逼甚緊,皇上還指望這煙坊解燃眉之急呢!可我們拿什麼上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白守仁哭喪著臉:“而且我聽說,韃子那邊對上次送去的女人很滿意,說不定還會再要。這京城,我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三人麵麵相覷,最初的狂喜早已被現實的窘迫和巨大的恐懼所取代。
他們發現自己跳進的不是金窩,而是一個即將沉沒的破船上的華麗牢籠。
而深宮之中,胤昭偶爾從病榻上醒來,問起煙坊進展,聽到的總是還需時日的回複,心情愈發鬱結。
國庫空空如也,韃子的勒索仿佛無底洞,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被放在火上慢慢烘烤的囚徒,絕望而無助。
......
韃子大營。
左賢王享受著胤昭進獻來的美人和財富,誌得意滿,愈發驕狂。
蕭貴妃不僅沒有反抗,反而拿出渾身解數侍奉左賢王,令其愛不釋手。
還沒過幾天,蕭貴妃便在他耳邊說京城財富遍地,美女如雲,回什麼草原,不如在這裡當皇帝!
巨大的勝利和胤昭的軟弱,加上蕭貴妃的慫恿,讓他產生了滅掉大胤的野心。
他一邊不斷派出小股部隊劫掠京畿地區,進一步削弱胤朝力量,折磨胤昭的神經。
一邊寫信回王庭,極力渲染中原的富庶和胤朝的虛弱,請求單於增兵,支持他下一步的“宏圖大業”。
在他看來,胤朝已是他囊中之物,隨時可以吞下。
他現在考慮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最風光的方式,入主那座繁華的京城。
他甚至開始幻想自己坐上龍椅,接受百官朝拜的場景。
而在晉陽,晉王胤曦的心情同樣複雜。
他一邊享受著朔州“投誠”帶來的虛榮和那幾枚威力可觀的震天雷,一邊密切關注著京城的屈辱和韃子的動向。
“胤昭完了。”
他對心腹謀士斷言,“皇室尊嚴掃地,人心儘失。這天下,注定要換主人了!”
他對自己“靖難”的旗號更加自信。
“王爺,如今朔州已附,北顧之憂稍減。京城方向,韃子與胤昭兩敗俱傷,正是我軍南下收取河山的大好時機啊!”
有將領積極主張南下。
但也有謀士謹慎提醒:“王爺,韃子勢大,其誌不小。左賢王狼子野心,恐非隻想撈些好處那麼簡單。我軍若貿然南下,萬一與韃子主力遭遇……”
晉王沉吟不語。
他既想趁機擴張,又對韃子心存忌憚,更擔心自己辛苦攢下的家底受損。
最終,他決定:“暫不南下。傳令各方,加緊操練,囤積糧草。”
“再派使者去朔州,催促韓忠,最遲下個月,必須出兵配合我軍行動,至少要把兀良哈給我盯死在武周城!
“待京城那邊韃子和胤昭耗得差不多了,本王再出來收拾殘局!”
他打定了坐山觀虎鬥,伺機撿便宜的主意。
須不知,他視為棋子的朔州,早已不是他想象中的模樣。
喜歡亂世邊軍一小卒請大家收藏:()亂世邊軍一小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