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趙暮雲在北疆琢磨著怎麼跟隴右交朋友找石油的時候,中原核心地界,京城外,風雲變幻,大戰一觸即發。
李金剛帶著他那十萬大軍,呼呼啦啦開到離京城就五十裡地的鹿橋驛。
剛紮下營盤,探馬就屁滾尿流地跑回來報信:晉王胤曦領著五萬河東精銳,已經堵在前頭了!
鹿橋驛這地方,一馬平川,冬天更是光禿禿的,看著無比荒涼。
李金剛和胤曦的大軍營盤相隔二十裡對峙著,旗號密密麻麻,刀槍反著冷光。
大戰來臨的氣氛,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晉王胤曦坐在中軍大帳裡頭,穿著亮閃閃的金甲,臉上麵無表情。
還在大河以北的時候,有人帶來了三個商人說是求見。
等進來一看,除了白守仁之外,晉王立馬認出王磐和周德全兩人。
畢竟晉王在晉陽城外多年,兩個晉陽的大商人哪裡沒有打過交道?
晉王看著曾經都在晉陽待過的情分上,耐著性子聽完三人的話。
得知他們三個從趙暮雲那裡弄到了卷煙,曾經還在京城獻給胤昭準備大乾一場,卻因韃子破城而擱淺。
晉王大方給他們機會,讓他們三人回晉陽,給他們一個月時間,將卷煙這個生意搞出來。
三人見晉王不計前嫌,大喜過望,連連叩頭謝恩,屁顛屁顛而去。
打發走了三人後,晉王當即叫來手下的將領和謀士商議明天跟李金剛的仗怎麼打。
他人雖然比李金剛少一半,可心裡還是有底氣的。
為啥?
因為他早就以胤昭這個大胤皇帝的名義,號召天下各路兵馬勤王。
河南、河北、山東、淮南那四個道的節度使,正帶著人馬往這兒趕來分一杯羹。
四個道的兵力加起來有八萬!
更讓晉王開心的是,京城裡頭那個韃子左賢王兀術立的冒牌齊王顧鼎銘,也偷偷派人遞了話。
說隻要晉王爺大軍一到,他立馬殺了那些駐守城中的韃子,開城門迎接,絕對不當絆腳石!
這麼一算,晉王覺著自己贏麵大了去了。
消息在軍裡一傳開,士氣大振,全軍就等著看李金剛怎麼死。
而李金剛這邊就有些難受了,甚至有點後悔沒聽楊岩的話。
他的兵馬是多,可他是跑彆人地盤上來打架。
糧草後勤線比較長,而且當初攻下西京的時候殺戮太多,關中那些世家不怎麼買賬。
李金剛在的時候風平浪靜,他這麼一出征,這些世家就開始不安分起來。
他們暗中聚集力量,偷偷與晉王聯絡,準備等李金剛在京師一挫敗就冒頭。
現在前有晉王堵路,後頭晉王的援兵眼看就要到,西京那邊暗流湧動,他這一仗隻能贏,不能輸!
鹿橋驛前頭,兩邊的探馬斥候已經像鬥雞似的掐起來了,小架打了好幾場,血都見了紅。
誰都知道,大的快來了。
.....
朔風卷著黃土,掠過鹿橋驛空曠的原野。
時值深冬,萬物凋零,唯有兩支大軍如同對峙的鋼鐵巨獸,在這片曠野上投下了死亡的陰影。
牛德勝帶著一萬精銳大軍率先對晉王大營發動猛烈進攻,晉王卻閉而不戰,牛德勝隻能悻悻而歸。
隨即,第二天,馬宗亮又領一萬大軍出戰,晉王那邊還是不肯應戰。
接連好幾天,大奉軍都吃了閉門羹,一個個都氣得罵娘。
李金剛的中軍帳內,炭火劈啪,卻驅不散李金剛眉宇間的焦躁。
他猛地將酒碗頓在案上,渾濁的酒液濺出:“娘的!這胤曦這個老狐狸,縮得跟個烏龜似的!”
帳下眾將噤若寒蟬。
連日猛攻,大奉軍雖悍勇,但都是一幫泥腿子組成的軍隊,在晉王嚴密的防線前撞得頭破血流。
先鋒李豹臂上還纏著帶血的布條,悶聲道:“陛下,晉軍依托營寨工事,弓弩犀利,我軍弟兄死傷慘重…是否暫緩攻勢,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
李金剛豹眼圓瞪,“老子糧草能撐幾天?等他娘的四路援軍到了,咱們全得交代在這兒!必須速戰速決!”
他看向一直沉默的謀士馮亮,“馮先生,你可有良策?”
李金剛向來常用的謀士是楊岩,然而楊岩反對他出兵京師,於是李金剛便讓楊岩這個妹夫和侄兒李虎一起守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