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所言極是!”右賢王的代表立刻附和,“我們大可坐觀其變,甚至…可以暗中幫助那些弱小的勢力,讓他們打得更久,更狠!”
“等他們精疲力儘,我大狄鐵騎再如秋風掃落葉般南下,豈不省力?”
我尼瑪!
兀術瞪起牛蛋大的眼睛。
怎麼我在幽州來漠北路上跟謀士商議的計策,卻被他們先說了呢?
帳內支持穩守觀望的王公占了多數。
他們很多是右賢王的人,自然不願意看到兀術再立功勞。
要是兀術再度南下,功高蓋主了。
單於兀突骨聽著雙方的爭論,渾濁的眼睛裡閃爍著權衡的光芒。
他年紀大了,更看重部落的穩定和眼前的實惠,對於兀術激進的戰略有些猶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終,他擺了擺手:“好了,都不要吵了。兀術的功勞,本單於記在心裡。南下之事,關係重大,還需從長計議。”
“眼下東邊的高麗人越來越不安分,屢次劫掠我們的部落,先集中力量,把這隻煩人的蒼蠅拍死!”
“兀術,你剛回來,好好休整,東征高麗,還要倚重你的勇武。”
兀術心中大怒,卻不敢當麵頂撞單於,隻得咬牙領命:“兒臣遵命!”
他知道,父王這是用東征來暫時擱置他的南下計劃。
......
夜闌人靜,左賢王兀術的金頂大帳內,燈火通明,卻隻映照著他和幾名絕對心腹的身影,其中包括那位漢人模樣的首席謀士範文鏡。
兀術煩躁地踱步,猛地將一杯馬奶酒灌下:“可恨!一群隻知眼前利益的蠢貨!眼睜睜看著中原出現一個強敵!”
範文鏡捋著山羊須,冷靜地道:“大王不必動怒。單於和諸位王公的顧慮,也並非全無道理。此時與大奉硬拚,確實非上策。”
“那難道就任由李金剛坐大?”兀術瞪著他。
“非也。”範文鏡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明刀明槍暫時不行,我們可以用暗箭。正如白日在帳中所言,中原如今群雄並起,正是我們暗中布局的大好時機。”
他湊近幾步,低聲道:“大王,我們可做三個準備。”
“其一,派出多路精明強乾的使者,攜帶重金和承諾,秘密潛入河北、河東,甚至……晉陽。”
“聯絡那些對李金剛不滿,或是擁兵自重的軍閥、豪強。許以財物、武器,甚至將來裂土封王的承諾,誘使他們投靠大王,或至少在將來我大軍南下時行個方便。”
兀術眼神微亮:“具體目標?”
範文鏡道:“比如,河東道的趙暮雲,此人手握精兵,扼守北疆,與李金剛必有衝突。”
“還有,晉陽那邊,剛剛迎回世子的蕭烈,以及那個逃到晉陽的胤昭皇帝,他們與李金剛是死敵,正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棋子。”
“即使不能直接拉攏,也能在他們之間製造矛盾,讓他們無暇北顧。”
“其二,”範文鏡繼續道,“加大對幽州的控製。那裡安置著我們擄掠來的大量工匠和人口,要讓他們儘快恢複生產,尤其是打造兵器、鎧甲。幽州,將來要成為我們南下的前哨和基地。”
“其三,密切關注高麗戰事。東征要打,而且要打得漂亮,迅速解決!以此向單於和各部證明大王的能力,積累更大的聲望和話語權。”
“待東線平定,內部整合完畢,中原各方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屆時大王再提南下,誰敢反對?”
兀術聽完,心中的怒氣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陰冷的算計。
他拍了拍範文鏡的肩膀:
“好!就依先生之計!此事由你全權負責,挑選最可靠的人手,攜帶本王信物,即刻秘密南下!”
“記住,要像草原上的風一樣,無孔不入!”
“臣,遵命!”
範文鏡躬身領命,眼中閃爍著與遊牧民族截然不同的深沉光芒。
喜歡亂世邊軍一小卒請大家收藏:()亂世邊軍一小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