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乾城,黎皇的秘使這才發現,想見周處是真的很難啊。
準確說,是隆武帝把周處保護得真叫好。
但凡是進入郡馬府的,必須要搜身,不管是誰,隻有隆武帝除外。
當然,隆武帝不可能沒事就往郡馬府跑。
隆武帝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
第一,很明顯,是為了保證周處的安全,防備任何刺客。
連郡馬府大門這一關都過不了,你就得殺死郡馬府中的所有護衛,才能殺死周處了。
而一旦郡馬府有事,禁衛軍會第一時間趕到,保證你不可能得手。
第二,朝中大臣,可丟不起被搜身的麵子啊。
進入皇宮的時候,被搜身,那是皇宮,那是要覲見皇帝,是應該的。
可是,去見一個隻有爵位的郡馬,就被搜身,朝中大臣估計沒人願意去乾這事。
所以,這麼一來,周處與朝廷大臣之間幾乎就沒什麼來往了。
周處的能力很強,他不與朝廷大臣來往,正中隆武帝的下懷。
隆武帝把周處保護得很好,卻難為住了大黎的秘使。
他可不敢讓搜身,因為他懷裡有黎皇的密旨。
可若是不接受搜身,大黎的秘使又不能進入郡馬府。
這就兩難了。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密旨藏起來,就不怕郡馬府門口的搜身了。
可是,沒有大黎皇帝的密旨,周處憑什麼相信他?
再說了,從大乾城偷偷弄走一個周處,在隆武帝的眼皮子底下,就已經是難於上青天了。
萬一周處不舍得郡馬府的那些美色,擔心大黎皇帝的許諾是一個陷阱,這可怎麼辦?
大黎的秘使突然發現,這一趟出使,成功率幾乎為零。
你想啊。
周處在大乾,備受隆武帝器重,又嬌妻美妾一大堆,還有牙膏、肥皂、白酒等等生意,源源不絕的財富。
那麼,周處為何隻因為大黎皇帝的一道密旨,一個空頭承諾,就冒險背叛大乾,去大黎那一條未知前途的迷茫之路呢?
大黎的秘使有一種強烈的不安感覺,如果他真是見到了周處,隻怕周處會將他交給隆武帝處置。
結果,肯定是死路一條。
思前想後,大黎的秘使不敢冒險。
於是,在大乾城晃悠一天之後,大黎的秘使又返回大黎城了,向黎皇彙報。
“啟稟陛下,周處拒絕了陛下的招納。”
“周處感謝陛下的青睞,但他說,他現在要錢有錢,要美人有美人,還有隆武帝的器重,就不想遠行冒險了。”
果然是這個結果,黎皇倒也沒什麼懷疑,隻是心頭一沉。
根據黎皇的情報,周處是一個喜歡安逸的性格,不願意北上冒險也是正常的。
黎皇微微一歎:“如此大才,竟然出現在大乾,確非我大黎之福啊。”
“若是朕能早點知道周處之才,提前下手,或許還有些希望。”
“可現在,周處在大乾風生水起,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怎會北上冒險呢。”
聽黎皇這麼一說,秘使也鬆了一口氣,好在黎皇沒有起疑心。
現在,說什麼都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