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大敗,五萬兵馬折損九成,消息傳到梁皇的耳中,使得梁皇震驚不已。
無敵的象兵,竟然被乾軍給破掉了。
除此之外,梁皇還得到一個消息:大蠻再次兵敗,又損兵十萬。
蠻王徹底向大乾屈服了,準備接受大乾的議和條件。
議和條件中,可是有十萬藤甲軍啊。
梁皇絕對相信,大乾得了這十萬藤甲軍,一定會用來對付其餘三國。
所以,大梁失去了象兵的威力,再增加藤甲軍的威脅,再戰能夠取勝的幾率幾乎為零。
一夜之間,梁皇白了一半的頭發。
到底是再戰,還是立即議和。
好像,第一次議和,大乾給出的條件還算是比較寬鬆的,隻有美人方麵讓人難以接受。
可若是二次戰敗,再行議和,其餘幾個條件就會翻倍了。
大蠻就是前車之鑒。
梁皇有些舉棋不定了,拿不定主意。
不打吧,梁皇有些不服氣。
打吧,又害怕再敗了。
梁皇下旨將兵部尚書,以及朝廷的幾個老將軍都召進宮,向他們詢問,再戰能否會有機會扳回這一局。
幾個人著實也認真分析了一下眼下的局勢,給出的結論不是太確定。
也就是說,再戰的話,大梁贏的可能性比較小。
這就讓梁皇更加蛋疼了。
有個老將軍出了一個主意,建議梁皇派使者去大黎,請黎皇出兵相助大梁。
這個主意不錯,梁皇立即就是眼睛一亮,立即派出使者前往大黎,麵見黎皇,請黎皇派兵助戰大梁。
黎皇爺正頭大著呢。
沒有了鐵騎這把利器,每天隻是攻城,使得黎軍的損失慘重。
大黎的兵馬,士氣不高。
黎皇也是越來越窩心,越來越覺得沒有勝算。
好好一個四國聯手,本來是必勝的局麵,愣是被周處給攪和成了這樣。
四國對一國,結果極有可能會敗,這讓去哪裡說理去啊。
黎皇是不甘心,可蠻王甘心嗎,梁皇甘心嗎?
藤甲軍和象兵都被周處給破掉了,著實是出乎黎皇的意料。
這家夥,腦袋瓜到底是咋長成的,什麼什麼都精通呢?
大梁使者求見,黎皇乾脆直接不見,先避開再說。
對方的目的是讓大黎派兵去大梁助戰呢。
大黎是有兵馬,可大黎現在南下進攻大乾,還打不開局麵呢,再分兵去幫大梁?
梁皇想什麼好事呢。
於是,大梁使者就被好吃好喝招待著,在大黎城住下了。
反正,黎皇就是不見他,各種理由。
沒過三五天,大梁使者就看出門道了,暗中派人返回大梁,將黎皇避而不見的事情向梁皇彙報了。
梁皇得知消息,勃然大怒。
四國聯盟,是大黎發起的。
至少,大梁是大黎拉攏過去的。
現在,大梁出兵了,兵敗了,找大黎幫忙,黎皇連麵都不給見,鐵定是不打算幫大梁了。
“黎皇言而無信,背信棄義……”梁皇氣得破口大罵,把相關的詞彙幾乎全都用上了,又把硯台給摔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