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淩峰看著朝堂上眾人的反應,心中滿是得意。他接著說道:“張丞相,你這提議有功,賞你文房四寶一套,以後多給本太子出出主意!”
張輝趕忙躬身謝恩:“謝太子殿下賞賜,老臣定當竭儘所能。”
這時,程宇站出來說道:“太子殿下,如今這蝗災解決了,您這雞鴨大軍的名號可是傳遍了大街小巷,您這下可出名啦!”
蘇淩峰笑著擺擺手:“出名好啊,能解決問題就行!”
薛仁義說道:“太子殿下,您這奇招,讓咱們大夏國在周邊各國都出了名,不知道他們會怎麼議論咱們呢!”
蘇淩峰滿不在乎地說:“管他們怎麼說,咱們自己過得好就行。說不定他們還羨慕咱們有這等妙招呢!”
眾人聽了,又是一陣無奈的笑聲。
徐飛在一旁忍不住說道:“太子殿下,老臣這把年紀跟著雞鴨折騰,以後怕是要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笑柄咯!”
羅忠也苦著臉說:“是啊,太子殿下,老臣這統鴨大將軍的名號,怕是要被後人笑話啦!”
蘇淩峰一臉正經地說道:“兩位將軍,這是大功一件,有啥可笑話的。說不定以後寫進史書,那也是一段佳話呢!”
大臣們紛紛搖頭苦笑,對這位太子殿下真是又無奈又佩服。
蘇淩峰看了看眾人,大聲說道:“此次蝗災解決,全仰仗各位。往後啊,咱們大夏國還會遇到各種難題,隻要咱們像這次一樣,團結一心,啥困難都能解決!”
蘇淩峰接著說道:“諸位愛卿,禮部,工部,刑部,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原尚書及侍郎都年事已高,紛紛要求告老還鄉,本宮決定重新選出各部尚書和侍郎,各位愛卿有沒有好的人選?”
薛仁義建議道:“太子殿下,科舉製度已經實行,選出各部官員,應當以科舉考試的方式挑選。”
蘇淩峰聞言,微微頷首,沉思片刻後道:“薛愛卿所言極是,科舉製度乃我朝選拔人才之重要途徑,以科舉考試挑選各部官員,既可保證公平公正,又能選出真正有才能之人。”
程宇站了出來,拱手說道:“太子殿下,科舉考試雖好,但尚需時日,且新科進士缺乏實際政務經驗,驟然委以尚書重任,恐難以勝任。”
蘇淩峰聞言,眉頭微皺,看向其他大臣,問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朝堂之上,大臣們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有讚同科舉選拔者,認為此舉可彰顯朝廷重視人才之意;亦有反對者,擔憂新科進士經驗不足,難以擔當重任。
蘇淩峰聽著大臣們的議論,心中已有計較。他輕咳一聲,說道:“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科舉選拔確有其優勢,但新科進士經驗不足亦是事實。本宮以為,可先從朝中現任官員中挑選合適人選,暫代各部尚書之職。同時,對新科進士進行重點培養,待其積累足夠政務經驗後,再行提拔。”
大臣們聽了蘇淩峰的話,紛紛點頭讚同。張輝站了出來,說道:“太子殿下此計甚妙,既保證了朝廷政務的連續性,又為新科進士提供了鍛煉機會。”
蘇淩峰見狀,心中甚慰,說道:“好,那便依張丞相之計。本宮會親自過問此事,務必選出最合適的人選,以確保朝廷政務順暢。”
數月之後,大夏國迎來了又一年的科舉盛會,來自四麵八方的學子紛紛湧向京城盛安,懷揣著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欲在科舉之中一展才華。此次科舉,成績尤為突出者有江浩、白毅、趙戩,三人學識淵博,策論精辟,深受閱卷官員讚賞。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女學子薑妍、陸琴、蕭夢瑤亦在此次科舉中大放異彩,她們的文章見解獨到,條理清晰,不輸男兒,一時之間,在朝野內外引起了轟動。
科舉放榜之日,蘇淩峰親自審閱了諸位學子的試卷,心中暗自讚歎。尤其是薑妍、陸琴、蕭夢瑤三位女學子,其才華之出眾,令他頗為驚喜。
蘇淩峰召集群臣,商議新科進士的任用事宜。他緩緩說道:“此次科舉,人才輩出,尤其是薑妍、陸琴、蕭夢瑤三人,實乃巾幗不讓須眉。本宮注意到,薑妍算術能力極強,對數字極為敏感,且條理清晰,本宮以為,她可擔任戶部尚書一職。”
張輝聞言,點頭稱讚:“太子殿下慧眼識珠,薑妍確有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