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淩峰繼續說道:“陸琴則精通禮儀,舉止端莊,本宮以為,她可勝任禮部尚書之職,以彰顯我朝禮儀之邦的風範。”
程宇亦表示讚同:“陸琴禮儀周全,確有禮部尚書之風。”
“至於蕭夢瑤,”蘇淩峰微微一頓,目光如炬,“她文章條理清晰,洞察人心,本宮以為,吏部尚書一職,非她莫屬。”
大臣們聽後,紛紛點頭,對蘇淩峰的任用安排表示讚同。蘇淩峰接著說道:“至於江浩、白毅、趙戩三人,學識淵博,策論精辟,本宮決定,分彆任命他們為工部、刑部、兵部尚書。”
眾臣聽後,無異議。蘇淩峰滿意地點點頭:“好,那便依此計行事。本宮希望,諸位新任尚書能各儘其才,共同治理好我大夏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淩峰沉思片刻後,說道:“本宮想起來了,禮部有一位侍郎,她的名字跟公主的名字重複了,所以她自行改名為趙穎,可有這回事吧?”
張輝聞言,略一思索,便道:“確有此事,趙穎一直在禮部擔任侍郎一職,因名與公主相同,為避諱故改名。此女才情出眾,勤勉儘責,在禮部頗有口碑。”
蘇淩峰頷首道:“本宮亦有所耳聞,趙穎此人,才德兼備,實乃難得之才。可禮部尚書已有人選,諸位愛卿認為,是陸琴適合禮部尚書一職,還是趙穎更適合?”
薛仁義率先拱手道:“太子殿下,依臣之見,陸琴與趙穎皆為可造之材。陸琴精通禮儀,舉止端莊,而趙穎才情出眾,勤勉儘責。然陸琴乃新科進士,初出茅廬,雖才華橫溢,卻缺實踐經驗。趙穎在禮部任職已久,熟悉禮部諸事,若論當下之適宜,趙穎或更能勝任禮部尚書一職。”
程宇緊接著說道:“薛祭酒所言不無道理,但新科進士亦需機會曆練成長。陸琴在科舉中的表現有目共睹,其見解獨到,或許能為禮部帶來新的氣象。且太子殿下既已選定,想必也是看重其潛力。”
張輝則道:“太子殿下,臣以為,可先讓陸琴擔任禮部尚書,趙穎輔佐之。如此一來,既能給陸琴鍛煉之機會,又能憑借趙穎的經驗保證禮部事務平穩進行。待陸琴積累足夠經驗,趙穎亦可另有重用。”
蘇淩峰聽著大臣們的各抒己見,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諸位愛卿所言皆在理。然本宮以為,人才當以機遇相托。陸琴在科舉中展現出的才能與潛力不容小覷,當給予其充分信任。趙穎既有功績,亦不可埋沒。”
“趙穎在禮部任職時間較長,且經驗豐富,但為了公平起見,本宮決定為這二人單獨製定一場考試,本宮會邀請母皇和父親來監考,在考試當中,誰表現更為突出,就由誰來擔任禮部尚書一職,不知各位愛卿意下如何?”
大臣們聞言,皆是麵露思索之色,片刻後,紛紛拱手道:“太子殿下此計甚妙,公平公正,既能選拔出最合適的人選,又能讓二人心服口服。”
張輝拱手說道:“太子殿下此計甚妙,如此既能公平擇選,又能讓兩位才俊充分展現其能。”
程宇接著說道:“殿下考慮周全,這考試的內容當精心設計,務必涵蓋禮部事務之關鍵,以全麵考察二人之能。”
蘇淩峰微微頷首,說道:“程愛卿所言極是。本宮會與諸位商議考試內容,務必使其貼合禮部實際事務,且能分辨出二人之長短。”
薛仁義沉思片刻後說道:“殿下,考試不妨分為禮典之理解、禮儀之操辦、對外交之應對等幾個方麵。如此,可綜合考察她們對於禮部核心職責的把握。”
蘇淩峰聽後,說道:“薛愛卿所提甚佳。那對於評判標準,諸位可有想法?”
徐飛站出來說道:“太子殿下,評判當以清晰明確、客觀公正為要。可從回答之準確、應對之得體、策略之優劣等方麵考量。”
羅忠也道:“老臣以為,還應考量其創新之思維,能否為禮部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蘇淩峰點頭道:“諸位愛卿所言皆有理。本宮會綜合大家的意見,製定出詳儘的考試方案。待考試之時,還望諸位一同監考,確保公平公正。”
眾臣齊聲應道:“謹遵太子殿下之命。”
蘇淩峰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說道:“此次選拔關乎禮部未來之發展,務必慎重對待。希望能選出最適合擔任禮部尚書之人,為我大夏國之昌盛貢獻力量。”
喜歡開局退婚後女帝要我做夫君請大家收藏:()開局退婚後女帝要我做夫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