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說帥印威重賢臣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四十四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說帥印威重賢臣

第四十四回 長安城活擒反賊 說帥印威重賢臣(1 / 1)

有詩為證:“伏得龍駒過海來,張環父子定招災。也應唐主多洪福,預令高人安算排。”

丞相魏征急忙登上金鑾殿,此時殿下李治正在臨朝理政。魏征趕忙俯伏在金階之下,說道:“殿下千歲,臣昨夜做了一個兆夢,十分奇特。”殿下李治問道:“老王伯,不知是怎樣的夢兆?”魏征回答說:“臣昨夜夢中,三弟秦瓊來到床前,向我諫言幾句:‘你身為掌朝宰相,為何如此大意?萬歲前往東遼,曾將殿下托付於你,讓你保護殿下,暫掌朝綱,料理國家正事。如今這三兩日內,朝中會有奸臣謀叛,妄圖加害儲君,你為何不悉心查訪?速速將四門緊閉,過了三天,必定無事。若不小心應對,弄出大事,你可就罪該萬死了。’臣覺得這個夢兆實在稀奇,可朝中誰是奸臣,誰是佞臣,叫老臣也無從查起。”

李治說道:“秦老王伯在世時,儘心報國,一片忠心。如今死後還托夢傳語,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說緊閉城門三天就無大事,那不妨降旨,今日就將四門緊閉,再差遣將領守城。”魏征領命,傳下命令,將城門緊閉。君臣們則在金鑾殿上紛紛議論起來,暫且按下不表。

到了第二天清晨,張士貴父子率領兵馬來到了長安城。他們遠遠望去,隻見光大門已經緊閉,吊橋高高掛起。張士貴心中一驚,說道:“我的兒,為何光大門緊閉在此,難道有人通風報信,預先防備我們前來?所以才將吊橋高掛,四城緊閉。”張誌龍說:“爹爹,我們從東遼國趕來,神不知鬼不覺,何人會知曉我們父子存有反叛之心,提前把城門緊閉起來?想必是有彆的事情。今日我們就對他們說,朝廷凱旋回朝了,他們自然會開城放我們進去。”張環覺得有理,便連忙騎馬來到護城河邊,高聲喊道:“城上的人聽著,快報與殿下得知,如今萬歲爺凱旋班師,在登州歇馬,先派張士貴前來,要見殿下,快快開城。”

城上的軍士一見,說道:“大老爺,請稍候,我們先去通報殿下,然後再開城。”張環說:“快去通報。”軍士來到午門,稟明情況,黃門官上殿啟奏道:“殿下千歲,外邊三十六路都總管、七十二路總先鋒張環到了。他說朝廷聖駕已經班師,先派張士貴來見殿下,懇請千歲降旨開城。”

李治殿下聽聞父王班師,欣喜萬分,立刻就要降旨放張環進城。丞相魏征趕忙製止道:“殿下千歲,且慢。秦三弟托夢,原說要將城門緊閉三天,才無大事。昨日剛剛閉城,才過了兩天,張環父子就來了。就算是萬歲凱旋還朝,也不該毫無預先通報,此事太過蹊蹺。臣看張環父子短頸縮腮,日後必有反叛之心,不可貿然開城,我們且到城上去問個明白。”李治說:“老王伯言之有理。快到城上去。”

於是,君臣們紛紛上馬,帶著文武大臣,離開午門,徑直登上城頭。他們往下一看,隻見張家父子等人全身披掛,騎著戰馬,手持兵器,身後還有數千雄兵,整齊地擺列著隊伍,滿臉殺氣騰騰。眾人心中暗想,他們必定有謀叛之心。

魏征開口問道:“張先鋒,班師了嗎?陛下聖駕可已到達?”張士貴聽到問話,抬頭一看,見殿下和魏征在城上,心中暗自高興,連忙應道:“正是。陛下凱旋班師,在登州歇駕,先派小將前來料理國家大事。不知為何光大門緊閉?還望老丞相快快開城。”

魏征說:“我受秦元帥夢中囑托,他說今日有奸臣圖謀不軌,妄圖奪取天下。叫我緊閉城門,等朝廷親到長安,再開城。如今陛下已在登州,不日就會到達。張先鋒,請在外邊紮營安歇,等聖駕一到,我們一同放你們進來。”

張士貴聽了這話,嚇得渾身冷汗直冒,心想:“好你個秦瓊,你死在陰間,還要來管國家大事。也罷!”於是,他高聲叫道:“老丞相,我就實話對你說了吧。朝廷與眾大臣被番兵圍困在越虎城中,並無大將能夠殺退番兵,小將我又哪有神仙手段去救萬歲?想來君臣們是回不了朝了。因此我把戰船全部開來中原,想這殿下年輕,難以料理國家大事,不如讓我先做幾年皇帝,之後再讓給殿下,你看如何?”

魏征大怒,喝道:“呔!你這該死的狗頭,朝廷有哪點虧待了你,你竟如此喪心病狂。既然萬歲在番邦有難,你理應儘心救駕,才是忠臣所為。怎麼能私自跑到長安,背叛朝廷。幸虧秦元帥陰靈有感應,叫我緊閉城門,不然被你反進城來,我與殿下的性命可就難保了。”

張環說道:“魏征,你不過是個丞相罷了。難道我張環做了皇帝,還會少了你宰相的職位?快快開城放我進去,此事就算了;若有半句不肯,我父子就攻破城門,進來將你君臣二人碎屍萬段!”魏征氣得滿臉變色,對著張士貴父子破口大罵。

張士貴父子這邊,六人帶兵呐喊,放炮攻城,耀武揚威,氣勢洶洶。就在這時,忽然聽到後麵“豁喇喇”一陣馬蹄聲,隻見薛仁貴騎著馬飛奔而來。他一見張環的人馬,大喝一聲:“呔!張環,你往哪裡逃,可認得我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誌龍回頭一看,嚇得心跳膽戰,說道:“爹爹,不好了!薛禮來捉拿我們了。”張士貴聽了,嚇得魂魄飛散,但還是強裝鎮定,縱馬揮刀,上前說道:“小將軍,你曾在我營中,雖說我沒給你什麼好處,卻也費了不少心思。今日你就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放我一條生路吧。”

薛仁貴喝道:“呔!你們這六個狗頭,若論昔日之情,我恨不得一戟將你們刺個對穿。我奉軍師將令,特意讓你多活了這幾天,現在前來將你們生擒,把你們父子關押在天牢,等陛下班師回朝,再降旨發落。你們快快下馬受縛,免得本帥動手。”

張士貴深知薛仁貴本事高強,自己絕非對手,心想倒不如乖乖受罪,進了監牢,再慢慢派人向王叔求救,或許還有被赦免的可能。於是,他對兒子們說:“我兒,我們這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既然有將軍在此,我們就一同到天牢裡受罪吧。”他的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婿,也都有此意,便一同下馬。

薛仁貴喝令張環手下的將士,將他父子幾人脫去盔甲,上了刑具。此時,殷駙馬也趕到了,大聲問道:“小將軍,張環父子可曾拿下?”薛仁貴說:“已經拿下了,就等駙馬爺前來,一同叫城。”殷成十分高興,便縱馬來到吊橋邊,高聲叫道:“殿下千歲,臣在此,快快開城。”

李治在城上說道:“殷駙馬,這位小英雄是從哪裡來的,能放進城嗎?”駙馬說:“殿下放心,這位英雄就是應夢賢臣薛仁貴。他在東遼保駕立功,是扶唐的好漢,奉軍師密令,前來捉拿張環的。”李治聽了,這才放下心來,降旨打開光大門。

吊橋放下,殷駙馬押著張家父子,帶著一萬人馬,進入城中。他們將人馬駐紮在內教場,然後帶著張士貴來到午門。殿下李治和魏征先來到金鑾殿,李治登上龍位。薛仁貴上殿,俯伏在地,說道:“殿下在上,小臣薛仁貴,願殿下千歲、千千歲。”

李治說道:“薛王兄平身。孤父王多虧王兄保駕,王兄英雄無比,因此才能太太平平進入東遼關寨,勢如破竹,這都是王兄的大功。不知父王龍駕何時回朝,張環又為何反倒來到此地?”

薛仁貴說:“殿下有所不知,待臣細細奏來。小臣之前被張士貴埋沒在前營,做火頭軍,所立的大小功勞,都被何宗憲冒領了。後來在海灘救駕,遇見朝廷,朝廷下令傳張環對證。”薛仁貴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一直說到張環攻打摩天嶺,自己又如何受軍師錦囊,得到賽風駒,趕來捉拿張環,解救殿下。

李治聽後十分高興,說道:“王兄如此驍勇,儘心報國,功勞極大。張環犯下十惡不赦之罪,理當將其梟首,取首級前來繳旨。”薛仁貴說道:“殿下且慢,陛下龍駕如今在東遼建都之地,太平無事。暫且將他父子關押在天牢。待小臣前往東遼,逼迫番邦獻上降表,此事易如反掌。不久陛下就要班師回朝,回朝之日,還要拿他對證,然後再按照軍法處置,也為時不晚。”

殿下李治說:“既然如此,降旨將他們收監。”暫且不表張士貴子婿六人被關進監牢之事。

接著,殿下賜下一席酒宴,薛仁貴飲過三杯後,謝恩出朝。第二天,他帶上乾糧,跨上賽風駒,離開長安,前往登州,準備下海前往東遼,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在東遼越虎城中,這一天,貞觀天子問軍師徐茂功:“朕想薛仁貴與張環各自去破關,已經八十多天了,為何還不來繳旨?想必這兩座關上強兵勇將眾多,所以難以攻破。”徐茂功笑著說:“那是自然。不過就在這兩天內,就會有一處來繳旨了。”

君臣二人正在交談,外邊的軍士進來報告:“啟奏萬歲爺,城外來了八員將官,都騎著坐騎,手中還拿著槍刀器械,口稱是薛仁貴的生死弟兄,要見萬歲。”朝廷聽了,問徐茂功:“徐先生,能放他們進來嗎,會不會有什麼問題?”茂功說:“陛下,無妨。這八人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厲害非凡。他們是應夢賢臣的結義好友,東遼的大小功勞,他們也有一半的份。陛下降旨宣他們上殿,就可以加封他們爵祿了。”

朝廷十分高興,降下一道旨意。沒過多久,八人下了雕鞍,放下兵器,來到銀鑾殿。他們俯伏在銀階之下,說道:“萬歲龍駕在上,小臣薑興本、薑興霸、李慶先、李慶紅、王新鶴、王新溪、薛賢徒、周青等,朝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萬歲。”

天子龍顏大悅,說道:“卿等平身。寡人也聽聞八位愛卿為社稷立下功勞,朕今加封你們為隨駕總兵。”八人滿心歡喜,謝了恩,又拜見了元帥,與各位爵主見禮。他們原本隻是張環手下的兵丁,如今立身朝堂,頓時覺得威風凜凜。

這時,外邊的軍士又進來報告:“啟奏萬歲爺,薛仁貴現在宮外,求見萬歲。”朝廷聽了,十分高興,立刻降旨宣他進宮。軍士出去傳旨,薛仁貴走進殿內,俯伏在銀階之下,說道:“陛下聖明,小臣薛仁貴,奉陛下旨意,前去攻打白玉關,沒用上一兩天,就成功奪取了關口。之後,我火速趕到中原,解救了殿下千歲,今日才得以返回東遼,前來向陛下繳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子聽了,心中疑惑,問道:“小王兄,你何時前往中原,救的又是哪位殿下?你詳細說來,讓朕明白。”薛仁貴回答道:“陛下有所不知,張環父子領兵到達摩天嶺後,因無法攻破此關,便私自開動戰船,返回中原,妄圖殺害殿下,自己登基稱帝。臣接到軍師的錦囊妙計,讓我攻破白玉關,得到了遼國的一匹賽風駒寶馬。這匹馬在大海上行走,如同在平地上一般。臣騎著它,日夜兼程,星夜趕到中原,與駙馬殷千歲會合,追到大國長安,成功將張環父子拿下,關進了天牢。臣打算等陛下凱旋班師,再按照國法處置他們。之後,臣又日夜趕路,返回東遼,來保護陛下平定東遼。”

朝廷驚訝地說:“竟有這等事?小王兄真乃奇人啊!在東遼救了朕,又在長安救了王兒,如今又趕回東遼救朕。真可謂百日之內兩次救駕,功勞巨大!朕本想加封於你,隻是眼下急切間沒有掌管兵權的空缺職位,這可如何是好?”

尉遲恭上前啟奏道:“陛下,臣年事已高,能力有限,已不堪執掌兵權,願將帥印交給小將軍掌管。”朝廷說:“若尉遲王兄肯將帥印交給小王兄,朕即刻加封小王兄為天下九省四郡都招討平遼大元帥。”

尉遲恭說道:“我這顆帥印,是從秦府所得,為了它不知吃了多少苦頭,就算是自己的兒子,我也不放心將其交予執掌。如今看小將軍,一來武藝精湛,本事高強;二來想必前世有緣,我心甘情願將帥印交付於你,日後我也安心在小將軍麾下聽令。”

薛仁貴推辭道:“這可萬萬不敢。老元帥乃開國功勳,掌管兵權多年,深諳其中道理。小臣不過是一介寒儒,略懂些韜略,理應在老元帥麾下效力,為老元帥牽馬執鞭,學習智謀,承蒙老元帥大恩,怎敢執掌兵權?”

天子說道:“朕是一國之主,小王兄不必再推辭。就在這殿上,為你披紅掛帥,賜予帥印。再欽賜禦酒三杯,你就此謝恩吧。”薛仁貴不敢再謙讓,口中高呼:“願我王萬歲,萬萬歲。”

如今薛仁貴成為了元帥,心中歡喜不已。底下的一眾武職官員,紛紛上前參拜。周青、李慶先、王新鶴等八人走進來,說道:“元帥哥哥,小將兄弟們前來參拜。”薛仁貴說道:“哎呀,兄弟們不必如此。你們怎麼知道為兄在這裡,又是從哪裡找來的?”眾弟兄說:“哥哥,那日我們打獵回到藏軍洞,發現哥哥不見了,我們在山上找遍了都沒找到。後來遇到那個婆子,她告訴我們哥哥去保駕立功了。那時兄弟們就想見哥哥,便跟著婆子找來了。”薛仁貴說:“原來如此,可笑張環父子,將我們埋沒,冒領功勞,沒想到我們終究有出頭之日,如今張環父子性命都難以保全了。”八人附和道:“正是如此。”說完,眾人退到一旁。

接著,秦懷玉、羅通、程鐵牛、尉遲寶林、尉遲寶慶這一班小爵主也上前參拜。薛仁貴忙說:“當不起,當不起。”心中有些不安,連忙跪下說:“陛下,臣有話啟奏。”天子問道:“王兄有何事要奏?”薛仁貴說:“臣本是山西絳州的一介貧民,承蒙陛下厚愛,又得尉遲老千歲大恩,將帥印交予臣執掌。在外行軍,雖臣職位卑微,但出兵號令至關重要。如今尉遲老千歲也在臣麾下聽令,臣實在擔當不起。臣想拜認老千歲為繼父,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朝廷說道:“小王兄既有此心,朕就為你做主,讓你過繼給尉遲王兄。”尉遲恭心中其實也很高興,假意推辭道:“這可使不得,某家實在擔當不起。”薛仁貴說:“老千歲,您這是說哪裡話。”於是,薛仁貴在殿上當著眾人的麵,拜了四拜,正式認尉遲恭為繼父。從此,尉遲恭對薛仁貴一心一意,比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還要好。

薛仁貴又與各位爵主結拜為生死之交,朝廷批準了他的奏請。就在天子麵前,各府的公子爺們紛紛上前,歃血為盟。大家立下重誓,生要在一起,死也要同赴黃泉,這十八人發誓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盟誓完畢,朝廷賜宴,在金鑾殿上大擺筵席,款待這班小英雄。眾人飲酒數杯後,撤去筵席,薛仁貴開始講述攻破東遼關寨的用兵之法,一直講到黃昏時分,元帥才告辭回帥府休息。這一夜無話,暫且不表。

到了第二天清晨,元帥進宮,朝拜天子。軍師徐茂功開口說道:“薛元帥,你如今執掌兵權,東遼的兵將還不知道你的威名。你快率領兵馬,去攻破摩天嶺,然後前來繳旨。”薛仁貴應道:“是。”

回到軍營,薛仁貴吩咐敲響聚將鼓,傳令五營四哨的偏正牙將。左右趕忙傳令:“喂!元帥有令,傳五營四哨的偏正牙將,各自披掛整齊,準備妥當,到教場集合待命。”不一會兒,元帥敲響三通聚將鼓,各位爵主、總兵官無不整裝待發,紛紛披甲來到軍營,說道:“元帥在上,末將等行禮。不知元帥有何將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薛仁貴說:“諸位將軍、兄弟們,本帥今日初次承蒙君王厚愛,受聖上恩典,加封平遼元帥。如今又奉旨出兵,前去攻打摩天嶺。隻是摩天嶺易守難攻,因此本帥要前往教場祭旗。煩請諸位將軍一同前往教場,本帥首次掌兵出征,所以傳你們到教場助威,一同祭旗。攻打摩天嶺,有八位總兵在此,就不勞諸位爵主和將軍們前往了。”

眾爵主齊聲回應道:“元帥這是哪裡的話,如今攻打摩天嶺,理應由末將們跟隨,在元帥麾下聽令。”元帥說:“不必如此。”

於是,眾將出營,騎上坐騎,拿起兵刃。後麵元帥騎著賽龍駒,一同前往教軍場。這一班偏正牙將和大小三軍,全都跪地迎接。眾人偷偷打量薛仁貴,隻見他威風凜凜,好不氣派。但見他:頭戴白綾包巾,上有金紮額,朝天的二翅閃爍著霞光。雙龍盤繞在頭頂,抓著紅色的寶珠,額前留著一塊威風的鐵飾。身穿一領銀絲鎧甲,是由精細工藝打造的柳銀葉製成。上下肚帶牢牢拴緊,上麵的十八個裝飾熠熠生輝。前後有鴛鴦護心鏡,明亮得賽過星辰日月。內襯暗龍白蟒袍,由千絲萬縷的蠶絲織就。袍上繡著五色的龍鳳圖案,邊緣的波浪花紋是人工精心織就。背後插著四杆白綾旗,旗上有金龍和朱紅色的纓穗。右邊懸掛著寶雕弓,弓弦緊繃,如同秋月一般。左邊插著狼牙箭,威力強大,能射穿任何法寶。腰間掛著一根白虎鞭,曾立下赫赫戰功。坐下騎著賽風駒,一身毛片潔白如雪。手中握著畫杆方天戟,保家衛國,讓江山永固。後麵的白色大旗上寫著大字:招討元帥本姓薛。

如今薛仁貴成為了總兵大元帥,臉上儘顯威嚴,殺氣騰騰。任憑多麼強大的兵將,見了他都會心生敬畏。在這班人馬中,有很多人以前在張環手下當差,他們了解薛仁貴的底細,知道他以前隻是個火頭軍,和大家一同勞作,毫無威風可言。可如今他做了元帥,真是風光滿麵,那騰騰的殺氣,簡直賽過天神。

不知薛仁貴前去攻打摩天嶺,能否得勝,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 機關女人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