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說道:“陰能死兮陽即生,陰陽生時豈容情。白骸不屬原無氣,一竅相通便有聲。到底妖邪能勝正,從來奇怪不如平。莫言詭計多機巧,畢竟修持大道成。”
楊尚書父子聽了楊祿的彙報,心中憤怒不已。他們受的這股冤氣,就像寒天喝冷水,點點滴滴都記在心裡,不知不覺已經隱忍了三年。以前因為請黃發道人在家中教楊思文修煉法術,如今楊思文已學有所成,所以父子倆便和黃發道人商量,想要報複當年的仇恨。他們本打算先把白牡丹搶回來,然後再捉拿呂純陽。可楊祿回來報告說,花家的房屋所在之處仍是一片綠水,花家山上的尼庵也被燒毀,花家幾口人更是不知去向。楊思文便讓家人去後花園請黃發道人過來,再一起商量對策。
不一會兒,黃發道人跟著家人來到書房。大家見麵後,各自坐下,家人端上茶來。喝完茶,黃發道人開口問道:“不知老尚書找我有什麼事商量?”楊尚書便把楊祿去花錦家探聽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黃發道人說:“這麼看來,依貧道之見,我們不必再去找花家了。當年那些事,追根溯源,都是呂純陽惹的禍。要不是呂純陽從中施法相助,花錦隻是個老實人,哪敢和老尚書作對?所以要報仇,非得找呂純陽不可。”楊思文在一旁說:“師父說得沒錯。隻是呂純陽法力高強,我們一時恐怕難以與他抗衡。況且他還有同道八仙相助,當年五龍在騰橋大戰,都被他打敗,天兵天將都勝不了他。要是我們去和他對敵,必須請師父到各處邀請些兵將來幫忙,這樣才能和他一決勝負。不然要是失敗了,又要徒留一場笑話。”黃發道人說:“賢徒說得有理。為師現在回百草山,去聚集兵將,邀集眾師兄弟下山,再去東海跟龍王敖廣說明情況,請四海龍王出兵相助,大家一起到蓬萊山,殺他個措手不及。一來為你的師祖黃龍真人報仇,二來也能為賢徒洗雪當年受辱之恨,豈不是一舉兩得?”楊尚書在一旁聽黃發道人說得這麼有把握,心中十分歡喜,便問道:“不知道長什麼時候動身?”黃發道人掐指一算,回答說:“現在呂純陽正在蓬萊山中潛心修養,正好趁這個機會去找他。貧道準定今晚動身,到各處邀請眾位道友來幫忙。事情安排妥當後,再派人來通知令郎,一起到蓬萊山和呂純陽較量一番。”楊尚書聽黃發道人說今晚就要回山,便吩咐家人到廚房趕緊準備一桌酒菜,為道長餞行。又問黃發道人需不需要人照應。黃發道人說:“貧道來去自如,無需他人照應。”正說著,酒菜已經擺好。楊尚書請黃發道人入座,大家儘情暢飲,一直喝到日落西山才各自散去,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黃發道人,當晚駕雲離開洛陽。他忽然想起有個道友叫吳見剛,在法門寺出家多年,法號悟塵,法術了得。於是他徑直來到法門寺前,想邀悟塵一同前往蓬萊山與呂純陽對敵。他按下雲頭,來到寺門,隻見山門上橫著六個金字“敕建法門禪寺”,十分莊嚴。這座寺廟山門雄偉壯觀,兩旁的鬆樹和檜樹就像巨龍和虯龍排列;大殿氣勢恢宏,高聳千尺,仿佛張開雙臂擁抱日月。仙壇和法座,好像是白玉砌成;丹階和雲墀,仿佛黃金鋪地。鐘鼓樓高高聳立,鐘聲如春雷般震動;浮屠塔險峻巍峨,天際飄蕩著梵音。佛案前,人們紛紛祈求,男女的鞋子交錯;講堂中,議論紛紛,賢愚都在傾聽。士大夫的車馬喧鬨,打破了清幽;眾僧的袈裟鮮豔華麗,儘顯奢華。
黃發道人走進山門,來到大殿之上,知客僧趕忙上前迎接,問道:“道長,您來此有何事?”黃發道人說:“貧道從百草山而來,特地拜訪悟塵禪師。”知客僧一聽是找悟塵禪師,便請他到客堂稍坐,並詢問道長法號。黃發道人說:“貧道叫黃發道人。”知客僧隨即進去通報。
悟塵禪師正在禪房打坐,知客僧進來報告:“外麵來了一位道長,叫黃發道人,從百草山來,專門拜訪您,現在在客堂。”悟塵禪師聽說黃發道人來了,用袖占之法算了一卦,知曉了他的來意。悟塵禪師早年受過黃龍真人的恩惠,此次黃發道人邀他去蓬萊山與呂純陽對敵,為黃龍真人報仇,他覺得不能推脫。便吩咐知客僧請黃發道人進來,自己隨後迎了出去。隻見知客僧領著黃發道人來到大殿後麵,悟塵禪師趕忙上前,邀請黃發道人進入禪室。兩人施過禮,分賓主坐下。悟塵禪師一邊吩咐準備點心,一邊問:“道兄此番前來,所為何事?”黃發道人說:“隻因師父黃龍真人被呂純陽用太乙神劍所傷,眾師兄弟多次前去報仇,都失敗了。如今呂純陽已回到蓬萊山,貧道想為師父報仇,特來請禪師助一臂之力,不知您意下如何?”悟塵禪師說:“既然道兄要為師父報仇,貧僧豈有不幫忙的道理。但不知在哪裡會師,何時動手?”正說著,點心已經擺好。兩人邊吃邊聊,黃發道人說:“貧道約了禪師後,就去東海和龍王敖廣商議,約齊四海龍王,八月十五在蓬萊山下集合。貧道也會回到百草山,聚集兵將,一同前往蓬萊山。”悟塵禪師說:“今天是七月十五,還有一個月時間,諸事想必都能準備妥當。貧僧到時候一定前去。”黃發道人跟悟塵禪師約定好後,便起身告辭。悟塵禪師也沒有挽留,將他送出寺門。臨彆時,黃發道人叮囑道:“望您切勿失約。”悟塵禪師說:“八月十五,準在蓬萊山下相會。”黃發道人便離開了法門寺,駕起雲頭,朝東海飛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過多久,黃發道人來到海邊,施展避水神法,念動口訣,“撲通”一聲跳入波濤之中。隻見海水向兩邊分開,他徑直來到東洋海底。正走著,一個巡海夜叉攔住去路,問道:“是哪位神聖推水而來,說清楚,好通報進去。”黃發道人說:“貧道是百草山黃龍真人的徒弟黃發道人,特來有事求見大王。”夜叉一聽說是黃龍真人的徒弟,心想是自己人,急忙跑入水晶宮報告龍王:“外麵有個黃發道人,說是從百草山來的,有要事求見大王。”龍王敖廣聽說黃發道人求見,知道他是黃龍真人的徒弟,便吩咐夜叉請他進來相見。夜叉領命,急忙出去對黃發道人說:“大王有請。”黃發道人便跟著巡海夜叉,來到水晶宮內。見過禮後,各自坐下。獻過茶,龍王敖廣開口問道:“不知黃發道兄到此有何指教?”黃發道人說:“貧道今日前來,不為彆的,隻因呂純陽當年傷害我師父,此仇未報,我終日耿耿於懷。之前師兄弟行雲、施雨和青龍侍者去複仇,又被他所害。還有趙元帥,因為誣告白牡丹,被玉帝貶下凡間,托生在楊尚書府中做兒子,現在跟我學道。前些日子我已給他指明妙訣,如今他前因後果都已明白。前年他迎娶花牡丹時,受儘花家的侮辱。後來查明,都是呂純陽從中施法,還把花家房屋變成萬丈深潭。聽說花牡丹已在尼庵出家,最近派人再去偵探,尼庵已被燒毀,附近的人也不知道她的下落。如今楊思文也要找呂純陽報仇,隻是怕他法力強大,一時難以取勝。所以我們商量,特來東海懇請眾龍王助一臂之力。”此時敖廣聽了黃發道人這番話,心中一時拿不定主意。
當年因為黃龍真人以及白蟒仙的事情,龍王敖廣和八仙結下了仇。前兩次交鋒都以失敗告終,他心裡一直想著報仇雪恨,可也深知八仙的厲害,覺得自己本事有限,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一時間不敢貿然答應黃發道人。敖廣說道:“照這麼說,楊思文既然是趙元帥轉世,想他在天宮的時候,也因為查辦我們和八仙對敵的事情,被太白金星、南極仙翁兩人參奏,說他偏袒我們。現在他已經下凡,又受到呂純陽這般侮辱,他要去報仇,我們哪有不幫忙的道理。但此事必須把眾龍王都請來商議,大家一起斟酌,再做決定。”黃發道人說:“既然龍王您答應幫忙,那就趕緊派人把眾位龍王請來,看看怎麼定這事吧。”
敖廣說:“既然這樣,也不用派人去請他們。我這水晶宮裡,大殿旁邊有一麵鐵鼓,一口金鐘。但凡有重要的事情,隻要把鼓擂響,把鐘撞鳴,我的幾位弟弟就會立刻趕來。”黃發道人說:“那就請龍王趕緊派人去擂鼓撞鐘吧。”敖廣聽後,吩咐巡海夜叉到大殿上,用力擂響鐵鼓、撞響金鐘。這正是:霎時鐘鼓驚環海,惹動乾戈不太平。
果然,鐘鼓一響,聲震四海,驚動了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和北海龍王,他們紛紛趕來。至於他們聚在一起會如何商議,又會做出怎樣的決定,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