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滾滾,向東奔騰不息,滔滔浪花仿佛將古往今來的英雄都淘洗殆儘。那些是是非非、成功失敗,轉眼間都成了過眼雲煙。唯有青山依舊矗立,夕陽一次次西下,見證著歲月變遷。江邊有個白發蒼蒼的漁翁和樵夫,他們早已習慣了看那秋月春風的交替。偶爾相逢,便會喝上一壺濁酒。古往今來的多少故事,都在他們的談笑之間。
天下的局勢,總是分裂久了就會走向統一,統一久了又會再度分裂。周朝末年,七國紛爭不斷,最終都被秦國吞並;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而後又統一於漢朝。漢朝從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開始,一統天下,後來光武帝劉秀實現中興。可傳到獻帝的時候,天下便分成了三國。若要探究天下大亂的緣由,大概是從桓帝、靈帝這兩位皇帝開始的。桓帝禁錮賢良之才,卻對宦官極為寵信。桓帝駕崩後,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共同輔佐朝政。當時有曹節等宦官專權亂政,竇武、陳蕃謀劃著誅殺他們,卻因事情機密泄露,反而被宦官所害,從此宦官勢力愈發猖獗。
建寧二年四月十五,靈帝前往溫德殿。剛一坐上寶座,殿角突然刮起一陣狂風,隻見一條大青蛇從房梁上飛撲而下,盤在了靈帝的椅子上。靈帝嚇得當場暈倒,左右侍從趕忙將他救回宮,百官也都紛紛逃竄躲避。不一會兒,蛇就消失不見了。緊接著,又是雷鳴又是大雨,還夾雜著冰雹,一直下到半夜才停歇,無數房屋都被損壞。建寧四年二月,洛陽發生地震,海水也泛濫成災,沿海的居民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母雞變成了公雞。六月初一,十幾丈長的黑氣飄進了溫德殿。秋七月,玉宇堂前出現了彩虹,五原山的山岸全都崩塌裂開。各種不祥的征兆接連不斷。靈帝下詔詢問群臣災異產生的原因,議郎蔡邕上疏,認為彩虹出現、母雞變性這些現象,都是宦官和後宮乾政導致的,言辭十分懇切直率。靈帝看完奏章後不禁歎息,起身去更衣。曹節在後麵偷偷看到了奏章內容,把情況全都告訴了左右宦官,隨後就找其他借口給蔡邕定罪,把他放逐回鄉。此後,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這十個人狼狽為奸,被稱為“十常侍”。靈帝非常尊崇信任張讓,還稱呼他為“阿父”。朝政日益衰敗,致使天下人心思亂,盜賊紛紛湧現。
當時巨鹿郡有兄弟三人,分彆叫張角、張寶和張梁。張角原本是個科舉落第的秀才,有一次進山采藥時,遇到一位老人。這老人碧眼童顏,手裡拿著藜杖,把張角叫到一個山洞裡,交給他三卷天書,說:“這書名叫《太平要術》。你得到它,應當代替上天傳播教化,普救世人。要是萌生異心,必定會遭受惡報。”張角連忙詢問老人姓名。老人說:“我是南華老仙。”說完,化作一陣清風就消失了。張角得到這本書後,日夜鑽研學習,學會了呼風喚雨,自號“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疫病流行,張角四處散發符水給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他有五百多個徒弟,雲遊四方,都能書寫符篆、念咒。後來徒弟越來越多,張角便設立了三十六方,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各方都設立首領,稱為將軍。他們散布謠言說:“蒼天已經要滅亡了,黃天將會興起;在甲子年,天下就會迎來太平。”還讓人用白土在自家大門上寫下“甲子”兩個字。青州、幽州、徐州、冀州、荊州、揚州、兗州、豫州這八州的百姓,家家戶戶都供奉著大賢良師張角的名字。張角派他的黨羽馬元義,暗中攜帶金銀財物,去結交宦官封諝,作為內應。張角和兩個弟弟商議說:“最難得的就是民心。如今民心已經歸順,要是不趁這個時機奪取天下,實在太可惜了。”於是一方麵私自製作黃旗,約定舉事日期,另一方麵派弟子唐周送信給封諝。沒想到唐周直接跑到朝廷告發了這件事。靈帝召來大將軍何進,調兵捉拿馬元義並將其斬首,接著把封諝等一乾人關進監獄。張角得知事情敗露,連夜起兵,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向眾人宣稱:“如今漢朝的氣運即將終結,大聖人就要出現。你們都應該順應天命,走正道,來享受太平。”四方百姓裹著黃巾追隨張角造反的有四五十萬人。賊軍勢力浩大,官軍根本抵擋不住,望風而逃。何進奏請靈帝趕緊下詔,讓各地做好防禦,討伐賊寇立功,同時派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儁各自率領精兵,兵分三路前去征討。
再說張角的軍隊,前鋒進犯到幽州地界。幽州太守劉焉,是江夏竟陵人,漢朝魯恭王的後代。當時他聽說賊兵即將到來,就召來校尉鄒靖商議對策。鄒靖說:“賊兵人數眾多,我們兵力薄弱,您應該趕緊招募軍隊來應敵。”劉焉覺得他說得有道理,隨即張貼出招募義兵的榜文。榜文傳到涿縣,引出了涿縣的一位英雄。這人不太喜歡讀書,性格寬厚溫和,話不多,喜怒都不表現在臉上,一直胸懷大誌,特彆喜歡結交天下豪傑。他身高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垂下來能超過膝蓋,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耳朵,麵容像美玉一樣,嘴唇如同塗了胭脂。他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漢景帝的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從前劉勝的兒子劉貞,在漢武帝時被封為涿鹿亭侯,後來因為獻酎金不合規格而失去侯爵,所以這一支就留在了涿縣。玄德的祖父是劉雄,父親是劉弘。劉弘曾經被推舉為孝廉,也做過官,隻是很早就去世了。玄德年幼喪父,非常孝順母親,因為家境貧寒,以販賣草鞋、編織草席為生。他家住在本縣的樓桑村。他家東南方向有一棵大桑樹,高五丈多,遠遠望去,枝葉茂密如同車蓋。有相麵的人說:“這戶人家必定會出貴人。”玄德小時候,和村裡的小孩在樹下玩耍,說:“我要是做了天子,就會乘坐這樣的車蓋。”他的叔父劉元起覺得他說的話很不尋常,說:“這孩子可不是一般人!”因為看玄德家境貧困,常常資助他。玄德十五歲的時候,母親讓他外出求學,他曾經拜鄭玄、盧植為師,和公孫瓚等人是朋友。等到劉焉發布榜文招募義兵的時候,玄德已經二十八歲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天,玄德看到榜文,忍不住感慨長歎。這時,身後有個人大聲說道:“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為什麼要長歎呢?”玄德回頭一看,隻見這人身高八尺,長著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音像打雷一樣響亮,氣勢如同奔跑的駿馬。玄德見他相貌不凡,便詢問他的姓名。那人說:“我姓張,名飛,字翼德。世代居住在涿郡,有不少田莊產業,以賣酒殺豬為生,特彆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剛才看到您看榜歎氣,所以過來問問。”玄德說:“我本是漢室宗親,姓劉,名備。如今聽說黃巾賊叛亂,我有心想要破賊安民,隻可惜力量不夠,所以才歎氣。”張飛說:“我有不少錢財,可以招募鄉勇,和您一起乾一番大事業,怎麼樣?”玄德非常高興,就和他一起走進村中的酒館喝酒。正喝著,看到一個大漢推著一輛車子來到店門口停下,走進店裡坐下,就招呼酒保:“快倒酒來喝,我還要趕進城去參軍呢。”玄德看這人身高九尺,胡須長二尺,麵色如同紅棗,嘴唇像塗了胭脂,長著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請他一起坐下,詢問他的姓名。那人說:“我姓關,名羽,字長生,後來改成雲長,是河東解良人。因為本地有豪強仗勢欺人,我把他殺了,逃難江湖已經五六年了。如今聽說這裡招募軍隊討伐賊寇,特地來應征。”玄德就把自己的誌向告訴了他,雲長十分高興,三人一同來到張飛的莊上共商大事。
張飛說:“我家莊園後麵有一個桃園,現在桃花開得正豔。明天我們就在園子裡祭告天地,我們三人結為兄弟,齊心協力,然後再圖謀大事。”玄德和雲長齊聲說:“好極了。”第二天,在桃園中,他們備下了烏牛白馬等祭祀用品,三人焚香,拜了又拜,立下誓言:“想劉備、關羽、張飛,雖然姓氏不同,但既然結為兄弟,就一定同心協力,救困扶危,報效國家,安撫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在上,後土在下,都來見證我們的心意。要是有人背信棄義、忘恩負義,天地共誅!”發誓完畢,拜玄德為大哥,關羽排行第二,張飛為三弟。祭完天地,又殺牛擺酒,聚集了鄉裡的三百多名勇士,在桃園中痛飲一番。第二天準備收拾兵器,隻是發愁沒有馬匹可以騎乘。正在思索的時候,有人來報,說有兩個客人帶著一群隨從,趕著一群馬來到莊上。玄德說:“這真是上天在幫助我們啊!”三人出莊迎接。原來這兩個客人是中山的大商人,一個叫張世平,一個叫蘇雙,每年都往北去販馬,最近因為賊寇作亂才回來。玄德把二人請到莊裡,擺酒招待,訴說了想要討伐賊寇、安定百姓的想法。二人聽了非常高興,願意贈送五十匹良馬,還送了五百兩金銀,一千斤镔鐵,用來打造兵器。玄德謝彆兩位客人,就命工匠打造雙股劍。關羽打造了青龍偃月刀,又叫“冷豔鋸”,重達八十二斤。張飛打造了丈八點鋼矛。他們各自置辦了全身鎧甲。又聚集了五百多名鄉勇,前去拜見鄒靖。鄒靖帶著他們去見太守劉焉。三人見過禮後,各自通報姓名。玄德說起自己的皇室宗派,劉焉十分高興,就認玄德為侄子。
沒過幾天,就有人來報告說,黃巾賊將領程遠誌率領五萬兵馬進犯涿郡。劉焉命令鄒靖帶領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統領五百士兵,前去迎敵。劉備等人欣然領命,率軍前行,一直來到大興山下,與賊軍相遇。賊軍個個披頭散發,頭上裹著黃巾。當下兩軍對峙,劉備騎馬出陣,左邊是關羽,右邊是張飛。劉備揮鞭大罵:“背叛國家的逆賊,還不早早投降!”程遠誌聽後大怒,派副將鄧茂出戰。張飛手持丈八蛇矛,直衝過去,手起之處,矛尖刺中鄧茂心窩,鄧茂翻身落馬。程遠誌見折了鄧茂,拍馬舞刀,直取張飛。關羽舞動青龍偃月大刀,縱馬飛速迎上。程遠誌見了,心裡一驚,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關羽手起刀落,砍成兩段。後人寫詩稱讚二人:
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
賊軍見程遠誌被斬,紛紛投降逃竄。劉備率軍追擊,投降的賊軍不計其數,劉備等人大勝而歸。劉焉親自出城迎接,犒賞士兵。第二天,劉焉接到青州太守龔景的公文,說黃巾賊將青州城團團圍住,青州城危在旦夕,請求派兵救援。劉焉和劉備商議。劉備說:“我願意前去救援。”於是劉焉命令鄒靖率領五千士兵,和劉備、關羽、張飛一起前往青州。賊軍見救兵到來,分兵混戰。劉備兵力薄弱,抵擋不住,後退三十裡安營紮寨。劉備對關羽、張飛說:“賊軍人多,我們人少,必須用奇兵才能取勝。”於是分派關羽率領一千士兵埋伏在山左,張飛率領一千士兵埋伏在山右,以敲鑼為信號,同時出擊接應。第二天,劉備和鄒靖率軍擊鼓呐喊著前進。賊軍迎戰,劉備佯裝敗退。賊軍乘勢追擊,剛過山嶺,劉備軍中一齊敲響銅鑼,左右兩邊伏兵同時殺出,劉備指揮軍隊回身再戰。三路夾攻,賊軍大敗。一直追到青州城下,太守龔景也率領民兵出城助戰。賊軍被打得大敗,死傷無數,青州之圍就此解除。後人寫詩稱讚劉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
龔景犒勞完軍隊後,鄒靖打算回涿郡。劉備說:“最近聽說中郎將盧植和賊首張角在廣宗交戰,我從前曾拜盧植為師,想去幫助他。”於是鄒靖率軍回涿郡,劉備和關羽、張飛率領本部五百人前往廣宗。到了盧植軍中,劉備進帳行禮,詳細說明了來意。盧植十分高興,把他們留在帳前聽候調遣。
當時張角率領十五萬賊軍,盧植有五萬兵力,雙方在廣宗對峙,勝負未分。盧植對劉備說:“我現在把賊軍圍困在這裡,賊首張角的弟弟張梁、張寶在潁川,與皇甫嵩、朱儁對峙。你可以帶領本部人馬,我再給你一千官軍,前往潁川打探消息,約定日期共同圍剿賊軍。”劉備領命,率軍連夜趕往潁川。此時皇甫嵩、朱儁正領軍抵禦賊軍,賊軍作戰不利,退入長社,依傍草叢安營紮寨。皇甫嵩和朱儁商議說:“賊軍依草紮營,我們應當用火攻。”於是命令士兵每人捆紮一把草,暗中埋伏。當晚突然刮起大風。二更以後,士兵們一齊點火,皇甫嵩和朱儁各自領兵攻打賊軍營地,火勢衝天,賊軍驚慌失措,來不及給馬套上鞍子,也來不及穿上鎧甲,四散奔逃。
一直廝殺到天亮,張梁、張寶率領殘兵敗將奪路而逃。忽然遇到一支部隊,全都打著紅旗,迎麵而來,攔住了去路。為首的一員將領,身高七尺,細眼長須,官拜騎都尉,是沛國譙郡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曹操的父親曹嵩,原本姓夏侯,因為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所以改姓曹。曹嵩生下曹操,曹操小名叫阿瞞,又名吉利。曹操小時候,喜歡打獵、歌舞,很有謀略,善於隨機應變。曹操有個叔父,見曹操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常常很生氣,就把這事告訴了曹嵩,曹嵩便責備曹操。曹操心生一計,有一次看見叔父來了,就假裝倒在地上,做出中風的樣子。叔父驚慌地告訴曹嵩,曹嵩急忙來看,曹操卻安然無恙。曹嵩說:“你叔父說你中風了,現在好了嗎?”曹操說:“我從來沒有這種病,隻是因為叔父不喜歡我,所以才被冤枉。”曹嵩相信了他的話。此後叔父再說曹操的過錯,曹嵩都不再理會。因此,曹操得以肆意放縱。當時有個叫橋玄的人對曹操說:“天下即將大亂,沒有非凡的才能是無法拯救的。能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你吧?”南陽的何顒見到曹操後說:“漢朝即將滅亡,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這個人。”汝南的許劭有善於識彆人才的名聲。曹操前去見他,問道:“我是怎樣的人?”許劭不回答。曹操又問,許劭說:“你是太平盛世的能臣,亂世中的奸雄。”曹操聽後十分高興。曹操二十歲時,被推舉為孝廉,做了郎官,後來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曹操剛到任,就在縣城的四個城門設置了十幾條五色棒,有違反禁令的,不管是豪門貴族還是普通百姓,都加以責罰。中常侍蹇碩的叔父,持刀夜行,被曹操巡夜抓住,當場用棒責打。從此,城內城外沒有人敢違反禁令,曹操威名遠揚。後來曹操擔任頓丘令。因為黃巾起義爆發,被任命為騎都尉,率領五千步兵和騎兵,前來潁川助戰。正好遇到張梁、張寶敗逃,曹操攔住去路,痛擊賊軍,斬首一萬多級,奪得許多旗幟、金鼓和馬匹。張梁、張寶拚死奮戰才得以逃脫。曹操見過皇甫嵩、朱儁後,隨即領兵追擊張梁、張寶去了。
再說劉備帶領關羽、張飛來到潁川,聽到喊殺聲,又望見火光衝天,急忙率軍趕來時,賊軍已經敗散。劉備見到皇甫嵩、朱儁,詳細說明了盧植的意思。皇甫嵩說:“張梁、張寶已經勢窮力竭,一定會前往廣宗投靠張角。你可連夜前往廣宗援助。”劉備領命,率軍返回。走到半路,隻見一隊人馬護送著一輛囚車,囚車中的囚犯正是盧植。劉備大吃一驚,急忙滾鞍下馬,詢問原因。盧植說:“我圍困張角,眼看就要攻破了,因為張角使用妖術,所以沒能立刻取勝。朝廷派黃門左豐前來視察,向我索要賄賂。我回答說:‘軍糧都還短缺,哪裡還有多餘的錢奉承您呢?’左豐懷恨在心,回朝後上奏朝廷,說我高築壁壘,按兵不動,懈怠軍心。因此朝廷大怒,派中郎將董卓來代替我領軍,把我押回京城治罪。”張飛聽後,大怒,要斬殺護送的士兵,救出盧植。劉備急忙阻止他說:“朝廷自有公正的評判,你怎麼能如此莽撞呢?”士兵們簇擁著盧植離開了。
關羽說:“盧中郎已經被逮捕,換彆人領兵,我們去了也沒有依靠,不如先回涿郡。”劉備聽從了他的建議,率軍向北行進。走了不到兩天,忽然聽到山後喊聲震天。劉備帶領關羽、張飛騎馬登上高岡望去,隻見漢軍大敗,後麵漫山遍野的黃巾賊鋪天蓋地而來,旗幟上寫著“天公將軍”。劉備說:“這是張角!我們快去迎戰!”三人飛馬率軍衝了出去。張角剛剛打敗董卓,正乘勝追擊,忽然遇到這三人衝殺過來,張角的軍隊大亂,敗退了五十多裡。三人救了董卓回營寨。董卓問三人現在擔任什麼官職,劉備說:“我們還沒有官職。”董卓很輕視他們,態度十分傲慢。劉備等人出來後,張飛大怒說:“我們拚死血戰,救了這家夥,他卻如此無禮!如果不殺了他,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說著就要提刀進帳去殺董卓。正所謂: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儘誅世上負心人!不知道董卓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