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計的人是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他出身富豪之家,曾經前往洛陽做生意,乘車返回時,在路上遇到一位美麗的婦人請求搭車。糜竺於是下車步行,把車讓給婦人坐。婦人請糜竺一起乘車,糜竺上車後端正地坐著,目不斜視。走了幾裡路後,婦人告辭離去,臨彆時對糜竺說:“我是南方火德星君,奉上帝之命,去燒毀你的家。感激你以禮相待,所以特意告訴你。你可趕快回家,把財物搬出來,我今晚就會來。”說完就不見了。糜竺大驚,飛奔到家,急忙把家中所有財物都搬了出來。當晚,廚房果然起火,把房屋全部燒毀。從此,糜竺廣散家財,救濟貧苦百姓。後來陶謙聘請他擔任彆駕從事。
這天,糜竺獻計說:“我願意親自前往北海郡,請求孔融起兵救援,再找一個人前往青州向田楷求救。如果兩路軍馬一起趕來,曹操必定退兵。”陶謙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寫了兩封信,問帳下誰願意去青州求救。一個人應聲願意前往,眾人一看,是廣陵人,姓陳名登,字元龍。陶謙先打發陳元龍前往青州,然後命糜竺帶著書信前往北海,自己則率領眾人守城,防備曹軍的攻擊。
北海的孔融,字文舉,是魯國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的兒子。他從小就很聰明,十歲時,去拜訪河南尹李膺,守門人刁難他,孔融說:“我和李府是世交。”等進去見到李膺,李膺問:“你的祖先和我的祖先有什麼親戚關係?”孔融說:“從前孔子曾向老子問禮,我和您難道不是世世代代的通家嗎?”李膺對此感到十分驚奇。不一會兒,太中大夫陳煒來了,李膺指著孔融說:“這是個奇童。”陳煒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聰明。”孔融立刻回應道:“照您這麼說,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陳煒等人都笑著說:“這孩子長大後,必定是國家的棟梁之材。”從此,孔融聲名遠揚。後來他擔任中郎將,多次升遷後成為北海太守。他非常喜歡結交賓客,常說:“讓我座上常滿賓客,杯中酒不空,這就是我的心願。”他在北海六年,深得民心。
這天,孔融正與賓客坐著,有人報告說徐州的糜竺到了。孔融請他進來相見,詢問來意,糜竺拿出陶謙的書信,說曹操攻城十分急迫,希望孔融能前去救援。孔融說:“我和陶恭祖交情深厚,你又親自前來,我怎麼能不去呢?隻是曹孟德和我沒有仇,應當先派人送信去和解。如果他不答應,然後再起兵。”糜竺說:“曹操倚仗兵力強大,肯定不肯和解。”孔融一邊下令點兵,一邊派人送信。
正在商議時,突然有人報告說黃巾賊黨管亥率領數萬賊寇殺來。孔融大驚,急忙點齊本部人馬出城,與賊寇迎戰。管亥騎馬而出,說:“我知道北海糧食充足,借給我一萬石,我就立刻退兵。不然,攻破城池,一個老幼都不留!”孔融叱責道:“我是大漢的臣子,守護大漢的土地,怎麼能把糧食給賊寇!”管亥大怒,拍馬舞刀,直取孔融。孔融的部將宗寶挺槍出馬,沒戰幾個回合,就被管亥一刀砍死在馬下。孔融的士兵大亂,逃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麵圍城,孔融心中十分鬱悶,糜竺更是憂愁得難以言表。
第二天,孔融登上城牆遠望,見賊寇勢力浩大,更加憂愁煩惱。忽然看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一直來到城下,大喊“開門”。孔融不認識這個人,不敢開門。賊眾追到壕溝邊,那人回身連續刺倒十幾人,賊眾後退,孔融急忙下令開門把他迎入。那人下馬棄槍,徑直來到城上,拜見孔融。孔融問他姓名,他回答說:“我是東萊黃縣人,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我的老母親承蒙您的厚待。我昨天從遼東回家探親,得知賊寇圍城。母親說:‘多次受到府君的大恩,你應當去救援。’所以我單人匹馬前來。”孔融十分高興。原來孔融和太史慈雖然從未見過麵,卻知道他是個英雄。因為太史慈遠出在外,他的老母親住在離城二十裡之外,孔融常常派人送糧食和布帛給她。母親感激孔融的恩德,所以特地讓太史慈來救援。
當下,孔融隆重地款待太史慈,送給他衣甲鞍馬。太史慈說:“我希望借一千精兵,出城殺賊。”孔融說:“你雖然英勇,但賊寇勢力太盛,不可輕易出城。”太史慈說:“母親感激您的厚德,特地派我來。如果不能解圍,我也沒臉見母親了。我願意決一死戰!”孔融說:“我聽說劉玄德是當世英雄,如果能請他來相救,這圍困自然就解除了,隻是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派去。”太史慈說:“您寫好書信,我立刻前去。”孔融很高興,寫好書信交給太史慈。太史慈披上鎧甲上馬,腰佩弓箭,手持鐵槍,吃飽飯,裝備整齊,城門打開,一騎飛馳而出。靠近壕溝時,賊將率領眾人前來迎戰,太史慈連續刺死數人,突出重圍。管亥知道有人出城,料想一定是去請救兵的,便親自率領數百騎兵趕來,將太史慈八麵圍住。太史慈倚著槍,拈弓搭箭,朝四麵八方射擊,敵人無不中箭落馬,賊眾不敢再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史慈得以脫身,星夜前往平原去見劉玄德。行過禮後,詳細講述了孔北海被圍求救的事情,並呈上書信。玄德看完,問太史慈:“您是什麼人?”太史慈說:“我是太史慈,東海的一個普通人。我和孔融既非骨肉至親,也不是同鄉,隻是因為意氣相投,有分憂共患的心意。如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立無援,危在旦夕。聽說您一向仁義,能救人於危急之中,所以特地讓我冒著危險突圍,前來求救。”玄德嚴肅地回答說:“孔北海居然知道世間有劉備!”於是同雲長、翼德點齊三千精兵,前往北海郡進發。
管亥望見救兵來到,親自領兵迎戰,因為見玄德兵少,沒把他們放在眼裡。玄德與關、張、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憤怒地直衝出來。太史慈正要向前,雲長早已出馬,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管亥哪裡敵得過雲長,幾十個回合之間,青龍刀一揮,將管亥劈死在馬下。太史慈、張飛兩騎齊出,雙槍並舉,殺入賊陣,玄德驅兵掩殺。城上的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無敵,便驅兵出城。兩下夾攻,大敗賊寇,投降的人無數,其餘賊黨潰散逃走。
孔融迎接玄德入城,行過禮後,大擺筵宴慶賀。又帶糜竺來見玄德,詳細講述了張闓殺曹嵩的事情:“如今曹操縱兵大肆劫掠,圍住徐州,特地來求救。”玄德說:“陶恭祖是仁人君子,沒想到遭受這等無辜的冤屈。”孔融說:“您是漢室宗親。如今曹操殘害百姓,倚強欺弱,為什麼不和我一同去救援呢?”玄德說:“我不是敢推辭,無奈兵微將寡,恐怕難以輕易行動。”孔融說:“我要救陶恭祖,既是因為舊交情,也是為了大義。難道您就沒有仗義之心嗎?”玄德說:“既然如此,請文舉你先行一步,容我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隨後就來。”孔融說:“您千萬不要失信。”玄德說:“您把我劉備當作什麼人了?聖人說:‘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我劉備借到軍或者借不到軍,一定會親自前來。”孔融答應了,讓糜竺先回徐州報信,自己便收拾起程。
太史慈拜謝說:“我奉母親之命前來相助,如今幸好沒有憂患了。揚州刺史劉繇和我是同鄉,有書信來召喚我,我不敢不去,希望日後再相見。”孔融用金帛酬謝他,太史慈不肯接受就回去了。他的母親見到他,高興地說:“我很高興你能報答北海的恩情!”於是讓太史慈前往揚州去了。
暫且不說孔融起兵。且說玄德離開北海去見公孫瓚,詳細說了想要救援徐州的事情。公孫瓚說:“曹操和你沒有仇,何苦替彆人出力?”玄德說:“我已經答應了彆人,不敢失信。”公孫瓚說:“我借給你兩千馬步軍。”玄德說:“還希望能借趙子龍同行。”公孫瓚答應了。玄德於是與關、張率領本部三千人作為前部,子龍率領二千人隨後,前往徐州。
再說糜竺回報陶謙,說北海又請得劉玄德來相助。陳元龍也回報說青州田楷欣然領兵來救。陶謙心裡安定下來。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遠地依山紮寨,不敢輕易前進。曹操見兩路軍到,也分散了兵力,不敢向前攻城。
劉玄德的軍隊到達後,見到孔融,孔融說:“曹兵勢大,曹操又善於用兵,不可輕易出戰。暫且觀察他們的動靜,然後再進兵。”玄德說:“隻是恐怕城中沒有糧食,難以長久堅守。我讓雲長、子龍領軍四千,在您部下相助。我和張飛殺奔曹營,直接前往徐州去見陶使君商議。”孔融十分高興,與田楷會合,形成掎角之勢。雲長、子龍領兵在兩邊接應。
這天,玄德、張飛率領一千人馬殺入曹兵寨邊,正行進間,寨內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般湧出來,當頭一員大將,乃是於禁,勒馬大叫:“哪裡來的狂徒!要到哪裡去!”張飛見了,二話不說,直取於禁。兩馬相交,戰了幾個回合,玄德抽出雙股劍指揮士兵大舉前進,於禁敗走。張飛在前追殺,一直追到徐州城下。城上望見紅旗白字,寫著“平原劉玄德”,陶謙急忙下令開門。玄德入城,陶謙迎接他,一起到府衙,行過禮後,設宴款待,同時犒勞軍隊。
陶謙見玄德儀表堂堂,談吐豁達,心中十分歡喜,便命糜竺取來徐州牌印,要讓給玄德。玄德驚訝地說:“您這是什麼意思?”陶謙說:“當今天下大亂,王法不振,您是漢室宗親,正應該努力扶持社稷。我年邁無能,情願把徐州讓給您,您不要推辭。我會親自寫表文,上奏朝廷。”玄德離開座位,再次下拜說:“我劉備雖然是漢朝的後裔,但功勞微薄,德行淺薄,擔任平原相還怕不稱職。如今為了大義,所以來相助。您說出這話,莫非是懷疑我劉備有吞並徐州的心思?如果我有這個念頭,皇天也不會保佑我!”陶謙說:“這是我的真心話。”兩人再三互相推讓,玄德堅決不肯接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糜竺進言說:“如今兵臨城下,應當先商議退敵的計策。等事情平定之後,再相讓也不遲。”玄德說:“我會給曹操寫信,勸他和解。如果他不聽從,再廝殺也不晚。”於是傳令三個營寨,暫且按兵不動,派人送信給曹操。
曹操正在軍營中與諸位將領商議事情,有人報告說徐州送來戰書。曹操拆開一看,是劉備的書信,信的大致內容是:
我劉備自從在關外有幸拜見過您,此後便天各一方,沒能在您身邊侍奉。之前您父親曹侯,實在是因為張闓不仁,才導致遇害,這並非陶恭祖的罪過。如今黃巾餘黨在外麵擾亂,董卓的殘餘勢力在朝廷內部盤踞。希望您能先考慮朝廷的危急,再顧及私人仇恨,撤回攻打徐州的軍隊,以拯救國家的危難。這樣的話,徐州會很幸運,天下也會很幸運!
曹操看完信,大罵道:“劉備算什麼人,竟敢寫信來勸我!而且信裡還有譏諷我的意思!”下令斬殺送信的使者,一麵全力攻城。郭嘉勸諫說:“劉備遠道而來救援徐州,先以禮相待,再動武。主公應當用好話回複他,讓劉備放鬆警惕,然後再進兵攻城,這樣城池就能攻破。”曹操聽從了他的建議,熱情款待送信的使者,等寫好回信再讓他回去。正在商議的時候,忽然有流星馬飛速前來報告禍事。曹操問是什麼緣故,來人報告說呂布已經偷襲攻破兗州,進駐濮陽。
原來呂布自從遭遇李傕、郭汜之亂,逃出武關後,去投奔袁術,袁術責怪呂布反複無常,拒絕接納他。呂布又去投奔袁紹,袁紹接納了他,和他一起在常山打敗張燕。呂布自認為得誌,對袁紹手下的將士十分傲慢,袁紹想要殺他。呂布於是離開袁紹去投奔張楊,張楊接納了他。當時龐舒在長安城中,私自藏起呂布的妻子兒女,送還給呂布。李傕、郭汜知道後,就殺了龐舒,寫信給張楊,讓他殺掉呂布。呂布因此離開張楊去投奔張邈。恰好張邈的弟弟張超帶著陳宮來見張邈,陳宮勸說張邈:“如今天下分崩離析,英雄紛紛崛起。您擁有千裡之地的人馬,卻反而受製於人,這不是很可鄙嗎?如今曹操東征,兗州空虛,而呂布是當世勇士,如果和他一起奪取兗州,霸業就可以圖謀了。”張邈非常高興,就命令呂布偷襲攻破兗州,隨後占據濮陽。隻有鄄城、東阿、範縣三處,被荀彧、程昱設計死守才得以保全,其餘地方都被攻破。曹仁多次交戰,都不能取勝,特地前來告急。曹操聽到報告大驚說:“兗州有失,讓我無家可歸了,不能不趕快想辦法奪回!”郭嘉說:“主公正好賣個人情給劉備,退兵回去收複兗州。”曹操覺得有道理,立刻給劉備回信,拔營退兵。
送信的使者回到徐州,進城見到陶謙,呈上書信,說曹兵已經退去。陶謙十分高興,派人請孔融、田楷、關羽、趙雲等人到城中大會。飲宴結束後,陶謙請玄德坐在上座,拱手對眾人說:“我年紀大了,兩個兒子沒有才能,擔不起國家重任。劉公是皇室後裔,品德高尚,才能出眾,可以掌管徐州。我情願告老養病。”玄德說:“孔文舉讓我來救徐州,是為了大義。如今無緣無故占據徐州,天下人會認為我是不義之人。”糜竺說:“如今漢室衰落,天下大亂,建功立業,就在此時。徐州殷實富足,人口百萬,劉使君掌管徐州,不可推辭。”玄德說:“這件事我絕對不敢答應。”陳登說:“陶府君多病,不能處理事務,明公不要推辭。”玄德說:“袁公路四代人都位列三公,四海歸心,他就在壽春附近,為什麼不把徐州讓給他?”孔融說:“袁公路不過是塚中枯骨,不值一提!今天的事,上天賜予卻不接受,後悔都來不及。”玄德堅決不肯接受。陶謙哭著說:“您如果舍棄我離開,我死都不能瞑目!”關羽說:“既然承蒙陶公相讓,兄長暫且暫且代理徐州事務。”張飛說:“又不是我們強行索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讓,何必苦苦推辭!”玄德說:“你們是想把我陷於不義嗎?”陶謙再三推讓,玄德就是不接受。陶謙說:“如果玄德一定不肯聽從,這附近有個城邑叫小沛,足夠屯兵,請玄德暫時駐軍在這個城邑,以保衛徐州。怎麼樣?”眾人都勸玄德留在小沛,玄德答應了。陶謙犒勞軍隊結束後,趙雲告辭離開,玄德拉著他的手,揮淚而彆。孔融、田楷也各自道彆,領兵回去了。玄德和關羽、張飛率領本部軍隊來到小沛,修繕城牆,安撫百姓。
曹操回軍,曹仁前來迎接,說呂布勢力強大,又有陳宮輔佐,兗州、濮陽已經失守,鄄城、東阿、範縣三處,依靠荀彧、程昱二人設計相連,拚死守住了城郭。曹操說:“我料想呂布有勇無謀,不值得憂慮。”命令暫且安營紮寨,再作商議。呂布得知曹操回軍,已經過了滕縣,召集副將薛蘭、李封說:“我想用你們二人很久了。你們可率領一萬軍隊,堅守兗州。我親自率兵前去擊敗曹操。”二人答應。陳宮急忙進來見呂布說:“將軍放棄兗州,要去哪裡呢?”呂布說:“我想屯兵濮陽,形成鼎足之勢。”陳宮說:“錯了。薛蘭必定守不住兗州。從這裡往正南一百八十裡,泰山道路險峻,可以埋伏一萬精兵在那裡。曹兵聽說兗州失守,必然會加速前進,等他們走到一半,發動攻擊就可以擒獲他們。”呂布說:“我屯兵濮陽,另有良策,你哪裡知道!”於是不采用陳宮的計策,讓薛蘭守兗州,自己出發了。曹操的軍隊行進到泰山險路,郭嘉說:“先不要前進,恐怕這裡有伏兵。”曹操笑著說:“呂布是無謀之輩,所以讓薛蘭守兗州,自己前往濮陽,怎麼會在這裡設埋伏呢?”命令曹仁率領一支軍隊包圍兗州,“我進兵濮陽,迅速攻打呂布。”陳宮聽說曹兵快到了,就獻計說:“如今曹兵遠道而來,疲憊困乏,利於速戰,不能讓他們養足氣力。”呂布說:“我單槍匹馬縱橫天下,還怕曹操!等他紮下營寨,我親自去擒獲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的軍隊靠近濮陽,安下營寨。第二天,曹操帶領眾將出兵,在野外列陣。曹操騎在馬上,站在門旗之下,遠遠望見呂布的軍隊到來。呂布的陣營擺好後,呂布一馬當先,兩邊排列著八員猛將:第一個是雁門馬邑人,姓張,名遼,字文遠;第二個是泰山華陰人,姓臧,名霸,字宣高。這兩員將領又各自帶領三員猛將: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呂布的五萬軍隊,鼓聲震天。曹操指著呂布說:“我和你向來沒有仇,為什麼要奪取我的州郡?”呂布說:“漢朝的城池,人人有份,難道就你能得到?”便叫臧霸出馬挑戰。曹軍內樂進出馬迎戰。兩匹馬交錯,雙槍並舉。戰到三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夏侯惇拍馬出陣助戰,呂布陣營中的張遼攔住廝殺。呂布被激怒,挺起畫戟,催馬衝出陣來。夏侯惇、樂進都逃走了,呂布乘勢掩殺,曹兵大敗,後退三四十裡。呂布收兵回營。
曹操輸了一陣,回到營寨和眾將商議。於禁說:“我今天上山觀望,濮陽的西邊,呂布有一個營寨,估計沒有多少軍隊。今晚他們會以為我們戰敗逃走,一定不會防備,可以帶兵去攻打。如果奪取了營寨,呂布的軍隊一定會害怕。這是上策。”曹操聽從了他的建議,帶著曹洪、李典、毛玠、呂虔、於禁、典韋六員將領,挑選兩萬馬步軍,連夜從小路進發。
呂布在營寨中犒勞軍隊,陳宮說:“西邊的營寨是個重要的地方,倘若曹操來偷襲,怎麼辦?”呂布說:“他今天輸了一陣,怎麼敢來!”陳宮說:“曹操是非常善於用兵的人,必須防備他攻我們個措手不及。”呂布於是調撥高順以及魏續、侯成帶兵去守衛西寨。
曹操在黃昏時分,帶兵到達西寨,從四麵突擊進入。寨中的守軍抵擋不住,四散奔逃,曹操奪取了營寨。將近四更時,高順才帶兵趕到,殺了進來。曹操親自率領軍隊迎敵,正好遇上高順,雙方軍隊混戰。將近天亮時,正西方向鼓聲大震,有人報告說呂布親自帶領救兵來了。曹操放棄營寨逃走。背後高順、魏續、侯成追趕上來,當頭呂布親自領軍趕到。於禁、樂進兩人一起和呂布交戰都抵擋不住,曹操向北逃跑。山後一支軍隊殺出,左邊是張遼,右邊是臧霸。曹操派呂虔、曹洪迎戰,戰況不利,曹操向西逃跑。忽然又喊聲大震,一支軍隊趕到,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將攔住去路。眾將拚死作戰,曹操當先衝陣,梆子聲響起,箭像暴雨一樣射來。曹操無法前進,無計可施,大喊:“誰來救我!”馬軍隊裡,一員將領衝了出來,是典韋,他手挺雙鐵戟,大叫:“主公不要擔憂!”飛身下馬,插好雙戟,拿起十幾枝短戟,夾在手中,對隨從說:“敵人到十步遠時再叫我!”於是放開腳步,冒著箭向前走。呂布的幾十名騎兵追了上來。隨從大聲說:“十步了!”典韋說:“五步時再叫我!”隨從又說:“五步了!”典韋於是飛戟刺向敵人,一戟刺倒一人,無一虛發,立刻殺了十幾人,眾人都逃走了。典韋又飛身跳上馬,挺著一雙大鐵戟,衝殺進去。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將抵擋不住,各自逃走。典韋殺散敵軍,救出曹操。眾將隨後也趕到,尋找道路回到營寨。眼看天色傍晚,背後喊聲響起,呂布催馬提戟追來,大叫:“曹操賊子休走!”此時眾人又困又乏,麵麵相覷,都想各自逃生。正是:雖能暫把重圍脫,隻怕難當勁敵追。不知道曹操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