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鬥小霸 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鬥小霸 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鬥小霸 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1 / 1)

張飛拔劍想要自刎,劉備趕緊上前抱住他,奪過劍扔在地上,說道:“古人說:‘兄弟就像手足,妻子就像衣服。衣服破了,還能縫補;手足斷了,怎麼能再接上呢?’我們三人在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如今雖然丟了城池和家小,但怎麼忍心讓兄弟中途死去呢?況且這城池本來就不是我們的;家眷雖然被困,呂布肯定不會謀害他們,還可以想辦法救出來。賢弟隻是一時失誤,怎麼能就想到輕生呢!”說完,劉備大哭起來。關羽和張飛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再說袁術得知呂布襲擊了徐州,連夜派人到呂布那裡,承諾送給他五萬斛糧食、五百匹馬、一萬兩金銀和一千匹彩緞,讓他夾攻劉備。呂布很高興,命令高順率領五萬兵馬襲擊劉備的後方。劉備聽到這個消息,趁著陰雨天氣撤兵,放棄盱眙逃走,打算向東奪取廣陵。等高順的軍隊趕到時,劉備已經離開了。高順和紀靈見麵,索要袁術答應給的東西。紀靈說:“您先回軍,等我見過主公再商量。”高順於是告彆紀靈回軍,見到呂布後詳細說了紀靈的話。呂布正在猶豫,忽然收到袁術的書信。信中說:“高順雖然來了,但劉備還沒除掉。等捉住劉備,那時再把答應給的東西送給你。”呂布大怒,罵袁術不講信用,想要起兵討伐他。陳宮說:“不行。袁術占據壽春,兵多糧廣,不能輕視。不如請劉備回來駐紮在小沛,讓他成為我們的助力。以後讓劉備做先鋒,那時先奪取袁術的地盤,再攻打袁紹,就可以縱橫天下了。”呂布聽從了他的話,派人送信迎接劉備回來。

劉備領兵向東去奪取廣陵,被袁術劫營,損失了大半兵力。回來時正好遇到呂布的使者,呈上書信,劉備非常高興。關羽和張飛說:“呂布是個不講道義的人,不能相信他。”劉備說:“他既然以好意待我,怎麼能懷疑他呢?”於是來到徐州。呂布擔心劉備起疑,先派人送還了他的家眷。甘夫人和糜夫人見到劉備,詳細說了呂布讓士兵守住宅門,禁止其他人進入,還經常派侍妾送東西,從來沒有短缺過。劉備對關羽和張飛說:“我就知道呂布肯定不會害我家眷。”於是進城感謝呂布。張飛痛恨呂布,不肯一起去,先護送兩位嫂嫂前往小沛了。劉備進城見到呂布,向他拜謝。呂布說:“我不是想奪取城池,因為令弟張飛在這裡酗酒殺人,我怕出事情,所以來守城罷了。”劉備說:“我早就想把徐州讓給兄長了。”呂布假意要把徐州讓回給劉備,劉備堅決推辭,回到小沛駐紮。關羽和張飛心中不服,劉備說:“我們暫且屈身守分,等待時機,不能和命運抗爭。”呂布派人送來糧米和緞匹。從此兩家和好,暫且按下不表。

袁術在壽春大宴將士,有人報告說孫策征討廬江太守陸康,得勝回來了。袁術把孫策召來,孫策在堂下拜見。袁術慰問一番後,就讓他坐在旁邊一起飲宴。原來孫策自從父親孫堅去世後,退居江南,禮賢下士。後來因為陶謙與孫策的母舅、丹陽太守吳景不和,孫策就把母親和家屬遷到曲阿居住,自己去投奔了袁術。袁術很喜歡他,經常感歎說:“要是我有個兒子像孫郎這樣,死了又有什麼遺憾呢!”於是任命他為懷義校尉,讓他帶兵攻打涇縣大帥祖郎,取得了勝利。袁術見孫策勇猛,又讓他去攻打陸康,如今孫策得勝歸來。

當天筵席結束,孫策回到營寨。他看到袁術在席間對他的態度十分傲慢,心裡很鬱悶,就在庭院中散步賞月。他想到父親孫堅如此英雄,自己如今卻淪落至此,忍不住放聲大哭。忽然有一個人從外麵走進來,大笑著說:“伯符為什麼這樣?你父親在世的時候,經常任用我。你現在有什麼拿不定主意的事,為什麼不問我,卻在這裡獨自哭泣呢!”孫策一看,是丹陽故鄣人,姓朱,名治,字君理,是孫堅以前的從事官。孫策擦乾眼淚,請他坐下,說:“我哭泣,是因為恨自己不能繼承父親的誌向。”朱治說:“你為什麼不告訴袁公路,借兵前往江東,名義上是去救吳景,實際上是圖謀大業,難道要一直困在彆人手下嗎?”正商量著,一個人突然走進來說:“你們謀劃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我手下有一百名精壯士兵,暫時助伯符一臂之力。”孫策看這個人,是袁術的謀士,汝南細陽人,姓呂,名範,字子衡。孫策非常高興,請他坐下一起商議。呂範說:“隻怕袁公路不肯借兵。”孫策說:“我有父親留下的傳國玉璽,可以作為抵押。”呂範說:“袁術早就想得到這個玉璽了!用它作抵押,他肯定肯發兵。”三個人計議已定。

第二天,孫策進去拜見袁術,哭著下拜說:“父親的仇我不能報,如今我的母舅吳景,又被揚州刺史劉繇逼迫。我的老母和家小都在曲阿,一定會被害。我鬥膽想借幾千精兵,渡江救難探親。我怕您不信,有父親留下的玉璽,暫時作為抵押。”袁術聽說有玉璽,拿過來一看,非常高興,說:“我不是非要你的玉璽,現在暫且留在我這裡。我借給你三千士兵、五百匹馬。平定之後,要儘快回來。你職位卑微,難以掌管大權。我上表推薦你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你立刻領兵出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孫策拜謝後,就帶領軍馬,帶著朱治、呂範,以及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等人,選好日子起兵。行軍到曆陽時,看到有一支軍隊過來。領頭的一個人,風度翩翩,容貌秀麗,見到孫策,下馬就拜。孫策看這個人,是廬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原來孫堅討伐董卓的時候,把家遷到舒城,周瑜和孫策同年,交情非常好,於是結為兄弟。孫策比周瑜大兩個月,周瑜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孫策。周瑜的叔父周尚是丹陽太守,周瑜現在去探望叔父,在這裡和孫策相遇。孫策見到周瑜非常高興,向他傾訴了自己的心事。周瑜說:“我願意效犬馬之勞,和你一起圖謀大業。”孫策高興地說:“我得到公瑾,大事就有希望了!”於是讓周瑜和朱治、呂範等人見麵。周瑜對孫策說:“兄長想要成就大事,可知道江東有‘二張’嗎?”孫策問:“什麼是‘二張’?”周瑜說:“一個是彭城的張昭,字子布;一個是廣陵的張紘,字子綱。二人都有治國安邦的才能,因為躲避戰亂隱居在這裡。兄長為什麼不聘請他們呢?”孫策很高興,馬上派人帶著禮物去聘請,兩人都推辭不來。孫策就親自到他們家裡,和他們交談後非常愉快,極力聘請,兩人這才答應。孫策於是任命張昭為長史兼撫軍中郎將,張紘為參謀正議校尉,一起商議攻打劉繇。

劉繇字正禮,是東萊牟平人,也是漢室宗親,是太尉劉寵的侄子,兗州刺史劉岱的弟弟。他以前是揚州刺史,駐紮在壽春,被袁術趕到江東,所以來到曲阿。這時聽說孫策的軍隊到了,急忙召集眾將商議。部將張英說:“我帶領一支軍隊駐紮在牛渚,就算有百萬大軍,也不能靠近。”話還沒說完,帳下有一個人高聲叫道:“我願意做前部先鋒!”眾人一看,是東萊黃縣人太史慈。太史慈解了北海之圍後,就來拜見劉繇,劉繇把他留在帳下。當天聽說孫策來了,他願意做前部先鋒。劉繇說:“你年紀還輕,不能做大將,就在我身邊聽令。”太史慈不高興地退下了。張英領兵到牛渚,在邸閣囤積了十萬石糧食。孫策帶兵到了,張英出來迎戰,兩軍在牛渚灘相遇。孫策出馬,張英大罵,黃蓋便出來與張英交戰。沒打幾個回合,忽然張英軍中大亂,有人報告說寨中有人放火,張英急忙回軍。孫策帶領軍隊追來,乘勢掩殺。張英放棄牛渚,向深山逃去。原來在寨後放火的,是兩員猛將:一個是九江壽春人,姓蔣,名欽,字公奕;一個是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二人都遭遇亂世,聚集人馬在洋子江中,以劫掠為生,早就聽說孫策是江東豪傑,能招賢納士,所以特地帶領他們的三百多名部下前來投奔。孫策非常高興,任用他們為軍前校尉。孫策收繳了牛渚邸閣的糧食、軍器,還收降了四千多名士兵,於是進軍神亭。

張英敗回見劉繇,劉繇發怒要殺他。謀士笮融、薛禮勸阻,讓他屯兵零陵城抵禦敵人。劉繇親自領兵在神亭嶺南紮營,孫策在嶺北紮營。孫策問當地人:“附近山上有漢光武廟嗎?”當地人說:“嶺上有座廟。”孫策說:“我昨晚夢見光武召我相見,應當去那裡祈禱。”長史張昭說:“不行。嶺南是劉繇的營寨,萬一有伏兵,怎麼辦?”孫策說:“有神靈保佑我,我有什麼可怕的!”於是披掛好,拿著槍上馬,帶領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出寨上嶺,到廟裡焚香。下馬參拜完畢,孫策向前跪下祈禱說:“如果我孫策能在江東立業,複興父親的基業,就馬上重修廟宇,四季祭祀。”祈禱完,出廟上馬,回頭對眾將說:“我想過嶺去,探看劉繇的營寨。”眾將都認為不行,孫策不聽。於是一起上嶺,向南眺望村莊樹林。早有負責偵察的小士兵飛速報告給劉繇,劉繇說:“這肯定是孫策的誘敵之計,不能去追。”太史慈躍躍欲試,說:“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於是不等劉繇下令,就自己披掛上馬,拿著槍出營,大叫道:“有膽量的,都跟我來!”眾將都不動,隻有一個小將說:“太史慈真是猛將!我可以助他一臂之力!”拍馬和他一起去了。眾將都笑了。

孫策在嶺上觀察了好一會兒才回馬。剛要過嶺,就聽到嶺上有人大喊:“孫策休走!”孫策回頭一看,隻見兩匹馬飛速衝下嶺來。孫策把身邊的十三騎一字排開,自己橫槍立馬在嶺下等著。太史慈高聲叫道:“哪個是孫策?”孫策問:“你是什麼人?”太史慈回答:“我就是東萊的太史慈,特地來捉拿你!”孫策笑著說:“我就是。你們兩個一起上,我也不怕!我要是怕你,就不是孫伯符!”太史慈說:“就算你們所有人都上,我也不懼!”說罷縱馬橫槍,直取孫策,孫策挺槍迎戰。兩匹馬交錯,兩人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程普等人在一旁暗暗稱奇。

太史慈見孫策槍法嚴密,毫無破綻,便假裝戰敗,引孫策追趕。他沒有從原路回嶺,而是繞到山背後。孫策追上來,大聲喝道:“逃走的不算好漢!”太史慈心裡想著:“這家夥有十二個隨從,我隻有一個人,就算活捉了他,也會被眾人搶走。再引他多跑一段路,讓他找不到回去的方向,才好下手。”於是邊打邊跑。孫策哪裡肯放棄,一直追到平坦的地方。太史慈兜轉馬頭再戰,又打了五十回合。孫策一槍刺去,太史慈閃過,夾住了槍;太史慈也一槍刺去,孫策同樣閃過,夾住了槍。兩人用力一拉,都滾下了馬,馬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他們扔掉手中的槍,扭打在一起,戰袍都被扯得粉碎。孫策手快,拔下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也奪下了孫策頭上的兜鍪。孫策拿著戟刺向太史慈,太史慈用兜鍪抵擋。忽然,後方喊聲響起,原來是劉繇的接應軍隊來了,大約有一千多人。孫策正慌張著急,程普等十二騎也趕到了。孫策和太史慈這才鬆開手。太史慈在軍中要了一匹馬,取了槍,上馬又衝了過來。孫策的馬則被程普收了回來,孫策也拿槍上馬。劉繇的一千多軍隊和程普等十二騎混戰在一起,一路廝殺到神亭嶺下。喊聲大作,周瑜率領軍隊趕到。劉繇親自率領大軍從嶺上殺下來。這時天色將近黃昏,風雨突然降臨,雙方各自收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天,孫策率領軍隊來到劉繇營前,劉繇率軍出營迎戰。兩陣擺開後,孫策用槍挑起太史慈的小戟,立在陣前,讓軍士大聲呼喊:“太史慈要是跑得不快,已經被我刺死了!”太史慈也把孫策的兜鍪挑在陣前,同樣讓軍士大叫:“孫策的頭已經在這裡了!”兩軍呐喊,這邊誇耀勝利,那邊稱說強大。太史慈縱馬出陣,要與孫策決一勝負,孫策也準備出戰。程普說:“不需要主公親自費力,我去把他擒來。”程普出到陣前,太史慈說:“你不是我的對手,叫孫策出來!”程普大怒,挺槍直取太史慈。兩匹馬相交,戰了三十回合,劉繇急忙鳴金收兵。太史慈說:“我正要捉拿賊將,為什麼收兵?”劉繇說:“有人來報,周瑜領軍襲擊曲阿,有個廬江鬆滋人陳武,字子烈,接應周瑜進城。我們的基業已經丟失,不能久留。趕快前往秣陵,會合薛禮、笮融的軍馬,前去接應。”太史慈跟著劉繇退軍,孫策沒有追趕,收住了人馬。長史張昭說:“敵軍被周瑜襲取曲阿,已經沒有戀戰之心,今夜正好劫營。”孫策認為有理。當夜分兵五路,長驅直入。劉繇的軍隊大敗,士兵們四處逃散。太史慈獨自難以抵擋,帶領十幾名騎兵連夜投奔涇縣去了。

孫策又得到陳武輔佐,陳武身高七尺,麵黃睛赤,相貌古怪。孫策非常敬重喜愛他,封他為校尉,讓他擔任先鋒,攻打薛禮。陳武帶領十幾名騎兵衝入敵陣,斬殺了五十多顆首級,薛禮緊閉城門不敢出戰。孫策正在攻城,忽然有人報告說劉繇會合笮融去奪取牛渚。孫策大怒,親自率領大軍直奔牛渚,劉繇、笮融二人出馬迎戰。孫策說:“我如今到了這裡,你們為什麼不投降?”劉繇背後一人挺槍而出,是部將於糜。於糜與孫策交戰不到三個回合,就被孫策生擒過去,孫策撥馬回陣。劉繇的將領樊能,看到於糜被捉,挺槍趕來。那槍剛刺到孫策後心,孫策陣上的軍士大喊:“背後有人暗算!”孫策回頭,忽見樊能騎馬趕到,於是大喝一聲,聲音如同巨雷。樊能驚恐萬分,翻身從馬上撞落,摔破頭顱而死。孫策回到門旗下,將於糜丟下,發現他已經被挾死。片刻之間,孫策挾死一將,喝死一將,從此人們都稱他為“小霸王”。

當天劉繇的軍隊大敗,大半人馬投降了孫策,孫策斬殺敵軍首級一萬多。劉繇與笮融逃往豫章投奔劉表去了。孫策回兵再次攻打秣陵,親自來到城壕邊,勸薛禮投降。城上暗中射出一支冷箭,正中孫策左腿,孫策翻身落馬。眾將急忙將他救起,回到營中拔出箭,用金瘡藥敷上。孫策讓軍中假稱主將中箭身死,全軍舉哀,拔營撤退。薛禮聽說孫策已死,連夜率領城中軍隊,和猛將張英、陳橫出城追趕。忽然伏兵四起,孫策當先出馬,高聲大叫:“孫郎在此!”敵軍眾人都驚恐萬分,紛紛扔掉槍刀,拜倒在地。孫策下令不許殺害一人。張英撥馬回逃,被陳武一槍刺死。陳橫被蔣欽一箭射死。薛禮死於亂軍之中。孫策進入秣陵,安撫百姓,然後移兵到涇縣捉拿太史慈。

太史慈招募到精壯士兵二千多人,加上自己原來的部隊,正要來為劉繇報仇。孫策和周瑜商議活捉太史慈的計策。周瑜讓三麵攻城,隻留東門放走太史慈,在離城二十五裡的地方,三路各埋伏一軍,等太史慈逃到那裡,人困馬乏,必然被擒。原來太史慈招募的士兵大多是山野村民,不懂紀律,涇縣城牆又不是很高。當夜,孫策命令陳武穿著短衣,手持大刀,率先爬上城牆放火。太史慈見城上火起,上馬從東門逃走,背後孫策率軍追趕。太史慈跑了三十裡,後麵的追兵不再追趕。太史慈又跑了五十裡,人困馬乏,忽然蘆葦叢中喊聲大起。太史慈急忙想逃,兩邊絆馬索同時伸來,將他的馬絆倒,太史慈被生擒,押送到大寨。孫策得知太史慈被押到,親自出營喝退士卒,親自為他解開繩索,把自己的錦袍給他披上,請他進入寨中,說:“我知道子義是真正的大丈夫。劉繇那蠢貨,不能重用你為大將,才導致這場失敗。”太史慈見孫策對自己十分優厚,於是請求投降。

孫策拉著太史慈的手笑著說:“神亭大戰的時候,如果是你捉住我,會害我嗎?”太史慈笑著說:“那可說不定。”孫策大笑,請他進入營帳,邀他坐在上座,設宴款待。太史慈說:“劉繇剛剛戰敗,士卒離心。我想親自去收攏剩餘的人馬,來幫助您。不知道您能不能相信我?”孫策起身道謝說:“這正是我所希望的。現在和您約定:明天中午,盼您回來。”太史慈答應後離去。眾將說:“太史慈這一去肯定不會回來了。”孫策說:“子義是重信義的人,一定不會背棄我。”眾人都不相信。第二天,孫策在營門立起一根竹竿來觀測日影。將近中午時,太史慈帶領一千多人來到寨中。孫策非常高興。眾人都佩服孫策能識彆人心。於是孫策聚集數萬大軍進軍江東,安撫百姓,前來投奔的人不計其數。江東的百姓都稱孫策為“孫郎”。隻要聽說孫郎的軍隊來了,都嚇得喪膽而逃。但孫策的軍隊一到,卻嚴禁任何人擄掠百姓,做到雞犬不驚,百姓都很高興,帶著牛肉美酒到寨中慰勞軍隊。孫策用金銀布帛答謝,歡呼聲傳遍原野。劉繇的舊軍,願意從軍的就收編,不願意從軍的就給予賞賜讓他們回鄉務農。江南的百姓,沒有不敬仰讚頌孫策的。從此,孫策的兵勢越來越強盛。他把母親、叔父和弟弟們都接到曲阿,讓弟弟孫權和周泰鎮守宣城。孫策則領兵向南奪取吳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時有個嚴白虎,自稱“東吳德王”,占據吳郡,派部將守住烏程、嘉興。嚴白虎聽說孫策的軍隊到了,就讓弟弟嚴輿出兵,在楓橋會合。嚴輿橫刀立馬站在橋上。有人報告到中軍,孫策就要出戰。張紘勸諫說:“主將是三軍的性命所係,不應該輕視小股賊寇。希望將軍自重。”孫策道謝說:“先生的話如同金石良言;但如果我不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將士們就不會拚命效力。”隨後派韓當出馬。等韓當趕到橋上時,蔣欽、陳武早已駕著小船從河岸殺過橋裡,亂箭射倒岸上的敵軍,二人飛身上岸砍殺。嚴輿退走。韓當率軍一直殺到閶門下,賊軍退入城裡。孫策分兵水陸並進,圍住吳城。圍困了三天,城中無人出戰。孫策帶領眾軍到閶門外勸降。城上一名偏將,左手扶住護梁,右手指著城下大罵。太史慈在馬上拈弓搭箭,對軍將說:“看我射中這家夥的左手!”話還沒說完,弓弦聲響,果然正中目標,把那偏將的左手射透,牢牢釘在護梁上。城下城上看到的人,無不喝彩。眾人把這個人救下城。嚴白虎大驚說:“敵軍有這樣的人,怎麼能抵擋!”於是商量求和。第二天,嚴白虎派嚴輿出城,來見孫策,孫策請嚴輿進入營帳飲酒。酒喝到暢快時,孫策問嚴輿:“你哥哥打算怎麼辦?”嚴輿說:“想和將軍平分江東。”孫策大怒說:“鼠輩怎敢和我平起平坐!”下令斬殺嚴輿。嚴輿拔劍起身,孫策擲出飛劍砍去,嚴輿應聲倒下,孫策割下他的首級,派人送入城中。嚴白虎自知抵擋不過,棄城逃走。

孫策進兵追擊嚴白虎,黃蓋攻取嘉興,太史慈攻取烏程,幾州都被平定。嚴白虎逃奔餘杭,一路上燒殺搶掠,被當地士人淩操帶領鄉人擊敗,接著往會稽方向逃竄。淩操父子二人前來迎接孫策,孫策任命他們為從征校尉,於是一同領兵渡江。嚴白虎糾集賊寇,分布在西津渡口。程普與他們交戰,又一次把他們打得大敗,並連夜追到會稽。

會稽太守王朗,想要領兵救援嚴白虎。這時,忽然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不可以。孫策率領的是仁義之師,嚴白虎卻是暴虐之徒,我們還應該擒住嚴白虎獻給孫策。”王朗一看,說話的人是會稽餘姚人,姓虞,名翻,字仲翔,現任郡吏。王朗憤怒地斥責他,虞翻長歎一聲後離開。王朗於是領兵與嚴白虎會合,一起在山陰的野外列陣。兩陣相對擺好,孫策騎馬出陣,對王朗說:“我興起仁義之師,來平定浙江,你為什麼要幫助賊寇?”王朗罵道:“你貪心不足!已經得到吳郡,卻又要強占我的地盤!今天我就是要為嚴氏報仇!”孫策大怒,正準備交戰,太史慈已經搶先出陣。王朗拍馬舞刀,與太史慈戰了沒幾個回合,王朗的將領周昕殺出助戰。孫策陣中的黃蓋,飛馬迎上去與周昕交鋒。兩邊鼓聲震響,雙方激烈拚殺。忽然王朗陣後先亂起來,一支軍隊從背後包抄過來。王朗大驚,急忙回馬迎戰。原來是周瑜與程普領兵斜刺著殺來,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眾,與嚴白虎、周昕殺出一條血路,逃入城中,拉起吊橋,緊閉城門。孫策大軍乘勢追到城下,部署軍隊,從四麵攻城。王朗在城中見孫策攻城十分急切,想要再次出兵決一死戰。嚴白虎說:“孫策兵力強盛,您隻應該深挖壕溝、加高壁壘,堅守不出。不出一個月,他們的軍糧就會耗儘,自然會退走。到那時趁他們空虛發起攻擊,就可以不戰而勝。”王朗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堅守會稽城不出。

孫策一連攻打了好幾天,都沒能成功,便與眾將商議對策。孫靜說:“王朗憑借堅固的城池堅守,很難馬上攻克。會稽的錢糧,大半囤積在查瀆,那裡離這裡幾十裡,我們不如先派兵占據那裡,這就是所謂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孫策大喜說:“叔父的妙計,足以攻破賊人!”於是下令在各門燃起大火,虛張旗號,布置成疑兵,連夜撤圍向南而去。周瑜進言說:“主公大軍一動,王朗必定出城追趕,我們可以用奇兵取勝。”孫策說:“我已經準備好了,奪取城池就在今夜。”於是命令軍馬出發。

王朗得知孫策軍馬退去的消息,親自帶領眾人到敵樓上觀望,隻見城下煙火四起,旌旗整齊不亂,心中十分遲疑。周昕說:“孫策已經逃走了,隻是設下這個計策來迷惑我們。我們可以出兵襲擊他們。”嚴白虎說:“孫策這次離去,莫非要去查瀆?我派部兵與周將軍去追擊他。”王朗說:“查瀆是我屯糧的地方,正需要提防。你領兵先行,我隨後接應。”嚴白虎與周昕率領五千兵出城追趕。將近初更時分,離城二十多裡,忽然密林中一聲鼓響,火把齊明。嚴白虎大驚,急忙勒馬往回跑。一員將領當先攔住去路,在火光中一看,原來是孫策。周昕舞刀來迎,被孫策一槍刺死,其餘眾人都投降了。嚴白虎殺出一條血路,向餘杭逃去。王朗得知前軍已敗,不敢進城,帶領部下逃往海邊去了。孫策再次率領大軍,乘勢奪取了城池,安撫百姓。沒過一天,隻見一個人拿著嚴白虎的首級來到孫策軍前投獻。孫策看這個人,身高八尺,臉方口闊。問他姓名,原來是會稽餘姚人,姓董,名襲,字元代。孫策很高興,任命他為彆部司馬。自此東路都被平定,孫策命令叔父孫靜鎮守,讓朱治擔任吳郡太守,收兵回到江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權與周泰鎮守宣城,忽然山賊暗中起事,從四麵殺來。當時正值深夜,來不及抵抗,周泰抱著孫權上馬。數十個賊兵,舉刀砍來。周泰赤著上身步行,提刀殺賊,砍殺了十幾人。隨後一個賊兵躍馬挺槍直取周泰,被周泰扯住槍,拖下馬來,周泰奪了他的槍馬,殺出一條血路,救出孫權,其餘賊兵遠遠逃走。周泰身上被刺了十二槍,傷口腫脹,生命危在旦夕。孫策聽說後十分震驚。帳下董襲說:“我曾經與海寇交戰,身上中了幾槍,是會稽一個賢能的郡吏虞翻推薦了一位醫者,半個月就治好了。”孫策問:“虞翻莫非是虞仲翔?”董襲說:“正是。”孫策說:“這是個賢能之士。我應當任用他。”於是命令張昭與董襲一同前往聘請虞翻。虞翻到來後,孫策以優厚的禮節相待,任命他為功曹,接著說到求醫的事情。虞翻說:“這位醫者是沛國譙郡人,姓華,名佗,字元化。真是當世的神醫。我可以帶他來見您。”沒過幾天,虞翻就把華佗帶來了。孫策見華佗童顏鶴發,神態瀟灑,有超脫塵世的風姿,便待他為上賓,請他診治周泰的傷口。華佗說:“這是容易的事。”用上藥物治療,一個月後周泰就痊愈了。孫策非常高興,重重地酬謝了華佗。於是進兵剿滅山賊,江南都被平定。孫策分派將士,把守各處關隘,一麵寫表章向朝廷申報,一麵結交曹操,一麵派人送信給袁術索要玉璽。

袁術暗中有稱帝的心思,於是回信推脫不還,急忙召集長史楊大將,都督張勳、紀靈、橋蕤,上將雷薄、陳蘭等三十多人商議說:“孫策借我的軍馬起事,如今占據了整個江東地區,卻不思報答,反而來索要玉璽,實在無禮。我們應該用什麼計策對付他?”長史楊大將說:“孫策占據長江天險,兵精糧足,暫時不可圖謀。現在應當先討伐劉備,報之前他無故攻打我們的仇,然後再圖謀孫策也不遲。我獻上一計,能讓劉備馬上被擒。”正是:不知江東圖虎豹,卻來徐郡鬥蛟龍。不知道他的計策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