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1 / 1)

孫權率領大軍攻打夏口,黃祖軍隊慘敗,手下將領死傷眾多,他心裡明白夏口守不住了,於是放棄江夏,朝著荊州方向逃竄。甘寧料到黃祖肯定會逃往荊州,便在東門外設下伏兵等候。黃祖帶著幾十名騎兵從東門突圍而出,正往前奔逃時,突然一聲呐喊,甘寧帶兵攔住了去路。黃祖在馬上對甘寧說:“我過去可從來沒有虧待過你,現在為什麼要逼我?”甘寧怒聲嗬斥道:“我以前在江夏的時候,立下不少功勞,你卻把我當成‘劫江賊’,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麼可說的!”黃祖自知難以幸免,撥轉馬頭就跑。甘寧衝開士兵,緊追不舍,隻聽見後麵喊聲傳來,又有幾名騎兵追趕過來。甘寧一看,原來是程普。甘寧擔心程普來爭搶功勞,急忙拈弓搭箭,回身一箭射向黃祖,黃祖中箭,翻身落馬。甘寧砍下他的首級,回馬與程普合兵一處,回去拜見孫權,獻上黃祖的首級。孫權命人用木匣將首級裝起來,等回到江東後,在亡父的靈前祭獻。孫權重賞三軍,提拔甘寧為都尉。眾人商議要分兵鎮守江夏,張昭說:“江夏隻是一座孤城,難以堅守,不如暫且回到江東。劉表得知我們攻破了黃祖,肯定會來報仇,我們以逸待勞,一定能打敗劉表。等劉表戰敗後,我們再乘勢進攻,荊州和襄陽就能到手了。”孫權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放棄江夏,班師回江東。

蘇飛被關在囚車裡,秘密派人向甘寧求救。甘寧說:“即使蘇飛不說,我怎麼會忘記他的恩情呢?”大軍回到吳會後,孫權下令將蘇飛斬首,要和黃祖的首級一起祭獻。甘寧於是進見孫權,磕頭哭著請求說:“我以前如果沒有蘇飛的幫助,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又怎麼能在將軍麾下效力呢?現在蘇飛按罪當斬,我念及他昔日的恩情,願意交還官爵,來贖蘇飛的罪。”孫權說:“他既然對你有恩,我就為你赦免他。但要是他逃跑了怎麼辦?”甘寧說:“蘇飛能免一死,定會感恩戴德,怎麼會逃走呢!如果他逃走,我甘願把自己的首級獻到您的麵前。”孫權於是赦免了蘇飛,隻將黃祖的首級用來祭獻。祭獻完畢後,孫權設宴,召集文武官員大擺慶功宴。正喝酒的時候,忽然見座上有個人大哭著站起來,拔出劍,直接刺向甘寧,甘寧連忙舉起座椅抵擋。孫權驚訝地看去,原來是淩統。因為甘寧在江夏的時候,射死了淩統的父親淩操,今日相見,淩統便想報仇。孫權連忙上前勸阻,對淩統說:“興霸射死你父親,那時大家各為其主,他不得不儘力。如今既然都是一家人,怎麼能再計較舊仇呢?看在我的麵子上,此事就作罷。”淩統磕頭大哭說:“這是不共戴天的仇恨,我怎麼能不報!”孫權和眾官員再三勸解,淩統還是怒目而視甘寧。當天,孫權便命令甘寧率領五千士兵、一百隻戰船,前往夏口鎮守,以避開淩統。甘寧拜謝後,領兵前往夏口。孫權又加封淩統為承烈都尉,淩統隻好含恨作罷。此後,東吳大規模建造戰船,分兵把守江岸。孫權還命令孫靜率領一支軍隊鎮守吳會,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屯駐在柴桑。周瑜每天在鄱陽湖訓練水軍,為攻戰做準備。

話說另一邊,劉備派人打探江東的消息,回報說:“東吳已經攻殺黃祖,現在屯兵在柴桑。”劉備便請諸葛亮商議對策。正說著,忽然劉表派人來請劉備前往荊州議事。諸葛亮說:“這肯定是因為江東攻破了黃祖,所以請主公去商議報仇的策略。我會和主公一同前往,見機行事,自有良策。”劉備聽從了他的建議,留下關羽鎮守新野,讓張飛率領五百人馬跟隨自己前往荊州。劉備在馬上問諸葛亮:“如今去見劉表,該如何應對回答?”諸葛亮說:“應該先感謝他在襄陽的照顧。如果他讓主公去征討江東,千萬不能答應,隻說要回新野整頓軍馬。”劉備依言而行。到了荊州,在館驛安頓下來,留下張飛屯兵城外,劉備和諸葛亮進城去見劉表。行禮完畢後,劉備在台階下請罪。劉表說:“你被害的事情我都知道了。當時我就想斬了蔡瑁的頭獻給你,因為眾人求情,所以暫且饒恕了他。賢弟可不要見怪。”劉備說:“這不是蔡將軍的過錯,想必是他手下人乾的。”劉表說:“如今江夏失守,黃祖遇害,所以請賢弟來一起商議報複的策略。”劉備說:“黃祖性情暴躁,不會用人,所以才招致災禍。現在如果興兵南征,倘若曹操從北方來進攻,又該怎麼辦呢?”劉表說:“我如今年老多病,無法處理事務,賢弟可以來幫助我。我死後,這荊州之主的位置就由你來擔當。”劉備說:“兄長怎麼能這麼說!我怎麼敢擔當如此重任。”諸葛亮用眼神示意劉備,劉備說:“容我慢慢考慮良策。”於是告辭出來,回到館驛。諸葛亮說:“劉表想把荊州托付給主公,為什麼要推辭呢?”劉備說:“劉表對我,恩情和禮遇都很周到,我怎麼忍心趁他危難的時候奪取荊州呢?”諸葛亮感歎道:“真是仁慈的主公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在商議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公子劉琦求見。劉備把他迎進來,劉琦哭著下拜說:“繼母容不下我,我的性命危在旦夕,希望叔父可憐我,救救我。”劉備說:“這是賢侄的家事,為什麼來問我呢?”諸葛亮微微一笑,劉備向諸葛亮求計。諸葛亮說:“這是家事,我不敢參與。”過了一會兒,劉備送劉琦出去,貼著他耳朵低聲說:“明天我讓孔明來回拜賢侄,你可以如此這般,他定會有妙計相告。”劉琦道謝後離去。第二天,劉備隻說自己肚子疼,就請諸葛亮代他去回拜劉琦。諸葛亮答應了,來到公子宅前,下馬進去見公子。公子把他請到後堂,喝完茶,劉琦說:“我不被繼母所容,希望先生說句話救救我。”諸葛亮說:“我隻是客居在這裡,怎麼敢參與彆人的骨肉親情之事呢?倘若泄露出去,危害可不小。”說完,起身告辭。劉琦說:“既然承蒙您光臨,怎麼敢輕易讓您離開。”於是挽留諸葛亮到密室一起喝酒。喝酒的時候,劉琦又說:“繼母容不下我,求先生說句話救救我。”諸葛亮說:“這不是我敢謀劃的事情。”說完,又想告辭。劉琦說:“先生不說就算了,為什麼要急著走呢?”諸葛亮便又坐下。劉琦說:“我有一本古書,請先生看一看。”於是帶著諸葛亮登上一座小樓。諸葛亮問:“書在哪裡?”劉琦哭著下拜說:“繼母容不下我,我的性命危在旦夕,先生忍心一句話都不救我嗎?”諸葛亮變了臉色,起身就要下樓,卻發現樓梯已經被撤掉了。劉琦哀求道:“我想向先生求教良策,先生怕泄露出去,不肯開口。如今這裡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從您嘴裡說出來,隻進我的耳朵,可以賜教了吧。”諸葛亮說:“關係疏遠的人不參與關係親近者之間的事,我怎麼能為公子出謀劃策呢?”劉琦說:“先生終究是不肯救我了!我的命肯定保不住了,那就請讓我死在先生麵前。”於是拔劍要自刎。諸葛亮連忙製止說:“我已經有好辦法了。”劉琦下拜說:“希望先生馬上賜教。”諸葛亮說:“公子難道沒聽說過申生、重耳的故事嗎?申生留在國內而身亡,重耳逃亡在外卻平安無事。如今黃祖剛死,江夏缺乏人防守,公子為什麼不上書請求屯兵鎮守江夏,這樣就可以避禍了。”劉琦再次下拜感謝教誨,於是讓人取來梯子,送諸葛亮下樓。諸葛亮告辭後,回去見劉備,詳細說了這件事。劉備十分高興。

第二天,劉琦上書,想要鎮守江夏。劉表猶豫不決,請來劉備一起商議。劉備說:“江夏是重要之地,自然不是彆人可以鎮守的,正需要公子親自前往。東南的事務,由兄長和公子承擔。西北的事務,我願意承擔。”劉表說:“最近聽說曹操在鄴郡建造玄武池訓練水軍,肯定有向南征討的意圖,不可不防備。”劉備說:“我已經知道了,兄長不必憂慮。”於是拜彆劉表,回到新野。劉表命令劉琦率領三千士兵前往江夏鎮守。

再說曹操廢除三公的職位,自己兼任丞相,任命毛玠為東曹掾,崔琰為西曹掾,司馬懿為文學掾。司馬懿字仲達,是河內溫人,潁川太守司馬雋的孫子,京兆尹司馬防的兒子,主簿司馬朗的弟弟。從此文官人才齊備,曹操便召集武將商議南征的事。夏侯惇說:“最近聽說劉備在新野,每天訓練士兵,肯定會成為後患,應該儘早圖謀除掉他。”曹操立即任命夏侯惇為都督,於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率領十萬大軍,直抵博望城,窺探新野。荀彧勸諫說:“劉備是英雄,如今又有諸葛亮做軍師,不可輕視。”夏侯惇說:“劉備不過是鼠輩,我一定能擒住他。”徐庶說:“將軍不要輕視劉玄德。如今劉玄德得到諸葛亮輔佐,就像老虎生出了翅膀。”曹操問:“諸葛亮是什麼人?”徐庶說:“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有經天緯地的才能,出神入化的計謀,真是當世的奇士,不可小看。”曹操問:“和你相比怎麼樣?”徐庶說:“我怎麼敢和諸葛亮相比?我就像螢火蟲的微光,諸葛亮則是皓月的光輝。”夏侯惇說:“元直你說得太誇張了。我看諸葛亮就像草芥一樣,有什麼可怕的!我要是不能在一陣之內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就把我的首級獻給丞相。”曹操說:“你要早早傳來捷報,讓我安心。”夏侯惇鬥誌昂揚地辭彆曹操,領軍上路。

劉備自從得到諸葛亮後,以對待老師的禮節對待他。關羽、張飛二人很不高興,說:“孔明年紀輕輕,有什麼才學?兄長對他太過看重了!而且也沒見他有什麼實際的成效!”劉備說:“我得到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兩位弟弟不要再多說了。”關羽、張飛聽了,不再言語,退了下去。一天,有人送來牛尾,劉備拿牛尾親自編織帽子。諸葛亮進來看見,嚴肅地說:“主公難道沒有遠大誌向了,隻做這些事嗎?”劉備把帽子扔在地上,道歉說:“我隻是借此暫時忘掉憂愁罷了。”諸葛亮說:“主公自己估量一下,和曹操相比如何?”劉備說:“比不上他。”諸葛亮說:“主公的人馬,不過幾千人,萬一曹兵來了,用什麼去迎戰呢?”劉備說:“我正為這事發愁,還沒有好的計策。”諸葛亮說:“可以趕緊招募民兵,我親自訓練他們,用來抵禦敵人。”劉備於是招募新野的百姓,招到三千人。諸葛亮從早到晚教他們演練陣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突然傳來消息,曹操派夏侯惇率領十萬大軍,朝著新野殺過來了。張飛聽說後,對關羽說:“可以讓孔明去迎敵。”他們正說著,劉備把二人召進去,問道:“夏侯惇帶兵來了,我們怎麼迎戰?”張飛說:“哥哥為什麼不派你的‘水’去呢?”劉備說:“智謀依靠孔明,勇猛就得靠二位賢弟,怎麼能推脫呢?”關羽、張飛出去後,劉備請孔明商議對策。孔明說:“隻怕關羽、張飛二人不肯聽從我的號令。主公如果想讓我調兵遣將,就請借給我劍印。”劉備馬上把劍印交給孔明,孔明於是召集眾將聽令。張飛對關羽說:“且先聽他的命令,看看他怎麼安排調度。”

孔明下令道:“博望左邊有座山,名叫豫山;右邊有片樹林,名叫安林,都可以埋伏兵馬。雲長你可帶領一千士兵前往豫山埋伏,等敵軍到了,先放過他們,不要交戰;他們的糧草輜重肯定在後麵,隻要看到南麵起火,就可以出兵攻擊,順便焚燒他們的糧草。翼德你帶領一千士兵到安林背後的山穀中埋伏,隻要看到南麵起火,就可以出擊,到博望城原來屯放糧草的地方放火。關平、劉封帶領五百士兵,準備好引火的東西,在博望坡後麵兩邊等候,到初更敵軍一到,就可以放火。”又把在樊城的趙雲調回來,讓他擔任前部,隻許敗,不許勝。“主公親自率領一支軍隊作為後援。大家都必須按計劃行事,不要失誤。”關羽說:“我們都出去迎敵,不知道軍師你做什麼?”孔明說:“我隻在縣城裡坐鎮。”張飛大笑道:“我們都去拚殺,你卻在家裡坐著,好自在啊!”孔明說:“劍印在此,違抗命令的斬首!”劉備說:“難道沒聽說過‘在營帳中謀劃策略,就能決定千裡之外戰爭的勝負’嗎?二弟不可違抗命令。”張飛冷笑一聲離開了。關羽說:“我們且看他的計策靈不靈驗,到時候再問他也不遲。”二人離去。眾將都不清楚孔明的謀略,雖然聽令,心裡卻都充滿疑惑。

孔明對劉備說:“主公今天就可以帶兵到博望山下駐紮。明天黃昏,敵軍必定到達,主公就放棄營地逃走;隻要看到火起,就回軍掩殺。我和糜竺、糜芳帶領五百士兵守城。”又命孫乾、簡雍準備慶功宴席,安排好“功勞簿”等著記錄戰功。一切部署完畢,劉備心裡也還是將信將疑。

再說夏侯惇和於禁等人帶兵到了博望,分出一半精兵作為前隊,其餘的都保護著糧車前進。當時正是秋月時節,秋風輕輕吹起。人馬行進間,望見前麵突然揚起塵土。夏侯惇立刻把人馬擺開,問向導官:“這裡是什麼地方?”向導官回答:“前麵就是博望坡,後麵是羅川口。”夏侯惇命令於禁、李典壓住陣腳,自己親自出馬來到陣前。遠遠看見敵軍過來,夏侯惇突然大笑。眾人問:“將軍為什麼發笑?”夏侯惇說:“我笑徐元直在丞相麵前,把諸葛亮誇成了天人。如今看他用兵,竟用這樣的軍隊當前部來和我對抗,就像是驅趕犬羊和虎豹爭鬥!我在丞相麵前誇下海口,要活捉劉備和諸葛亮,今天肯定能實現。”於是縱馬向前。趙雲出馬,夏侯惇罵道:“你們追隨劉備,就像孤魂跟著鬼一樣!”趙雲大怒,縱馬來戰。兩馬相交,沒打幾個回合,趙雲假裝戰敗逃走。夏侯惇在後追趕。趙雲大約跑了十幾裡,回馬再戰,沒打幾個回合又跑。韓浩拍馬向前勸諫道:“趙雲是在誘敵,恐怕有埋伏。”夏侯惇說:“敵軍不過如此,就算有十麵埋伏,我又有什麼可怕的!”於是不聽韓浩的話,一直追到博望坡。一聲炮響,劉備親自帶領軍隊衝過來交戰。夏侯惇笑著對韓浩說:“這就是他們的伏兵!我今晚要是攻不下新野,誓不罷休!”於是催軍前進。劉備、趙雲向後退走。

此時天色已晚,濃雲密布,又沒有月色,白天起了風,到了夜裡風更大了。夏侯惇隻顧催軍追殺。於禁、李典趕到道路狹窄的地方,兩邊都是蘆葦。李典對於禁說:“輕敵的人必定會失敗。南麵道路狹窄,山川逼仄,樹木叢生,倘若他們用火攻,怎麼辦?”於禁說:“你說得對。我去前麵告訴都督,你去攔住後軍。”李典便勒回馬,大喊:“後軍慢行!”但人馬都在往前衝,哪裡攔得住?於禁快馬加鞭大叫:“前軍都督暫且停下!”夏侯惇正往前衝,見於禁從後軍跑來,便問原因。於禁說:“南麵道路狹窄,山川逼仄,樹木叢生,要防備敵軍火攻。”夏侯惇猛然醒悟,立刻回馬命令士兵不要再前進。話還沒說完,隻聽背後喊聲震天,早看見一片火光燃起,隨後兩邊的蘆葦也燒起來。一時間,四麵八方都是火,又趕上風大,火勢越來越猛。曹軍人馬自相踐踏,死的人不計其數。趙雲回軍追殺,夏侯惇冒著煙火逃走。

再說李典見形勢不妙,急忙奔回博望城時,火光中一支軍隊攔住了去路。為首的大將正是關羽。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逃。於禁看到糧草車輛都被火燒了,便從小路逃走。夏侯蘭、韓浩來救糧車,正好遇到張飛。沒打幾個回合,張飛一槍把夏侯蘭刺於馬下,韓浩奪路逃脫。一直廝殺到天亮,才收兵回營,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後人有詩寫道: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夏侯惇收拾殘軍,回許昌去了。

孔明收兵。關羽、張飛二人相互說道:“孔明真是英雄豪傑啊!”沒走幾裡,看見糜竺、糜芳帶領軍隊簇擁著一輛小車,車中端坐著孔明。關羽、張飛下馬,在車前拜伏。不一會兒,劉備、趙雲、劉封、關平等人都到了,收攏軍隊,把繳獲的糧草輜重分賞給將士,然後班師回新野。新野百姓在路邊迎著塵土下拜,說:“我們能活下來,都是因為使君得到賢人的幫助啊!”孔明回到縣城中,對劉備說:“夏侯惇雖然戰敗逃走,但曹操必定會親自率領大軍前來。”劉備說:“那該怎麼辦呢?”孔明說:“我有一計,可以抵擋曹軍。”正是:破敵未堪息戰馬,避兵又必賴良謀。不知道這計策是什麼,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