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1 / 1)

話說孫權一心想要索回荊州。張昭獻上一計,說道:“劉備最倚重的人,便是諸葛亮。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如今在東吳為官,為何不將諸葛瑾的家小扣押起來,讓諸葛瑾前往西川,告訴他弟弟,讓他勸說劉備交割荊州,就說‘要是不歸還,必然會連累我的家小’。諸葛亮顧念同胞之情,必定會答應。”孫權有些猶豫,說道:“諸葛瑾乃是誠實君子,我怎麼忍心拘押他的家小呢?”張昭解釋道:“隻要明白告知他這是計策,他自然會放心。”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將諸葛瑾的家小假意監押在府中,一麵寫好書信,打發諸葛瑾前往西川。

沒過幾日,諸葛瑾便早早抵達成都,先派人通報劉備。劉備問孔明:“你兄長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孔明心中有數,回答道:“是來索要荊州的。”劉備又問:“那該如何回應他?”孔明附耳低語,說出了應對之策:“隻需如此這般。”兩人商議妥當後,孔明出城迎接諸葛瑾。他們並未前往孔明的私宅,而是徑直來到賓館。參拜完畢,諸葛瑾突然放聲大哭。孔明故作驚訝,問道:“兄長有何事,儘管直說。為何如此哀傷?”諸葛瑾哭訴說:“我一家老小這下可完了!”孔明佯裝關切,說道:“莫不是因為不歸還荊州的事?因為我的緣故,吳侯扣押了兄長的家小,我心裡實在不安。兄長不必憂慮,我自有辦法歸還荊州便是。”

諸葛瑾聽了,心中大喜,當即同孔明一道去見劉備,呈上孫權的書信。劉備看罷,佯裝發怒,說道:“孫權既然把妹妹嫁給了我,卻趁我不在荊州,偷偷將妹子接了回去,這實在是情理難容!我正打算出動大批川兵,殺下江南,報此仇恨,他竟然還想來索要荊州!”孔明聞言,哭著跪拜在地,說道:“吳侯扣押了我兄長的家小,倘若不歸還荊州,我兄長全家將慘遭殺害。兄長若死,我又怎能獨自苟活?還望主公看在我的麵子上,把荊州還給東吳,保全我兄弟之情!”劉備再三推辭,孔明隻是苦苦哀求。劉備這才緩緩說道:“既然如此,看在軍師的麵子上,就分一半荊州還他們吧,把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給他們。”孔明趁熱打鐵,說道:“承蒙主公應允,那就趕緊寫信給雲長,讓他交割這三郡。”劉備叮囑道:“子瑜到了那邊,務必用好話求我弟弟。我弟弟性情急躁,如同烈火,我都有些懼怕他。你一定要小心謹慎。”

諸葛瑾拿到書信,辭彆劉備,又與孔明告彆,踏上前往荊州的路途。抵達荊州後,關羽將他請入中堂,賓主相互寒暄。諸葛瑾拿出劉備的書信,說道:“皇叔答應先將三郡歸還東吳,希望將軍今日就交割,好讓我回去複命。”關羽臉色一沉,說道:“我與兄長在桃園結義,發誓共同匡扶漢室。荊州本就是大漢的疆土,怎能隨意割讓給他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便我兄長有書信在此,我也絕不歸還。”諸葛瑾焦急地說道:“如今吳侯扣押了我的家小,要是拿不到荊州,他們必將被誅殺。還望將軍可憐可憐我!”關羽冷哼一聲,說道:“這分明是吳侯的詭計,怎能瞞得過我!”諸葛瑾忍不住說道:“將軍為何如此不給情麵?”關羽一聽,手握劍柄,厲聲說道:“休要再言!我這劍可不會講情麵!”關平見狀,連忙上前勸道:“父親,這樣做軍師麵上不好看,還望您息怒。”關羽這才說道:“若不是看在軍師的麵子上,今日就不讓你回東吳了!”

諸葛瑾滿臉羞愧,急忙告辭,登上船隻,再次前往西川去見孔明。此時孔明已經外出巡視去了。諸葛瑾無奈,隻得再次去見劉備,哭著訴說關羽想要殺他之事。劉備說道:“我弟弟性情急躁,極難溝通。子瑜你可暫且回去,等我奪取了東川、漢中諸郡,調雲長前去鎮守,那時再交割荊州。”

諸葛瑾實在沒有辦法,隻好回到東吳去見孫權,詳細講述了之前的事情。孫權大怒,說道:“子瑜此次前去,來回奔波,反複無常,莫不是都是諸葛亮的計謀?”諸葛瑾連忙解釋:“不是的。我弟弟也曾哭著哀求劉備,劉備這才答應先歸還三郡,隻是無奈雲長頑固執拗,不肯交割。”孫權說:“既然劉備有先還三郡的承諾,那就可以派官員前去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赴任,且看情況如何。”諸葛瑾說:“主公所言甚是。”孫權於是讓諸葛瑾接回了家小,一麵派官員前往三郡赴任。沒過幾天,派去三郡的官吏都被驅趕了回來,他們向孫權報告說:“關雲長根本不肯相容,連夜就把我們趕回東吳。稍有遲緩,便要被殺。”

孫權怒不可遏,派人召來魯肅,責備道:“子敬,昔日你為劉備作保,借了我的荊州;如今劉備已經得到西川,卻不肯歸還,你怎能坐視不管?”魯肅趕忙說道:“我已經想到了一個計策,正打算向主公稟報。”孫權問道:“什麼計策?”魯肅說:“如今我們在陸口屯兵,派人邀請關雲長前來赴會。如果雲長肯來,就用好話勸說他;要是他不聽從,就埋伏下刀斧手殺了他。要是他不肯來,我們就立刻進兵,與他決一勝負,奪取荊州。”孫權點頭道:“正合我意。你可立即去辦。”這時,闡澤進諫道:“不可,關雲長乃是當世虎將,非同一般。恐怕事情不成,反而會遭他毒手。”孫權生氣地說:“若總是如此顧慮,荊州何時才能到手!”於是命令魯肅趕緊施行此計。魯肅辭彆孫權,來到陸口,召來呂蒙、甘寧商議,在陸口寨外的臨江亭上設宴,寫好請帖,挑選帳下一個能言善辯的人作為使者,乘船渡江。江口的關平詢問了情況,便帶著使者進入荊州,拜見關羽,詳細說明魯肅相邀赴會的意圖,並呈上請帖。關羽看完請帖,對來人說:“既然子敬相邀,我明日便去赴宴。你可先回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使者告辭離去。關平憂心忡忡地說:“魯肅相邀,必定不懷好意;父親為何答應他?”關羽笑著說:“我豈會不知?這是諸葛瑾回報孫權,說我不肯歸還三郡,所以孫權才讓魯肅在陸口屯兵,邀我赴會,借此索要荊州。我若不去,反倒顯得我膽怯了。明日我獨自駕著小船,隻帶十幾名親隨,單刀赴會,倒要看看魯肅能把我怎樣!”關平勸諫道:“父親怎能以萬金之軀,親自踏入虎狼之穴?這恐怕也辜負了伯父的托付。”關羽豪邁地說:“我在千槍萬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際,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豈會懼怕江東那些鼠輩!”馬良也勸諫道:“魯肅雖有長者之風,但如今事情緊急,難保他不會心生異心。將軍不可輕易前往。”關羽堅定地說:“昔日戰國時趙人藺相如,手無縛雞之力,在澠池會上,視秦國君臣如無物;何況我曾學習萬人敵的本領!既然已經答應,就不可失信。”馬良又說:“即便將軍要去,也應當有所準備。”關羽說:“隻讓我兒挑選十隻快船,暗藏五百名善於水戰的士兵,在江上等候。看到我的認旗揮動,便渡江前來接應。”關平領命,自行去準備了。

使者回去向魯肅報告,說關雲長慨然應允,明日準時到達。魯肅與呂蒙商議:“他來了之後,我們該如何行事?”呂蒙說:“他若帶軍馬來,我和甘寧各自率領一軍埋伏在岸邊,以放炮為號,準備廝殺;若他不帶軍來,便隻在庭後埋伏五十名刀斧手,在筵席間殺了他。”兩人商議已定。第二天,魯肅派人在岸邊遙望。辰時過後,隻見江麵上駛來一隻船,船上隻有幾名梢公水手,一麵紅旗在風中飄揚,上麵一個大大的“關”字格外醒目。船漸漸靠近岸邊,隻見關羽頭戴青巾,身著綠袍,端坐在船上;旁邊周倉雙手捧著大刀;還有八九個關西大漢,各自腰間挎著一口刀。魯肅心中驚疑不定,將他們接入庭內。行禮完畢,眾人入席飲酒,魯肅舉杯相勸,卻不敢直視關羽。關羽則談笑自若,毫無懼色。

酒至半酣,魯肅壯著膽子說道:“有一句話,想告知君侯,還望您垂聽。昔日令兄皇叔,讓我在我主公麵前,擔保借荊州暫住,約定在攻取西川之後歸還。如今西川已經到手,可荊州卻尚未歸還,這恐怕有些失信吧?”關羽回應道:“這是國家大事,筵席之上不必談論。”魯肅接著說:“我主公僅有江東這區區之地,卻肯將荊州相借,是念及君侯等人兵敗遠來,沒有立身之地。如今你們已經得到益州,那麼荊州理應歸還;皇叔隻肯先割讓三郡,而君侯又不同意,這於理實在說不過去。”關羽反駁道:“烏林之戰,左將軍親冒矢石,奮力破敵,難道白白辛勞,就不該得到些許土地作為資助?如今你又來索要土地?”魯肅說:“並非如此。君侯當初與皇叔一同在長阪坡戰敗,計窮力竭,幾乎要遠逃他鄉,我主公憐憫皇叔無處安身,不惜土地,讓你們有個落腳之處,以圖日後建功立業;可皇叔卻有負恩德,破壞和好,已經得到西川,又占據荊州,貪婪而背信棄義,恐怕要被天下人恥笑。還望君侯明察。”關羽說:“這都是我兄長的事,不是我該參與的。”魯肅又說:“我聽說君侯與皇叔桃園結義,發誓同生共死。皇叔就是君侯,君侯何必推脫呢?”關羽還未及回答,周倉在階下厲聲說道:“天下的土地,惟有德者方能居之。難道隻有你們東吳該擁有嗎!”關羽臉色一變,站起身來,奪過周倉所捧的大刀,站在庭中,看著周倉,叱喝道:“這是國家大事,你怎敢多言!還不趕緊退下!”周倉心領神會,先來到岸邊,將紅旗一招。關平的船如離弦之箭,飛速奔過江東。關羽右手提著刀,左手挽住魯肅的手,佯裝喝醉,說道:“公今日請我赴宴,就彆提荊州之事了。我如今已醉,恐怕傷了我們的舊情。他日我派人請公到荊州赴會,再另行商議。”魯肅嚇得魂不附體,被關羽拉到江邊。呂蒙、甘寧各自率領本部兵馬想要衝出來,可看到關羽手提大刀,親自挾持著魯肅,擔心魯肅受傷,便不敢輕舉妄動。關羽來到船邊,這才放開魯肅,穩穩地站在船首,與魯肅作彆。魯肅呆若木雞,眼睜睜地看著關羽的船乘風而去。後人有詩稱讚關羽道:“藐視吳臣若小兒,單刀赴會敢平欺。當年一段英雄氣,尤勝相如在澠池。”關羽平安回到荊州。魯肅與呂蒙一起商議:“這計策又沒成功,該怎麼辦呢?”呂蒙說:“可立即向主公稟報,起兵與雲長決戰。”魯肅當即派人向孫權報告。孫權聽後大怒,商議要出動全國之兵,去奪取荊州。忽然有人來報:“曹操又率領三十萬大軍殺來了!”孫權大驚失色,連忙傳令讓魯肅暫且不要招惹荊州的兵馬,轉而將兵力移向合淝、濡須,去抵禦曹操。

曹操正準備起兵南征,參軍傅乾,字彥材,上書勸諫曹操。信中大致寫道:“我聽說動用武力要先展示威勢,推行文治要先施以德政,威勢與德政相輔相成,才能成就王業。過去天下大亂,您憑借武力掃除各方勢力,十有八九已經平定。如今尚未接受朝廷王命的,隻剩下東吳的孫權和西蜀的劉備。東吳有長江天險,西蜀有崇山峻嶺阻隔,很難靠武力征服。我認為眼下應當進一步推行文德,按兵不動,讓軍隊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再行動。現在如果出動數十萬大軍,駐紮在長江邊上,倘若敵軍憑借險要地勢深藏不出,使我們的士兵和戰馬無法施展才能,各種奇謀妙計也無處施展,那麼朝廷的威嚴就會受挫。希望您能仔細考慮。”曹操看完上書,便取消了南征計劃,轉而興辦學校,禮待文人雅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侍中王粲、杜襲、衛凱、和洽四人商議,想要尊曹操為魏王。中書令荀攸表示反對,說道:“不行。丞相已經官至魏公,享有九錫的尊榮,地位已經到了極致。如今再晉升為魏王,於理不合。”曹操聽聞後,生氣地說:“這個人是想效仿荀彧嗎!”荀攸得知曹操的態度後,憂慮憤懣,積鬱成疾,臥病十幾天後就去世了,年僅五十八歲。曹操隆重地安葬了他,也暫時擱置了稱魏王的事情。

一天,曹操帶著佩劍進入皇宮,漢獻帝正與伏皇後坐在一起。伏皇後看到曹操進來,急忙起身。漢獻帝見到曹操,嚇得渾身發抖。曹操問道:“孫權、劉備各自稱霸一方,不尊崇朝廷,該怎麼辦呢?”漢獻帝戰戰兢兢地說:“一切都由魏公您裁決。”曹操生氣地說:“陛下說出這樣的話,要是被外人聽到,還以為我欺負君主呢。”漢獻帝無奈地說:“您要是願意輔佐我,那是我的幸運;要是不願意,希望您能開恩放過我。”曹操聽了,憤怒地瞪著漢獻帝,心懷不滿地離開了。

漢獻帝身邊有人上奏說:“最近聽說魏公想要自立為王,恐怕不久之後就會篡位。”漢獻帝和伏皇後聽後,悲痛大哭。伏皇後說:“我父親伏完一直有誅殺曹操的想法,我現在寫一封信,秘密交給父親,讓他設法除掉曹操。”漢獻帝擔憂地說:“以前董承就是因為事情不機密,反而遭遇大禍。現在要是又泄露出去,我和你可就都完了!”伏皇後說:“我們整天如坐針氈,這樣活著還不如早點死了算了!我看宦官中忠誠可靠的,沒有誰比得上穆順,就讓他來送這封信吧。”於是,他們立即把穆順召到屏風後麵,支走了身邊的侍從。漢獻帝和伏皇後哭著把事情告訴了穆順,說:“曹操這個奸賊想要當魏王,早晚必定會篡位。我想讓皇後的父親伏完秘密謀劃除掉這個奸賊,可是身邊的人都是曹操的心腹,沒有可以托付的。想讓你把皇後的這封密信,交給伏完。看在你忠誠仗義的份上,一定不會辜負我們。”穆順哭著說:“我深受陛下大恩,怎敢不以死相報!我馬上就去。”伏皇後於是寫好信交給穆順。穆順把信藏在頭發裡,悄悄出了皇宮,徑直來到伏完的府邸,把信呈上。

伏完看到是伏皇後的親筆信,便對穆順說:“曹操的心腹眾多,不能倉促行事。除非江東的孫權、西川的劉備在外麵起兵,曹操必定會親自前往。到那時,再聯合朝廷中忠誠正義的大臣,一同謀劃。內外夾攻,或許能成功。”穆順說:“皇丈可以寫回信給陛下和皇後,請求秘密詔書,暗中派人前往吳、蜀兩地,讓他們約定起兵,討伐奸賊,拯救君主。”伏完馬上取紙寫好信交給穆順。穆順把信藏在發髻裡,辭彆伏完回宮。

原來,早就有人把這件事報告給了曹操。曹操事先在宮門口等候。穆順回宮時遇到曹操,曹操問:“你去哪裡了?”穆順回答說:“皇後生病了,我去請醫生。”曹操又問:“請來的醫生在哪裡?”穆順說:“還沒請到。”曹操喝令左右侍從,對穆順全身搜查,沒有發現夾帶,就放他走了。忽然,一陣風吹落了穆順的帽子。曹操又把他叫回來,拿起帽子查看,看了半天沒發現什麼,就把帽子還給他讓他戴上。穆順雙手倒著戴帽子。曹操起了疑心,讓左右侍從搜查他的頭發,結果搜出了伏完的書信。曹操一看,信中說要聯合孫權、劉備作為外援。曹操大怒,把穆順抓進密室審問,穆順堅決不肯招供。曹操連夜調集三千甲兵,包圍了伏完的私宅,把伏完全家老小都抓了起來,還搜出了伏皇後的親筆信,隨後將伏氏三族全部關進監獄。

天亮後,曹操派禦林將軍郗慮手持符節進入皇宮,先收繳皇後的玉璽。這天,漢獻帝正在外殿,看到郗慮帶領三百甲兵徑直進來。漢獻帝問道:“有什麼事?”郗慮說:“奉魏公的命令,來收繳皇後的玉璽。”漢獻帝知道事情敗露,嚇得心膽俱裂。郗慮來到後宮,伏皇後剛起床。郗慮就叫掌管玉璽的人交出玉璽,然後拿著玉璽出去了。伏皇後知道事情暴露了,就在殿後的椒房內的夾壁中藏了起來。不一會兒,尚書令華歆帶領五百甲兵來到後殿,問宮女:“伏皇後在哪裡?”宮女們都推脫說不知道。華歆讓甲兵打開朱紅色的門,四處尋找也沒找到。他料想伏皇後藏在夾壁中,就喝令甲士打破牆壁搜尋。華歆親自上前,揪住伏皇後的頭發把她拖了出來。伏皇後哀求道:“求求你饒我一命!”華歆嗬斥道:“你自己去跟魏公說吧!”伏皇後披頭散發,光著腳,被兩個甲士推著走了出來。

說起華歆,他向來有才名,曾經與邴原、管寧關係很好。當時的人把他們三人稱為一條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有一天,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子裡種菜,鋤地時挖到了金子。管寧揮著鋤頭,看都不看一眼;華歆卻撿起來看了看,然後才扔掉。還有一天,管寧和華歆一起坐著讀書,聽到門外有傳呼的聲音,原來是有貴人乘車經過。管寧端坐著一動不動,華歆卻扔下書跑出去觀看。管寧從此看不起華歆的為人,就割開坐席,與他分開坐,不再和他做朋友。後來管寧避居遼東,常常戴著白帽子,整天坐在樓上,腳不沾地,終身不肯在魏國做官;而華歆先是侍奉孫權,後來歸附曹操,如今竟然做出了收捕伏皇後這樣的事。後人寫詩感歎華歆:“華歆當日逞凶謀,破壁生將母後收。助虐一朝添虎翼,罵名千載笑龍頭!”又寫詩稱讚管寧:“遼東傳有管寧樓,人去樓空名獨留。笑殺子魚貪富貴,豈如白帽自風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說華歆把伏皇後帶到外殿。漢獻帝看到皇後,急忙下殿抱住她痛哭。華歆說:“魏公有命令,趕緊走吧!”伏皇後哭著對漢獻帝說:“我們不能再一起活下去了嗎?”漢獻帝絕望地說:“我的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了!”甲士們把伏皇後強行帶走,漢獻帝捶胸頓足,悲痛萬分。看到郗慮在旁邊,漢獻帝說:“郗公!天下竟然有這樣的事嗎!”說完,哭倒在地。郗慮讓左右侍從扶起漢獻帝回宮。華歆帶著伏皇後去見曹操。曹操罵道:“我誠心對待你們,你們卻想要害我!我不殺你們,你們就會殺我!”喝令左右侍從用亂棒將伏皇後打死。隨後,曹操進入皇宮,把伏皇後所生的兩個兒子也都用毒酒毒死了。當晚,曹操將伏完、穆順等宗族二百多人,全部斬首示眾。朝廷內外的人,無不震驚害怕。這一年是建安十九年十一月。後人寫詩感歎:“曹瞞凶殘世所無,伏完忠義欲何如。可憐帝後分離處,不及民間婦與夫!”

漢獻帝自從伏皇後被害後,連續幾天不吃東西。曹操進宮說:“陛下不必擔憂,我對陛下沒有二心。我的女兒已經是陛下的貴人,她既賢德又孝順,應當成為正宮皇後。”漢獻帝哪裡敢不聽從。在建安二十年正月初一,趁著慶賀新年的節日,漢獻帝冊封曹操的女兒曹貴人為正宮皇後。大臣們都不敢有異議。

此時曹操的權勢越來越大。他召集大臣商議收吳滅蜀的事情。賈詡說:“需要把夏侯惇、曹仁二人召回來,一起商議這件事。”曹操立刻派人連夜把他們召回。夏侯惇還沒到,曹仁先到了,連夜就進入曹操的府邸拜見曹操。曹操當時喝醉了酒,正在睡覺,許褚手持寶劍站在堂門裡麵。曹仁想要進去,被許褚攔住。曹仁大怒,說:“我是曹氏宗族,你怎麼敢阻攔我?”許褚說:“將軍雖然與主公親近,但您是外藩鎮守的官員;我雖然與主公關係疏遠,但現在擔任內侍。主公醉臥在堂上,我不敢放您進去。”曹仁這才不敢進去。曹操聽說這件事後,感歎道:“許褚真是忠臣啊!”

沒過幾天,夏侯惇也到了,大家一起商議征伐之事。夏侯惇說:“東吳和西蜀目前還不能急於攻打,應該先奪取漢中的張魯,用得勝的軍隊再去攻打西蜀,就可以一舉成功。”曹操說:“正合我意。”於是起兵西征。正是:方逞凶謀欺弱主,又驅勁卒掃偏邦。不知道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靈樞:未來序列 閃婚後,老公竟是我大學教授 記憶編碼 悲傷遊樂園 邊軍造反:從拯救雙胞胎女囚開始 大齡軍官會疼人,八零嬌媳又三胎 鬥羅: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嫁給賀先生 共感後,師兄們被瘋批師妹拿捏了 靈魂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