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1 / 1)

章武元年秋八月,先主劉備率領大軍抵達夔關,禦駕駐紮在白帝城。前隊的軍馬已經開出川口。近臣上奏說:“東吳的使者諸葛瑾到了。”先主傳下旨意,不讓諸葛瑾進城。黃權上奏道:“諸葛瑾的弟弟諸葛亮在蜀國擔任丞相,他必定是有事而來。陛下為何拒絕他呢?應當召他進城,聽聽他要說什麼。如果他的話可行,就采納;如果不可行,就借著他的口,向孫權表明,讓孫權知道我們興兵問罪是有理有據的。”先主聽從了黃權的建議,召諸葛瑾入城。諸葛瑾進了城,拜倒在地。先主問道:“子瑜諸葛瑾字子瑜)遠道而來,有什麼事?”諸葛瑾說:“臣的弟弟諸葛亮長久以來侍奉陛下,所以臣不畏懼斧鉞之刑,特地前來奏報荊州之事。之前,關公在荊州的時候,吳侯多次求親,關公沒有答應。後來關公攻打襄陽,曹操多次給吳侯寫信,讓他襲擊荊州;吳侯原本不肯答應,隻因呂蒙與關公關係不睦,所以擅自興兵,結果釀成大禍,如今吳侯後悔莫及。這都是呂蒙的罪過,並非吳侯的過錯。如今呂蒙已經去世,冤仇也該平息了。孫夫人一直思念著回到蜀國。現在吳侯派臣作為使者,願意送回孫夫人,捆綁歸還投降的將領,並且將荊州依舊歸還,與蜀國永遠結為盟好,共同消滅曹丕,以正其篡逆的罪行。”先主憤怒地說:“你們東吳害死了我的弟弟,如今還敢用花言巧語來勸說我!”諸葛瑾說:“臣請陛下允許,讓臣從輕重大小之事來為陛下分析。陛下是漢朝皇叔,如今漢帝已被曹丕篡奪皇位,陛下不考慮剿滅逆賊,卻因為異姓兄弟的親情,而屈尊興兵,這是舍棄大義而追逐小義。中原是天下的核心之地,長安和洛陽都是大漢開創基業的地方,陛下不謀取中原,卻隻爭奪荊州,這是舍棄重要的而選取不重要的。天下人都知道陛下即位後,必定會複興漢室,恢複山河。如今陛下對魏國不聞不問,反而想要討伐吳國,臣私下認為陛下不該如此。”先主大怒,說:“殺害我弟弟的仇,我與東吳不共戴天!想要我罷兵,除非我死!若不是看在丞相的麵子上,我先斬了你的頭!現在暫且放你回去,告訴孫權:洗淨脖子等著受死吧!”諸葛瑾見先主不聽勸,隻得回到江南。

張昭見到孫權,說道:“諸葛子瑜知道蜀兵勢大,所以借著求和的名義,想要背叛吳國,投奔蜀國。他這次去肯定不會回來了。”孫權說:“我與子瑜有生死不變的盟誓,我不會辜負子瑜,子瑜也不會辜負我。從前子瑜在柴桑的時候,孔明來到吳國,我想讓子瑜留下孔明。子瑜說:‘弟弟已經侍奉玄德,從道義上講不能有二心;弟弟不留下,就如同我不會去投奔蜀國一樣。’他的話足以感動神明。如今他怎麼會投降蜀國呢?我與子瑜可謂是神交,不是外人的言論能離間的。”正說著,忽然有人報告諸葛瑾回來了。孫權說:“我說得沒錯吧?”張昭滿臉羞愧地退下了。諸葛瑾見到孫權,說了先主不肯通和的意思。孫權大驚,說:“如果這樣,那江南就危險了!”台階下有一人進言說:“我有一計,可以解除這個危機。”眾人一看,是中大夫趙谘。孫權問:“德度趙谘字德度)有什麼好計策?”趙谘說:“主公可以寫一份表章,我願意作為使者,去拜見魏帝曹丕,陳說利害關係,讓他襲擊漢中,那麼蜀兵就會自顧不暇。”孫權說:“這個計策很好。但是你這次去,不要丟了東吳的顏麵。”趙谘說:“如果有一點差錯,我就投江而死,哪還有臉麵再見江南的人呢!”

孫權十分高興,立刻寫了稱臣的表章,讓趙谘作為使者。趙谘連夜趕到許都,先拜見了太尉賈詡等大小官僚。第二天早朝,賈詡出班奏報:“東吳派中大夫趙谘前來上表。”曹丕笑著說:“這是想退蜀兵的緣故。”隨即下令召見趙谘。趙谘在丹墀下拜伏行禮。曹丕看完表章,便問趙谘:“吳侯是怎樣的君主?”趙谘說:“他是聰明、仁德、智慧、有雄略的君主。”曹丕笑著說:“你是不是誇獎得太過分了?”趙谘說:“臣並非過度誇讚。吳侯從平凡人中提拔魯肅,這是他的聰慧;從行伍中選拔呂蒙,這是他的英明;俘獲於禁卻不殺害,這是他的仁德;兵不血刃奪取荊州,這是他的智慧;占據三江,虎視天下,這是他的雄才;向陛下屈身稱臣,這是他的謀略。從這些方麵來看,難道不是聰明、仁德、智慧、有雄略的君主嗎?”曹丕又問:“吳主很有學問嗎?”趙谘說:“吳主擁有戰船萬艘,披甲士兵百萬,任用賢能,誌在治理天下。稍有閒暇的時候,他就博覽書傳,遍觀史籍,汲取其中的要義,而不像書生那樣隻知道尋章摘句。”曹丕問:“我想討伐吳國,可以嗎?”趙谘說:“大國有征伐的軍隊,小國有防禦的策略。”曹丕問:“吳國害怕魏國嗎?”趙谘說:“擁有百萬甲兵,以長江、漢水為護城河,有什麼可害怕的?”曹丕問:“東吳像你這樣的人才有多少?”趙谘說:“聰明傑出的有八九十人,像臣這樣的人,車載鬥量,數不勝數。”曹丕感歎道:“出使四方,不辱君命,你當之無愧。”於是,曹丕立刻降詔,命令太常卿邢貞帶著冊封文書,封孫權為吳王,加賜九錫。趙谘謝恩後出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夫劉曄勸諫說:“如今孫權害怕蜀兵的勢力,所以前來請降。依臣愚見,蜀、吳交戰,這是上天要滅亡吳國。現在如果派遣上將率領數萬兵馬,渡江襲擊吳國,蜀國從外部進攻,魏國從內部攻打,不出十天,吳國就會滅亡。吳國滅亡後,蜀國就孤立了。陛下為何不早點謀劃呢?”曹丕說:“孫權既然已經以禮歸服我,我如果攻打他,就會讓天下想要投降的人心寒,不如接納他為好。”劉曄又說:“孫權雖然有雄才大略,但隻是殘漢的驃騎將軍、南昌侯,官職低微,勢力弱小,還有畏懼中原之心。如果封他為王,那就和陛下隻差一階了。如今陛下相信他的詐降,尊崇他的位號來扶植他,這是給老虎添翅膀啊。”曹丕說:“不然。我既不幫助吳國,也不幫助蜀國。等著看吳、蜀交戰,如果滅掉一國,隻剩下一國,那時再消滅它,有什麼難的?我心意已決,你不要再多說了。”於是,命令太常卿邢貞和趙谘捧著冊封文書,徑直前往東吳。

孫權聚集百官,商議抵禦蜀兵的策略。忽然有人報告說魏帝封主公為吳王,按照禮節應當遠迎。顧雍勸諫說:“主公應該自稱上將軍、九州伯的職位,不應當接受魏帝的封爵。”孫權說:“當年沛公接受項羽的封爵,是因為當時的形勢,為什麼要拒絕呢?”於是,率領百官出城迎接。邢貞自恃是上國的天使,進門時不下車。張昭大怒,厲聲說道:“禮不可不恭敬,法不可不嚴肅,而你竟敢如此自大,難道以為江南沒有鋒利的刀劍嗎?”邢貞慌忙下車,與孫權相見,然後一同乘車入城。忽然,車後有一人放聲大哭,說:“我們不能奮不顧身,為主公吞並魏國、蜀國,卻讓主公接受彆人的封爵,這不是恥辱嗎!”眾人一看,是徐盛。邢貞聽了,感歎道:“江東有這樣的將相,終究不會長久屈居人下!”孫權接受了封爵,眾文武官僚拜賀完畢,孫權命令收拾美玉明珠等物品,派人送去進獻謝恩。

很快就有密探報告說,蜀主劉備率領本國大軍,還有蠻王沙摩柯的數萬番兵,以及洞溪漢將杜路、劉寧的兩支兵馬,水陸並進,聲勢震天。水路軍已經出了巫口,旱路軍已經到達秭歸。當時孫權雖然登上了王位,但魏主不肯接應。孫權問文武百官:“蜀兵勢大,我們該怎麼辦?”眾人都沉默不語。孫權感歎道:“周郎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如今呂蒙已經去世,沒有人能為我分憂了!”話還沒說完,忽然班列中一個年輕將領奮然而出,伏地奏道:“臣雖然年幼,但熟讀兵書。希望能得到數萬兵馬,去打敗蜀兵。”孫權一看,是孫桓。孫桓字叔武,他的父親叫孫河,原本姓俞,孫策喜愛他,賜姓孫,因此他也算是吳王的宗族。孫河生了四個兒子,孫桓是長子,他弓馬嫻熟,經常跟隨吳王征戰,屢立奇功,官授武衛都尉,當時年僅二十五歲。孫權問:“你有什麼計策戰勝蜀兵?”孫桓說:“臣有兩員大將,一名李異,一名謝旌,都有萬夫不當之勇。請給我數萬兵馬,我去擒獲劉備。”孫權說:“侄子雖然英勇,但畢竟年幼,必須有一個人相助才行。”虎威將軍朱然站出來說:“臣願意和小將軍一起擒獲劉備。”孫權答應了,於是點了水陸軍五萬,封孫桓為左都督,朱然為右都督,即日起兵。

哨馬探聽到蜀兵已經在宜都下寨,孫桓率領二萬五千軍馬,駐紮在宜都界口,前後分設三個營寨,來抵禦蜀兵。蜀將吳班手持先鋒印,從出川以來,所到之處,敵軍望風而降,兵不血刃,一直打到宜都。他探知孫桓在那裡下寨,立刻飛奏先主。此時先主已經到達秭歸,聽到奏報後憤怒地說:“這個毛頭小子,怎敢與我對抗!”關興上奏說:“既然孫權派這小子為將,不用陛下派遣大將,臣願意去擒獲他。”先主說:“我正想看看你的勇氣。”隨即命令關興前往。關興拜彆正要出發,張苞站出來說:“既然關興前去討賊,臣願意一同前往。”先主說:“兩位侄子一同前去很好,但一定要謹慎,不可魯莽行事。”

張苞和關興向先主劉備拜彆後,與先鋒會合,一同進軍,擺好陣勢。孫桓得知蜀兵大批到來,便將各營寨的兵力集中起來。雙方陣勢擺開,孫桓帶領李異、謝旌站在門旗之下。隻見蜀營中,湧出兩員大將,都頭戴銀盔,身披銀鎧,騎著白馬,打著白旗。為首的張苞手持丈八點鋼矛,後麵的關興橫著大砍刀。張苞大罵道:“孫桓小子!死到臨頭了,還敢抗拒天兵嗎!”孫桓也罵道:“你父親已經成了無頭之鬼,如今你又來送死,真是愚蠢至極!”張苞大怒,挺槍直取孫桓。孫桓背後的謝旌,急忙拍馬前來迎戰。兩將大戰了三十多個回合,謝旌抵擋不住,敗下陣來,張苞乘勝追擊。李異見謝旌戰敗,趕忙拍馬,揮舞著蘸金斧上前迎戰。張苞與李異交戰二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吳軍中的裨將譚雄,見張苞英勇,李異難以取勝,便暗中放了一支冷箭,正好射中張苞所騎的戰馬。那匹馬負痛,朝著本陣狂奔,還沒跑到門旗邊,就轟然倒地,把張苞掀翻在地上。李異見狀,急忙衝上前,掄起大斧,朝著張苞的腦袋砍去。就在這時,忽然一道紅光閃過,李異的腦袋已經落地。原來是關興見張苞的馬往回跑,正準備接應,忽然看見張苞落馬,李異又追了過去,關興大喝一聲,手起刀落,將李異斬於馬下,救了張苞。蜀兵乘勢掩殺過去,孫桓大敗。雙方各自鳴金收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天,孫桓又率領軍隊前來挑戰。張苞、關興一同出戰。關興立馬於陣前,指名要孫桓出來交鋒。孫桓大怒,拍馬揮刀,與關興大戰三十多個回合,漸漸體力不支,大敗退回本陣。兩位小將追殺進營,吳班率領張南、馮習驅兵掩殺。張苞奮勇當先,衝入吳軍,正好遇上謝旌,一槍將其刺死。吳軍四散奔逃。蜀將得勝收兵,卻發現關興不見了。張苞大驚,說道:“安國關興字安國)要是有什麼閃失,我也不獨自活下去!”說完,綽槍上馬。沒走幾裡路,隻見關興左手提刀,右手活捉了一名敵將。張苞問道:“這人是誰?”關興笑著回答:“我在亂軍中,正好遇到仇人,所以把他活捉了回來。”張苞一看,原來是昨天放冷箭的譚雄。張苞十分高興,和關興一同回到本營,將譚雄斬首,用他的血祭祀了死去的戰馬。隨後,他們寫好捷報,派人送到先主劉備那裡。

孫桓折損了李異、謝旌、譚雄等眾多將士,兵力衰竭,勢力孤單,無法抵擋蜀兵,於是趕忙派人回東吳求救。蜀將張南、馮習對吳班說:“如今吳兵戰敗,正是乘虛劫寨的好時機。”吳班說:“孫桓雖然折損了很多將士,但朱然的水軍如今在江上紮營,並未受損。如果今天去劫寨,倘若水軍上岸,截斷我們的歸路,那可怎麼辦?”張南說:“這件事很容易解決。可以讓關興、張苞二位將軍,各帶領五千兵馬埋伏在山穀中。如果朱然前來救援,左右兩軍一齊殺出夾攻,必定能夠取勝。”吳班說:“不如先派小卒假裝投降,把劫寨的事情告訴朱然。朱然看到火起,必然會來救援,我們再讓伏兵出擊,大事就成了。”馮習等人聽了,都非常高興,於是按照這個計策行動。

朱然得知孫桓損兵折將,正準備前去救援,忽然有伏路軍帶著幾個小卒前來投降。朱然詢問他們,小卒說:“我們是馮習帳下的士卒,因為他賞罰不明,所以前來投降,順便報告機密。”朱然問:“報告什麼事?”小卒說:“今晚馮習打算乘虛攻打孫將軍的營寨,約定以舉火為信號。”朱然聽完,立刻派人去通知孫桓。報信的人走到半路,被關興殺死。朱然一邊商議,打算帶兵去救援孫桓。部將崔禹說:“小卒的話,不可輕信。倘若有什麼閃失,水陸兩軍就全完了。將軍隻宜穩守水寨,我願意替將軍走一趟。”朱然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命令崔禹帶領一萬兵馬前去救援。當晚,馮習、張南、吳班分兵三路,徑直殺入孫桓的營寨,一時間,四周火光衝天,吳兵大亂,四處尋找出路逃跑。

崔禹正趕路時,忽然看到火光,急忙催促士兵前進。剛轉過山頭,忽然山穀中鼓聲大作,左邊關興,右邊張苞,兩路兵馬夾攻。崔禹大驚,正想逃走,正好遇到張苞。兩人交手隻一個回合,崔禹就被張苞生擒。朱然得知情況危急,急忙駕船順流而下,退了五六十裡。孫桓帶領敗軍逃走,問部將:“前麵哪裡城池堅固,糧草充足?”部將說:“從這裡往北,夷陵城可以屯兵。”孫桓帶著敗軍急忙朝著夷陵逃去。剛進入城中,吳班等人就追了上來,將夷陵城四麵圍住。關興、張苞等人押著崔禹回到秭歸。先主劉備十分高興,傳旨將崔禹斬首,大大賞賜了三軍。從此,蜀軍威風大振,江南的將領們無不膽寒。

孫桓派人向吳王孫權求救,孫權大驚,立刻召集文武官員商議,說:“如今孫桓被困在夷陵,朱然在江中大敗,蜀兵勢大,這可怎麼辦?”張昭上奏說:“如今各位將領雖然大多去世,但還有十幾個人,何必擔心劉備呢?可以任命韓當為正將,周泰為副將,潘璋為先鋒,淩統為後衛,甘寧為救應,起兵十萬前去抵禦。”孫權聽從了他的建議,立刻命令各位將領迅速出發。此時,甘寧已經患上痢疾,但他仍然帶病出征。

先主劉備從巫峽建平開始,一直到夷陵邊界,七十多裡的地方,連接著四十多個營寨。他見關興、張苞屢立大功,感歎道:“昔日跟隨我的將領,都已年邁無用了;如今有這兩個侄子如此英雄,我還擔心什麼孫權呢!”正說著,忽然有人報告韓當、周泰領兵來了。先主正準備派遣將領迎敵,近臣上奏說:“老將黃忠,帶著五六個人投奔東吳去了。”先主笑著說:“黃漢升黃忠字漢升)不是反叛之人。因為我失口說老將無用,他必定不服老,所以奮力去與敵人對抗了。”隨即召來關興、張苞,說:“黃漢升這次去,必定會有危險。賢侄不要怕辛苦,前去相助。隻要稍有功勞,就立刻讓他回來,不要讓他有什麼閃失。”兩位小將拜彆先主,帶領本部兵馬去支援黃忠。正是:老臣素矢忠君誌,年少能成報國功。不知道黃忠此去會怎樣,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