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親自駕駛著小車,帶領著數百名騎兵前去探路。前方有條河,名叫西洱河,河水流動得雖不算湍急,卻連一艘船筏都看不到。孔明下令砍伐樹木製作木筏渡河,可那木材一放到水裡就沉了下去。孔明於是向呂凱詢問辦法,呂凱說:“聽說西洱河上遊有座山,山上長著許多竹子,大的有幾圍粗。可以派人去砍伐,在河上搭起竹橋,好讓軍馬通過。”孔明馬上調派三萬人進山,砍伐了數十萬根竹子,順著水流放下,在河麵狹窄的地方,搭起了一座寬十多丈的竹橋。隨後,孔明指揮大軍在河北岸一字排開紮下營寨,把河流當作天然的壕塹,把浮橋當作營門,堆積泥土建成城牆;又在過橋後的南岸,一字排開設立了三個大營,嚴陣以待蠻兵來襲。
再說孟獲,他率領著數十萬蠻兵,滿懷憤恨地殺了過來。快到西洱河時,孟獲親自帶領前部一萬名手持刀牌的獠丁,徑直來到前寨挑釁叫陣。孔明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拿羽扇,乘坐著駟馬車,在眾多將領的簇擁下走出營寨。孔明看到孟獲身穿犀牛皮鎧甲,頭戴朱紅色頭盔,左手挽著盾牌,右手握著大刀,騎著一頭赤毛牛,口中不停地叫罵;他手下的一萬多洞丁,個個揮舞著刀牌,在陣前來回衝殺。孔明見狀,急忙下令退回本寨,將寨門四麵緊閉,不許出戰。蠻兵們全都光著身子,一直衝到寨門前大聲叫罵。眾將見狀,怒火中燒,紛紛來到孔明麵前請求道:“我們願意出寨與他們決一死戰!”孔明卻沒有答應。眾將再三請求出戰,孔明勸阻道:“這些蠻方之人,不遵從王道教化,如今他們剛來,氣焰正囂張,我們不能正麵迎擊。暫且堅守幾日,等他們的狂躁氣焰稍微有所懈怠,我自有妙計破敵。”
於是,蜀兵堅守了好幾天。孔明登上高處觀察,看到蠻兵大多都已懈怠,便把眾將召集到一起,問道:“你們敢出戰嗎?”眾將都躍躍欲試,欣然表示願意出戰。孔明先把趙雲、魏延叫進營帳,在他們耳邊低聲吩咐了一番,二人領了計策先行出發。接著,孔明又把王平、馬忠叫進營帳,也給他們安排了計策。然後,孔明對馬岱吩咐道:“我現在要放棄這三個寨子,退到河北岸去。我軍一撤退,你就立刻拆掉浮橋,把它移到下遊,然後接應趙雲、魏延的軍馬過河。”馬岱領命而去。孔明又對張翼說:“我軍撤退後,寨中要多設置燈火。孟獲知道後,必定會來追趕,你就負責截斷他們的後路。”張翼領計退下。孔明隻讓關索負責護衛車輛。眾軍開始撤退,寨中留下了許多燈火。蠻兵遠遠望見,都不敢貿然衝進去。
第二天黎明時分,孟獲帶領大隊蠻兵徑直來到蜀寨,卻發現三個大寨裡都沒有人馬,裡麵還丟棄了數百輛糧草車仗。孟優說道:“諸葛亮放棄營寨逃走,是不是有什麼計謀啊?”孟獲說:“我料想諸葛亮是因為國內有緊急事情,才丟棄輜重逃走的。不是東吳來侵犯,就是曹魏來進攻。所以他虛設燈火作為疑兵,扔下糧草車仗跑了。我們得趕緊追,可彆錯過了。”於是,孟獲親自率領前部人馬,一直追到西洱河邊。遠遠望去,隻見河北岸的營寨中旗幟依舊整齊,如同絢麗的雲霞;沿河一帶,還搭建了許多錦繡營帳。蠻兵的哨探看到後,都不敢貿然前進。孟獲對孟優說:“這是諸葛亮害怕我們追趕,所以在河北岸暫時停留,不出兩天他肯定會逃走。”於是,孟獲把蠻兵屯紮在河岸,又派人到山上砍伐竹子製作竹筏,準備渡河;還把那些敢於作戰的士兵,都調到了寨前。他卻不知道,蜀兵早已進入了他們的領地。
這一天,狂風大作。四周突然火光通明,戰鼓敲響,蜀兵殺了過來。蠻兵和獠丁頓時亂作一團,自相衝突。孟獲大驚失色,急忙帶領宗族和洞丁殺開一條血路,直奔舊寨。忽然,一彪人馬從寨中殺出,正是趙雲。孟獲慌忙退回西洱河,朝著偏僻的山路逃竄。又一彪人馬殺出,是馬岱。孟獲最後隻剩下幾十名殘兵敗將,朝著山穀深處逃去。他看到南、北、西三個方向都塵土飛揚,火光衝天,因此不敢前進,隻能朝著東邊奔逃。剛轉過山口,隻見一片大林子前麵,有幾十個人簇擁著一輛小車,車上端坐著孔明,正嗬嗬大笑:“蠻王孟獲!天要滅你,讓你逃到這裡,我已經等你很久了!”孟獲大怒,回頭對左右說:“我屢次中了這個人的詭計,受辱三次!今天好不容易在這裡碰到他,你們都給我奮力衝上去,把他連人帶車砍成粉碎!”幾名蠻兵騎著馬,猛地向前衝去。孟獲在前麵大聲呼喊,搶先衝到林子前麵,隻聽“哢嚓”一聲,他們踩到了陷坑,全都掉了下去。大林子裡轉出魏延,帶領著數百名士兵,把他們一個個拖出來,用繩索捆綁起來。
孔明先回到寨中,招安蠻兵以及各個甸的酋長和洞丁。此時,大部分蠻兵都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除了死傷的,其餘的全都歸降了。孔明用酒肉招待他們,好言撫慰,然後讓他們都回去了。蠻兵們都感慨不已,紛紛離去。不一會兒,張翼押著孟優來到。孔明教導他說:“你哥哥愚昧糊塗,你應該好好勸諫他。如今他已經被我擒獲四次了,還有什麼臉麵見人呢!”孟優滿臉羞愧,趴在地上請求免死。孔明說:“我今天不殺你。暫且饒你一命,你去勸勸你哥哥。”說完,讓武士解開他的繩索,放了孟優。孟優哭著拜謝後離去。沒過多久,魏延押著孟獲來到。孔明大怒道:“你這次又被我擒住了,還有什麼可說的!”孟獲說:“我這次誤中你的詭計,死不瞑目!”孔明喝令武士把他推出去斬首。孟獲毫無懼色,回頭看著孔明說:“你要是敢再放我回去,我一定報這四次被擒之仇!”孔明大笑,讓左右解開他的繩索,賜酒給他壓驚,還讓他坐在營帳中。孔明問道:“我四次都以禮相待,你為什麼還不服呢?”孟獲說:“我雖是未開化的人,但不像你專門使用詭計,我怎麼會服!”孔明說:“我再放你回去,你還能再戰嗎?”孟獲說:“丞相要是再抓住我,我那時一定真心降服,把本洞的財物全部獻出來犒勞軍隊,發誓不再反叛作亂。”孔明聽後,笑著放他走了。孟獲高興地拜謝後離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孟獲回去後,聚集了各洞的壯丁數千人,朝著南方緩緩行進。很快,他就看到塵土飛揚,一隊人馬趕來,原來是他的弟弟孟優,帶著重新整頓的殘兵,前來為哥哥報仇。兄弟二人抱頭痛哭,訴說著之前的遭遇。孟優說:“我們的軍隊屢次戰敗,蜀兵屢次獲勝,實在難以抵擋。我們隻能到山陰的洞中躲避,不出去迎戰。蜀兵受不了暑熱,自然就會退兵。”孟獲問道:“哪裡可以躲避呢?”孟優說:“往西南方向有個洞,叫禿龍洞。洞主朵思大王和我交情很好,我們可以去投奔他。”於是,孟獲先讓孟優前往禿龍洞,去見朵思大王。朵思大王急忙帶著洞兵出來迎接,孟獲進入洞中,行完禮後,訴說了之前的事情。朵思大王說:“大王放心。如果蜀兵來了,我讓他們一個人、一匹馬都回不了家鄉,讓諸葛亮也死在這裡!”孟獲大喜,向朵思大王請教計策。朵思大王說:“這個洞隻有兩條路:東北方向的那條路,就是大王你來的路,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也甘甜,人馬都能通行;如果用木石把洞口堵住,就算有百萬大軍,也進不來。西北方向有一條路,山高險峻,道路狹窄;其中雖然有小路,但藏著很多毒蛇惡蠍;黃昏時分,煙瘴彌漫,一直到巳時、午時才會消散,隻有未時、申時、酉時這三個時辰可以往來;那裡的水不能喝,人馬很難通行。此外,這裡還有四個毒泉:一個叫啞泉,水很甜,人要是喝了,就會說不出話來,不出十天必死;第二個叫滅泉,這水和開水沒什麼兩樣,人要是用來洗澡,皮肉都會爛掉,露出骨頭,必死無疑;第三個叫黑泉,水稍微清澈一些,人要是濺到身上,手腳都會變黑,然後死去;第四個叫柔泉,水像冰一樣寒冷,人要是喝了,咽喉沒有暖氣,身軀軟弱無力,像棉花一樣,最後死去。這裡連蟲鳥都沒有,隻有漢朝的伏波將軍馬援曾經來過;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人來過了。現在把東北方向的大路堵住,讓大王穩穩地住在我的洞裡。如果蜀兵看到東路被截斷,一定會從西路進來;他們在路上找不到水喝,要是看到這四個毒泉,肯定會去喝,就算有百萬大軍,也都回不去了。還用得著動刀兵嗎!”孟獲聽後,大喜過望,抬手放在額頭說道:“今天終於有了安身的地方!”他又朝著北方指了指,說:“任憑諸葛亮神機妙算,也施展不了手段!這四個毒泉的水,足以報我戰敗的仇恨了!”從這以後,孟獲、孟優每天都和朵思大王一起設宴暢飲。
再說孔明,連續幾天都不見孟獲出兵,於是傳令讓大軍離開西洱河,向南進發。當時正值六月盛夏,天氣酷熱難耐,仿佛火烤一般。有後人寫詩描繪南方的酷熱:“山澤欲焦枯,火光覆太虛。不知天地外,暑氣更何如!”還有詩寫道:“赤帝施權柄,陰雲不敢生。雲蒸孤鶴喘,海熱巨鼇驚。忍舍溪邊坐?慵拋竹裡行。如何沙塞客,擐甲複長征!”孔明率領大軍正在行進,忽然哨探飛馬前來報告:“孟獲退到禿龍洞裡不出來了,把洞口的要道都用石頭堵住,裡麵有士兵把守;那裡山勢險惡,山嶺陡峭,我們無法前進。”孔明請來呂凱詢問,呂凱說:“我曾經聽說過這個洞有條路,但具體情況不太清楚。”蔣琬說:“孟獲四次被擒,已經嚇破了膽,怎麼還敢再出來呢?況且現在天氣炎熱,軍馬疲憊不堪,再去征討也沒什麼好處,不如班師回朝吧。”孔明說:“如果這樣,那就正中孟獲的計謀了。我軍一撤退,他必然會趁機追擊。我們已經到了這裡,哪有再回去的道理!”於是,孔明命令王平帶領數百名士兵作為前部,讓剛剛歸降的蠻兵帶路,尋找西北方向的小路前進。走到一處泉水邊時,人馬都口渴難耐,紛紛爭著喝這泉水。王平探清這條路後,回去報告孔明。等大軍回到大寨時,那些喝了泉水的士兵都不能說話了,隻能指著嘴巴示意。孔明大驚,知道他們是中了毒,於是親自駕駛小車,帶著幾十個人前去查看。隻見一潭清澈的泉水,深不見底,散發著陣陣寒氣,士兵們都不敢嘗試。孔明下車,登上高處眺望,隻見四周峰嶺環繞,聽不到一點鳥雀的叫聲,心中十分疑惑。忽然,他遠遠望見山岡上有一座古廟。孔明攀著藤條,沿著葛蔓爬了上去,隻見一間石屋中,塑著一位將軍端坐在那裡,旁邊有一塊石碑,原來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的廟宇。馬援當年平定南蠻來到這裡,當地人便建廟祭祀他。孔明對著廟宇拜了兩拜,說道:“我受先帝托孤的重任,如今奉聖旨前來平定南蠻;本打算等蠻方平定後,再北伐曹魏,吞並東吳,重新安定漢室。如今軍士們不熟悉地理,誤飲了毒水,不能出聲。懇請尊神念在本朝的恩義上,顯靈護佑三軍!”祈禱完畢,孔明走出廟宇,尋找當地人詢問情況。隱隱約約看見對麵山上有一位老叟拄著拐杖走來,容貌十分奇特。孔明把老叟請進廟宇,行完禮後,兩人在石頭上相對而坐。孔明問道:“老人家貴姓?”老叟說:“老夫早就聽聞大國丞相的大名,有幸能見到您。我們蠻方的人,大多承蒙丞相活命之恩,都感激不儘。”孔明詢問泉水的情況,老叟回答說:“軍隊喝的是啞泉的水,喝了就說不出話來,過幾天就會死。除了這口泉,還有三口泉:東南方向有一口泉,水非常冰冷,人要是喝了,咽喉沒有暖氣,身軀軟弱無力,最後死去,名叫柔泉;正南方向有一口泉,人要是濺到身上,手腳都會變黑,然後死去,名叫黑泉;西南方向有一口泉,像開水一樣滾燙,人要是用來洗澡,皮肉都會脫落,最後死去,名叫滅泉。我們這裡有這四口泉,毒氣聚集,沒有藥可以醫治,而且煙瘴很重,隻有未時、申時、酉時這三個時辰可以往來,其他時辰都瘴氣彌漫,人一碰到就會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孔明聽聞老叟所言,焦急地說道:“倘若如此,那南蠻之地豈不是無法平定了?南蠻不平,又怎能吞並東吳、曹魏,複興漢室呢?我有負先帝托孤的重任,真是生不如死啊!”老叟連忙安慰道:“丞相不必擔憂。老夫知曉一處地方,可解此困境。”孔明一聽,趕忙問道:“老丈有何高見,還望不吝賜教。”老叟緩緩說道:“往正西方向幾裡處,有一個山穀,進入山穀前行二十裡,有一條溪流,名叫萬安溪。溪邊有一位高士,號為萬安隱者。此人已隱居在溪邊數十年未曾外出。他的草庵後麵有一眼泉水,名為安樂泉。人若中了毒,取這泉水飲用,便能痊愈。有人若是生了疥癩之疾,或是感染了瘴氣,在萬安溪中洗浴,自然也會無事。而且庵前有一種草,名叫薤葉芸香。人隻要口中含上一片,就能不被瘴氣侵襲。丞相可速速前去尋求。”孔明連忙拜謝,又問道:“承蒙老丈這般救命之恩,實在感激不儘。還請問老丈尊姓大名。”老叟走進廟宇,說道:“我本是此處的山神,奉伏波將軍之命,特來為丞相指引。”說罷,喝開廟後的石壁,閃身而入。孔明見狀,驚訝不已,再次對著廟神叩拜,然後沿著來時的路回到車上,返回大寨。
第二天,孔明備好信香和禮物,帶領王平以及那些中毒不能言語的士兵,連夜朝著山神所說的地方趕去。他們沿著山穀中的小徑前行,大約走了二十多裡,隻見高大的鬆樹、柏樹,茂密的竹子,奇異的花朵環繞著一座山莊。籬笆之中,有幾間茅屋,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孔明心中大喜,來到莊前敲門。一個小童應聲而出。孔明剛要通報姓名,就見一位頭戴竹冠、腳穿草履,身著白袍、腰係皂絛,碧眼黃發的人,欣然走了出來,說道:“來的莫不是漢丞相?”孔明笑著問道:“高士如何知曉?”隱者回答:“早就聽聞丞相率領大軍南征,怎能不知!”於是邀請孔明進入草堂。雙方行過禮後,分賓主坐下。孔明說道:“我受昭烈皇帝托孤之重,如今承蒙嗣君聖旨,率領大軍來到此地,想要收服蠻邦,使其歸服王化。沒想到孟獲躲入洞中,軍士們誤飲了啞泉之水。昨夜承蒙伏波將軍顯聖,說高士有藥泉可以救治。懇請高士大發慈悲,賜神水救救這些士兵的性命。”隱者說道:“老夫不過是山野間的閒散之人,怎敢勞煩丞相親自前來。那泉水就在庵後。”隨即讓小童取來泉水給眾人飲用。於是小童帶著王平等一眾啞軍,來到溪邊,取了泉水喝下。眾人隨即吐出惡涎,便能開口說話了。小童又帶領眾軍到萬安溪中沐浴。
隱者在庵中泡上柏子茶,端上鬆花菜,款待孔明。隱者告訴孔明:“這一帶的蠻洞中有很多毒蛇惡蠍,柳花飄落到溪泉之中,這溪水便不能飲用;但隻要掘地為泉,取井水飲用就可以。”孔明向隱者求取薤葉芸香,隱者讓眾軍隨意采摘,說道:“各人口中含上一片,自然就不會被瘴氣侵襲。”孔明拜問隱者的姓名,隱者笑著說:“我便是孟獲的兄長孟節。”孔明聽後,十分驚愕。隱者又說:“丞相不必起疑,且聽我細細道來:我與孟獲、孟優乃是一母同胞。父母早已亡故。兩個弟弟生性強悍凶惡,不肯歸服王化。我屢次勸諫,他們都不聽從,所以我才更名改姓,隱居在此。如今我那不爭氣的弟弟造反,又讓丞相勞師遠征,深入這荒蠻之地,受此辛苦,我孟節罪該萬死,所以特來在丞相麵前請罪。”孔明感歎道:“如今才相信,像盜蹠與下惠這般善惡截然不同的人,確實存在啊。”於是對孟節說:“我向天子上奏,封你為王,可好?”孟節說:“我正是因為嫌棄功名,才逃到這裡,怎會還有貪圖富貴的心思!”孔明便準備了金銀綢緞相贈,孟節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孔明歎息不已,拜彆孟節,回到大寨。後人有詩讚曰:“高士幽棲獨閉關,武侯曾此破諸蠻。至今古木無人境,猶有寒煙鎖舊山。”
孔明回到大寨後,命令軍士掘地取水。挖了二十多丈深,都沒有一滴水;總共挖了十幾處,都是如此。軍心開始有些慌亂。孔明半夜焚香向天禱告:“臣諸葛亮不才,仰仗大漢的福澤,受命平定南蠻。如今途中缺水,軍馬乾渴難耐。倘若上天不絕大漢,就請賜予甘泉!若大漢氣運已儘,臣諸葛亮等人甘願死在此處!”當晚禱告完畢,到了天亮一看,所有挖井之處都湧出了滿滿的甘泉。後人有詩讚道:“為國平蠻統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耿恭拜井甘泉出,諸葛虔誠水夜生。”孔明的軍馬得到了甘泉,便安然地從小路徑直來到禿龍洞前紮下營寨。蠻兵探聽到消息,跑去報告孟獲:“蜀兵沒有染上瘴疫之氣,也沒有乾渴之苦,那些毒泉都對他們不起作用。”朵思大王聽了,根本不信,親自和孟獲登上高山眺望。隻見蜀兵安然無恙,用大桶小擔搬運著水漿,飲馬做飯。朵思見狀,嚇得毛發直立,回頭對孟獲說:“這一定是神兵啊!”孟獲說:“我兄弟二人要與蜀兵決一死戰,就算死在軍前,也絕不肯束手就擒!”朵思說:“要是大王兵敗,我的妻子兒女也性命不保。應當殺牛宰馬,重賞洞丁,讓他們不避水火,直衝蜀寨,才有取勝的可能。”於是,他們重賞蠻兵,準備出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準備出發時,忽然有人來報,洞後偏西方向銀冶洞的二十一洞主楊鋒,率領三萬兵馬前來助戰。孟獲大喜,說道:“有鄰兵相助,我此戰必勝!”隨即和朵思大王出洞迎接。楊鋒帶兵進來,說道:“我有三萬精兵,都身披鐵甲,能夠飛山越嶺,足以抵擋百萬蜀兵;我有五個兒子,個個武藝高強。願意幫助大王。”楊鋒讓五個兒子進來拜見,隻見他們個個身材魁梧,威風凜凜。孟獲十分高興,便設宴款待楊鋒父子。酒喝到一半,楊鋒說:“軍中缺少樂趣,我隨軍帶來了一些蠻姑,擅長舞刀弄牌,為大家助助興。”孟獲欣然同意。不一會兒,數十個蠻姑披頭散發,光著腳丫,從帳外跳舞而入,一群蠻兵拍手唱歌應和。楊鋒讓兩個兒子上前敬酒。兩個兒子捧著酒杯來到孟獲、孟優麵前。二人接過酒杯,剛要喝酒,楊鋒大喝一聲,兩個兒子立刻將孟獲、孟優從座位上抓了下來。朵思大王剛想逃走,也被楊鋒擒住。蠻姑們在帳中橫刀攔住,誰敢靠近。孟獲說道:“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我和你都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無仇,為何要害我?”楊鋒說:“我兄弟子侄都感懷諸葛丞相的活命之恩,無以為報。如今你反叛,我怎能不將你擒獲獻給丞相!”
於是,各洞的蠻兵都紛紛回到自己的家鄉。楊鋒將孟獲、孟優、朵思等人押解到孔明的寨中。孔明傳令讓他們進來,楊鋒等人在帳下叩拜道:“我們子侄都感丞相恩德,所以擒獲孟獲、孟優等前來呈獻。”孔明重重地賞賜了他們,然後讓人把孟獲帶進來。孔明笑著問:“你這次心服了吧?”孟獲說:“這並非你的本事,是我洞中之人自相殘害,才落得如此下場。要殺便殺,我就是不服!”孔明說:“你誘騙我軍進入無水之地,又有啞泉、滅泉、黑泉、柔泉這些劇毒,我軍卻安然無恙,這難道不是天意嗎?你為何如此執迷不悟?”孟獲又說:“我祖祖輩輩居住在銀坑山中,那裡有三江之險,關隘堅固。你若能在那裡擒住我,我便子子孫孫,傾心歸服。”孔明說:“我再放你回去,讓你重整兵馬,與我一決勝負;要是那時再擒住你,你還不服,我就滅你九族。”說罷,喝令左右解開孟獲的繩索,放他離去。孟獲再次叩拜後離開。孔明又將孟優和朵思大王也都解開繩索,賜給他們酒食壓驚。二人嚇得膽戰心驚,不敢正視孔明。孔明讓人給他們備好鞍馬,送他們回去。正所謂:深臨險地非容易,更展奇謀豈偶然!不知道孟獲回去整頓兵馬再來,勝負將會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