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九十回 驅巨善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1 / 1)

話說孔明放走孟獲等人後,封楊鋒父子為官,重重賞賜了洞兵。楊鋒等人叩拜謝恩後離去。孟獲等人則連夜趕回銀坑洞。這洞外有三條江,分彆是瀘水、甘南水、西城水,三條江水在此交彙,故而稱為三江。洞北地勢較為平坦,方圓三百多裡,物產豐富。洞西二百裡處有鹽井。西南二百裡直達瀘水和甘南水。正南三百裡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環繞,山上出產銀礦,所以叫銀坑山。山上修築了宮殿樓台,作為蠻王的巢穴,還建有一座祖廟,名為“家鬼”。蠻人四季都會殺牛宰馬祭祀,稱為“卜鬼”,每年還常用蜀地人和外鄉之人祭祀。要是有人患病,不肯服藥,隻向師巫祈禱,稱為“藥鬼”。這裡沒有刑法,犯罪之人直接斬首。女子成年後,會在溪水中沐浴,男女相互混雜,自由婚配,父母也不會乾涉,稱為“學藝”。風調雨順的年份就種植稻穀,倘若收成不好,就殺蛇煮象當作食物。每個區域中,大戶人家的首領稱為“洞主”,次一級的稱為“酋長”。每月初一、十五,大家都會在三江城中進行買賣,交換貨物,當地風俗便是如此。

孟獲在洞中召集了宗黨一千多人,說道:“我屢次受蜀兵羞辱,發誓一定要報仇。你們有什麼好主意?”話還沒說完,一人應道:“我舉薦一人,定能打敗諸葛亮。”眾人一看,原來是孟獲的妻弟,現任八番部長,名叫帶來洞主。孟獲大喜,急忙詢問是誰。帶來洞主說:“西南方向有個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精通法術,出行騎著大象,能呼風喚雨,常有虎豹豺狼、毒蛇惡蠍跟隨,手下還有三萬神兵,極為英勇。大王可寫書信,備上禮物,我親自去求他。此人若答應相助,還怕什麼蜀兵!”孟獲很高興,讓國舅帶著書信前去,又命令朵思大王把守三江城,作為前方的屏障。

再說孔明率領大軍直抵三江城,遠遠望去,隻見此城三麵臨江,一麵通旱路。孔明便派魏延、趙雲一同率領一支軍隊,從旱路攻城。軍隊到達城下時,城上弓弩齊發。原來洞中之人大多擅長弓弩,一弩能同時射出十支箭,箭頭上都塗有毒藥,隻要有人中箭,皮肉就會潰爛,直至五臟暴露而死。趙雲、魏延無法取勝,回去拜見孔明,報告了藥箭的事情。孔明親自乘坐小車,到軍前查看虛實,回到寨中後,下令軍隊後退幾裡紮營。蠻兵見蜀兵遠遠退去,都大笑慶祝,隻當蜀兵是膽怯後退,因此夜間放心安睡,也不派人哨探。

孔明見軍隊退後,便關閉營寨,不再出戰。一連五天,都沒有發出號令。黃昏時分,微風漸起。孔明傳令:“每個士兵準備一幅衣襟,限一更時分清點,沒有的斬首。”眾將都不明白用意,士兵們隻好依令準備。初更時分,又傳令:“每個士兵用一幅衣襟包一包土,沒有的斬首。”眾人依舊不知何意,隻能照做。孔明接著傳令:“各軍包好的土,都送到三江城下交割,先到的有賞。”士兵們聽到命令,都包好淨土,飛奔到城下。孔明下令用土堆積成蹬道,先登上城的記頭功。於是蜀兵十多萬,加上降兵一萬多,把所包的土一齊扔到城下。霎時間,土堆成山,與城相連。一聲暗號響起,蜀兵紛紛上城。蠻兵急忙放弩,可大半人早已被擒,其餘的棄城而逃。朵思大王死在亂軍之中。蜀將率領軍隊分路剿殺。孔明奪取了三江城,將所得珍寶賞賜給三軍。敗逃的蠻兵回去報告孟獲:“朵思大王戰死,三江城失守。”孟獲大驚。正發愁時,有人來報蜀兵已經渡江,在銀坑洞前紮營。孟獲十分慌張。這時,屏風後突然有個女人大笑而出:“身為男子,怎麼如此沒智謀?我雖是一介女流,卻願與你出戰。”孟獲一看,原來是妻子祝融夫人。夫人世居南蠻,是祝融氏的後人,擅長使用飛刀,百發百中。孟獲起身稱謝。夫人欣然上馬,帶領宗黨猛將數百員、五萬生力洞兵,出銀坑宮闕,與蜀兵對敵。剛轉過洞口,一彪軍攔住去路,為首的蜀將是張嶷。蠻兵見狀,立刻分成兩路擺開陣勢。祝融夫人背後插著五口飛刀,手持丈八長標,騎著卷毛赤兔馬。張嶷見了,心中暗暗稱奇。二人催馬交鋒,沒打幾個回合,夫人撥馬便走。張嶷追趕過去,空中一把飛刀落下,張嶷急忙用手格擋,正中左臂,翻身落馬。蠻兵大喊一聲,將張嶷捆綁起來。馬忠聽說張嶷被擒,急忙出兵營救,卻也被蠻兵捆住。遠遠望見祝融夫人手持長標,勒馬而立,馬忠憤怒地衝上前去交戰,坐下馬卻突然絆倒,也被擒獲。二人都被押入洞中見孟獲。孟獲設席慶賀。夫人喝令刀斧手推出張嶷、馬忠斬首。孟獲阻止道:“諸葛亮放了我五次,這次若殺他的將領,就顯得不義了。暫且把他們囚禁在洞中,等擒住諸葛亮再殺不遲。”夫人聽從了他的話,笑著飲酒作樂。

敗兵回去報告孔明,孔明立刻叫來馬岱、趙雲、魏延三人,給他們交代計策,三人各自領軍出發。第二天,蠻兵報告洞中,說趙雲前來挑戰。祝融夫人立刻上馬出迎。二人交戰沒幾個回合,趙雲撥馬便走。夫人擔心有埋伏,收兵回洞。魏延又領軍前來挑戰,夫人縱馬迎戰。正打得激烈,魏延假裝戰敗逃走,夫人沒有追趕。第二天,趙雲再次領軍挑戰,夫人帶領洞兵出迎。二人戰了幾個回合,趙雲又假裝戰敗逃走,夫人按住長標沒有追趕。正要收兵回洞時,魏延帶領士兵齊聲辱罵,夫人憤怒地挺標來刺魏延。魏延撥馬便跑,夫人怒氣衝衝地追趕,魏延催馬奔入偏僻小路。忽然背後一聲響,魏延回頭一看,夫人連人帶馬摔倒在地。原來馬岱埋伏在此,用絆馬索絆倒了她,當場將她擒獲,押送到大寨。蠻將和洞兵趕來營救時,被趙雲一陣衝殺驅散。孔明端坐在帳上,馬岱押著祝融夫人來到,孔明急忙讓武士解開她的繩索,請到彆帳賜酒壓驚,派人前往孟獲處通報,想用夫人換回張嶷、馬忠二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孟獲答應了,放出張嶷、馬忠,還給孔明。孔明便送夫人回洞。孟獲迎接夫人,心中又是高興又是懊惱。忽然有人來報八納洞主到了。孟獲出洞迎接,隻見來人騎著白象,身穿金珠纓絡,腰懸兩口大刀,帶著一群喂養虎豹豺狼的人簇擁而入。孟獲再次叩拜,哀傷地訴說之前的事情。木鹿大王答應為他報仇。孟獲大喜,設宴款待。第二天,木鹿大王帶領本洞士兵,帶著猛獸出戰。趙雲、魏延得知蠻兵出動,便將軍馬布成陣勢。二人並駕齊驅站在陣前觀看,隻見蠻兵的旗幟器械都很特彆:很多人不穿甲胄,赤身裸體,麵目醜陋,身上帶著四把尖刀;軍中不鳴鼓角,而是敲鑼為號;木鹿大王腰掛兩把寶刀,手拿蒂鐘,騎著白象,從大旗中走出。趙雲見了,對魏延說:“我們征戰一生,從未見過這樣的人物。”二人正沉思時,隻見木鹿大王口中念念有詞,手搖蒂鐘。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如同暴雨傾盆。一聲畫角響起,虎豹豺狼、毒蛇猛獸乘風而出,張牙舞爪地衝了過來。蜀兵抵擋不住,紛紛後退。蠻兵隨後追殺,一直追到三江界路才返回。趙雲、魏延收攏敗兵,到孔明帳前請罪,詳細講述了事情經過。孔明笑著說:“這不是你們二人的過錯。我還沒出茅廬時,就知道南蠻有驅使虎豹的法術。我在蜀中已經準備好了破陣之物,隨軍有二十輛車,都封記在此。今天先用一半,留下一半以後另有用處。”於是讓左右取來十輛紅油櫃車到帳下,留下十輛黑油櫃車。眾人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孔明打開櫃子,裡麵都是木雕彩繪的巨獸,用五色絨線做毛發,鋼鐵做牙爪,一個可以乘坐十人。孔明挑選了一千多精壯軍士,讓他們每人攜帶一百個裝有煙火的物件,藏在軍中。第二天,孔明率軍大舉進攻,在洞前布陣。蠻兵探知消息,進洞報告蠻王。木鹿大王自認為無敵,便與孟獲帶領洞兵出戰。孔明頭戴綸巾,手持羽扇,身穿道袍,端坐在車上。孟獲指著孔明說:“車上坐的就是諸葛亮!要是擒住此人,大事就成了!”木鹿大王口中念咒,手搖蒂鐘。頃刻間,狂風大作,猛獸湧出。孔明將羽扇一揮,風便反向吹向蠻兵陣營,蜀陣中的假獸也擁了出來。蠻洞中的真獸見蜀陣中的巨獸口吐火焰,鼻冒黑煙,身上銅鈴搖晃,張牙舞爪地衝來,這些惡獸不敢前進,都逃回蠻洞,反而將蠻兵撞倒無數。孔明率軍大舉進攻,鼓角齊鳴,向前追殺。木鹿大王死在亂軍之中。洞內孟獲的宗黨都棄了宮闕,翻山越嶺逃走。孔明大軍占領了銀坑洞。

第二天,孔明正要分兵捉拿孟獲,忽然有人來報:“蠻王孟獲的妻弟帶來洞主,因勸說孟獲歸降,孟獲不聽,現在他將孟獲、祝融夫人以及宗黨數百人全部擒來,獻給丞相。”孔明聽後,立刻叫來張嶷、馬忠,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二將領了計策,帶領二千精壯士兵,埋伏在兩廊。孔明讓守門將都放他們進來。帶來洞主帶著刀斧手押著孟獲等數百人,在殿下叩拜。孔明大喝一聲:“給我拿下!”兩廊的壯兵一齊衝出,兩人捉一個,將他們全部捆綁起來。孔明大笑道:“就憑你這點小詭計,怎麼瞞得過我!你見前兩次都是本洞人擒你歸降,我沒有加害,就以為我深信不疑,所以來詐降,想在洞中殺我!”喝令武士搜查他們身上,果然都藏有利刀。孔明問孟獲:“你原本說在你家中擒住你,你才會心服,今天怎麼說?”孟獲說:“這是我們自己來送死,不是你的本事。我心裡還是不服。”孔明說:“我已經擒住你六次了,你還不服,要到什麼時候才肯歸服?”孟獲說:“你第七次擒住我,我才會真心歸服,發誓不再反叛。”孔明說:“你的巢穴已經被攻破,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讓武士解開他們的繩索,嗬斥道:“這次再被擒住,要是還抵賴,絕不輕饒!”孟獲等人抱頭鼠竄地逃走了。

話說那些戰敗的蠻兵有一千多人,大半都帶著傷四處逃竄,正好遇到了蠻王孟獲。孟獲收攏了這些敗兵,心裡稍微寬慰了些,便和帶來洞主商量道:“如今我的洞府已經被蜀兵占領,我們現在能投奔哪裡安身呢?”帶來洞主說:“隻有一個國家能夠打敗蜀國。”孟獲一聽,滿心歡喜地問:“我們能去哪裡呢?”帶來洞主回答:“往東南方向七百裡,有一個國家叫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高一丈二,不吃五穀雜糧,以生蛇和惡獸為食;他身上長著鱗片,刀箭都無法傷到他。他手下的軍士,都穿著藤甲。這藤甲的材料取自山澗中的藤條,藤條盤繞在石壁之上。烏戈國人將其采集後,浸泡在油裡,半年後取出來晾曬;曬乾後再浸泡,如此反複十多遍,才製成鎧甲。穿上這鎧甲,渡江不會下沉,沾水也不會打濕,刀箭都刺不進去,所以他們的軍隊被稱為藤甲軍。現在大王可以去請求他們相助。要是得到他們的幫助,擒獲諸葛亮就如同利刀破竹一般容易。”孟獲聽後十分高興,立刻前往烏戈國去拜見兀突骨。烏戈國的洞穴裡沒有房屋,人們都居住在土穴之中。孟獲進入洞中,再次叩拜,哀傷地訴說之前的遭遇。兀突骨說:“我率領本洞的軍隊,幫你報仇。”孟獲欣然拜謝。於是,兀突骨叫來兩名領兵的俘長,一個叫土安,一個叫奚泥,發動三萬士兵,全都身著藤甲,離開烏戈國,朝著東北方向進發。他們來到一條江邊,這條江叫桃花水,兩岸生長著桃樹,多年來掉落的桃花葉子漂浮在水中。彆的國家的人喝了這江水就會喪命,唯獨烏戈國人喝了,會精神倍增。兀突骨的軍隊在桃花渡口紮下營寨,等待蜀兵到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說孔明派蠻人去打探孟獲的消息,探子回來報告說:“孟獲請來了烏戈國主,帶領三萬藤甲軍,現在駐紮在桃花渡口。孟獲還在各個番邦聚集蠻兵,準備合力抵抗我軍。”孔明聽後,率領大軍繼續前進,一直來到桃花渡口。隔著江岸,孔明望見那些蠻兵,模樣怪異,不像正常人,十分醜陋。他又向當地人打聽,得知當下桃葉正飄落,江水不能飲用。孔明於是退兵五裡紮下營寨,留下魏延守寨。

第二天,烏戈國主帶領一隊藤甲軍渡過江來,金鼓喧天。魏延率領士兵出寨迎戰。蠻兵如潮水般湧來。蜀兵用弩箭射向藤甲,卻都無法穿透,箭紛紛落在地上;用刀砍、用槍刺,也無法傷到他們。蠻兵們都手持鋒利的刀和鋼叉,蜀兵根本抵擋不住,紛紛敗逃。蠻兵沒有追趕,退回了營地。魏延回到營中,再次趕到桃花渡口,隻見蠻兵穿著鎧甲渡水返回;其中有疲憊困乏的,把鎧甲脫下來放在水麵上,坐在上麵渡江。魏延急忙回到大寨,向孔明詳細稟報了這些情況。孔明找來呂凱和當地人詢問。呂凱說:“我向來聽聞南蠻中有個烏戈國,那裡的人不遵循人倫綱常。而且他們有藤甲護身,很難受傷。還有這桃葉惡水,本國人喝了反而精神抖擻,彆的國家的人喝了就會死亡。這樣的蠻方之地,就算我們大獲全勝,又有什麼好處呢?不如早點班師回朝。”孔明笑著說:“我好不容易來到這裡,怎麼能輕易離開!我明天自然有平定蠻方的計策。”於是,孔明命令趙雲協助魏延守寨,暫且不要輕易出戰。

第二天,孔明讓當地人帶路,自己乘坐小車來到桃花渡口北岸一處偏僻的地方,仔細觀察地理環境。遇到山勢險峻、道路崎嶇,車子無法通行的地方,孔明就下車步行。忽然,他來到一座山前,望見一個山穀,形狀如同長蛇,四周都是光滑陡峭的石壁,沒有樹木,中間隻有一條大路。孔明問當地人:“這個山穀叫什麼名字?”當地人回答:“這裡叫盤蛇穀。出了山穀就是通往三江城的大路,山穀前麵叫塔郎甸。”孔明聽後十分高興,說道:“這是上天賜給我在這裡成功的機會啊!”於是,他沿著原路返回,上車回到營寨,叫來馬岱,吩咐道:“給你十輛黑油櫃車,還要一千根竹竿,櫃裡裝的東西,要按照這樣準備。你帶領本部士兵,守住盤蛇穀的兩頭,依照計劃行事。給你半個月的時間,務必把一切準備妥當。到時候就按計劃實施。倘若有任何泄漏,一定按照軍法處置。”馬岱領命而去。孔明又叫來趙雲,吩咐道:“你去盤蛇穀後麵,在三江城的大路口按照這樣的安排防守。所需的物品,要按時準備好。”趙雲領命離開。孔明接著叫來魏延,說道:“你帶領本部士兵去桃花渡口紮營。如果蠻兵渡水來進攻,你就放棄營寨,朝著插有白旗的地方撤退。半個月內,你必須連續輸掉十五場戰鬥,放棄七個營寨。要是隻輸了十四場,就彆來見我。”魏延領命,心中很不痛快,怏怏地離開了。孔明又讓張翼另外帶領一支軍隊,按照指定的地方,修築營寨;然後命令張嶷、馬忠帶領本洞投降的一千人,按照計劃行動。每個人都依照計策開始執行。

再說孟獲對烏戈國主兀突骨說:“諸葛亮詭計多端,最喜歡設下埋伏。今後交戰,要吩咐三軍:隻要看到山穀中林木茂盛的地方,千萬不可輕易前進。”兀突骨說:“大王說得有道理。我已經知道中原人擅長使用詭計。今後就按照大王說的辦。我在前麵廝殺,你在後麵指揮。”兩人商議妥當。忽然有人來報,說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紮起了營寨。兀突骨立刻派兩名俘長帶領藤甲軍渡過河,與蜀兵交戰。沒打幾個回合,魏延就戰敗逃走。蠻兵擔心有埋伏,沒有追趕,自行返回。第二天,魏延又去紮營。蠻兵偵察到後,再次帶領眾人渡河來挑戰。魏延出兵迎戰。沒打幾個回合,魏延又敗逃。蠻兵追殺了十多裡,見四周沒有任何動靜,就在蜀兵的營寨中駐紮下來。第三天,兩名俘長請兀突骨到營寨,報告了這件事。兀突骨隨即率領大軍前進,追擊了魏延一陣。蜀兵紛紛丟棄鎧甲和兵器逃走,隻見前方有一麵白旗。魏延帶領敗兵,急忙朝著白旗的方向奔去,那裡早有一座營寨,他們便在營寨中駐紮下來。兀突骨驅趕著士兵追到這裡,魏延又帶領士兵放棄營寨逃走。蠻兵占領了蜀兵的營寨。第四天,蠻兵又繼續向前追殺。魏延回兵交戰,不到三個回合又戰敗,依舊朝著白旗的方向逃跑,又有一座營寨,魏延便在營寨中屯駐。第五天,蠻兵再次追到。魏延稍微交戰一下又逃走。蠻兵又占領了蜀兵的營寨。

長話短說,魏延邊戰邊退,已經連續輸掉了十五場戰鬥,接連放棄了七個營寨。蠻兵大舉進攻,一路追殺。兀突骨親自在軍前破敵,一路上隻要看到林木茂盛的地方,就不敢前進;他派人遠遠望去,果然看到樹陰中有旌旗飄動。兀突骨對孟獲說:“果然不出大王所料。”孟獲大笑道:“諸葛亮這次被我識破了計謀!大王連日來戰勝了他十五場,奪取了七個營寨,蜀兵望風而逃。諸葛亮已經無計可施了;隻要再向前推進,大事就成了!”兀突骨十分高興,於是不再把蜀兵放在心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到了第十六天,魏延帶領著殘兵敗將,前來與藤甲軍對陣。兀突骨騎著大象衝在最前麵,頭戴日月狼須帽,身披金珠纓絡,兩肋下露出鱗片甲,眼睛裡微微閃爍著光芒,手指著魏延破口大罵。魏延撥轉馬頭就跑。後麵蠻兵一擁而上。魏延帶領士兵轉過盤蛇穀,朝著白旗的方向奔逃。兀突骨率領著士兵,在後麵緊緊追趕。兀突骨望見山上沒有草木,料想沒有埋伏,便放心地追擊。追到山穀中,隻見數十輛黑油櫃車擋在路中。蠻兵報告說:“這是蜀兵運糧的道路,因為大王的軍隊來了,他們丟下糧車逃走了。”兀突骨大喜,催促士兵繼續追趕。眼看就要衝出穀口,卻不見蜀兵的蹤影,隻見橫木和亂石從山上滾落下來,把穀口堵住了。兀突骨命令士兵開路前進,忽然看見前麵大小車輛裡裝載著乾柴,瞬間都燃燒起來。兀突骨急忙下令退兵,隻聽到後麵的軍隊發出呼喊,報告說穀口已經被乾柴堵住,那些車裡裝的都是火藥,一齊燃燒起來。兀突骨見四周沒有草木,心裡還不太慌張,命令士兵尋找出路。隻見山上兩邊紛紛丟下火把,火把所到之處,地上的藥線都被點燃,瞬間飛起鐵炮。整個山穀中火光亂舞,隻要碰到藤甲,就立刻燃燒起來。兀突骨和三萬藤甲軍,被燒得相互擁抱在一起,全都死在了盤蛇穀中。

孔明在山上往下望去,隻見蠻兵被火燒得伸拳蹬腿,大半被鐵炮打得頭破臉碎,都死在了山穀裡,散發出一股難聞的臭味。孔明不禁流下眼淚,歎息道:“我雖然為國家立下了功勞,但必然會折損壽命啊!”左右的將士們,也無不感慨歎息。

再說孟獲在營寨中,正盼著蠻兵回來報告消息。忽然,有一千多人笑著來到營寨前跪拜,說道:“烏戈國的軍隊和蜀兵大戰,把諸葛亮圍困在盤蛇穀中了。特地請大王前去接應。我們都是本洞的人,是不得已才投降蜀國的;如今知道大王來了,特地來助戰。”孟獲聽後十分高興,立刻帶領宗黨和聚集的番人,連夜上馬出發;讓這些蠻兵在前麵帶路。剛到盤蛇穀,就看見火光衝天,臭氣熏人。孟獲知道中計了,急忙退兵,這時左邊張嶷,右邊馬忠,兩路軍隊衝殺出來。孟獲剛要抵抗,突然一聲大喊,蠻兵中大半都是蜀兵,把蠻王宗黨和聚集的番人全部擒獲。孟獲獨自一人騎馬殺出重圍,朝著山間小路逃去。

孟獲正在逃跑,隻見山凹裡湧出一隊人馬,簇擁著一輛小車。車中端坐著一個人,頭戴綸巾,手持羽扇,身穿道袍,正是孔明。孔明大聲喝道:“反賊孟獲!這次你還有什麼可說的?”孟獲急忙掉轉馬頭逃跑。旁邊突然閃過一員將領,攔住了去路,正是馬岱。孟獲措手不及,被馬岱生擒活捉。此時,王平、張翼已經帶領一支軍隊趕到蠻兵的營寨,把祝融夫人和所有老小都活捉了過來。

孔明回到營寨,升帳坐下,對眾將說:“我今天用的這個計策,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大大損害了陰德。我料到敵人一定會認為我在林木茂盛的地方設下埋伏,所以我故意虛設旌旗,實際上並沒有兵馬,以此來迷惑他們。我讓魏延連續輸掉十五場戰鬥,就是為了讓敵人堅定他們的想法。我看到盤蛇穀隻有一條路,兩邊都是光滑的石頭,沒有樹木,下麵都是沙土,所以讓馬岱把黑油櫃車安排在穀中,車裡的油櫃裡,裝的都是事先製造好的火炮,名叫‘地雷’,一炮裡麵藏著九炮,每隔三十步埋上一個,中間用打通竹節的竹竿來引藥線;隻要一發動,山崩石裂。我又讓趙子龍準備好草車,安排在穀中。還在山上準備了大木和亂石。然後讓魏延把兀突骨和藤甲軍引入穀中,等魏延出來後,就截斷他們的退路,隨後放火燒穀。我聽說:‘有利於水的東西必定不利於火。’藤甲雖然刀箭無法穿透,但它是用油浸泡過的,遇到火就會燃燒。蠻兵如此頑劣,不用火攻怎麼能取勝呢?但讓烏戈國的人幾乎滅絕,這是我的大罪過啊!”眾將紛紛下拜,說道:“丞相的神機妙算,鬼神都難以揣測啊!”

孔明命令把孟獲押過來。孟獲跪在帳下。孔明讓人解開他的繩索,讓他先在彆的帳中喝酒吃飯,壓壓驚。孔明把負責酒食的官員叫到坐榻前,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官員領命而去。

孟獲和祝融夫人、孟優、帶來洞主以及所有宗黨在彆的帳中飲酒。忽然,有一個人走進帳中對孟獲說:“丞相覺得難為情,不想和您見麵。特地讓我來放您回去,再召集人馬前來決一勝負。您現在可以趕快離開了。”孟獲流著眼淚說:“七擒七縱,自古以來從未有過這樣的事情。我雖然是蠻夷之人,但也懂得禮義,難道真的能如此不知羞恥嗎?”於是,他和兄弟、妻子、宗黨等人,都趴在地上,袒露上身,向孔明謝罪道:“丞相的天威,讓南人再也不敢反叛了!”孔明問:“你現在服了嗎?”孟獲哭著謝罪說:“我子子孫孫都感激丞相的再生之恩,怎麼敢不服!”孔明於是請孟獲到帳中,設宴慶祝,還讓他永遠擔任洞主。之前奪取的土地,全部歸還。孟獲的宗黨和眾蠻兵,無不感恩戴德,都興高采烈地跳躍著離開了。後人有詩稱讚孔明:“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製蠻王。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

長史費禕進諫說:“如今丞相親自率領士卒,深入這荒蠻之地,收服了蠻方。現在蠻王已經歸服,為什麼不設置官吏,和孟獲一起治理這裡呢?”孔明說:“這樣做有三個難處:留下外地人就得留下軍隊,可軍隊的糧草無法解決,這是第一個難處;蠻人在戰爭中死傷慘重,父兄多有死亡,留下外地人卻不留下軍隊,必定會引發禍患,這是第二個難處;蠻人多次犯下廢殺的罪行,他們心裡有疑慮,留下外地人終究難以讓他們信任,這是第三個難處。現在我不留下人,也不運輸糧草,讓這裡與外界相安無事就好。”眾人都十分佩服。於是,蠻方的人都感激孔明的恩德,為孔明建立生祠,四季祭祀,都稱呼他為慈父;各自送來珍珠金寶、丹漆藥材、耕牛戰馬,資助軍用,發誓不再反叛。南方就此平定。

話說孔明犒勞完軍隊,準備班師回蜀,命令魏延帶領本部士兵作為前鋒。魏延帶領軍隊剛到瀘水,忽然陰雲密布,水麵上狂風驟起,飛沙走石,軍隊無法前進。魏延退兵回來報告孔明。孔明於是請來孟獲詢問情況。正所謂:塞外蠻人方帖服,水邊鬼卒又猖狂。不知道孟獲會怎麼說,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渣男滅我滿門,我就重生當他皇嬸 開局四個孽徒,師尊後院日日起火 蝙蝠俠穿越蜘蛛俠 青春的燼火 康城警事錄 捍衛地球家園 屯田就送仨老婆,為了養家我竟成皇帝?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