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1 / 1)

有詩說道:

兄弟之間的情誼最為親密,往往在酒後便能吐露真情。

何清不顧同胞兄弟之義,何濤又怎會知曉眾賊之名。

輕慢賊寇致使賊人暗中逃脫,打草驚蛇使得事情難以成功。

隻因一紙公文,引出了天罡地煞一眾好漢。

當時,何觀察對兄弟何清說:“這錠銀子是官府懸賞的,可不是我拿來哄你的,之後還有重賞。兄弟,你快說說,這夥人怎麼就被你攥在手心了?”隻見何清從身邊的招文袋裡摸出一個經折兒,指著說:“這夥賊人都記在上麵。”何濤問:“你快講講,怎麼會寫在這上麵的?”

何清說:“不瞞哥哥,前些日子我賭博輸得精光,連一文盤纏都沒有了。有個一起賭博的人,帶我去北門外十五裡,一個叫安樂村的地方,在一家王家客店裡湊局小賭。因為官府下了文書,要求本村凡是開客店的,都要準備登記文簿,還要蓋上勘合印信。每晚有客商來投宿,都得問清楚他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姓甚名誰,做什麼買賣,都得抄寫在簿子上。官府檢查的時候,每個月要去裡正那裡報一次名。因為店裡的小二哥不識字,就請我幫他抄了半個月。六月初三那天,有七個販棗子的客人,推著七輛江州車兒來店裡歇腳。我認出其中為首的一個客人,是鄆城縣東溪村的晁保正。我怎麼會認得他呢?我以前曾跟著一個閒漢去投奔過他,所以認識。我登記文簿的時候,問他:‘客人貴姓?’隻見一個留著三髭須、麵皮白淨的人搶著回答說:‘我們姓李,從濠州來,販棗子去東京賣。’我雖然照寫了,但心裡有些懷疑。第二天,他們就離開了。店主帶我去村裡賭博,走到一處三叉路口,看見一個漢子挑著兩個桶。我不認識他,店主卻跟他打招呼說:‘白大郎,去哪裡?’那人回答說:‘有擔醋,拿去村裡財主家賣。’店主跟我說:‘這人叫白日鼠白勝,是個賭徒。’我當時也沒多想。後來聽到外麵沸沸揚揚地傳言:‘黃泥岡上有一夥販棗子的客人,用蒙汗藥麻翻了人,劫走了生辰綱。’我猜那為首的不是晁保正還能是誰!現在隻要抓住白勝,一問便知詳情。這個經折兒就是我抄寫的副本。”何濤聽了,十分高興,立刻帶著兄弟何清徑直來到州衙,見到了太守。府尹問:“那案子有什麼進展了嗎?”何濤稟報道:“稍微有些消息了。”

府尹把他們叫進後堂,詳細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何清一五一十地稟明了情況。當下,府尹便派了八個捕快,與何濤、何清一起,連夜趕到安樂村。他們讓店主人帶路,直奔白勝家。當時正是三更時分,他們讓店主人去叫門,說是要打火。隻聽見白勝在床上發出聲音,問他老婆,他老婆說:“他害熱病,一直沒出汗。”眾人把白勝從床上拖起來,隻見他麵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就用繩索把他綁了,喝道:“黃泥岡上的好事是你做的吧!”白勝哪裡肯承認。眾人又把他老婆也捆了,她也不肯招供。眾捕快在屋裡四處尋找贓物和其他賊人,搜到床底下時,發現地麵不平整,眾人便挖開,還不到三尺深,眾多公人齊聲大喊,白勝頓時麵如土色,原來從地下挖出了一包金銀。眾人隨即把白勝的頭臉包起來,帶上他老婆,扛著贓物,連夜趕回濟州城。到了五更天,天剛亮的時候,他們把白勝押到廳前,用繩索捆好,審問他主謀是誰。白勝抵死不認,堅決不肯招出晁保正等七人。眾人連打了他三四頓,打得他皮開肉綻,鮮血直流。府尹喝道:“原告已經招出了贓物,捕快也已經知道是鄆城縣東溪村的晁保正了。你這家夥怎麼抵賴得過?你快說出那六個人是誰,就不再打你了。”白勝又撐了一會兒,實在熬不住了,隻得招供說:“為首的是晁保正。他和另外六個人來拉攏我,讓我給他們挑酒,我真的不認識那六個人。”知府說:“這倒不難。隻要抓住晁保正,那六個人的下落就清楚了。”於是,先取來一麵二十斤重的死枷,把白勝枷了;他的老婆也被鎖了,押到女牢裡關押起來。隨即,府尹簽發了一紙公文,派何濤親自帶領二十個眼明手快的公人,前往鄆城縣投遞,要求鄆城縣立刻捉拿晁保正以及其他不知姓名的六個正賊。還讓原來押送生辰綱的兩個虞候跟著去指認抓人。出發前,叮囑他們不要大張旗鼓,以免走漏了消息。眾人星夜趕到鄆城縣,先把這一行人以及兩個虞候都藏在客店裡,隻帶一兩個人跟著去縣衙投遞公文,徑直朝鄆城縣衙門走去。

當時是巳牌時分,知縣剛剛退了早衙,縣衙前靜悄悄的。何濤走到縣衙對麵的一個茶坊裡坐下,一邊喝茶一邊等候。喝了一杯茶後,他問茶博士:“今天縣衙前怎麼這麼安靜?”茶博士說:“知縣相公早衙剛散,所有公人和告狀的人都去吃飯了,還沒回來。”何濤又問:“今天縣裡是哪個押司當值?”茶博士指著說:“今天當值的押司來了。”何濤一看,隻見從縣裡走出一個吏員。看那人的模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眼睛如同丹鳳一般明亮,眉毛好似臥蠶一樣清秀。兩顆耳垂圓潤飽滿,像珍珠般滴溜溜地掛著,一雙眼睛漆黑明亮,如同點漆一般。嘴唇方正,胡須在下巴處顯得十分輕盈;額頭寬闊,頭頂平整,皮肉飽滿,天庭飽滿。坐定時宛如猛虎般威嚴,走動時又似狼般矯健。年紀三十左右,卻有救濟萬人的度量;身軀六尺,胸懷掃除四海的誌向。上應星魁,感應著乾坤的秀氣;下臨凡世,凝聚著山嶽的靈氣。誌氣高昂,胸襟寬廣。刀筆之才敢與蕭相國相比,聲名遠揚不讓孟嘗君。

這位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因為他長得麵黑身矮,人們都叫他黑宋江;又因為他在家極為孝順,為人仗義疏財,大家都稱他為孝義黑三郎。他的父親還健在,母親去世得早,下麵有個兄弟,叫鐵扇子宋清,和父親宋太公在村裡務農,靠著一些田園維持生計。宋江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對刀筆極為精通,官場之道也十分嫻熟,還喜愛練習槍棒,學會了多種武藝。他平生最喜歡結交江湖好漢:隻要有人來投奔他,無論身份高低,他都一概接納,留在莊上款待,整天陪伴,毫無厭煩之意;要是有人要離開,他還會儘力資助,出手極為大方,視金錢如糞土。彆人向他要錢物,他也從不推脫。而且他喜歡行方便,常常為人排憂解難,隻想著周全彆人的性命。他經常施舍棺材和藥餌,救濟貧苦之人,周濟彆人的急難,扶助他人的困苦。因此,在山東、河北一帶,他的名聲很大,人們都稱他為及時雨,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時雨,能拯救萬物。曾有一首《臨江仙》稱讚宋江的好處:

出身於花村的刀筆小吏,英靈之氣上應天星。他仗義疏財,才能出眾。侍奉雙親極為孝順,對待士人很有名聲。他濟弱扶傾,心地慷慨,聲名如同冰月般高潔。他是四方稱讚的及時甘雨。山東人稱他為呼保義,他就是豪傑宋公明。

當時,宋江帶著一個隨從,從縣衙前走出來。隻見何觀察當街迎上去,喊道:“押司,這邊請坐,喝杯茶。”宋江見他一副公人的打扮,急忙還禮說:“尊兄是哪裡的?”何濤說:“請押司到茶坊裡,咱們邊喝茶邊說話。”宋江說:“好的。”兩人走進茶坊坐下,隨從都被打發到門前等候。宋江問:“請問尊兄高姓大名?”何濤回答:“小人是濟州府緝捕使臣何觀察。敢問押司貴姓大名?”宋江說:“是我眼拙,沒認出觀察,多有得罪。小吏姓宋名江。”何濤立刻倒地便拜,說道:“久聞大名,一直無緣拜見。”宋江說:“不敢當!觀察請上坐。”何濤說:“小人隻是個小弟,怎敢占上座。”宋江說:“觀察是上司衙門的人,又是遠道而來的客人。”兩人謙讓了一番,宋江坐了主位,何濤坐了客席。宋江對茶博士說:“來兩杯茶。”不一會兒,茶就送來了。兩人喝了茶,把茶盞放在桌子上。

宋江問:“觀察到我們縣裡,不知上司有什麼公務?”何濤說:“不瞞押司,來貴縣是要捉拿幾個要緊的人。”宋江問:“莫非是賊情公事?”何濤說:“有密封的公文在此,還請押司幫忙。”宋江說:“觀察是上司派來負責此事的人,小吏怎敢怠慢。不知是什麼要緊的賊情?”何濤說:“押司是負責文案的人,說出來也無妨。我們府管轄的黃泥岡上有一夥賊人,一共八個,用蒙汗藥麻翻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派去給蔡太師送生辰綱的十五個軍健,劫走了十一擔金珠寶貝,價值十萬貫的正贓。如今已經抓到了一個從賊,叫白勝,他供出七個正賊都在貴縣。這是太師府特地派一個乾辦,在我們府裡立等要這個案子的結果,希望押司能儘快幫忙辦理。”宋江說:“彆說太師府有要求,就是觀察您親自帶著公文來要,我怎敢不抓捕送人。隻是不知道白勝供出的那七個人的名字?”何濤說:“不瞞押司,為首的是貴縣東溪村的晁保正。另外還有六個從賊,不知道姓名,還請押司多多費心。”

宋江聽了何濤的話,心裡猛地一驚,暗自思忖:“晁蓋可是我的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下這等彌天大罪,我若不救他,一旦被捕獲,性命可就沒了。”這麼一想,他心裡頓時慌亂起來。但宋江還是強裝鎮定,應道:“晁蓋這家夥,一向奸猾,在本縣裡上上下下,沒一個人不討厭他。如今終於做出這等事,也該讓他嘗嘗苦頭!”何濤說道:“那就麻煩押司趕緊著手辦理此事了。”宋江說:“這倒不難,此事就如同甕中捉鱉,手到擒來。隻是有一點:這密封的公文,還得觀察您親自在公堂上當著本官的麵呈交,本官看過之後,才好下令處置,派人去捉拿。小吏我可不敢私下擅自拆開!這件公事非同小可,千萬彆輕易泄露給彆人。”何濤說:“押司見解高明,還請幫忙引薦。”宋江說:“本官處理了一早上事務,有些疲倦,正在稍作休息。觀察您稍等片刻,等他坐堂的時候,我再來請您。”何濤說:“還望押司務必幫忙促成此事。”宋江說:“這是理所當然的,您彆這麼客氣。我回一趟家,安排一下家裡的事務就來,觀察您先坐一會兒。”何濤說:“押司請便,去忙您的事。小弟我就在這兒專門等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江站起身,走出茶坊的雅間,囑咐茶博士:“那位官人要是還想喝茶,一並算在我的賬上。”說完,他離開茶坊,飛快地跑回住處。一到地方,他先吩咐隨從去叫縣衙的當值人員,在茶坊門前等候,還特意叮囑:“要是知縣坐堂,你就去茶坊裡穩住那位公人,跟他說‘押司馬上就來’,讓他稍微等一等。”安排妥當後,宋江從馬槽裡牽出自己的馬,把馬鞍等裝備都弄好,牽到後門外。他拿起鞭子,翻身上馬,不緊不慢地離開了縣衙。出了東門後,他猛地揮了兩鞭,那馬便撒開蹄子,朝著東溪村飛奔而去。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晁蓋的莊上。莊客看到宋江來了,趕忙進去通報。這正是:

有仁有義的宋公明,結交豪強秉持著真誠的誌向。

一旦機密陰謀全都泄露,六人便要趁著夜色匆忙逃生。

且說晁蓋正和吳用、公孫勝、劉唐在後園的葡萄樹下喝酒。此時,阮氏三兄弟已經拿到分得的錢財,回石碣村去了。晁蓋聽到莊客稟報說宋押司在門前,便問道:“有多少人跟著他一起來的?”莊客回答:“就他獨自一個人,騎著快馬趕來,說有急事要見保正。”晁蓋心想:“肯定出大事了。”於是趕忙出來迎接。宋江上前施了一禮,拉著晁蓋的手,就往旁邊的小房間走去。晁蓋問道:“押司,你怎麼來得這麼匆忙?”宋江說:“哥哥,你還不知道吧,咱們可是心腹弟兄,我這次是拚著性命來救你。如今黃泥岡的事敗露了!白勝已經被抓到濟州的大牢裡,他供出了你們六個人。濟州府派了一個何緝捕,帶著好些人,拿著太師府的鈞帖和本州的公文,來抓你們七個人,還說你是帶頭的。幸虧這事落到我手裡!我就借口說知縣睡著了,讓何觀察在縣衙對麵的茶坊裡等我,所以趕緊飛馬跑來給你報信。哥哥,常言道,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要是不趕緊跑,還等什麼呢!我回去後,會引著他在公堂上呈交公文,知縣很快就會派人連夜來抓你們。你們可千萬彆耽擱,要是出了什麼差錯,那可怎麼辦!哥哥可彆怪小弟我沒趕來救你。”晁蓋聽了,大吃一驚,說道:“賢弟,你的大恩大德,我真是難以報答!”宋江說:“哥哥,你就彆多說了,趕緊安排逃命的事,彆再囉嗦。我這就回去了。”晁蓋說:“我們七個人,其中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已經拿到錢財,回石碣村去了;後麵還有三個人在這兒,賢弟你見他們一麵吧。”宋江跟著晁蓋來到後園,晁蓋指著那三個人介紹道:“這位是吳學究;這位是公孫勝,從薊州來的;這位是劉唐,東潞州人。”宋江簡單地和他們行了個禮,轉身就要走,還不忘叮囑:“哥哥,你保重,趕緊逃命!兄弟我先走了。”宋江走到莊前,上了馬,揮了兩鞭,又像來時一樣,快馬加鞭朝著縣裡趕去。

且說晁蓋對吳用、公孫勝、劉唐三人說:“你們認識剛才進來和我見麵的這個人嗎?”吳用說:“他怎麼這麼慌慌張張地就走了?到底是誰呀?”晁蓋說:“你們三位還不知道呢,要不是他來,咱們的性命可就懸了!”三人大驚失色,問道:“莫不是消息走漏,咱們這事敗露了?”晁蓋說:“多虧了這位兄弟,冒著天大的風險來給我們報信!原來白勝已經被抓到濟州大牢裡,供出了我們七個人。本州派了個緝捕何觀察,帶著一些人,拿著太師的鈞帖,到鄆城縣來,指名要抓我們七個。多虧他穩住了那個公人,讓他在茶坊裡等著,自己飛馬先來通知我們。現在他回去交公文,一會兒就會派人連夜來抓我們。這可怎麼辦才好?”吳用說:“要不是這個人來報信,咱們可就全掉進網裡了。這位大恩人姓甚名誰?”晁蓋說:“他就是本縣的押司,人稱呼保義宋江。”吳用說:“我隻聽聞過宋押司的大名,卻一直沒能和他見麵。雖說住得近在咫尺,卻總是沒機會相見。”公孫勝、劉唐都問:“莫不是江湖上傳說的及時雨宋公明?”晁蓋點頭說:“正是他。他和我是心腹之交,結拜的弟兄。吳先生你沒見過他,不過在四海之內,他可是名不虛傳。能結交到這樣的兄弟,也算沒白活。”

晁蓋問吳用:“咱們現在情況危急,到底怎麼解救呢?”吳用說:“兄長,不用再商量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晁蓋說:“剛才宋押司也讓我們走為上計,可往哪兒走才好呢?”吳用說:“我心裡已經想好了。現在咱們收拾五七擔財物挑著,一起走,投奔石碣村阮氏三兄弟家裡去。”晁蓋說:“三阮是打魚的人家,怎麼能安置得下我們這麼多人呢?”吳用說:“兄長,你怎麼這麼不細心。石碣村再往前走,就是梁山泊。如今梁山泊裡非常興旺,官軍捕盜都不敢正眼瞧他們。要是被官軍逼得緊了,我們就直接入夥!”晁蓋說:“你這想法正合我意。隻是怕他們不肯收留我們。”吳用說:“我們有的是金銀財寶,送些給他們,就能入夥了。”晁蓋說:“既然這樣,那就這麼定了,事不宜遲!吳先生,你就和劉唐帶幾個莊客,挑著擔子先去阮家安頓好,然後在旱路上接應我們。我和公孫先生收拾好了就來。”於是,吳用、劉唐把打劫生辰綱得來的金珠寶貝,裝了五六擔,叫五六個莊客一起吃了酒食。吳用把銅鏈藏在袖子裡,劉唐提著樸刀,押著五七擔財物,一行十幾個人,朝著石碣村出發了。晁蓋和公孫勝則在莊上收拾東西。有些不願意跟著走的莊客,晁蓋就給他們些錢物,讓他們去投奔彆的主人;願意走的,就在莊上整理財物,打包行李。有詩為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師的公文下達州府,晁蓋麵臨災禍危機四伏。

若不是宋江偷偷來報信,七人難逃這場飛來橫禍。

再說宋江快馬回到住處,又連忙趕到茶坊。隻見何觀察正在門前張望。宋江說:“觀察久等了。村裡有個親戚,到我住處說了些家務事,所以耽擱了一會兒。”何濤說:“有勞押司幫忙引薦。”宋江說:“請觀察跟我到縣裡去。”兩人進了衙門,正好知縣時文彬正在公堂上處理事務。宋江拿著密封的公文,帶著何觀察,一直走到書案邊,讓左右的人掛上回避牌。宋江上前稟報道:“這是濟州府送來的公文,因為賊情緊急,特地派緝捕使臣何觀察來呈交文書。”知縣接過公文拆開,當場看了之後,大驚失色,對宋江說:“這可是太師府派乾辦來立等回話的大事。這夥賊人得趕緊派人去捉拿。”宋江說:“白天去隻怕會走漏消息,最好派人連夜去抓。抓住晁保正,另外六個人的下落就清楚了。”知縣時文彬說:“這東溪村的晁保正,向來是有名的好漢,他怎麼會做這種事呢?”隨即叫來尉司和兩個都頭:一個姓朱名仝,一個姓雷名橫。這兩人可不是一般人!

當下,朱仝和雷橫二人來到後堂,領了知縣的命令,和縣尉一同上了馬,徑直前往尉司。他們在那兒點起一百多名馬步弓手和土兵,又與何觀察以及兩個虞候會合,準備前去捉拿晁蓋等人。當晚,眾人都帶上繩索、武器,縣尉騎著馬,兩個都頭也各自騎馬,他們腰間掛著腰刀,背上背著弓箭,手裡還拿著樸刀,前後簇擁著馬步弓手,出了東門,朝著東溪村的晁家飛奔而去。等趕到東溪村時,已經是一更天了,眾人都到一個觀音庵集合。朱仝說:“前麵就是晁家莊。晁蓋家有前後兩條路,要是一起去攻打前門,他肯定從後門跑了;要是都去攻打後門,他又會從前門跑掉。我知道晁蓋身手不凡,又不清楚那六個人是什麼來頭,但肯定也不是什麼善茬。他們都是不要命的主,要是一起殺出來,再加上莊客幫忙,我們怎麼抵擋得住。隻能聲東擊西,等他們亂了陣腳,我們再動手。不如我和雷都頭分成兩路,我跟你各帶一半人,都步行前往,我先去他後門埋伏,等聽到呼哨聲為信號,你們從前門隻管打進去,見一個捉一個,見兩個捉一雙。”雷橫說:“說得有道理。朱都頭,你和縣尉相公從前門打進去,我去截住後路。”朱仝說:“賢弟,你不明白。晁蓋莊上有三條活路,我平時都留意到了。我去那裡,認得路,不用火把也能看清。你還不知道他們的出沒之處,要是走漏了消息,那可就麻煩了。”縣尉說:“朱都頭說得對,你帶一半人去吧。”朱仝說:“隻需要三十來個人就夠了。”於是,朱仝領著十個弓手、二十個土兵,先行出發了。縣尉再次上馬,雷橫把馬步弓手安排在前後,保護著縣尉。土兵們都在馬前,二三十個火把明晃晃的,眾人拿著叉、樸刀、留客住、鉤鐮刀,一起朝著晁家莊奔去。到了莊前,還有半裡多路,隻見晁蓋莊裡突然燃起一把火,從中堂燒了起來,黑煙滾滾,紅焰衝天。又走了沒十幾步,隻見前後門四麵八方,大約有三四十處火起,火光熊熊,一齊燃燒起來。前麵雷橫拿著樸刀,後麵眾土兵呐喊著,一齊把莊門打開,衝進裡麵一看,火光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明亮,卻一個人也沒見到。隻聽見後麵有人呐喊起來,喊著前麵的人趕緊捉人。原來,朱仝有心要放晁蓋,故意哄騙雷橫去攻打前門。而雷橫其實也有心要救晁蓋,本想爭先去打後門,卻被朱仝說服,隻好去攻打前門。他們這麼故意大驚小怪、聲東擊西,就是為了催促晁蓋趕緊逃走。

朱仝那時趕到莊後時,晁蓋還在收拾東西,尚未完畢。莊客看到朱仝來了,趕緊跑去報告晁蓋:“官軍到了!事不宜遲。”晁蓋讓莊客四下裡隻管放火,他和公孫勝帶著十幾個願意走的莊客,大聲呼喊著,挺起樸刀,從後門殺了出來,大喝道:“擋我者死,避我者生!”朱仝在黑影裡喊道:“保正彆跑,朱仝我在這裡等你多時了。”晁蓋哪裡顧得上他說的話,和公孫勝拚命殺出一條血路。朱仝故意虛晃一下,讓開一條路,放晁蓋逃走了。晁蓋讓公孫勝帶著莊客先走,自己押後。朱仝帶著步弓手從後門衝進去,喊道:“前麵趕緊追趕賊人。”雷橫聽到喊聲,轉身便出了莊門,叫馬步弓手分頭去追趕。雷橫在火光下,東張西望,裝作在找人。朱仝撇下土兵,挺著刀去追趕晁蓋。晁蓋一邊跑,一邊說:“朱都頭,你乾嘛一直追我?我又沒做壞事。”朱仝見後麵沒人,才敢說:“保正,你還沒看出我的好意嗎?我怕雷橫固執,不懂做人情,所以騙他去打前門,我在後麵等你出來放你走。你看我給你閃開條路讓你過去。你彆去彆的地方,隻有梁山泊可以安身。”晁蓋說:“深感你的救命之恩,日後必定報答。”有詩為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捕盜之人為何與盜賊相通,隻因仁義之心打動了他。

都頭已經為盜賊開辟生路,觀察又怎能建立大功。

朱仝正追趕著,隻聽見背後雷橫大喊:“彆讓賊人跑了!”朱仝叮囑晁蓋:“保正,你彆慌,隻管往前跑,我自有辦法支開他。”朱仝回頭喊道:“有三個賊人朝東邊小路跑了。雷都頭,你趕緊去追。”雷橫帶著人,便朝著東小路,和土兵們一起追去了。朱仝一邊和晁蓋說著話,一邊假裝追趕,就像在護送他一樣。漸漸地,在黑影裡晁蓋不見了蹤影,朱仝故意裝作失足,撲倒在地。眾土兵上前扶起朱仝,關切地詢問,朱仝回答:“黑影裡看不清路,不小心走到野田裡,滑倒了,閃到了左腿。”縣尉說:“跑了正賊,這可怎麼辦?”朱仝說:“不是我不追,實在是天黑,沒辦法。這些土兵沒幾個頂用的,不敢往前衝!”縣尉又讓土兵去追,眾土兵心裡嘀咕:“兩個都頭都對付不了,我們又能有什麼用。”於是都假裝追了一會兒,回來報告:“黑燈瞎火的,根本不知道他們從哪條路跑了。”雷橫也追了一陣回來,心裡琢磨:“朱仝和晁蓋關係最好,很可能是他放了晁蓋,我又何必做惡人。其實我也有心放他,現在他已經走了,隻是沒做成這個人情。晁蓋那人也不是好惹的。”回來後他便說:“根本追不上,這夥賊人太厲害了!”

縣尉和兩個都頭回到莊前時,已經是四更時分。何觀察見眾人七零八落,趕了一夜,一個賊人都沒抓到,叫苦不迭:“這可怎麼回濟州去見府尹啊!”縣尉沒辦法,隻好捉了幾家鄰舍,押解到鄆城縣裡。

這時,知縣一夜沒睡,正等著回報。聽說賊都跑了,隻抓了幾個鄰舍,知縣把這些鄰舍帶到公堂審問。眾鄰舍辯解道:“小人等雖然在晁保正家附近居住,遠的相隔兩三裡地,近的也隔著一些村坊。他家莊上經常有舞槍弄棒的人來,我們怎麼知道他做了這種事?”知縣逐一詢問,非要問出個下落。其中一個緊鄰報告說:“要想知道實情,除非問他家的莊客。”知縣說:“聽說他家莊客都跟著走了。”鄰舍說:“也有不願意去的,還在這裡。”知縣聽了,立刻派人,帶著這個緊鄰去東溪村抓人。不到兩個時辰,就抓到了兩個莊客。在公堂審問時,這兩個莊客一開始抵賴,經不住拷打,隻得招供:“一開始是六個人商議,小人隻認得一個是本鄉教書的先生,叫吳學究。一個叫公孫勝,是個道士。還有一個黑大漢,姓劉。另外那三個,小人不認識,是吳學究找來的。聽說他們姓阮,住在石碣村,是打魚的,兄弟三個。就這些是實情。”知縣取了一紙招狀,把兩個莊客交給何觀察,回了一道詳細的公文,呈給本府。宋江從中周旋,讓這些鄰舍都被保釋回家等候。

且說眾人與何濤押解著兩個莊客,連夜回到濟州,正好府尹升堂。何濤帶著眾人來到廳前,稟報了晁蓋燒莊逃跑的事,又把莊客的口供說了一遍。府尹說:“既然是這樣,再把白勝帶出來。”問白勝:“那三個姓阮的到底住在哪裡?”白勝抵賴不過,隻得供認:“三個姓阮的,一個叫立地太歲阮小二,一個叫短命二郎阮小五,一個是活閻羅阮小七,都住在石碣湖村裡。”知府問:“還有那三個人姓什麼?”白勝報告說:“一個是智多星吳用,一個是入雲龍公孫勝,一個叫赤發鬼劉唐。”知府聽了後說:“既然有了下落,先把白勝照舊關押,收在牢裡。”隨即又喚來何觀察,派他去石碣村緝捕這幾個賊人。

正是因為何濤前往石碣村,引出了一場大亂。山東大地從此不得安寧,河北之地也為之震動。天罡地煞眾星,開始尋找風雲際會的時機;水滸寨中,即將彙聚各路豪傑。這一去,將使得三十六位豪傑齊聚,七十二位煞星降臨。究竟何觀察怎樣去石碣村緝捕賊人,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