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鬥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鬥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

第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鬥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2 / 2)

西南方門旗的影子裡,一隊軍馬舉著紅旗,士兵們身著白甲。前麵一麵引軍繡旗,上麵用金線繡著坤卦,下麵繡著飛熊。那麵旗飄動時,推出一員大將,他的打扮如下:

當先湧出英雄將,赳赳威風添氣象。

魚鱗鐵甲緊遮身,鳳翅金盔拴護項。

衝波戰馬似龍形,開山大斧如弓樣。

紅旗白甲火光飛,正據西南坤位上。

號旗上寫著:“驃騎大將急先鋒索超”。他左右兩邊的副將,左邊是錦毛虎燕順,右邊是鐵笛仙馬麟。三員大將手持兵器,都騎著戰馬,站在陣前。

東北方門旗的影子裡,一隊軍馬打著皂旗,士兵們身著青甲。前麵一麵引軍繡旗,上麵用金線繡著艮卦,下麵繡著飛豹。那麵旗飄動時,簇擁出一員大將,他的裝扮是:

虎坐雕鞍膽氣昂,彎弓插箭鬼神慌。

朱纓銀蓋遮刀麵,絨縷金鈴貼馬旁。

盔頂穰花紅錯落,甲穿柳葉翠遮藏。

皂旗青甲煙雲內,東北天山守艮方。

號旗上寫得分明:“驃騎大將九紋龍史進”。他左右兩邊的副將,左邊是跳澗虎陳達,右邊是白花蛇楊春。三員大將手持兵器,都騎著戰馬,站在陣前。

西北方門旗的影子裡,一隊軍馬舉著白旗,士兵們身著黑甲。前麵一麵引軍旗,上麵用金線繡著乾卦,下麵繡著飛虎。那麵旗飄動時,推出一員大將,他的打扮如下:

雕鞍玉勒馬嘶風,介胄棱層黑霧蒙。

豹尾壺中銀鏃箭,飛魚袋內鐵胎弓。

甲邊翠縷穿雙鳳,刀麵金花嵌小龍。

一簇白旗飄黑甲,天門西北是乾宮。

號旗上寫著:“驃騎大將青麵獸楊誌”。他左右兩邊的副將,左邊是錦豹子楊林,右邊是小霸王周通。三員大將手持兵器,都騎著戰馬,站在陣前。

八方的陣勢布置得如同鐵桶一般嚴密,陣門裡馬軍跟著馬隊,步軍跟著步隊,將士們各自手持鋼刀大斧、闊劍長槍,旗幡整齊,隊伍威嚴。在這八陣的中央,隻見一圈都是杏黃旗,中間夾雜著六十四麵長腳旗,上麵用金線繡著六十四卦,也分成四門。南門都是馬軍,在正南方向的黃旗影子裡,簇擁出兩員上將,他們的裝扮一模一樣。隻見:

熟銅鑼間花腔鼓,簇簇攢攢分隊伍。

戧金鎧甲赭黃袍,剪絨戰襖葵花舞。

垓心兩騎馬如龍,陣內一雙人似虎。

周圍繞定杏黃旗,正按中央戊己土。

這兩員首將都騎著黃馬,上首是美髯公朱仝,下手是插翅虎雷橫。這一隊人馬全都是黃旗,將士們身著黃袍銅甲,騎著黃馬,馬的韁繩也是黃色的。中央陣的四門,東門守將是金眼彪施恩,西門是白麵郎君鄭天壽,南門是雲裡金剛宋萬,北門是病大蟲薛永。在那黃旗的中間,立著那麵寫有“替天行道”的杏黃旗,旗杆上拴著四條絨繩,由四個身強力壯的軍士穩穩扶住。中間騎在馬上守護這麵旗幟的壯士,他的模樣是怎樣的呢?隻見:

冠簪魚尾圈金線,甲皺龍鱗護錦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凜凜身軀長一丈,中軍守定杏黃旗。

這個守旗的壯士便是險道神鬱保四。在那簇黃旗的後麵,是一叢炮架,站在那裡的炮手是轟天雷淩振,他帶著二十多個副手,圍繞著炮架。炮架後麵,一排都擺放著撓鉤套索,這是準備用來捉敵將的器械。撓鉤手的後麵,又是一圈五彩的旗幡,環繞著的是七重圍子手,四麵立著二十八麵繡旗,上麵繡著用金線勾勒的二十八宿星辰,中間立著一麵用堆絨繡成、鑲著珍珠邊、旗腳綴著金鈴、頂端插著雉尾的鵝黃色帥字旗。那個守護帥字旗的壯士又是怎樣的模樣呢?隻見:

鎧甲斜拴海獸皮,絳羅巾幘插花枝。

茜紅袍襖香綿甲,定守中軍帥字旗。

這個守旗的壯士便是沒麵目焦挺。在帥字旗的旁邊,站著兩個護旗的將士,他們都騎著戰馬,裝扮一樣。隻見:

一個戰袍披錦綺,一個鎧甲繡狻猊。一個穩把驊騮跨,

一個能將駿馬騎。一個鋼槍威氣重,一個利劍雪光飛。

一個緊護中軍帳,一個常依寶纛旗。

這兩個守護帥旗的壯士,一個是毛頭星孔明,一個是獨火星孔亮。在他們馬前馬後,排列著二十四個手持狼牙棍的鐵甲軍士。後麵有兩麵領戰繡旗,兩邊排列著二十四枝方天畫戟。左手邊的十二枝畫戟叢中,簇擁著一員驍將,他的裝扮是:

踞鞍立馬天風裡,鎧甲輝煌光焰起。

麒麟束帶稱狼腰,獬豸吞胸當虎體。

冠上明珠嵌曉星,鞘中寶劍藏秋水。

方天畫戟雪霜寒,風動金錢豹子尾。

繡旗上寫得分明:“小溫侯呂方”。在右手邊的十二枝畫戟叢中,也簇擁著一員驍將,他的裝扮如下:

三叉寶冠珠燦爛,兩條雉尾錦斕斑。

柿紅戰襖遮銀鏡,柳綠征裙壓繡鞍。

束帶雙跨魚獺尾,護心甲掛小連環。

手持畫杆方天戟,飄動金錢五色幡。

繡旗上寫得分明:“賽仁貴郭盛”。兩員將各自手持畫戟,威風凜凜地立在兩邊。在畫戟中間,有一簇鋼叉,兩名步軍驍將站在那裡,他們的裝扮相同。隻見:

虎皮磕腦豹皮裩,襯甲衣籠細織金。手內鋼叉光閃閃,

腰間利劍冷森森。衝劍窟,入刀林。弟兄端的有胸襟。

兩隻蓋地包天膽,一對誅龍斬虎人。

在這整齊的陣勢中,有兩人格外引人注目。一個是兩頭蛇解珍,一個是雙尾蠍解寶。兄弟倆各自手持三股蓮花叉,帶領著一行步戰軍士,守護在中軍周圍。緊接著,兩匹裝飾華麗的錦鞍馬上,坐著兩位文士,他們負責掌管賞功罰罪之事。左手邊的那位,身著烏紗唐帽,係著通犀帶,白色的羅乾配上黑色皂靴,顯得十分儒雅。他胸懷錦繡,才情縱橫,筆下如有龍蛇遊走,此人正是梁山泊掌管文案的聖手書生蕭讓。右手邊的那位,頭戴綠紗巾,上麵插著玉螳螂,身著香皂羅衫,紫色衣帶修長。他身為吏員,卻有著超越蕭相國的才乾,聲名遠揚四海,此人便是梁山泊掌管吏事的豪傑鐵麵孔目裴宣。

這兩位文士的馬後,整齊排列著二十四個身著紫衣、手持符節的人,他們站在道路兩旁,手持二十四把麻劄刀,刀林之中,立著兩個身著錦衣、負責行刑的劊子。其中一個劊子,皮製的主腰用紅色絲線緊密編織而成,羅製的踢串色彩斑斕;另一個劊子,雙環撲獸的裝飾閃耀著戧金的光澤,頭巾旁還點綴著花枝。一個身著白紗衫,遮護著錦繡般的身體;另一個穿著皂色禿袖,半露出鴉青色的衣衫。一個高高舉起漏塵斬鬼的法刀,一個緊緊握住水火棍。上首的是鐵臂膊蔡福,下手的是一枝花蔡慶。兄弟二人威風凜凜地站在陣前,左右兩邊都是持刀的護衛。

他們的背後,兩邊分彆擺放著二十四枝金槍和銀槍,每邊都有一員大將帶隊。左邊十二枝金槍隊裡,馬上端坐著一員驍將,他手持金槍,側身坐在戰馬上,英姿颯爽。隻見他騎著錦鞍駿馬,紫色絲韁飄逸,金翠花枝壓在鬢旁,雀畫弓如同懸掛著的一彎新月,龍泉劍散發著九秋寒霜般的寒光。身上的繡袍巧妙地製成鸚哥綠的顏色,戰服輕盈地裁剪成柳葉黃的色調,頭頂的纓花鮮豔奪目,手中緊握著金絲鐵杆槍,這位驍將正是梁山泊的金槍手徐寧。右手十二枝銀槍隊裡,馬上同樣坐著一員驍將,手持銀槍,也側身坐在駿馬上。他騎著蜀錦裝飾的鞍韉,寶鐙閃耀著光芒,五明駿馬身上的玉飾叮當作響。虎筋弦緊扣著雕弓,燕尾梢攢聚著羽箭。身上的綠錦袍上繡著金孔雀,紅色鞓帶束著紫鴛鴦,黃金甲若隱若現,手中的銀絲鐵杆槍熠熠生輝。這員驍將便是梁山泊的小李廣花榮。兩邊的這兩位將領,風流倜儻又威猛不凡,金槍手徐寧和銀槍手花榮,都戴著皂羅巾,鬢邊插著翠葉金花。左邊十二個金槍手身著綠色戰袍,右邊十二個銀槍手身著紫色戰袍。他們的背後,錦衣成對,花帽成雙,緋袍簇擁,繡襖攢聚。兩壁廂,碧幢翠幕,朱幡皂蓋,黃鉞白旄,青萍紫電,兩行整齊排列著二十四把鉞斧,二十四對鞭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中間,一字排開三把銷金傘蓋,三匹繡鞍駿馬英姿颯爽。正中馬前,立著兩位英雄。左手邊的壯士,儀表堂堂,世間無雙。他頭巾一側插著一根雉尾,束腰下掛著四顆銅鈴,黃羅衫子金光閃耀,飄帶繡裙相得益彰。腳上穿著兜小襪和嫩白的麻鞋,壓腿護膝是深青色的。他的旗標上寫著“神行”二字,隻要一聲令下,百十裡路程轉瞬即達,此人正是梁山泊能日行千裡的頭領神行太保戴宗。他手持鵝黃令字繡旗,專門負責在大軍中往來飛報軍情,調度兵馬、派遣將領等一應事務。右手邊與之相對的壯士,打扮得更是出眾超群,人間罕見。他身著褐衲襖,上麵滿是錦繡,青包巾遍體鑲嵌著金飾。鬢邊一朵翠花嬌豔欲滴,玉環閃耀著光芒。紅串繡裙裹著肚腹,白襠素練圍繞著腰身。落生弩子挑在棒頭,在百萬軍中顯得格外俊俏。此人便是梁山泊風流倜儻、機智過人、擅長機密事務的頭領浪子燕青。他背著強弩,插著利箭,手提齊眉杆棒,專門負責護持中軍。

遠遠望去,在中軍右邊的銷金青羅傘蓋之下,繡鞍馬上端坐著一位道德高深、聲名遠揚的羽士。他頭戴如意冠,玉簪翠筆,身著絳綃衣,宛如仙鶴舞動,周身散發著金霞。火神朱履映襯著桃花般的麵容,身上的環佩叮當作響,斜掛在腰間。背上背著雌雄寶劍,劍匣中微微噴薄出光華。青羅傘蓋簇擁著高大的牙旗,他穩穩地跨坐在紫騮馬上,此人便是梁山泊能夠呼風喚雨、役使鬼神的行法真師入雲龍公孫勝。他騎在馬上,背著兩口寶劍,手中穩穩地按著紫絲韁。在中軍左邊的銷金青羅傘蓋之下,錦鞍馬上坐著那位足智多謀、堪稱全勝軍師的人物。他身著白道服,鑲著皂羅邊,紫絲絛係著碧玉鉤環。手中的羽扇輕輕揮動,仿佛能撼動天關,頭上的綸巾微微揚起。貼身穿戴著暗銀色的鎧甲,穩穩地坐在垓心的雕鞍之上。腰間掛著一雙銅鏈,他便是梁山泊精通韜略、善於用兵的有道軍師智多星吳學究。此刻,他騎在馬上,手擎羽扇,腰懸兩條銅鏈。

而在正中那銷金大紅羅傘蓋之下,照夜玉獅子的金鞍馬上,端坐著那位仁義雙全的統軍大元帥。他頭戴鳳翅盔,盔上高高攢聚著金寶,身著渾金甲,金甲上密密麻麻地砌著龍鱗。錦征袍上花朵簇擁,如同陽春綻放,錕吾劍懸掛在腰間,寒光四射。繡腿絨圈閃爍著翡翠般的光澤,玉玲瓏帶束在麒麟般的腰間。真珠傘蓋展開,如紅雲般絢爛,此人正是梁山泊主,濟州鄆城縣人氏,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他全身披掛整齊,手持錕吾寶劍,騎著金鞍白馬,威風凜凜地站在陣前監戰,掌控著中軍。他的馬後,大戟長戈林立,錦鞍駿馬整齊排列,三五十員牙將個個騎著戰馬,手持槍刀,身背全副弓箭。馬後還設有二十四枝畫角,軍鼓大樂齊鳴。陣後又安排了兩隊遊兵,埋伏在兩側,作為護持力量。中軍的羽翼,左邊是沒遮攔穆弘,他帶著兄弟小遮攔穆春,統領著馬步軍一千五百人;右邊是赤發鬼劉唐,帶著九尾龜陶宗旺,統領著馬步軍一千五百人,潛伏在兩脅。後陣還有一隊陰兵,簇擁著馬上的三個女頭領,中間是一丈青扈三娘,左邊是母大蟲顧大嫂,右邊是母夜叉孫二娘。押陣的是她們的三位丈夫,中間是矮腳虎王英,左邊是小尉遲孫新,右邊是菜園子張青,他們總管著馬步軍兵二千。這座陣勢,氣勢恢宏,非同小可。隻見它明分八卦,暗合九宮,占儘天地機關,奪儘風雲氣象。前後排列著龜蛇之狀,左右分布著龍虎之形。奇兵與正兵交錯,依照陰陽造化之理。丙丁火行於前,如萬條烈火熊熊燒山;壬癸水隨其後,似一片烏雲沉沉覆地。左邊盤旋著青氣,右邊貫穿著白光。金霞布滿中央,黃道完全依循戊己方位。東西有序,南北多樣。四維有二十八宿之分,周回有六十四卦之變。先鋒勇猛無畏,合後英雄輩出。左統軍都是能奪旗斬將的豪傑,右統軍儘是可舉鼎拔山的壯士。整個陣勢盤曲交錯,看似雜亂,實則隊伍如長蛇般有序;整齊肅穆,安靜時的威儀如同伏地的猛虎。馬軍衝鋒陷陣,一往無前;步卒或前或後,配合默契。人人果敢勇猛,爭先出陣爭奪頭功;個個才能出眾,掠陣監軍擒拿敵將。此陣之精妙,休要誇讚八陣圖的成功,也不必空談六韜的取勝之道。恰似孔明施展妙計,李靖播弄神機。

樞密使童貫站在陣中的將台上,定睛看著梁山泊的兵馬。不一會兒,他們便擺成了這個九宮八卦陣勢。隻見軍馬雄壯,豪傑齊聚,將士們個個英勇非凡,童貫看得驚得魂飛魄散,心膽俱裂,不禁連聲說道:“怪不得來這裡收捕的官軍總是大敗而歸,原來他們如此厲害!”看了好一會兒,隻聽見宋江軍中催戰的鑼鼓聲擂個不停。童貫隻好走下將台,騎上戰馬,再次來到前軍,向眾將問道:“誰敢出去與敵軍喊話挑戰?”先鋒隊裡立刻轉出一員猛將,他縱身躍馬而出,在馬上欠身向童貫稟告道:“小將願意前往,請元帥下令。”眾人一看,原來是鄭州都監陳翥,他身著白袍銀甲,騎著青馬,馬頸上係著絳纓,手持一口大杆刀,擔任副先鋒之職。童貫立刻下令在軍中金鼓旗下擂響三通戰鼓,將台上揮動紅旗,指揮兵馬。陳翥從門旗下飛馬衝出陣來,兩軍頓時齊聲呐喊。陳翥勒住戰馬,橫著大刀,厲聲喝道:“你們這些無端的草寇,背逆的狂徒,天兵降臨,還不投降,難道要等到粉身碎骨,才後悔莫及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宋江所在的正南陣中,先鋒頭領虎將秦明,飛馬衝出陣來。他二話不說,舞動狼牙棍,直取陳翥。兩匹馬交錯在一起,兵器相互碰撞。秦明揮動狼牙棍當頭砸下,陳翥則舉刀迎麵砍來,四條臂膀交錯揮舞,八隻馬蹄上下翻飛。二人來來往往,反複廝殺,鬥了二十多個回合。秦明故意賣了個破綻,誘使陳翥追趕過來,陳翥一刀砍了個空。秦明趁機手起棍落,一棍正中陳翥的天靈蓋,連盔帶頂將其砸得粉碎。陳翥翻身落馬,當場斃命。秦明的兩員副將單廷珪、魏定國,飛馬直衝出陣,搶先牽走了陳翥的那匹好馬,接應秦明退回本陣。

東南方門旗之下,虎將雙槍將董平見秦明立下頭功,心中暗自思忖:“大軍已經激發了銳氣,此時不衝過去活捉童貫,更待何時!”他大喊一聲,如同陣前響起一聲霹靂,雙手各持一條槍,猛一拍馬,徑直朝著童貫的陣營衝了過去。童貫見勢不妙,趕忙勒回馬頭,朝著中軍逃去。西南方門旗之下,驃騎將急先鋒索超也大聲喊道:“此時不活捉童貫,更待何時!”他手持大斧,殺過陣來。中央的秦明見兩邊都衝殺過去,也揮動本隊的紅旗,率領軍馬一齊衝入陣中,試圖捉拿童貫。正所謂:從前作過事,沒幸一齊來。這一番衝殺,恰似數隻皂雕追逐紫燕,一群猛虎撲食羊羔。那麼,樞密使童貫的性命究竟如何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回90:金瞳鑒寶發家,全家悔不當初 太監無雙 京婚溫情 我就親一下 侯府撿的小福星,全城大佬爭著寵 神豪:萬倍返還,美女太主動了 好孕福妻嫁首長,絕嗣前夫氣瘋了 擁有男頻待遇後她爽翻了 成神,從龍巢開始[西幻] 易容偷家雙修成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