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燕青又請來李媽媽,也拜了她,認作乾娘。燕青告辭要回客店,李師師說道:“小哥就住在我家,彆回店裡歇宿了。”燕青道:“承蒙娘子錯愛,小人回店裡取些東西就來。”李師師叮囑道:“可彆讓我在這裡空等。”燕青說:“客店離這兒不遠,一會兒就到。”
燕青告彆李師師,徑直回到客店,將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戴宗。戴宗道:“如此甚好。隻是擔心兄弟你心猿意馬,定力不足。”燕青堅定地說:“大丈夫處世,若因酒色而忘了根本,那與禽獸有何區彆!燕青若有此心,願死於萬劍之下。”戴宗笑著說:“你我都是好漢,何必發此重誓。”燕青道:“怎能不發誓!兄長肯定會起疑心。”戴宗道:“你速去速回,見機行事,儘早辦完大事回來,彆讓我久等。宿太尉的書信,也等你來送去。”
燕青收拾了一包零碎的金珠細軟,再次回到李師師家。他將一半財物送給李媽媽,另一半分給李師師家的眾人,全家上下無不歡喜。李師師便在客位側邊收拾出一間房,讓燕青安歇。全家老小都稱呼燕青為叔叔。
也是機緣巧合,到了晚上,有人來報:“天子今晚要來。”燕青聽到這個消息,連忙去求李師師:“姐姐行行好,今晚讓小弟能見到聖顏,求得一紙禦筆赦書,赦免小人的罪過,這全仰仗姐姐的恩德。”李師師道:“今晚就讓你見天子一麵,你可得施展些本事,打動天顏,赦書自然就有著落了。”
天色漸晚,月色朦朧,花香四溢,蘭麝芬芳。隻見道君皇帝帶著一個小黃門,扮成白衣秀士的模樣,從地道徑直來到李師師家的後門。眾人來到閣子裡坐下,便吩咐將前後門戶關閉,點起明亮的燈燭。李師師精心梳妝打扮,整理好衣裳,前來迎接聖駕。行過拜舞、請安等禮儀後,天子命道:“去掉那些莊重的服飾,與寡人隨意相處。”李師師領命,脫去禮服,將天子迎入房中。家中早已備好各種精致的果子、珍奇的菜肴,擺在麵前。李師師舉杯向天子敬酒,天子十分高興,說道:“愛卿靠近些,與寡人一同就座。”
李師師見天子心情大好,便上前奏道:“臣妾有個姑舅兄弟,從小流落他鄉,今日才回來。他想見見聖上,不敢擅自做主,還望陛下恩準。”天子道:“既然是你的兄弟,宣他進來見寡人,有何不可。”奶娘隨即喚燕青來到房內,麵見天子。燕青伏地便拜。天子見燕青一表人才,心中十分歡喜。李師師讓燕青吹簫,侍奉聖上飲酒。過了一會兒,燕青又彈奏了一回阮,之後李師師讓燕青唱曲。燕青再次叩拜奏道:“小人所記的都是些淫詞豔曲,怎敢侍奉聖上!”天子道:“寡人微服私訪妓館,就是想聽些豔曲解悶,愛卿不必疑慮。”
燕青接過象板,再次叩拜聖上,然後對李師師說:“若音韻有差錯,還望姐姐指教。”燕青放開喉嚨,手擎象板,唱起了《漁家傲》一曲:
“一彆家鄉音信杳,百種相思,腸斷何時了!燕子不來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兒小。薄幸郎君何日到?想是當初,莫要相逢好!著我好夢欲成還又覺,綠窗但覺鶯聲曉。”
燕青唱罷,聲音宛如新鶯初啼,清韻悠揚。天子聽了十分歡喜,讓他再唱一曲。燕青拜倒在地,奏道:“臣還有一首《減字木蘭花》,請聖上聆聽。”天子道:“好,寡人願聽。”燕青拜謝後,便唱了《減字木蘭花》一曲:
“聽哀告,聽哀告,賤軀流落誰知道,誰知道!極天罔地,罪惡難分顛倒!有人提出火坑中,肝膽常存忠孝,常存忠孝!有朝須把大恩人報。”
燕青唱完,天子大為驚訝,問道:“愛卿為何唱這樣的曲子?”燕青大哭,拜倒在地。天子愈發疑惑,說道:“愛卿且訴說心中之事,寡人會為你做主。”燕青奏道:“臣犯下彌天大罪,不敢上奏。”天子說:“赦你無罪,儘管奏來。”燕青奏道:“臣自幼漂泊江湖,流落山東,跟隨客商路過梁山泊時,被劫擄上山,一住就是三年,今日才得以脫身逃命,回到京師。雖然見到了姐姐,卻不敢上街行走。倘若有人認出我,通報給官府,到時候如何辯解?”李師師趁機奏道:“我兄弟心中就為此事苦惱,還望陛下做主!”天子笑道:“此事容易!你是李行首的兄弟,誰敢拿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燕青用眼神向李師師示意,李師師便撒嬌向天子奏道:“臣妾隻求陛下親書一道赦書,赦免我兄弟,他才能安心。”天子說:“這裡沒有禦寶,如何書寫?”李師師又奏道:“陛下的禦筆,比玉寶天符還管用。若能為我兄弟寫一道護身符,那也是臣妾有幸逢此聖明之時。”天子被逼無奈,隻得命人取來紙筆。奶娘隨即捧上文房四寶。燕青把墨磨得濃濃的,李師師遞上紫毫象管毛筆,天子鋪開華美的花箋黃紙,在上麵大大地寫了一行字。臨寫時,天子又問燕青:“寡人忘了愛卿的姓氏。”燕青答道:“小人名叫燕青。”天子便寫下禦書:“神霄玉府真主宣和羽士虛靜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應無罪,諸司不許拿問。”下麵還押了禦書花字。燕青再次叩拜,領受了赦書。李師師舉杯向天子謝恩。
天子聽聞燕青所言,便問道:“你在梁山泊,必定熟知那裡的詳細情況。”燕青恭敬地奏道:“宋江這一夥人,大旗上寫著‘替天行道’,堂中以‘忠義’為名。他們不敢侵占州府,也不肯擾害良民,專門懲處貪官汙吏、讒佞小人。他們一心隻盼著朝廷招安,願意為國家效力。”天子又說:“寡人之前兩次降詔,派人招安,他們為何抗拒,不肯歸降?”燕青奏道:“第一次招安,詔書上沒有撫恤、招諭的話語,還換掉了禦酒,全是劣質村酒,因此事情才生變故。第二次招安,宣讀詔書的人故意讀錯句讀,意圖除掉宋江,暗藏奸計,所以又出了岔子。童樞密率軍前來,隻打了兩仗就被打得片甲不留。高太尉統領軍馬,役使天下民夫修造戰船征討,卻連梁山泊的一根折箭都沒得到,隻三陣下來,便被打得手足無措,軍馬折損了三分之二,他自己也被活捉上山。後來答應招安,才被放回,還帶走了山上的兩個人,卻把聞參謀留在那裡作為人質。”
天子聽後,歎息道:“寡人怎會知曉這些事!童貫回京時奏報說,軍士受不了暑熱,暫且收兵罷戰。高俅回軍奏稱,因將士染病無法繼續征戰,權且罷戰回京。”李師師也趁機奏道:“陛下雖然聖明,身居九重高位,卻被奸臣堵塞了賢能之路,這可如何是好?”天子聽了,連連歎息。
約莫到了深夜,燕青拿著赦書,叩頭請安後,便自行去歇息了。天子與李師師上床安寢,共度良宵。有詩為證:
清夜宮車暗出遊,青樓深處樂綢繆。
當筵誘得龍章字,逆罪滔天一筆勾。
當夜五更時分,自有內侍黃門前來接走天子。燕青起床後,借口清早有事要辦,徑直來到客店,把與天子交談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戴宗。戴宗說:“既然如此,那可真是萬幸。我們兩個去給宿太尉送書信。”燕青道:“吃完飯就去。”兩人吃了些早飯,帶上一籠子金珠細軟之物,拿著書信,徑直前往宿太尉府。在街坊上向人打聽,得知太尉還在宮裡未歸。燕青疑惑道:“這個時候正是退朝時間,怎麼還沒回來?”街坊的人說:“宿太尉是當今皇上寵信的近侍官員,早晚與天子形影不離,歸早歸晚,很難確定。”
正說著,有人喊道:“這不是太尉回來了嗎!”燕青心中一喜,便對戴宗說:“哥哥,你就在這衙門前等著,我去見太尉。”燕青走上前去,隻見一群身著錦衣、頭戴花帽的隨從簇擁著一頂轎子。燕青當即在當街跪下,說道:“小人有書信呈給太尉。”宿太尉見狀,吩咐道:“跟我進來。”燕青跟著來到廳前。太尉下了轎子,徑直走向側邊的書院坐下。太尉讓燕青進來,問道:“你是哪裡來的辦事人員?”燕青道:“小人從山東來,現有聞參謀的書信呈上。”太尉問:“哪個聞參謀?”燕青從懷中取出書信遞了過去。
宿太尉看了看封皮,說道:“我說是哪個聞參謀,原來是我幼年同窗的聞煥章。”於是拆開書信閱讀,信中寫道:
“侍生聞煥章沐手百拜,敬呈太尉恩相鈞座前:賤子自幼年時便出入您的門下,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前些日子,承蒙高殿帥將我召至軍前,參謀大事。無奈我的勸諫未被采納,忠言不被聽取,導致三次戰敗,實在羞愧難言。高太尉與我一同被擄,身陷囹圄。義士宋公明寬宏仁慈,不忍加害。如今高殿帥帶著梁山的蕭讓、樂和前往京城,欲求招安,將我留在此地作為人質。萬望恩相能在天子麵前美言幾句,早日降下招安的旨意,讓義士宋公明等人能夠早日贖罪獲恩,建功立業。這不僅是國家之幸,更是天下之幸!您將立下萬古功名,彰顯千年義勇。若能救我脫離困境,我將銘記您的再生之恩。在此誠懇陳言,望您明察,不勝感激!
宣和四年春正月日,聞煥章再拜奉上。”
宿太尉看完信,大為驚訝,問道:“你是誰?”燕青答道:“小人是梁山泊的浪子燕青。”隨即出去取來籠子,徑直來到書院。燕青稟報道:“太尉在華州降香時,小人曾多次侍奉太尉,恩相怎麼忘了呢?宋江哥哥有些微薄禮物相送,聊表他的心意。他每日占卜,卦象顯示隻盼著太尉能夠提拔救濟。宋江等人滿心期待太尉能前來招安,若恩相能在天子麵前常常提及此事,那麼梁山泊十萬人都會感恩戴德!哥哥限定了時間,小人這就回去複命。”燕青拜彆後,便離開了太尉府。宿太尉讓人收下金珠寶物,心中已有打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且說燕青回到店裡,與戴宗商議:“這兩件事都有了些眉目,隻是蕭讓、樂和還在高太尉府中,怎麼才能把他們救出來呢?”戴宗道:“我們依舊扮成公人,到高太尉府前等候。等府裡有人出來,用些金銀賄賂他,爭取見上一麵,通個消息,再做打算。”於是兩人換好裝束,帶上金銀,徑直前往太平橋。他們在衙門前窺探了一會兒,隻見府裡一個年輕的虞候晃晃悠悠地走了出來。
燕青趕忙上前施禮,虞候問道:“你是什麼人?”燕青道:“請乾辦到茶肆中一敘。”兩人來到閣子內,與戴宗見了麵,一同坐下喝茶。燕青說道:“實不相瞞,乾辦,之前太尉從梁山泊帶來的兩個人,其中一個叫樂和,是我這位哥哥的親眷,想與他見上一麵,所以來麻煩乾辦。”虞候道:“你們倆先彆說!節堂深處的事情,誰能管得了!”戴宗從袖中取出一錠大銀,放在桌上,對虞候道:“隻要您把樂和帶出來見一麵,不出衙門,這錠銀子就歸您了。”那人見了財物,頓時利欲熏心,說道:“那兩個人確實在裡麵。太尉有令,讓他們在後花園裡住宿。我去把他叫出來,你們說完話,可彆失信,把銀子給我。”戴宗道:“那是自然。”
那人起身叮囑道:“你們兩個就在這茶坊裡等著我。”說完便急匆匆地進府去了。不知結果如何,有詩為證:
虞候衙中走出來,便將金帛向前排。
燕青當下通消息,準擬更深有劃。
戴宗和燕青在茶坊中等了不到半個時辰,隻見那個小虞候慌慌張張地跑出來說:“先把銀子給我!樂和已經在耳房裡等著了。”戴宗和燕青低聲耳語一番,便把銀子給了虞候。虞候拿著銀子,帶著燕青來到耳房見樂和。虞候催促道:“你們兩個快點說完話就走。”
燕青對樂和說:“我和戴宗在這裡想辦法救你們出去。”樂和說:“他們把我們倆關在後花園裡,牆又高,根本沒辦法出去。折花用的梯子都被收走了,怎麼才能出來呢?”燕青問:“靠牆有樹嗎?”樂和道:“牆邊種著一排大柳樹。”燕青道:“今晚,隻聽咳嗽為信號,我在外麵扔兩條繩索進去。你在靠近的柳樹上把繩索綁好,我和戴宗在牆外各拉一條繩索,你們就順著繩索爬出來。定在四更時分,千萬彆誤了時間。”虞候不耐煩地說:“你們倆彆囉嗦了,趕緊走吧。”樂和便進去了,悄悄把計劃告訴了蕭讓。燕青急忙回去把情況告訴戴宗,兩人從當天夜裡便開始守候。
且說燕青和戴宗在街上買了兩條粗繩索,藏在身上,先到高太尉府後麵查看了接應的地點。原來府後是一條河,河邊拴著兩隻空船,離岸邊不遠。兩人便躲進空船裡埋伏起來。等到更鼓敲了四更,兩人上岸,繞到牆後咳嗽。隻聽見牆裡傳來回應的咳嗽聲,兩邊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燕青把繩索扔了進去。約莫裡麵拴好了,兩人在外麵把繩索拉緊固定。隻見樂和先順著繩索爬了出來,隨後是蕭讓,兩人都順利地溜了下來。他們把繩索丟進牆內,四人又回到空船裡,一直潛伏到天色將明,才去敲開客店門,回房取了行李,在店裡生火做了早飯吃,結清了房錢。
四人來到城門邊,等城門一開,便一起出城,朝著梁山泊趕去,準備彙報消息。正是因為這四人回去,才有了後續的故事:宿太尉單獨奏明此事,宋公明得以全麵接受招安。正所謂:中貴躬親頒鳳詔,英雄朝賀在丹墀。那麼,宿太尉究竟如何奏請聖旨前去招安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