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不說柴進成了駙馬之事,且說宋江率領大隊人馬,水陸並進,船騎同行,離開了杭州,朝著富陽縣進發。當時,寶光國師鄧元覺以及元帥石寶、王、晁中、溫克讓五人,帶著敗殘的軍馬,守住富陽縣的關隘,並派人前往睦州求救。右丞相祖士遠立刻派遣兩員親軍指揮使,率領一萬軍馬前去支援。這兩員指揮使,正指揮名叫白欽,副指揮名叫景德,二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們來到富陽縣,與寶光國師等人的兵馬會合,占據了山頭。
宋江的大隊軍馬已經抵達七裡灣,水軍引領著馬軍,繼續前進。石寶見狀,跨上戰馬,帶上流星錘,手持劈風刀,離開富陽縣的山頭,前來迎戰宋江。關勝正要出馬,呂方喊道:“兄長稍等,看我呂方與這廝大戰幾個回合。”宋江在門旗後觀望,隻見呂方騎著一匹馬,手持一枝戟,直取石寶,石寶則揮舞著劈風刀迎戰。兩人大戰了五十回合,呂方漸漸體力不支。郭盛見此情景,立即手持戟,縱馬向前,與呂方一同夾攻石寶。石寶以一口刀對抗兩枝戟,防守得密不透風,毫無破綻。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南邊的寶光國師急忙敲響銅鑼,收兵回營。原來,他看到大江裡的戰船趁著順風,紛紛駛向上灘,即將靠岸,擔心被宋軍水陸夾攻,所以鳴鑼收兵。然而,呂方和郭盛緊追不舍,纏住石寶廝殺,不肯罷休。石寶又勉強支撐了三五回合,這時,宋兵陣中的朱仝,騎著一匹馬,手持一條槍,也上前加入夾攻。石寶難以抵擋三員大將的進攻,便分開兵器,撥馬逃走。宋江揮動鞭梢,指揮大軍乘勝追擊,一路殺過富陽山嶺。石寶的軍馬一路潰敗,無法屯紮,一直退到桐廬縣境內。宋江連夜進兵,在白蜂嶺下安營紮寨。
當夜,宋江派遣解珍、解寶、燕順、王矮虎、一丈青取道東路,李逵、項充、李袞、樊瑞、馬麟取道西路,各帶領一千步軍,前往桐廬縣劫寨;同時,命令江裡的李俊、三阮、二童、孟康七人從水路進兵。
且說解珍等人率領軍兵殺到桐廬縣時,已是三更時分。寶光國師正與石寶商議軍務,突然聽到一聲炮響,眾人匆忙上馬,卻已來不及。急忙查看時,隻見三路火起。眾將跟著石寶,隻顧逃命,哪裡還敢迎敵。三路宋軍橫衝直撞,殺將過來。溫克讓上馬稍慢,便朝著小路逃竄,正好撞上王矮虎和一丈青。他夫妻二人一齊動手,將溫克讓橫拖倒拽,活捉了回去。李逵和項充、李袞、樊瑞、馬麟則在縣裡四處殺人放火。宋江接到戰報,催促軍兵拔寨起行,一直來到桐廬縣屯駐大軍。王矮虎和一丈青獻上溫克讓,請求記功。宋江賞賜了二人,並下令將溫克讓押解到杭州張招討處斬首,此事暫且不表。
次日,宋江調兵遣將,水陸並進,一直來到烏龍嶺下。過了烏龍嶺,便是睦州。此時,寶光國師帶領眾將,都登上烏龍嶺,守住關隘,屯駐大軍。這烏龍嶺的關隘正靠著長江,山勢險峻,水流湍急,嶺上設有嚴密的關防,嶺下排列著戰艦。宋江的軍馬在嶺下紮營,安設寨柵。宋江從步軍中挑選出李逵、項充、李袞,帶領五百牌手前去哨探道路。他們來到烏龍嶺下,嶺上立刻扔下擂木炮石,宋軍無法前進,無計可施,隻好回報宋先鋒。宋江又派遣阮小二、孟康、童威、童猛四人,先帶領一半戰船駛向上灘。
當下,阮小二帶著兩名副將,率領一千水軍,分乘一百隻戰船,搖船擂鼓,唱著山歌,漸漸靠近烏龍嶺邊。原來,烏龍嶺下靠山的一麵,是方臘的水寨。水寨裡屯駐著五百隻戰船,船上有五千水軍。為首的是四個水軍總管,號稱“浙江四龍”。這四龍分彆是:
玉爪龍都總管成貴
錦鱗龍副總管翟源
衝波龍左副管喬正
戲珠龍右副管謝福
這四個總管的綽號,是方臘加封的。他們原本都是錢塘江裡的船工,後來投奔方臘,被授予三品官職。當日,阮小二等乘坐戰船,順著急流而下,朝著灘頭搖去。南軍水寨裡的四個總管早已得知消息,提前準備了五十連火排。這些火排是用大鬆杉木穿成的,上麵堆滿草把,草把裡暗藏著硫黃、焰硝等引火之物,並用竹索編紮在一起,排列在灘頭。
這邊阮小二和孟康、童威、童猛四人,隻顧搖船朝著灘頭前進。四個水軍總管在上麵看到後,各自揮動一麵乾紅號旗,駕駛著四隻快船,順水而下。四人的打扮都一樣,隻見他們:
萬字頭巾發半籠,白羅衫繡係腰紅。
手執長槍懸雪刃,錢塘江上四條龍。
那四隻快船順水搖來,漸漸靠近。阮小二見狀,喝令水手放箭。四隻快船立刻掉頭返回,阮小二便下令乘勢追趕,朝著灘頭駛去。四隻快船靠在灘邊,四個總管跳上岸,眾多水手也紛紛逃走。阮小二望見灘上水寨裡戰船眾多,不敢貿然上去,隻能在下水頭觀望。隻見烏龍嶺上有人揮動旗幟,頓時金鼓齊鳴,火排一齊點燃,順著灘頭順風衝了下來。背後的大船也一起呐喊,船上的士兵手持長槍撓鉤,緊緊跟隨火排衝下來,隻顧瘋狂地砍殺敵軍。童威、童猛見火勢凶猛,難以靠近,便將船靠岸,棄船上岸,爬過山邊,步行上山,尋找道路返回寨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阮小二和孟康仍在船上迎敵,火排接連不斷地燒了過來。阮小二急忙跳水逃生,後船迅速趕上,一撓鉤將他搭住。阮小二心慌意亂,擔心被敵軍俘虜受辱,便抽出腰刀自刎而亡。孟康見情況不妙,急忙想要跳水,此時火排上火炮齊發,一炮正好擊中孟康的頭盔,將他的腦袋打成了肉泥。四個水軍總管跳上火船,殺了下來。李俊和阮小五、阮小七都在後麵的船上,看到前船失利,沿著江岸殺來,卻也抵擋不住,隻得急忙轉船,順著水流,一直退到桐廬岸邊。
再說烏龍嶺上的寶光國師和元帥石寶,見水軍總管獲勝,便乘勢率領大軍衝下嶺來。宋軍因水深無法追趕,距離太遠也難以追擊,隻好退回桐廬駐紮,南軍則收兵回到烏龍嶺上。有詩為證:
計拙謀疏事不成,寶光兵術更難名。
火船火炮連天起,殺得孤軍太不情。
宋江在桐廬紮營後,又得知折損了阮小二和孟康,心中煩悶不已,茶飯不思,寢食難安。吳用與眾將苦苦勸說,卻無濟於事。阮小五和阮小七守孝期滿,前來勸慰宋江道:“我哥哥今日為國家大事犧牲性命,總好過在梁山泊默默無聞地死去。先鋒主持軍務,不必過於煩惱,且請料理國家大事,我弟兄二人自會去報仇雪恨。”宋江聽了,心情才稍有緩和。
次日,宋江再次整頓軍馬,準備繼續進兵。吳用勸諫道:“兄長不可過於急躁,還是再仔細想想計策,等找到合適的時機再渡嶺也不遲。”這時,解珍、解寶說道:“我弟兄二人原本是獵戶出身,翻山越嶺是家常便飯。我們可以裝扮成當地的獵戶,爬上烏龍嶺,放一把火,讓賊兵驚慌失措,他們必然會放棄關隘逃走。”吳用擔憂地說:“此計雖好,但這山險峻異常,攀爬起來十分困難,倘若稍有不慎,便會性命不保。”解珍、解寶堅定地說:“我弟兄二人從登州越獄上了梁山泊,承蒙哥哥的福蔭,做了多年好漢,又接受了國家的誥命,穿上了錦襖子。今日為了朝廷,即便粉身碎骨,報答哥哥的恩情,也在所不惜。”宋江感動地說:“賢弟莫要說這不吉利的話!隻願早日大功告成,回京複命,朝廷定然不會虧待我們。你們隻管儘心竭力,為國家效力。”解珍、解寶隨即整理行裝,穿上虎皮套襖,腰間各掛一口快刀,手持鋼叉。二人辭彆宋江,取小路朝著烏龍嶺走去。
此時才到一更天氣。解珍和解寶在行進的路上,撞見了兩個負責放哨的敵軍小軍,二人沒費多少力氣,便解決了這兩個敵人。當他們來到烏龍嶺下時,已經二更了。遠遠地,便能清晰地聽到嶺上寨內傳來的更鼓之聲。二人不敢從大路走,隻能手腳並用地,攀著藤條、拽著葛蔓,一步步艱難地朝著嶺上攀爬。
這天夜裡,月光皎潔,星光璀璨,四周亮如白晝。他們好不容易爬到了嶺上三分之二的位置,隱隱約約望見嶺上閃爍著點點燈光。二人趴在嶺凹處,仔細傾聽,嶺上的更鼓已經敲過四更。解珍壓低聲音,悄悄對弟弟解寶說:“這夜晚本就短暫,眼看著天也快亮了,咱們加快速度,趕緊爬上去吧。”說完,兩人又繼續艱難地向上攀爬。
正當他們爬到岩壁崎嶇、懸崖險峻的地方時,由於手腳並用,忙個不停,隻能把搭膊拴住鋼叉,拖在身後。沒想到,鋼叉刮擦著竹藤,發出了陣陣聲響,很快便被嶺上的敵人發現了。解珍正奮力爬在山凹處,突然聽到上麵大喊一聲:“著!”一根撓鉤猛地伸了下來,一下就勾住了解珍的發髻。解珍大驚,急忙伸手到腰間拔刀,可還沒等他把刀拔出來,就被上麵的人用力一提,雙腳瞬間懸在了半空。解珍心慌意亂,趕忙揮刀砍斷撓鉤,整個人卻從高空墜落下去。可憐解珍,做了半輩子好漢,就這樣從這百十丈高的懸崖上倒栽下來,當場死於非命。懸崖下麵布滿了尖銳的狼牙亂石,他的身軀被摔得粉碎。
解寶眼睜睜看著哥哥墜落,急忙轉身想要退下嶺去。然而,就在這時,嶺上早已滾下大大小小的石塊,還有短弩、弓箭,從竹藤間朝著他射來。解寶也未能幸免,這位一世的獵戶,就這樣被亂箭射死在烏龍嶺邊的竹藤叢中。兄弟二人,雙雙殞命。
天亮之後,嶺上的敵軍派人下來,將解珍、解寶的屍首,就那麼暴露在嶺上,任由風吹日曬。宋軍的探子得知了詳細情況,趕忙回去報告給宋先鋒。宋江這才知道,解珍、解寶已經死在了烏龍嶺。有詩為證:
千尺懸崖峻渺茫,古藤高樹亂蒼蒼。
夜深欲作幽探計,兩將誰知頃刻亡。
宋江聽聞又折損了解珍和解寶,悲痛萬分,哭得幾次昏死過去。他當即叫來關勝和花榮,下令點兵,準備攻打烏龍嶺關隘,為死去的四位兄弟報仇雪恨。吳用趕忙勸諫道:“仁兄,切不可心急啊。已經死去的兄弟,那都是天命。如果想要奪取關隘,切不可魯莽行事,必須要用神機妙策,智取這關隘,之後才能調兵遣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江怒火中燒,吼道:“沒想到我梁山兄弟,如今已折損了三分之一!實在不忍心看著賊寇把我兄弟的屍首就那麼暴露在嶺上,今夜我必須帶兵前去,先把屍首奪回來,好好裝殮埋葬!”吳用依舊阻攔道:“賊兵把屍首暴露在外,恐怕其中有詐,兄長切不可貿然行動!”然而,宋江此時哪裡還聽得進去軍師的勸諫,他立刻點起三千精兵,帶著關勝、花榮、呂方、郭盛四位將領,連夜朝著烏龍嶺進發。
當他們趕到烏龍嶺時,已經是二更時分。小校前來報告:“前麵有兩個人被高高掛起,像是解珍、解寶的屍首。”宋江趕忙催馬向前,親自查看。隻見兩株樹上,用竹竿挑著兩具屍首。樹上被削去了一片樹皮,上麵寫著兩行大字。由於夜色太黑,看不清楚。宋江下令找來點火的火種,點亮燈火一瞧,上麵寫著:“宋江早晚也號令在此處”。宋江看後,怒不可遏,當即傳令讓人上樹去取屍首。
就在這時,隻見四下裡火把瞬間齊燃,金鼓之聲震耳欲聾,一大群敵軍把他們團團圍住。嶺上的敵人率先亂箭齊發,江裡船內的水軍也紛紛上岸,朝著他們殺來。宋江見狀,心中叫苦不迭,完全不知所措。他急忙下令退軍,可石寶早已帶領人馬擋在了前麵,截斷了他們的去路;側首方向,鄧元覺也率領人馬衝殺了過來。可憐宋江,一生義薄雲天,豪情萬丈,如今卻陷入絕境,仿佛到了生死關頭。這情形,就如同當年孫臏在馬陵道遭遇埋伏,龐統在落鳳坡不幸身亡一般。宋江的軍馬究竟該如何脫身呢?且聽下回分解。
此一回內,折了六員將佐:
侯健段景住阮小二孟康解珍
解寶
患病寄留杭州並看視,共八員將佐:
張橫穆弘孔明朱貴楊林
白勝穆春朱富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