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天地尚未分開之時,宇宙一片混沌,茫茫然浩渺無垠,不見任何生命的蹤跡。直到盤古揮動巨斧,劈開鴻蒙,從此清濁二氣分離,天地初開。天地承載萬物,彰顯著至高無上的仁德,孕育萬物,使之皆向善而生。若想知曉這天地造化的奧秘,且看《西遊釋厄傳》。
據說天地的壽命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一元又分為十二會,對應著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每一會時長一萬零八百年。以一天的時間變化來類比,子時陽氣初升,醜時雄雞報曉;寅時天色未明,卯時旭日東升;辰時人們用過早餐,巳時諸事漸次展開;午時太陽高懸中天,未時太陽開始西斜;申時夕陽西下,酉時夜幕降臨;戌時夜色深沉,亥時人們進入夢鄉。
若將這一規律對應到天地的大周期中,當戌會接近尾聲,天地陷入昏蒙,萬物都將陷入困境。再經過五千四百年,進入亥會之初,世界將陷入徹底的黑暗,天地間的人和萬物都將消失,重回混沌狀態。又過五千四百年,亥會即將結束,新的輪回開始,接近子會時,世界逐漸重見光明。正如邵康節所說:“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此時,天開始有了根基。再過五千四百年,到了子會,輕清之氣上升,於是有了日、月、星、辰,這便是四象。所以說,天在子會時開辟。
又曆經五千四百年,子會將儘,醜會來臨,世界逐漸變得堅實。《易經》有言:“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開始凝結。再經過五千四百年,到了醜會,重濁之氣下沉,形成了水、火、山、石、土,這就是五形。故而說,地在醜會時形成。
再經過五千四百年,醜會結束,寅會開始,萬物開始生長。曆書上說:“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此時,天地清朗,陰陽交合。又過五千四百年,到了寅會,人類、野獸、飛禽開始出現,正所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所以說,人誕生於寅會。
有感於盤古開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逐漸形成了四大部洲,分彆是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這個故事主要講述東勝神洲。在海外有一個國家,名叫傲來國。傲來國靠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名為花果山。此山乃是十洲的祖脈,三島的來龍,自天地初分、清濁分離之時便已存在,曆經鴻蒙開辟後而成。
花果山真是一座奇山!有詩賦為證: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木火方隅高積上,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鬆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麵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在花果山的山頂,有一塊仙石。這塊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周長二丈四尺。高三丈六尺五寸,對應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周長二丈四尺,對應著政曆二十四節氣。石上有九竅八孔,對應著九宮八卦。仙石的四周沒有樹木遮擋陽光,左右卻有芝蘭相伴。自天地開辟以來,仙石每日吸收天地間的靈氣、日月的精華,久而久之,便有了靈性。仙石內部孕育出一個仙胞,有一天,仙胞突然迸裂,產出一顆石卵,大小如同圓球。石卵遇風,瞬間化作一隻石猴,這石猴五官俱全,四肢健全。它落地後,便開始學習爬行和行走,並向四方朝拜。石猴的眼中射出兩道金光,直衝雲霄,驚動了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帝正在金闕雲宮靈霄寶殿召集仙卿議事,看到有金光閃爍,便命千裡眼、順風耳打開南天門一探究竟。
兩位大將領命出門,仔細觀察,聽得真切。片刻後回來稟報:“陛下,臣奉命查看金光的來源,發現那金光來自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國的花果山。山上有一塊仙石,石中產出一顆石卵,石卵遇風化作一隻石猴。這石猴正在那裡朝拜四方,眼中金光直衝天宮。如今它開始吃喝,金光漸漸減弱。”玉帝聽後,慈悲地說道:“這是天地間的精華孕育而生的生靈,不足為奇。”
石猴在山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它能行走跳躍,以草木為食,飲山間清泉,采摘山花,尋覓野果。它與狼蟲為伴,與虎豹為群,與獐鹿為友,與獼猿為親。夜晚,它在石崖下休息;白天,則在峰洞間遊玩。正所謂“山中無甲子,寒儘不知年”,石猴在山中無憂無慮,時光飛逝,它卻渾然不覺。
有一天,天氣炎熱,石猴與群猴一同在鬆陰下避暑玩耍。隻見它們有的跳樹攀枝,采摘果實;有的玩彈珠、猜謎語;有的在沙地上堆砌寶塔;有的追逐蜻蜓,捕捉飛蟲;有的模仿大人參拜天地神靈;有的扯下葛藤編織草帽;有的互相捉虱子,清理毛發。它們在青鬆林下儘情嬉戲,在綠水澗邊隨意清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群猴子玩累了,便到山澗中洗澡。隻見那澗水奔騰,浪花飛濺,仿佛無數珍珠灑落。俗話說:“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紛紛說道:“這股水不知從何處而來。今日我們正好無事,不如順著澗水往上尋找源頭,去玩耍一番。”說罷,它們拖兒帶女,呼兄喚弟,一同順著澗水爬山,一直來到水源處,原來是一道瀑布飛泉。
隻見那瀑布如同一道白虹從天際垂下,又似千丈雪浪飛濺。海風吹不散它的氣勢,江月映照下更顯其壯美。瀑布散發的冷氣彌漫在青山之間,剩餘的水流滋潤著翠綠的山峰。這瀑布潺潺流淌,真如一幅掛在山間的簾帷。
眾猴拍手稱讚:“好水!好水!原來此處的水一直通到山腳之下,與大海相連。”又有人提議:“誰有本事鑽進瀑布,找到源頭,且不傷身體,我們就拜他為王。”連喊三聲後,突然從猴群中跳出一隻石猴,高聲叫道:“我去!我去!”
好一隻勇敢的石猴!今日它聲名遠揚,時來運轉。隻見它閉上眼睛,蹲下身子,猛地縱身一躍,徑直跳入瀑布泉中。石猴睜開眼睛抬頭一看,發現瀑布後麵竟然沒有水,也沒有波浪,而是一座明亮的橋梁。它穩住身形,定了定神,仔細觀察,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下的水從石竅中衝貫而過,倒掛著流出去,遮住了橋門。石猴小心翼翼地走上橋頭,再次觀察,發現這裡似乎有人居住,真是個好地方。
隻見這裡翠蘚如藍,白雲似玉,煙霞飄蕩,光彩奪目。有虛窗靜室,滑凳上仿佛生出了花朵。乳窟中龍珠懸掛,地麵上奇葩環繞。鍋灶靠近山崖,還殘留著火跡;酒樽和食具放在案上,可見殘留的食物殘渣。石座石床古樸可愛,石盆石碗更是珍貴無比。又見幾竿修竹搖曳生姿,幾點梅花傲雪綻放。幾棵青鬆常年被雨水滋潤,整個地方宛如一個人間仙境。
石猴看了許久,跳過橋中間,左右查看,隻見正當中有一塊石碣。石碣上刻著一行楷書大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欣喜若狂,急忙轉身往外跑,再次閉上眼睛,蹲下身子,跳出瀑布。它連打兩個哈哈,說道:“真是天大的造化!天大的造化!”眾猴立刻將它圍住,問道:“裡麵怎麼樣?水有多深?”石猴回答:“沒有水!沒有水!裡麵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家。”眾猴又問:“怎麼說是個家呢?”石猴笑著說:“這股水是從橋下衝貫石橋,倒掛下來遮住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還有一座石房。房內有石窩、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的石碣上刻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裡真是我們安身的好地方。裡麵非常寬敞,能容納千百口老小。我們都住進去,再也不用受老天的氣了。在這裡:
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鬆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眾猴聽了,個個歡喜不已,都說:“你先走,帶我們進去。”石猴再次閉上眼睛,蹲下身子,跳了進去,喊道:“都跟我進來!進來!”那些膽大的猴子立刻跳了進去,膽小的猴子則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猶豫了一會兒,也都跟著進去了。
眾猴跳過橋頭,立刻開始爭搶石盆石碗,霸占石灶石床,搬來搬去,鬨個不停。它們本就生性頑劣,一時間沒有片刻安寧,直到累得精疲力竭才停下來。石猴端坐在上麵,說道:“各位,古人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剛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且不傷身體的,就拜他為王。我現在進出多次,為大家找到了這個安身之所,讓大家能夠安穩睡覺,享受成家之福,為何不拜我為王呢?”眾猴聽了,紛紛伏地叩拜,沒有一個違抗。它們按照年齡大小依次排列,向石猴朝拜,尊稱它為“千歲大王”。
從此,石猴登上王位,將“石”字隱去,自稱美猴王。有詩為證: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曆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
美猴王率領著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白天在花果山遊玩,夜晚在水簾洞休息。它們和諧相處,不與飛鳥為伍,也不跟走獸合群,美猴王獨自稱王,儘享歡樂。它們的生活無憂無慮: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美猴王在花果山自由自在地享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五百載。一天,他與群猴正歡喜地舉辦宴會,突然憂愁煩惱起來,落下淚來。
眾猴見狀,急忙圍攏過來下拜,問道:“大王,您為何煩惱呢?”
美猴王說:“我雖眼下歡喜,可心裡卻有一點長遠的憂慮,所以才煩惱。”
眾猴又笑著說:“大王您太不知足啦!我們每日都歡歡喜喜地相聚,身處這仙山福地、古洞神洲,既不受麒麟管轄,也不受鳳凰管束,更不用被人間王位的規矩所束縛,自由自在,這可是無量的福分啊,您怎麼會有遠慮而憂愁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美猴王說:“如今我們雖然不受人間王法的約束,也不怕禽獸的威嚇,可將來等我們年老體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死去,豈不是白白生在這世界之中,不能長久地在天地間生存了?”
眾猴聽了這番話,一個個都掩麵哭泣起來,都為生命無常而憂慮。
就在這時,隻見猴群中忽然跳出一隻通背猿猴,高聲厲叫道:“大王要是有這般長遠的考慮,那可真是道心開啟啊!如今世間的五蟲之內,隻有三種人,不歸閻王老子管。”
美猴王問:“你知道是哪三種人?”
猿猴說:“就是佛、仙和神聖這三種。他們能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同壽。”
美猴王又問:“這三種人住在哪裡呢?”
猿猴回答:“他們就在這閻浮世界之中,那些古洞仙山之內。”
美猴王聽了,滿心歡喜,說道:“我明天就辭彆你們下山,去雲遊海角,遠涉天涯,一定要尋訪到這三種人,學一個不老長生之法,永遠躲過閻王的管束。”
哎呀!就因為這句話,讓美猴王日後跳出了輪回之網,最終成就了齊天大聖之名。
眾猴聽了,鼓掌稱讚,都說:“好啊!好啊!我們明天就越嶺登山,多找些果品,擺一場盛大的筵席,為大王送行。”
第二天,眾猴果然去采摘仙桃、摘取異果,刨來山藥,挖來黃精,還采集了芝蘭香蕙、瑤草奇花,各種各樣的東西,整整齊齊地擺開石凳石桌,排列好仙酒仙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