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孫行者一個筋鬥翻上天空,這一下可把觀音院的大小和尚、頭陀、幸童以及道人等全都嚇了一跳,他們紛紛朝天禮拜,嘴裡喊道:“爺爺呀!原來是騰雲駕霧的神仙下凡,怪不得大火都傷不了他們!都怪我們那個有眼無珠的老和尚,心思歹毒,結果今天反倒害了自己!”三藏說道:“大家請起,不必怨恨了。這次要是能尋回袈裟,那便萬事大吉;但要是找尋不到,我那徒弟性子可不好,你們的性命恐怕就難說了,怕是沒一個人能逃脫。”眾僧聽了這話,一個個提心吊膽,紛紛向老天許願,隻求能找回袈裟,保住各自的性命,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孫大聖到了空中,把腰輕輕一扭,轉眼間就來到了黑風山上。他停住雲頭,仔細打量,這山果然風景秀麗。此時正值春光爛漫的時節,隻見:
萬壑爭流,千崖競秀。鳥兒啼鳴,卻不見人影,花朵飄落,樹木依舊散發著香氣。雨後天空湛藍,青山顯得更加溫潤,風吹過時,鬆樹搖曳,像是展開了翠綠的屏風。山間的野草生長,野花綻放,懸崖峭壁高聳;薜蘿四處蔓延,佳木蔥蘢,峻嶺與平崗相互映襯。若不是遇到隱居的高人,又怎能尋到打柴的樵夫?澗邊有雙鶴在飲水,石上有野猿肆意玩耍。山峰連綿,如黛色的螺髻堆積,巍峨高聳,翠色中閃耀著嵐光。
行者正在觀賞山景,忽然聽到芳草坡前有人說話。他便輕手輕腳,悄悄地閃到石崖下麵,偷偷地觀察。隻見有三個妖魔席地而坐:上首是一條黑漢,左邊是一個道人,右邊是一個白衣秀士。他們正在高談闊論,談論的是煉丹之術,諸如立鼎安爐、摶砂煉汞、白雪黃芽之類的旁門左道。正說著,那黑漢笑著說:“後天是我的生日,二位可一定要來捧場啊?”白衣秀士說:“每年都給大王祝壽,今年哪有不來的道理?”黑漢又說:“我昨晚得到了一件寶貝,叫做錦襴佛衣,真是件稀世珍寶。我明天就用它做壽禮,大擺筵席,邀請各山的道官,來慶賀這件佛衣,就把宴會稱為‘佛衣會’,你們覺得怎麼樣?”道人笑著說:“妙!妙!妙!我明天先來給大王拜壽,後天再來赴宴。”行者聽到佛衣這兩個字,認定這就是自己的寶貝。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從石崖後跳了出來,雙手舉起金箍棒,大聲喊道:“你們這群賊怪!偷了我的袈裟,還想搞什麼‘佛衣會’!趕緊把它還給我!”接著大喝一聲:“休要逃走!”掄起金箍棒,照著他們的頭就打了下去。
這一下可把黑漢嚇得化作一陣風逃走了,道人也駕著雲跑了,隻有那個白衣秀士被一棒打死。行者把他拖過來一看,原來是一條白花蛇精。行者索性把它提起來,摔成了五七段,然後徑直進入後山,尋找那個黑漢。他轉過尖峰,越過峻嶺,又看到在那陡峭的山崖前,聳立著一座洞府。隻見這裡:
煙霞縹緲,鬆柏茂密。煙霞彌漫,籠罩著洞府的大門,鬆柏鬱鬱蔥蔥,環繞著房屋。腳下是枯木搭建的橋,峰巔上薜蘿纏繞。鳥兒叼著紅蕊從雲壑飛來,小鹿在芳草叢中踏上石台。門前時令催開花朵,微風送來陣陣花香。堤邊的綠柳間黃鸝婉轉啼鳴,岸邊的夭桃上粉蝶翩翩起舞。這裡雖然地處曠野,但景色卻可與蓬萊山下的美景相媲美。
行者來到洞府門前,看到兩扇石門緊緊關閉著,門上有一塊橫石板,上麵清清楚楚地寫著六個大字——“黑風山黑風洞”。行者立刻掄起金箍棒,大聲喊道:“開門!”裡麵有把門的小妖打開門出來問道:“你是什麼人,竟敢來敲打我們的仙洞?”行者罵道:“你這個不知死活的孽畜!這是什麼地方,竟敢稱仙洞!‘仙’字也是你能叫的?趕緊進去通報你們那個黑漢,讓他快點把老爺我的袈裟送出來,饒你們這一窩妖怪的性命!”小妖急忙跑到裡麵報告:“大王!佛衣會辦不成了!門外有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來討要袈裟哩!”
那黑漢被行者在芳草坡前追趕,剛剛關上洞門,還沒坐穩,又聽到這話,心中暗自想道:“這家夥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這麼無禮!竟然敢在我家門口叫嚷!”於是喊道:“拿我的披掛來!”隨即穿戴整齊,拿起一杆黑纓槍,走出門來。行者閃在門外,手持鐵棒,睜大眼睛仔細觀看,隻見那妖怪長得十分凶惡:
頭戴碗口大的鐵盔,漆著火紅的顏色,閃閃發光,身上的烏金鎧甲亮堂堂的。
黑色的羅袍罩著隨風飄動的衣袖,黑綠的絲絛上垂著長長的穗子。
手裡拿著一杆黑纓槍,腳上穿著一雙烏皮靴。
眼睛裡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如同閃電一般,他正是山中的黑風王。
行者暗自笑道:“這家夥真像個燒窯的,跟挖煤的沒什麼兩樣!想必是在這裡靠刷炭為生,不然怎麼一身這麼烏黑?”那妖怪厲聲高叫:“你是哪個和尚,竟敢在我這裡如此大膽?”行者拿著鐵棒,衝到他麵前,大聲喝道:“少廢話!快把你老外公的袈裟還來!”那妖怪問道:“你是哪個寺裡的和尚?你的袈裟在哪裡丟的,竟敢跑到我這裡來要?”行者說:“我的袈裟,放在正北方向觀音院的後方丈裡。因為那院裡失了火,你這妖怪趁亂偷走,還想用來做佛衣會的壽禮,怎麼敢抵賴?快快還給我,饒你性命!要是敢說半個‘不’字,我就推倒黑風山,鏟平黑風洞,把你們這一洞的妖怪都碾成粉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妖怪聽了,嗬嗬冷笑道:“你這個潑猴!昨晚那場火就是你放的!你在方丈屋上搗亂,還吹風助長火勢,我才把那件袈裟拿了來,你能怎麼樣!你是從哪裡來的?姓什麼叫什麼?有多大本事,竟敢說這樣的大話!”行者說:“你連你老外公都不認識嗎?你老外公我是大唐上國禦弟三藏法師的徒弟,姓孫,名悟空,人稱行者。要是問起老孫我的本事,說出來能讓你魂飛魄散,立馬死在眼前!”那妖怪說:“我又沒見過你,你有什麼本事,說來聽聽。”行者笑著說:“小子,你站穩了,仔細聽好了!我:
自小就神通廣大,手段高強,能隨風變化,儘顯英豪本色。
修身養性,苦苦修煉,熬過無數日月,跳出了輪回,擺脫了生死。
懷著一顆誠心去訪道,在靈台山上采藥苗。
那山上有一位老仙長,壽命長達十萬八千年。
老孫我拜他為師,他為我指明了長生之路。
他說體內自有丹藥,去外麵尋找不過是白費力氣。
我得到了大品天仙訣的真傳,若沒有根基,實在難以修煉。
回光返照,寧心靜氣地打坐,讓體內的日月陰陽相交。
凡事都不放在心上,減少欲望,六根清淨,身體就堅如磐石。
返老還童輕而易舉,超凡入聖也並非遙不可及。
修煉三年,練就了無漏的仙體,不再像凡俗之輩那樣受煎熬。
在十洲三島儘情遊玩,海角天涯都走了個遍。
算起來也活了三百多歲,卻沒能飛升上九霄。
我下海降龍,得到了金箍棒這一寶貝。
在花果山做了眾妖的首領,水簾洞裡聚集著一群妖怪。
玉皇大帝下旨宣詔,封我為齊天的大官。
我幾次大鬨靈霄殿,還偷了王母娘娘的蟠桃。
天兵十萬來捉拿我,層層包圍,槍刀密布。
我把天王打得退回上界,哪吒也負傷領兵逃走。
顯聖真君楊戩能變化多端,老孫我與他硬拚,不分勝負。
道祖太上老君、觀音菩薩和玉帝,都在南天門上觀看降妖。
後來老君幫了楊戩一把,二郎才把我擒拿到天曹。
他們把我綁在降妖柱上,命令神兵砍下我的頭。
刀砍錘敲都傷不了我,又用火來燒我。
老孫我真有本事,一點都不怕。
把我送到老君的煉丹爐裡煉,六丁神火慢慢煎熬。
日子一到,我跳出煉丹爐,手持鐵棒在天上亂跑。
橫衝直撞,無人能擋,在三十三天大鬨了一場。
我佛如來施展法力,用五行山壓住了我的腰。
整整壓了我五百年,幸好遇到三藏從唐朝而來。
如今我皈依佛門,前往西方,要去雷音寺拜見如來佛祖。
你去乾坤四海打聽打聽,我可是曆代聞名的第一妖!”
那妖怪聽了,笑著說:“你原來是那個大鬨天宮的弼馬溫啊?”行者最討厭彆人叫他弼馬溫,聽到這一聲,心中大怒,罵道:“你這賊怪!偷了袈裟不還,還敢羞辱老爺!不要跑!看棍!”那黑漢側身躲過,拿起長槍,迎了上來。兩人在洞口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如意金箍棒,黑色纓槍,兩人在洞口展現出強大的力量。一個分心刺向對方的臉,一個舉臂護住頭部。這個橫著揮舞金箍棒,那個直撚黑纓槍。如同白虎爬山伸出爪子,又似黃龍臥道轉身迅速。雙方你來我往,噴彩霧,吐毫光,兩個妖仙實力都不容小覷:一個是修成正果的齊天大聖,一個是成精的黑風大王。這場在山裡的爭鬥,都是因為那件袈裟,雙方都不肯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