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鬨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鬨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鬨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2 / 2)

那妖怪與行者鬥了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不知不覺紅日當空,到了中午時分。那黑漢舉起長槍,架住鐵棒說:“孫行者,我們兩個先收兵,等我吃了飯,再和你繼續打鬥。”行者說:“你這個孽畜,也敢稱自己是好漢?真正的好漢半天就嚷著要吃飯?像老孫我在山根下,整整被壓了五百多年,也沒喝過一口湯水,哪裡就餓了?彆找借口!休走!把袈裟還給我,才讓你去吃飯!”那妖怪虛晃一槍,抽身退回洞裡,關上石門,把小怪們都叫了回去,開始安排筵席,書寫請帖,邀請各山的魔王前來聚會,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行者攻打洞門,卻打不開,也隻好回到觀音院。本寺的僧人已經把老和尚埋葬了,都在方丈裡服侍唐僧。早齋已經吃完,又擺上了午齋,正在那裡添湯換水。隻見行者從空中落下,眾僧紛紛禮拜,把他接入方丈,見到了三藏。三藏問:“悟空,你回來了?袈裟找到了嗎?”行者說:“已經有線索了。還好沒有冤枉這些和尚。原來是那黑風山的妖怪偷了袈裟。老孫我悄悄地去找他,看見他和一個白衣秀士、一個老道人,坐在芳草坡前說話。那妖怪也是自己不打自招,他突然說後天是他的生日,要邀請各路妖怪來慶祝;還說昨晚得到了一件錦襴佛衣,要用它做壽禮,舉辦一場大宴,叫做‘慶賞佛衣會’。老孫我衝到他們麵前,打了一棍,那黑漢化作風逃走了,道人也不見了,我隻把那個白衣秀士打死了,原來是一條白花蛇精。我又急忙趕到他的洞口,叫他出來和我打鬥。他已經承認是他拿了袈裟。我們打了半天,不分勝負。那妖怪回洞去了,說是要吃飯,關上石門,不敢出來應戰。老孫我就回來看看師父,先把這個消息告訴您。已經知道袈裟在哪裡了,不怕他不還給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僧聽了行者的話,有的合起手掌,有的紛紛磕頭,口中都念著:“南無阿彌陀佛!今天可算尋到袈裟的下落了,我們這下可有活路了!”行者說道:“你們先彆高興得太早,袈裟還沒到手,師父也還沒出得了這門呢。隻有等拿到了袈裟,安安穩穩地送我師父出門,那才是你們的好日子;要是出了一丁點兒差錯,老孫我可不是好惹的!你們可有好茶好飯給我師父吃?可有好草料喂馬?”眾僧連忙滿口答應:“有!有!有!絕對沒有一絲一毫怠慢老爺。”三藏說:“自從你走了這半天,我已經喝了三次茶湯,吃了兩頓齋飯了。他們都沒敢慢待我。不過你還得儘心儘力,去把袈裟找回來。”行者說:“彆急!既然知道了下落,肯定能抓住那妖怪,把原物還給你。放心,放心!”

正說著,上房院主又準備了素齋,請孫老爺用餐。行者吃了一些,便再次駕起祥雲,前去尋找。正走著,隻見一個小怪,左脅下夾著一個花梨木匣子,從大路上走來。行者猜測匣子裡肯定有什麼柬帖,於是舉起金箍棒,劈頭就是一下。可憐那小怪禁不住打,一下子就被打得像個肉餅。行者把他拖到路旁,打開匣子一看,裡麵果然是一封請帖。帖上寫著:

“侍生熊羆頓首拜,啟上大闡金池老上人丹房:屢承佳惠,感激淵深。夜觀回祿之難,有失救護,諒仙機必無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會,謹具花酌,奉扳清賞。至期,千乞仙駕過臨一敘。是荷。先二日具。”

行者看了,嗬嗬大笑道:“那個老禿驢,死得一點都不冤!原來他和妖精結黨營私!怪不得他能活二百七十歲。想必是那妖精傳給他一些什麼服氣的小法術,所以才有這等壽命。老孫我還記得他的模樣,等我就變成那和尚,到他洞裡走一趟,看看我的袈裟放在哪裡。要是能順利拿到,馬上就帶回來,這樣也省力些。”

好個大聖,念動咒語,迎著風一變,果然變得和那老和尚一模一樣。他收起鐵棒,邁開步子,徑直來到洞口,喊道:“開門。”小妖打開門,見是這般模樣,急忙轉身報告:“大王,金池長老來了。”那妖怪大吃一驚,心想:“剛才派了小的去下請帖請他,這時候還沒到那兒呢,怎麼他來得這麼快?想必是小的沒碰到他。肯定是孫行者叫他來討袈裟的。管事的,快把佛衣藏好,彆讓他看見。”

行者走進前門,隻見天井中鬆竹翠綠,桃李爭豔,一叢叢鮮花綻放,一簇簇蘭花飄香,倒也是個彆有洞天的地方。又見二門上有一副對聯,寫著:“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

行者暗自思忖:“這妖怪也是個能擺脫塵俗、知曉天命的家夥。”走進門裡,繼續往前,來到三層門內,隻見裡麵都是畫棟雕梁,窗戶明亮,裝飾精美。隻見那黑漢子,穿著黑綠紵絲袢襖,外麵罩著一件鴉青花綾披風,頭戴一頂烏角軟巾,腳穿一雙麂皮皂靴。見行者進來,整了整衣巾,走下台階迎接道:“金池老友,多日不見,甚是想念。請坐,請坐。”行者以禮相見。雙方見過禮後坐下,接著奉上茶來。喝完茶,妖精欠身說道:“剛才我派小的送了請帖,本想著後日再相聚,沒想到老友今日就大駕光臨了?”行者說:“我正要前來拜訪,沒想到在路上遇到了您的請帖,得知有佛衣雅會,所以急忙趕來,希望能見識見識那件佛衣。”那妖怪笑著說:“老友可就說錯了。這袈裟本是唐僧的,他在你那兒借住,你怎麼會沒見過,反倒來找我看?”行者說:“貧僧借來後,因為夜晚還沒來得及展開觀看,沒想到被大王您取了來。又遭遇了荒山大火,丟失了財物。那唐僧的徒弟,又有些勇猛,慌亂中,四處尋找都不見袈裟蹤影。原來是大王洪福齊天,收了這件寶貝,所以特地來見識一下。”

正說著,隻見一個巡山的小妖前來報告:“大王!不好了!去下請書的小校,被孫行者打死在大路旁邊,他照著簡帖的內容,變成金池長老,來騙佛衣了!”那妖怪聽了,心中暗道:“我說那長老怎麼今天就來了,而且來得這麼快,果然是他!”急忙縱身一躍,拿過槍來,就朝行者刺去。行者急忙從耳朵裡掣出金箍棒,變回本來的模樣,架住槍尖,就在那中廳裡跳了出來,從天井中一直鬥到前門外。這一下,嚇得洞裡的群魔膽戰心驚,家中的老幼也都丟了魂魄。這場在山頭的爭鬥,比之前更加激烈。好一場廝殺:

那猴王膽大包天,假扮成和尚,這黑漢心思機敏,暗藏著佛衣。雙方你來我往,言語交鋒,隨機應變,絲毫不差。想見識袈裟卻沒機會,這寶貝實在是神秘微妙。小怪巡山報告禍事,老妖發怒儘顯神威。翻身打出黑風洞,槍棒相鬥分辨是非。金箍棒架住長槍,聲音響亮,長槍迎著鐵棒,光芒閃耀。悟空的變化世間少有,妖怪的神通也極為罕見。這個想用佛衣來慶祝壽辰,那個得不到袈裟怎肯善罷甘休?這一番苦戰難解難分,就算是活佛下凡也難以化解這場紛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兩個從洞口打到山頭,又從山頭殺到雲外,噴吐著霧氣,吹起狂風,飛沙走石,一直鬥到紅日西沉,仍然不分勝負。那妖怪說:“姓孫的,你先住手。今天天色已晚,不好再打了。你走吧,走吧!等明天早上再來,和你決一死戰。”行者喊道:“小子,彆跑!要打就痛痛快快地打,彆拿天色晚了來推脫。”隻見他不管不顧,隻顧揮舞著金箍棒打過去,這黑漢又化作一陣清風,轉回本洞,緊緊關閉石門,不再出來。

行者沒了辦法,隻好也回到觀音院。他按下雲頭,喊道:“師父。”三藏眼巴巴地正盼著他呢,忽然見他來到麵前,十分高興;可又見他手裡沒有袈裟,又擔心起來,問道:“怎麼這次還沒拿到袈裟?”行者從袖中取出那張簡帖,遞給三藏說:“師父,那怪物和死去的老禿驢原本是朋友。他派了一個小妖送這帖子來,還請老禿驢去參加佛衣會。老孫我就把那小妖打死,變成那老和尚,進了他的洞,騙了一杯茶喝。本想問問他要袈裟看看,他不肯拿出來。正坐著,忽然被一個巡風的小妖走漏了消息,他就和我打了起來。一直打到現在,不分高低。他見天色晚了,就閃回洞去,緊閉石門。老孫我沒辦法,隻好暫時回來。”三藏問:“你的本事和他比怎麼樣?”行者說:“我也強不了多少,隻能和他打個平手。”三藏這才看了簡帖,又遞給院主說:“你師父該不會也是妖精吧?”院主慌忙跪下說:“老爺,我師父是人。隻是那黑大王修成了人道,經常來寺裡和我師父講經,還傳了我師父一些養神服氣的法術,所以他們以朋友相稱。”行者說:“這夥和尚沒什麼妖精,他們一個個頭頂圓,頂天立地,腳方正,腳踏實地,隻是比老孫我肥胖高大一些,不是妖精。你看那帖兒上寫著‘侍生熊羆’,這東西肯定是個黑熊成精。”三藏說:“我聽說古人講:‘熊和猩猩很相似。’都是獸類,他怎麼能成精呢?”行者笑著說:“老孫我也是獸類,現在不也做了齊天大聖,和他有什麼不同?大抵世間萬物,凡是有九竅的,都可以通過修行成仙。”三藏又問:“你剛才說他本事和你平手,那你怎麼才能取勝,把我的袈裟拿回來呢?”行者說:“彆管,彆管,我自有辦法。”

正在商議,眾僧擺上了晚齋,請他們師徒用餐。三藏讓人掌燈,仍舊去前麵禪堂休息。眾僧都挨著牆壁,搭起窩棚,各自睡下,隻把後方丈讓給上下院主安身。此時夜深人靜,隻見:

銀河顯現出影子,玉宇一片潔淨,沒有一絲塵埃。滿天繁星璀璨,水麵的波浪已經平息,不見痕跡。萬籟俱寂,千山之中鳥兒都已歸巢。溪邊的漁火已經熄滅,塔上的佛燈也變得昏暗。昨夜和尚的鐘鼓聲響徹四方,今晚卻隻聽到一片哭聲。

這天夜裡,三藏因為想著袈裟的事,怎麼也睡不安穩。忽然翻身,看見窗外已經泛白,急忙起身叫道:“悟空,天亮了,快去尋袈裟。”行者一骨碌跳起來,早看見眾僧在一旁侍候,準備了洗漱的湯水。行者說:“你們用心侍候我師父,老孫我去了。”三藏下床,拉住他問:“你要去哪裡?”行者說:“我覺得這事兒都是觀音菩薩的不是。她有這個禪院在這裡,接受這裡百姓的香火供奉,卻又容那妖精住在附近。我去南海找她,和她理論理論,讓她親自來問妖精討回袈裟還給我。”三藏問:“你這一去,什麼時候回來?”行者說:“快的話,吃完飯就回來,慢的話,晌午也就辦成了。這些和尚,你就放心讓他們侍候,老孫我走了。”

話音剛落,行者早已沒了蹤影。不一會兒,就到了南海。他停下雲頭,仔細觀看,隻見:

汪洋大海無邊無際,水勢與天相連。祥光籠罩著宇宙,瑞氣映照山川。千層雪浪在青霄怒吼,萬疊煙波在白晝翻湧。海水飛濺到四方,波浪在周圍滾滾翻騰。海水飛濺四方,發出轟鳴的雷聲,波浪滾滾,好似霹靂聲響。先不說這水勢如何,且看那中間:五彩斑斕的寶疊山,紅黃紫皂綠藍,色彩繽紛。這才看到觀音菩薩的絕妙勝境,且看這南海落伽山。真是個好地方!山峰高聳入雲,山頂穿透虛空。山中千樣奇花綻放,百般瑞草生長。微風輕搖寶樹,日光映照金蓮。觀音殿的瓦是琉璃所製,潮音洞的門用玳瑁鋪就。綠楊的影子裡,鸚哥歡快鳴叫,紫竹林中,孔雀婉轉啼鳴。羅紋石上,護法威嚴莊重;瑪瑙灘前,木叉英武雄壯。

行者儘情觀賞著南海那奇異非凡的景色,隨後徑直按下雲頭,來到竹林之下。早已在此等候的諸天趕忙迎上前去,說道:“菩薩此前曾向眾人提及大聖已皈依向善,對您的善舉大肆宣揚。如今您保護唐僧,怎麼有閒暇到這兒來呢?”行者回答道:“因為保護唐僧的途中遇到一件事,特地來拜見菩薩,麻煩諸位幫忙通報一聲。”諸天隨即來到洞口,向菩薩通報了行者的到來。菩薩傳命讓行者進去。行者依照規矩走進洞內,來到寶蓮台下,恭恭敬敬地向菩薩行禮參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菩薩問道:“你此番前來,所為何事?”行者說道:“我師父在趕路時,路過您的禪院。您在此接受人間的香火供奉,卻任由一個黑熊精在附近居住,結果他偷走了我師父的袈裟。我多次前去討要,那黑熊精就是不肯歸還。所以今天特地來找您,希望您能幫忙解決此事。”菩薩說道:“你這猴子說話,怎麼如此無禮!既然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為何來找我討要?都怪你這個頑皮的猴子太過大膽,把寶貝拿出來炫耀,讓小人瞧見,而後又行凶作惡,喚風發火,燒毀了我的留雲下院,如今反倒跑到我這兒來撒野!”行者見菩薩這麼說,知道她知曉過去未來之事,趕忙再次行禮,說道:“菩薩,請饒恕弟子的罪過,事情確實如您所說。隻是那怪物不肯歸還我的袈裟,師父又要念那緊箍咒,老孫我實在忍受不了頭疼的折磨,所以才來懇請菩薩。希望菩薩大發慈悲,幫我去捉拿那妖精,取回袈裟,好讓我們繼續西行。”菩薩說:“那怪物神通廣大,本事並不亞於你。也罷,看在唐僧的麵子上,我就和你走這一遭。”行者聽了,連忙再次拜謝菩薩。隨後便請菩薩出門,一同駕起祥雲,很快就來到了黑風山。他們落下雲頭,順著山路尋找妖怪的洞穴。

正走著,隻見山坡前走出一個道人,手裡捧著一個玻璃盤,盤中放著兩粒仙丹,正向前趕路。行者與他迎麵撞了個滿懷,隨即掣出金箍棒,照著他的頭就是一下,打得那道人腦漿迸裂,鮮血四濺。菩薩大驚失色,說道:“你這個猴子,怎麼還是這麼莽撞!他又沒有偷你的袈裟,和你也不相識,更無冤仇,你為何要將他打死?”行者解釋道:“菩薩,您有所不知。他是那黑熊精的朋友。昨天他和一個白衣秀士,都在芳草坡前坐著談論,說後天是黑精的生日,邀請他們去參加佛衣會。今天他先來拜壽,明天再去參加佛衣會,所以我認得他。他肯定是今天來給那妖怪上壽的。”菩薩聽後說:“既然如此,那就算了。”行者這才提起那道人查看,原來是一隻蒼狼。在旁邊那個盤兒的底部刻有字,寫著“淩虛子製”。

行者見狀,笑著說:“真是巧啊!真是巧啊!老孫我也省事了,菩薩也省力了。這妖怪可真是不打自招,今天就讓他自食惡果。”菩薩問道:“悟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行者說:“菩薩,我有個主意,叫做將計就計,不知道菩薩願不願意依我?”菩薩說:“你說來聽聽。”行者說道:“菩薩,您看這盤兒裡的兩粒仙丹,正好可以當作我們送給那妖魔的見麵禮;盤兒後麵刻的‘淩虛子製’四個字,就是我們與那妖魔打交道的由頭。菩薩如果依我,我就有個好辦法,既不用大動乾戈,也不必辛苦征戰,就能讓妖魔立刻遭殃,佛衣馬上出現;菩薩要是不依我,那菩薩您往西走,我悟空往東走,佛衣就當送給他了,唐三藏也隻能自認倒黴。”菩薩笑著說:“你這猴子,就會耍嘴皮子!”行者說:“不敢,這確實是個好計策。”菩薩問:“你這計策到底怎麼說?”行者說:“盤上刻著‘淩虛子製’,想必這道人就叫淩虛子。菩薩,您要是依我,就變成這個道人,我把這一粒仙丹吃了,再變出一粒,稍微大一點兒。菩薩您就捧著這個盤兒,帶著兩粒仙丹,去給那妖怪上壽,把大點兒的那粒讓給那妖怪。等那妖怪一口吞下去,老孫我就在他肚子裡動手腳。他要是不肯交出佛衣,老孫我就把他的肚腸掏出來,織一件袈裟出來。”

菩薩無奈,隻得點頭同意。行者笑著說:“怎麼樣,行得通吧?”這時,菩薩憑借著廣大慈悲和無邊法力,施展億萬化身之術,心領神會,瞬間變幻身形,恍惚之間,變成了淩虛仙子:

身著鶴氅,仙風颯颯,身姿輕盈,仿佛要步入仙境。

麵容蒼老如鬆柏,卻又有著古今難見的獨特秀色。

行止之間,看似離去卻又未曾停留,如同“如如不動”的佛性一般,有著與眾不同之處。

歸根結底,一切皆歸為佛法,隻是暫借這虛幻的身軀。

行者看著菩薩的變化,讚歎道:“妙啊!妙啊!這到底是妖精變的菩薩,還是菩薩變的妖精呢?”菩薩笑著說:“悟空,菩薩與妖精,隻在一念之間;若論其本質,其實並無區彆。”行者聽後,心中頓時有所領悟,轉身一變,化作一粒仙丹:

在盤中滾動,位置不定,圓潤明亮,卻沒有固定的形狀。

如同道家所說的“三三”之數,與煉丹術中的勾漏之法相合,又如同“六六”之數,與少翁的煉丹理論相通。

像瓦礫中的黃金火焰,又似牟尼寶珠在白晝閃耀光芒。

外麵的鉛汞等元素,難以輕易衡量其價值。

行者變的那顆仙丹,終究比原來的略大一些。菩薩認準後,拿起玻璃盤兒,徑直來到妖洞門口。隻見這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懸崖深邃,峰巒險峻,嶺上雲霧繚繞;柏樹蒼翠,鬆樹翠綠,林間風聲颯颯。懸崖深邃峰巒險峻,果然是妖邪出沒、人跡罕至之地;柏樹鬆樹翠綠,也適合仙真在此修煉隱居,道意盎然。山上有山澗,山澗中有清泉,潺潺流水聲宛如彈奏的琴聲,讓人聽了不禁想洗淨耳朵;崖上有鹿,林中棲息著鶴,清幽的仙籟之音在寂靜的山間回蕩,也足以讓人賞心悅目。這正是妖仙有緣得遇菩提,菩薩心懷無邊弘誓,垂憐眾生。

菩薩看了,心中暗自欣喜,心想:“這孽畜占據了這座山洞,倒也有些修行的緣分。”因此,心中已然動了慈悲之念。

菩薩走到洞口,守洞的小妖大多都認得她,說道:“淩虛仙長來了。”一邊通報,一邊迎接。那妖怪早已迎出二門,說道:“淩虛,有勞仙長大駕光臨,讓寒舍蓬蓽生輝。”菩薩說:“小道特意獻上一粒仙丹,祝大王長命千歲。”兩人行過禮後,方才坐下,又說起昨天的事情。菩薩沒有回應,急忙拿起丹盤,說道:“大王,且看看小道的一番心意。”看準那粒大的仙丹,推給妖怪說:“願大王千歲!”那妖怪也推過一粒,遞給菩薩說:“願與淩虛子共享。”謙讓過後,那妖怪剛要吞咽,那粒藥便順著喉嚨滾了下去。行者在他肚子裡現了本相,用力折騰起來。那妖怪立刻倒在地上,連聲哀告,乞求饒命。菩薩也現出本相,說道:“孽畜,若想活命,趕緊把袈裟交出來。”那妖怪連忙叫小妖取出袈裟。行者早已從妖怪的鼻孔中鑽了出來,將袈裟拿在手中。菩薩擔心那妖怪再生事端,便將一個箍兒丟在妖怪頭上。那妖怪爬起來,拿起槍想要刺向菩薩和行者,此時行者和菩薩早已升到空中。菩薩念起真言,那妖怪頓時又頭疼起來,丟了槍,在地上滾來滾去。半空中,美猴王笑得前仰後合,平地上,黑熊怪疼得死去活來。

菩薩問道:“孽畜!你如今可願意皈依佛門?”那妖怪連忙滿口答應:“我願意皈依,隻求饒我一命!”行者說:“這家夥,真耽誤工夫。”說著便要動手打他。菩薩急忙製止道:“彆傷他性命。我還有用處呢。”行者問:“這樣的怪物,不打死他,留著他有什麼用?”菩薩說:“我那落伽山後,無人看管,我要帶他去做個守山大神。”行者笑著說:“菩薩果然是救苦救難的慈悲尊者,一絲生靈都不忍傷害。要是老孫我有這樣的咒語,非得念他個千遍萬遍!這回就算有再多的黑熊精,也都讓他們統統完蛋!”

卻說那妖怪蘇醒過來許久,實在難以忍受疼痛,隻得跪在地上哀求道:“隻要饒我性命,我願意皈依正果!”菩薩這才降下祥光,又為他摩頂受戒,讓他拿起長槍,跟隨在自己左右。那黑熊精至此終於收了一片野心,頑劣的性情也在此時得以收斂。菩薩吩咐道:“悟空,你回去吧。好好服侍唐僧,千萬彆懈怠生事。”行者說:“多謝菩薩遠道而來相助,弟子理應送菩薩一程。”菩薩說:“不必相送。”行者這才捧著袈裟,叩頭拜彆。菩薩也帶著黑熊精,徑直返回大海。有詩為證:

祥光靄靄凝聚在金像之上,萬道繽紛的光芒實在值得誇讚。

菩薩普濟世人,心懷悲憫,遍觀法界,顯現出金蓮之相。

此番前來多是為了傳經的旨意,這一去原本就毫無瑕疵。

降伏妖怪使其修成正果,一同回歸大海,佛門又得回錦襴袈裟。

行者取回了袈裟,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 機關女人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 武道江湖錄 直播算命:開局完虐假千金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