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2 / 2)

多虧赤腳大天仙越班啟奏,把我放了。

饒我不死免去刑罰,被貶到流沙河東岸。

吃飽了就困臥在這山中,餓了就去翻波尋找食物。

樵夫遇到我性命不保,漁翁見到我也難逃一死。

來來往往吃人無數,反反複複傷人無數。

你竟敢到我門前行凶,今天我的肚皮有指望了。

彆說我嫌你粗糙不好吃,抓住你慢慢剁成鮓醬!”

八戒聽了大怒,罵道:“你這潑物,一點眼力見都沒有!我老豬還鮮嫩著呢,你竟敢說我粗糙,要剁成鮓醬!看來你把我當成老得沒水分的東西了。休得無禮!吃你祖宗我這一鈀!”那怪見鈀打過來,使出“鳳點頭”的招式躲過。兩人在水中打著打著,打出了水麵,各自踏浪登波。這一場爭鬥,比之前更加激烈。你看:

卷簾大將,天蓬元帥,各自施展神通,十分厲害。一個降妖寶杖朝著頭掄,一個九齒釘鈀隨手快速出擊。他們躍浪震動山川,推波昏暗世界。凶得像太歲衝撞幢幡,惡得像喪門星掀翻寶蓋。這一個赤膽忠心保護唐僧,那一個犯罪後成了水怪。鈀抓一下留下九條痕,杖打之時魂魄都要被打散。兩人努力相持,用心比賽。說到底都是為了取經人,怒氣衝天,忍耐不住。攪得鮊鯉鱖魚退了鮮鱗,龜鱉黿鼉傷了嫩蓋;紅蝦紫蟹都丟了性命,水府的諸神都朝上禮拜。隻聽得波濤翻滾如雷轟,日月無光,天地都顯得怪異。

兩人整整鬥了兩個時辰,還是不分勝負。這真可謂是銅盆遇到鐵掃帚,玉磬對著金鐘,勢均力敵。

再說大聖保護著唐僧,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兩人在水上爭鬥,隻是他不好貿然動手。隻見八戒虛晃一鈀,假裝輸了,轉身向東岸跑去,那怪在後麵緊追不舍。快到岸邊時,行者按捺不住,撇下師父,抽出鐵棒,跳到河邊,朝著妖精劈頭就打。那妖物不敢迎戰,“嗖”的一聲又鑽進了河裡。八戒叫嚷道:“你這弼馬溫,真是個急性子!你再等一會兒,等我把他哄到高處,你再攔住河邊,讓他回不了頭,不就能抓住他了嗎?他這一進去,什麼時候才肯再出來?”行者笑著說:“呆子,彆嚷嚷!彆嚷嚷!我們先回去見師父吧。”

八戒和行者回到高岸上,見到三藏。三藏欠身說道:“徒弟們辛苦了。”八戒說:“先不說辛苦,隻有降了妖精,送您過河,才是萬全之策。”三藏問:“你剛才和妖精交戰,戰況如何?”八戒說:“那妖的本事和老豬我不相上下。正打著,我使了個詐敗,他就追到岸上了。看到師兄舉著棍子,他就跑了。”三藏說:“這可怎麼辦呢?”行者說:“師父放心,彆煩惱。現在天色已晚,我們先坐在這崖邊,等老孫去化些齋飯來,您吃了就休息,明天再想辦法。”八戒說:“說得對,你快去快回。”

行者急忙施展筋鬥雲,朝著正北方向飛去,到了一戶人家,化來一缽素齋,回來獻給師父。師父見他回來得這麼快,便說道:“悟空,我們去化齋的那戶人家,問問他們過河的辦法,不比跟這妖怪爭鬥強嗎?”行者笑著回答:“師父,這戶人家可遠著呢!離這兒有五七千裡路。他們怎麼會了解這河裡的水性?問他們也沒用。”八戒在一旁說道:“哥哥又在說謊了。五七千裡路,你怎麼去一趟回來得這麼快?”行者解釋道:“你哪裡知道!老孫我的筋鬥雲,一個跟頭就有十萬八千裡。像這五七千裡路,隻需把頭點上兩點,把腰彎上一彎,就來回了,有什麼難的!”八戒說:“哥啊,既然這麼容易,你背著師父,點個頭,彎彎腰,跳過去不就行了,何必這麼辛苦地跟妖怪打鬥呢?”行者說:“你不會駕雲嗎?你馱著師父過去不行嗎?”八戒道:“師父是凡夫俗子,肉身沉重得像泰山,我這駕雲的本事,怎麼能承受得住?得靠你的筋鬥雲才行。”行者說:“我的筋鬥雲,本質上也是駕雲,隻是能去得更遠些。你馱不動,我又怎麼馱得動呢?自古就說:‘搬動泰山如同撿起芥子一樣容易,可帶著凡夫卻難以脫離塵世。’像那些邪惡的妖怪,使用攝法、弄起風頭,也隻能在地上拉扯著走,沒辦法帶著人飛到空中;那樣的法術,老孫我也會施展。還有隱身法、縮地法,老孫我樣樣精通。但師父一心要曆經各個國家,想要超脫苦海,所以才寸步難行。我和你隻能保護他的安危,替他承擔不了這些艱難困苦,也取不來真經;就算我們能先去見到佛祖,佛祖也不會輕易把真經給你我。這正是所謂的‘如果輕易就能得到,就會被當作平常的東西看待’。”呆子聽了,連連點頭,接受了這番話。於是師徒三人吃了些沒有菜的素食,便在流沙河東岸的崖邊休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早上,三藏問道:“悟空,今天該怎麼辦呢?”行者說:“沒彆的辦法,還得八戒下水去。”八戒抱怨道:“哥哥,你就想圖個清淨,專門讓我下水。”行者說:“賢弟,這次我再也不著急了。隻等你把他引上來,我在河邊攔住,不讓他回去,一定要把他抓住。”

好個八戒,抹了抹臉,抖擻精神,雙手握住鐵鈀,來到河邊,分開水路,又一次潛入妖怪的巢穴。那妖怪剛剛睡醒,忽然聽到水響,急忙回頭,睜大眼睛一看。見八戒拿著鈀下來了,便跳出來,迎麵攔住,大喝道:“慢著!慢著!看杖!”八戒舉起鈀擋住,說道:“你那是什麼‘哭喪杖’,看你祖宗我的鈀!”那怪說:“你這呆子懂什麼!我這寶杖,名聲可大了。它原本是月宮裡梭羅樹的枝乾。吳剛伐下一枝,由魯班精心製造而成。裡麵有一條金箍作為杖芯,外麵纏繞著萬道珠絲。它名叫寶杖,擅長降妖除魔,曾在靈霄殿永鎮四方,能降伏各種妖怪。隻因我官拜大將軍,玉皇大帝賜給我,讓我隨身攜帶。它可長可短,全由我心意控製,要細要粗,隨心所欲。它曾護駕蟠桃宴,也曾隨我在上界當值。在靈霄殿值班時,眾聖都曾參拜,卷簾時,諸仙都曾行禮。它已修煉成有靈性的神兵,可不是人間普通的器械。自從我被貶下天庭,就拿著它在海外肆意縱橫。我可不是吹牛,天下的槍刀都比不上它。再看看你那鏽釘鈀,隻配用來鋤田種菜!”

八戒笑著說:“你這欠打的家夥!先彆管什麼種菜,隻怕被我鈀輕輕碰一下,就讓你沒處貼膏藥,九個釘齒紮下去,眼子一起流血!就算不死,也得落下個終身的破傷風!”那怪放開架勢,在水底下,和八戒又一次打到了水麵上。這一場爭鬥,比之前更加激烈。你看:寶杖揮舞,釘鈀築打,兩人言語不通,並非同類。隻因木母豬八戒)克製刀圭沙僧),才使得雙方爭鬥不休。沒有輸贏,也沒有反複,翻波淘浪,互不相讓。這個怒氣難以容忍,那個傷心難忍屈辱。鈀來杖擋,各自逞英雄,河水翻滾,流沙惡毒。兩人氣勢洶洶,忙碌不已,多是因為三藏要前往西域取經。釘鈀十分凶猛,寶杖使用得極為熟練。這個揪住要往岸上拖,那個抓來就往水裡按。聲音如同霹靂,驚動了魚龍,烏雲蔽日,天色昏暗,神鬼都為之屈服。

這一場爭鬥,來來往往,打了三十回合,還是分不出勝負。八戒又使出佯裝失敗的計策,拖著鈀就跑。那怪在後麵緊追不舍,推著波浪,一直追到岸邊。八戒罵道:“你這個妖怪!有本事你上來!在這高處,腳踏實地,正好痛痛快快地打一場!”那妖怪罵道:“你這呆子,想哄我上去,好讓你的幫手來對付我。你下來,咱們還在水裡打。”原來這妖怪變聰明了,再也不肯上岸,隻在河邊和八戒吵鬨。

再說行者見妖怪不肯上岸,急得心急火燎,恨不得立刻把妖怪抓來。行者說:“師父!您先坐下,等我給他來個‘餓鷹叼食’。”說著就施展筋鬥雲,跳到半空,“嗖”的一聲落下來,想要抓住那妖怪。那妖怪正和八戒吵得不可開交,忽然聽到風聲,急忙回頭,見是行者從雲端落下,便收起寶杖,一頭紮進水裡,消失得無影無蹤。行者站在岸上,對八戒說:“兄弟呀,這妖怪太狡猾了。他再也不肯上岸,這可怎麼辦?”八戒說:“難啊!難啊!難啊!打不過他!我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也隻能和他打個平手。”行者說:“先去見師父吧。”

二人又回到高岸,見到唐僧,詳細地說了妖怪難以捉拿的情況。長老滿眼含淚,說道:“如此艱難,怎麼才能渡河啊!”行者說:“師父彆煩惱。這妖怪深藏在水底,確實很難對付。八戒,你就在這兒保護師父,彆再和他打鬥了,等老孫去南海走一趟。”八戒問:“哥啊,你去南海乾什麼?”行者說:“這取經的事兒,原本就是觀音菩薩安排的;解救我們,也是觀音菩薩的功勞。如今在流沙河受阻,無法前進,沒有她幫忙,怎麼解決?我去請她來,總比和這妖精爭鬥強。”八戒說:“也是,也是。師兄,你去的時候,千萬替我向菩薩問好,多謝她往日的指教。”三藏說:“悟空,要是去請菩薩,就彆遲疑了,快去快回。”

行者立刻施展筋鬥雲,直奔南海。嘿!還沒到半個時辰,就遠遠望見了普陀山。不一會兒,落下筋鬥雲,來到紫竹林外,又看見那二十四路諸天,上前迎接道:“大聖怎麼來了?”行者說:“我師父有難,特來拜見菩薩。”諸天道:“請坐,我們這就去通報。”值日的諸天,徑直來到潮音洞口報告:“孫悟空有事求見。”菩薩正和捧珠龍女在寶蓮池邊扶著欄杆賞花,聽到報告,便轉身來到雲岩,開門讓行者進去。大聖恭恭敬敬地行禮參拜。

菩薩問道:“你怎麼不好好保護唐僧?又因為什麼事來見我?”行者上前稟報道:“菩薩,我師父之前在高老莊,收了一個徒弟,名叫豬八戒,多虧菩薩賜他法號悟能。剛走過黃風嶺,如今到了八百裡流沙河,這裡弱水三千,師父難以渡河;河裡還有個妖怪,武藝高強,多虧悟能和他在水麵上交戰三次,隻是沒能取勝,被他阻攔,無法渡河。所以特地來求菩薩,希望您發發慈悲,幫我們渡過這一難關。”菩薩說:“你這猴子,又自滿了,怎麼不肯說出保護唐僧取經的事呢?”行者說:“我們隻想抓住他,讓他送我師父過河。水裡的事,我又不太擅長,隻是悟能找到他的巢穴,和他對話。想來是沒提到取經的事兒。”菩薩說:“那流沙河的妖怪,本是卷簾大將下凡,也是我勸化的善信之人,讓他保護取經之人。你要是肯說出是東土大唐去取經的人,他肯定不會和你爭鬥,一定會歸順的。”行者說:“那妖怪如今害怕戰鬥,不肯上岸,隻在水裡躲藏,怎麼才能讓他歸順呢?我師父又怎麼才能渡過這弱水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菩薩隨即召喚惠岸,從袖中拿出一個紅葫蘆,吩咐道:“你拿著這個葫蘆,和孫悟空一起到流沙河的水麵上,隻要喊‘悟淨’,他就會出來。首先要引導他歸依唐僧,然後把他脖子上掛的九個骷髏串在一起,按照九宮的方位排列,再把這個葫蘆放在中間,這樣就成了一隻法船,能夠載著唐僧渡過流沙河。”惠岸聽了,恭敬地領命。當下就和大聖捧著葫蘆,走出潮音洞,遵照法旨,辭彆了紫竹林。有詩為證:

五行相互匹配順應自然,認出從前的舊主人。

修煉自身奠定根基是妙用,辨明邪正方能看清原因。

金歸本性與同類會合,木去求情共複倫理。

二土指沙僧與八戒)大功告成歸於平靜,調和水火毫無瑕疵。

他二人沒過多久,便按下雲頭,早早來到了流沙河岸。豬八戒認出是木叉行者,便帶著師父上前迎接。木叉與三藏行禮完畢,又和八戒相見。八戒說道:“之前承蒙尊者指點,得以見到菩薩。我老豬果然遵從法教,如今有幸拜入佛門。這一路上奔波忙碌,沒來得及向您道謝,還請恕罪,恕罪。”行者說:“先彆忙著敘舊了。我們趕緊去叫那家夥出來。”三藏問道:“叫誰?”行者回答:“老孫我去見菩薩,把之前的事情都詳細說了。菩薩說:這流沙河的妖怪,本是卷簾大將下凡;因為在天上犯了罪,才墮落在此河中,忘卻本性,興風作浪。他曾被菩薩勸化,願意跟隨師父前往西天。隻是我們之前沒提取經的事,所以才和他苦苦爭鬥。菩薩現在派木叉帶著這個葫蘆,要和這家夥結作法船,渡您過河呢。”三藏聽了,感激不已,對著木叉行禮道:“還望尊者趕快行動。”

木叉捧著葫蘆,在半雲半霧間,徑直來到流沙河的水麵上,大聲呼喊:“悟淨!悟淨!取經人早就到了,你怎麼還不歸順!”

再說那妖怪因為懼怕猴王,躲回水底,正在巢穴中休息。突然聽到有人叫他的法名,心裡明白是觀音菩薩;又聽到說“取經人在此”,他也不再懼怕,急忙翻波伸出頭來,又認出了木叉行者。隻見他滿臉笑容,上前行禮道:“尊者,有失遠迎。菩薩如今在哪裡?”木叉說:“我師父還沒來,先派我來吩咐你,趕緊跟著唐僧做徒弟。讓你把脖子上掛的骷髏,和這個葫蘆,按照九宮的方位,結成一隻法船,渡唐僧過這弱水。”悟淨問道:“取經人在哪裡呢?”木叉用手指著說:“東邊岸上坐著的不就是嗎?”悟淨看到了八戒,說道:“他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家夥,和我整整打了兩天,可從來沒說過一個關於取經的字。”又看到行者,說:“這個家夥,是他的幫手,厲害得很!我可不去了。”木叉說:“那是豬八戒,這是孫行者。他們都是唐僧的徒弟,也都是被菩薩勸化的,你怕他們做什麼?我這就和你去見唐僧。”

悟淨這才收起寶杖,整理好黃錦直裰,跳上岸來,對著唐僧雙膝跪下,說道:“師父,弟子有眼無珠,沒認出師父的尊容,多有冒犯,還望您恕罪。”八戒說道:“你這個膿包,怎麼不早點皈依,非要和我打?這說的什麼話!”行者笑著說:“兄弟,你彆怪他,還是因為我們之前沒說出取經的事和自己的姓名。”長老問道:“你真的願意誠心皈依我佛嗎?”悟淨說:“弟子之前承蒙菩薩教化,以河為姓,給我取了個法名叫沙悟淨,哪有不聽從師父的道理!”三藏說:“既然如此——”便叫道:“悟空,拿戒刀來,給他剃度。”大聖依照吩咐,立刻拿戒刀為他剃了頭。悟淨又拜了三藏,拜了行者和八戒,排定了大小順序。三藏見他行禮的樣子,很有和尚的風範,便又叫他沙和尚。木叉說:“既然已經皈依佛門,就彆囉嗦了,趕緊做法船吧。”

悟淨不敢耽擱,馬上把脖子上掛的骷髏取下來,用繩子結成九宮的形狀,把菩薩的葫蘆放在中間,然後請師父下岸。長老登上法船,坐在上麵,果然安穩得像輕快的小船。左邊有八戒攙扶,右邊有悟淨托舉;孫行者在後麵牽著龍馬,在半雲半霧中跟著;頭頂上方又有木叉護衛。就這樣,師父穩穩當當地渡過了流沙河,在風平浪靜中過了弱水。真的如同飛箭一般,沒過多久,就登上了彼岸,脫離了洶湧的波濤;而且身上乾乾淨淨,沒有拖泥帶水,幸運地腳乾手燥,達到了清淨無為的狀態。師徒們踏上了堅實的土地。木叉按下祥雲,收起了葫蘆。這時,隻見那些骷髏一下子化作九股陰風,悄然消失不見了。三藏拜謝了木叉,又向菩薩頂禮。正是:木叉徑直回到東洋海,三藏上馬繼續向西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修成正果,取得真經,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齡軍官會疼人,八零嬌媳又三胎 鬥羅: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嫁給賀先生 共感後,師兄們被瘋批師妹拿捏了 靈魂交易所 入夜淪陷 情陷囍帖街 信鴿觀察守則 春風得意,馬蹄疾 開局契約一隻金翅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