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兩個小妖,將換來的假葫蘆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看了好一會兒。忽然,他們抬起頭,卻發現行者不見了。伶俐蟲滿臉疑惑,說道:“哥呀,沒想到神仙也會說謊。他說換了寶貝,就能度我們成仙,怎麼一聲不吭就走了呢?”精細鬼卻不這麼認為,說道:“我們可是占了大便宜呀,他哪能輕易走掉?把葫蘆拿過來,我倒要試試,看能不能裝天。”說著,他真的將葫蘆往上一拋,可葫蘆“撲”的一聲,就直接落了下來。伶俐蟲見狀,慌張地說道:“怎麼裝不了!裝不了!莫不是孫行者假扮成神仙,用假葫蘆把我們的真寶貝換走了?”精細鬼趕忙說道:“彆胡說!孫行者被那三座大山壓著呢,怎麼可能出來?拿過來,我念他說的那幾句咒語,再試試看。”於是,這妖怪又把葫蘆朝著天空扔去,口中念念有詞:“若有半聲不肯,就上靈霄殿上,動起刀兵!”話還沒念完,葫蘆“撲”的一聲,又落了下來。兩個妖怪這下確定了,說道:“裝不了!裝不了!這肯定是個假的!”
他們正在大聲叫嚷的時候,孫大聖在半空中聽得清清楚楚,看得真真切切。他擔心這兩個妖怪再折騰下去,萬一走漏了風聲,就麻煩了。於是,他將身子一抖,把那根變成葫蘆的毫毛收回到身上。這麼一來,兩個妖怪頓時四手空空。精細鬼著急地說:“兄弟,把葫蘆拿來。”伶俐蟲也懵了,說道:“你不是拿著嗎?天呐!怎麼不見了?”他們倆趕忙在地上亂摸,在草叢裡胡亂尋找,又是抖袖子,又是摸腰間,可哪裡還找得到葫蘆的影子?兩個妖怪嚇得呆若木雞,喃喃自語道:“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當時大王把寶貝交給我們,讓我們去捉拿孫行者,如今行者沒抓到,連寶貝都沒了。我們怎麼敢回去回話呀?這一頓打下來,肯定會被打死的!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伶俐蟲提議道:“我們逃走吧。”精細鬼問道:“往哪裡逃呢?”伶俐蟲無奈地說:“不管往哪裡逃,隻要不回去就行。要是回去說寶貝沒了,肯定是死路一條。”精細鬼卻冷靜地說:“彆逃,還是回去。二大王平日裡對你挺不錯的,到時候我把責任往你身上推一推。他要是肯網開一麵,我們或許還能保住性命;要是說不過去,就算被打死,也還在這兒。總比落得兩頭空好。走吧!走吧!”兩個妖怪商量好了,轉身往山上走去。
行者在半空中看到他們往回走,便搖身一變,化作一隻蒼蠅,飛了下去,悄悄跟在小妖身後。你可能會問,他變成蒼蠅後,那寶貝放在哪兒呢?要是丟在路上或者藏在草裡,被彆人發現拿走,那豈不是白忙活一場?其實,他把寶貝帶在身上。可蒼蠅不過豆粒般大小,怎麼能裝得下寶貝呢?原來,他的寶貝和金箍棒一樣,叫做如意佛寶,可以隨身變化,能大能小,所以放在身上也沒問題。他“嚶”的一聲飛下去,緊緊跟著那兩個妖怪。
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了洞裡。隻見那兩個魔頭正坐在那裡喝酒。小妖走上前,跪在地上,行者則悄悄釘在門櫃上,側耳傾聽。小妖說道:“大王。”二老魔聽到聲音,放下酒杯,問道:“你們回來了?”小妖回答道:“回來了。”老魔又問:“抓住孫行者了嗎?”小妖們嚇得直叩頭,不敢出聲。老魔再次追問,他們還是不敢回應,隻是一個勁兒地叩頭。老魔問了好幾遍,小妖們才趴在地上,哭喊道:“求大王饒了小的們萬千死罪!饒了小的們萬千死罪!我們拿著寶貝,走到半山腰的時候,突然遇到一個來自蓬萊山的神仙。他問我們去哪兒,我們就說去捉拿孫行者。那神仙一聽孫行者的名字,也很惱火,說要幫我們的忙。我們沒讓他幫忙,卻把用寶貝裝人的事情告訴了他。那神仙也有個葫蘆,據說能裝天。我們一時貪心,想著他的裝天,我們的裝人,就跟他換了。本來是葫蘆換葫蘆,伶俐蟲還貼了個淨瓶給他。誰知道仙家的東西,凡人根本拿不住。我們正試著裝天的時候,他連同寶貝一下子都不見了。懇請大王饒了我們的死罪!”老魔聽了,氣得暴跳如雷,怒吼道:“完了!完了!這肯定是孫行者假扮神仙,把寶貝騙走了!那猴頭神通廣大,到處都有熟人,也不知道是哪個毛神把他放了出來,騙走了寶貝!”
二魔趕忙說道:“兄長消消氣。那猴頭實在太無禮了,有本事逃走也就罷了,居然還騙走寶貝。我要是沒本事抓住他,就沒臉在西方路上當妖怪了!”老魔問道:“那怎麼抓他?”二魔說:“我們有五件寶貝,丟了兩件,還有三件,一定要抓住他。”老魔又問:“還有哪三件?”二魔說:“七星劍和芭蕉扇在我身邊,那條幌金繩,在壓龍山壓龍洞老母親那裡收著呢。現在派兩個小妖,去請老母來吃唐僧肉,順便讓她帶著幌金繩來捉拿孫行者。”老魔問:“派誰去?”二魔嫌棄地說:“可不能派這兩個沒用的家夥去!”說著,便把精細鬼、伶俐蟲喝退到一旁。這二人暗自慶幸道:“運氣真好!沒挨打,也沒挨罵,居然就被饒過了。”二魔接著喊道:“叫那常隨的伴當巴山虎、倚海龍過來。”二人連忙跪下,二魔叮囑道:“你們可要小心行事。”二人齊聲應道:“一定小心。”二魔又說:“要仔細點。”他們又回應道:“一定仔細。”二魔再問道:“你們認得老奶奶家嗎?”二人還是應道:“認得。”二魔最後說道:“既然認得,就趕緊出發,到老奶奶那裡,多多替我問候,說請她來吃唐僧肉,讓她帶著幌金繩來,要捉拿孫行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兩個妖怪領命,匆匆離去。他們哪裡知道,行者就在一旁,把他們的對話聽得一字不漏。行者展開翅膀,飛了過去,趕上巴山虎,釘在他身上。走了二三裡路,行者本想立刻打死這兩個妖怪,可又一想:“打死他們,易如反掌。但他奶奶身邊有那幌金繩,又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等我先問問他們再動手。”於是,好個行者,“嚶”的一聲,從妖怪身上飛離,讓他們先走了百十步。接著,他搖身一變,也變成了一個小妖,頭戴一頂狐皮帽子,把虎皮裙子倒插上來係緊,追上去喊道:“走路的,等等我。”倚海龍回頭問道:“你是從哪兒來的?”行者說:“好哥哥,連自己人都不認識了?”小妖疑惑地說:“我們家沒你這個人。”行者說:“怎麼會沒有我?你再仔細看看。”小妖還是搖頭說:“麵生,麵生,從來沒見過你。”行者解釋道:“沒錯。你們沒見過我,我是外班的。”小妖問:“外班長官?確實沒見過。你要去哪兒?”行者說:“大王說派你們二位去請老奶奶來吃唐僧肉,讓她帶著幌金繩來捉拿孫行者。擔心你們走得慢,貪玩誤事,又派我來催你們快點去。”小妖一聽,覺得行者說的都是實情,便不再懷疑,真的把行者當成了自己人,急急忙忙地往前飛奔。一口氣又跑了八九裡路,行者問道:“走得太快了。我們離家有多遠了?”小怪回答道:“有十五六裡了。”行者又問:“還有多遠?”倚海龍用手指了指,說:“那片烏林子裡就是。”行者抬頭望去,隻見不遠處有一片黑森林,心想那老妖怪應該就在林子內外。於是,他停下腳步,讓小怪先走。隨即取出鐵棒,走上前去,朝著小怪的腳後一刮。可憐這兩個小怪,實在不經打,一下子就被打成了一團肉餅。行者拖著他們的腳,把屍體藏在路旁茂密的草叢裡。接著,他拔下一根毫毛,吹了口仙氣,說道:“變!”毫毛瞬間變成了巴山虎,而他自己則變成了倚海龍。就這樣,行者假扮成兩個小妖,徑直朝著壓龍洞去請老奶奶。這正是:七十二變神通廣大,變化騰挪手段高超。
行者幾步就跳到了林子裡,正在四處尋找時,隻見有兩扇石門半開半掩。他不敢貿然進去,隻好在外麵大聲喊道:“開門!開門!”這一喊,立刻驚動了看門的一個女怪,她打開半扇門,問道:“你們從哪裡來?”行者回答道:“我們是平頂山蓮花洞派來請老奶奶的。”女怪說:“進來吧。”行者來到三層門下,探著頭往裡張望,隻見正當中高坐著一個老媽媽兒。你看她是什麼模樣呢?隻見她雪鬢蓬鬆,眼睛裡閃爍著星光般的亮光。臉皮紅潤,皺紋卻很多,牙齒稀疏,卻顯得精神矍鑠。麵容好似霜後的殘菊,身形如同雨後的老鬆。頭上纏著白練攢絲帕,耳朵上墜著黃金嵌寶環。
孫大聖看到這一幕,沒敢直接進去,隻是在二門外苦著臉,“脫脫”地哭了起來。你可能會奇怪,他為什麼哭呢?難道是害怕這老妖怪?可他連九鼎油鍋都下過,炸了七八天都沒掉一滴眼淚,怎麼會怕這個老妖怪呢?原來,他是想起了唐僧取經的艱難困苦,心中一陣難過,這才淚如泉湧。他心裡想著:“老孫我施展手段,變成小妖來請這老妖怪,可不能就這麼直愣愣地站著說話,肯定得給她磕頭才行。我這輩子,隻拜過三個人:在西天拜過佛祖;在南海拜過觀音;在兩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為了師父取經,我真是操碎了心。一卷經能值多少錢呢?今天卻要我來拜這個妖怪。要是不跪拜,肯定會露餡。唉!苦啊!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師父被困,我才不得不受這份屈辱!”事到如今,他也沒有彆的辦法,隻好硬著頭皮,走進門去,跪在地上,說道:“奶奶,給您磕頭了。”
那老妖怪說道:“我兒,起來吧。”行者心中暗自高興:“好!好!好!叫得真親熱!”老妖怪接著問道:“你從哪裡來的?”行者回答道:“平頂山蓮花洞,二位大王有令,派我來請奶奶去吃唐僧肉,還讓您帶上幌金繩,要捉拿孫行者呢。”老妖怪聽了,十分高興,說道:“真是孝順的兒子!”說完,就吩咐去把轎子抬出來。行者心中暗歎:“我的天呐!沒想到妖精也坐轎子!”隻見後壁廂有兩個女怪,抬出一頂香藤轎,放在門外,掛上青絹幃幔。老妖怪起身出洞,坐在轎子裡。後麵還有幾個小女怪,捧著梳妝盒,端著鏡架,拿著手巾,托著香盒,跟在左右。老妖怪說道:“你們來乾什麼?我去自家兒子那裡,還愁沒人伺候嗎?要你們來獻殷勤、多嘴多舌?都回去!關上門看家!”那幾個小妖聽了,果然都回去了,隻剩下兩個抬轎的。老妖怪問道:“派來的這兩個叫什麼名字?”行者連忙回答道:“他叫巴山虎,我叫倚海龍。”老妖怪說:“你們兩個在前麵走,給我開路。”行者心裡暗自叫苦:“真是倒黴!經還沒取到,倒先來給她當差了!”可又不敢違抗,隻得乖乖地在前麵引路,還扯著嗓子大聲吆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行人走了五六裡路,行者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坐在石崖上,等抬轎的走近,說道:“咱們稍微歇一歇怎麼樣?肩膀都快被壓疼了。”那兩個抬轎的小妖哪裡知道行者的心思,便依言把轎子放下。行者站在轎後,從胸脯上拔下一根毫毛,輕輕一吹,毫毛瞬間變成一個香噴噴的大燒餅,他拿在手裡,津津有味地啃了起來。轎夫好奇地問:“長官,您吃的是什麼呀?”行者故作神秘地說:“不好說。大老遠來請奶奶,又沒得到什麼賞賜,肚子餓了,這是我原本帶的乾糧,我吃點兒再走。”轎夫聽了,也饞了,說道:“給我們也吃點兒吧。”行者笑著說:“行啊,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計較!”這兩個小妖不知深淺,立刻圍到行者身邊,準備分他的乾糧。就在這時,行者突然抽出金箍棒,猛地一揮,隻聽“嗖”的一聲,一個小妖被當頭擊中,頓時腦漿迸裂,當場喪命;另一個小妖擦著棒邊,雖然沒死,卻也疼得在地上直哼哼。
轎子裡的老妖怪聽到有人慘叫,連忙伸出頭來看,行者眼疾手快,一個箭步跳到轎前,舉起金箍棒,“砰”的一聲,狠狠砸在老妖怪頭上,瞬間打出一個窟窿,老妖怪腦漿和鮮血汩汩地往外冒。行者把老妖怪從轎子裡拖出來一看,原來是一隻九尾狐狸。行者冷笑著說:“你這作惡的畜生!還敢自稱老奶奶!你要是叫老奶奶,那老孫我就該被稱作太祖公公!”說完,行者在九尾狐狸身上搜出幌金繩,小心翼翼地揣進袖子裡,心中暗自歡喜:“那兩個妖怪就算再有手段,如今這三件寶貝都姓孫了!”隨後,行者又拔下兩根毫毛,吹口仙氣,毫毛化作巴山虎和倚海龍的模樣;再拔兩根,變成兩個抬轎的小妖。而他自己搖身一變,化作老奶奶的模樣,穩穩地坐在轎子裡。一切準備妥當,行者指揮著假小妖抬起轎子,沿著原路返回。
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了蓮花洞口。由毫毛變成的小妖在前麵喊道:“開門!開門!”洞裡把門的小妖打開門,問道:“巴山虎、倚海龍,你們回來了?”毫毛變的小妖回答:“回來了。”把門的小妖又問:“你們請的奶奶呢?”假小妖用手指著轎子說:“這不,轎子裡抬的就是。”小妖說:“你們先等一下,我進去通報一聲。”說完,便跑進洞裡,大聲喊道:“大王,奶奶來了!”
兩個魔頭一聽,立刻吩咐擺設香案,準備迎接。行者在外麵聽到,心中暗喜:“運氣真好!這回也輪到我當回‘長輩’了!我之前變小妖去請老怪,還給她磕了個頭;這次我扮成老怪,成了他們的母親,他們肯定得行四拜之禮。雖說沒什麼大不了,但好歹也能賺他們兩個響頭!”隻見行者不緊不慢地從轎子裡走出來,抖了抖身上的衣服,悄悄把那四根毫毛收回到身上。把門的小妖把空轎子抬進洞裡,行者則邁著慢悠悠的步子,學著老怪那嬌嬌弱弱、扭扭捏捏的姿態,跟在後麵走進洞中。
一進洞,隻見大大小小的群妖都紛紛跪地迎接,鼓樂齊鳴,簫韶悠揚,聲音響徹整個山洞。博山爐裡香煙嫋嫋升騰,氣氛十分莊重。行者走到正廳,麵朝南方,穩穩地坐下。兩個魔頭趕緊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朝上叩頭,口中喊道:“母親,孩兒給您請安了。”行者裝出一副慈祥的樣子,說道:“我兒,起來吧。”
此時,吊在梁上的豬八戒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哈哈”笑出聲來。沙僧感到十分奇怪,問道:“二哥,你怎麼還笑得出來?”豬八戒笑著說:“兄弟,我這笑可有原因。”沙僧又問:“什麼原因?”豬八戒得意地說:“咱們原本還擔心奶奶來了就要被蒸著吃,沒想到不是真奶奶,是老熟人來了。”沙僧疑惑地問:“什麼老熟人?”豬八戒笑著說:“弼馬溫啊!”沙僧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是他?”豬八戒解釋道:“你看他彎腰叫‘我兒起來’的時候,後麵的猴尾巴都露出來了。我吊得比你高,所以看得清楚。”沙僧連忙說:“先彆出聲,聽聽他要說什麼。”豬八戒點頭道:“對,對,先聽聽。”
孫大聖坐在中間,故意問道:“我兒,叫我來有什麼事呀?”魔頭恭敬地回答:“母親啊,這些日子孩兒們禮數不周,沒能好好孝順您。今天早上,我們兄弟抓到了從東土來的唐僧,不敢擅自享用,特意請母親您來,想讓您嘗嘗鮮,把他蒸了給您吃,好讓您延年益壽。”行者眼珠一轉,說道:“我兒,唐僧的肉我倒不太想吃,聽說那豬八戒的耳朵不錯,割下來整治整治,給我當下酒菜倒是挺好。”豬八戒在梁上一聽,嚇得大叫:“遭瘟的!你來是為了割我的耳朵!我要是喊出來,可就不好聽了!”
哎呀!就因為呆子這一句無心的話,行者變化的事情露餡了。幾個正在巡山的小怪和把門的眾妖聽到動靜,紛紛跑進來報告:“大王,不好了!孫行者把奶奶打死了,現在他假扮成奶奶來了!”兩個魔頭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二話不說,二魔立刻抽出七星寶劍,朝著行者的臉狠狠地砍去。好個大聖,身子輕輕一晃,刹那間,整個洞裡紅光閃耀,他早已提前消失得無影無蹤。他這種本領,真是神奇,聚在一起就能化作人形,散開便成了一股氣。這一下,可把老魔嚇得魂飛魄散,眾小妖們也嚇得紛紛咋舌搖頭。老魔驚慌失措地說:“兄弟,把唐僧、沙僧、八戒、白馬還有行李,都還給那孫行者吧,咱們趕緊關上這是非之門。”二魔卻不服氣地說:“哥哥,你說的這是什麼話?我費了好大的力氣,用了這麼多計策,才把這些和尚抓來。現在你就因為害怕孫行者的詭詐,要把他們都還回去,你這簡直就是個貪生怕死、畏刀避劍的人,哪裡像個大丈夫!你先坐下,彆害怕。我聽你說孫行者神通廣大,雖然我和他交過一次手,但還沒真正和他比試一番。把我的披掛拿來,我要出去和他大戰三合。要是他三招之內勝不了我,唐僧還是我們的口中食;要是三招之內我敗給他,到時候再把唐僧還給他也不遲。”老魔聽了,覺得有道理,便說:“賢弟說得對。來人,取披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妖連忙抬出披掛,二魔穿戴整齊,手持寶劍,大步走出洞外,大聲喊道:“孫行者!你往哪裡跑?”此時,大聖早已在雲端之上,聽到有人叫他名字,急忙回頭一看,原來是二魔。你看這二魔,打扮得威風凜凜:頭戴鳳盔,比臘月的白雪還要耀眼;身披戰甲,幌镔鐵閃爍著寒光。腰間的帶子是用蟒龍筋製成,粉皮靴上的梅花圖案精致無比。他的容顏如同灌口的二郎神楊戩一般英俊,相貌和巨靈神彆無二致。手中緊握著七星寶劍,怒氣衝天,威風凜凜。
二魔高聲叫道:“孫行者!快把我的寶貝和我母親還回來,我就饒你保唐僧去取經!”大聖聽了,忍不住破口大罵:“你這可惡的怪物,連你孫外公都認錯了!趕緊把我師父、師弟、白馬還有行囊都還我,再給我些盤纏,讓我往西趕路。要是你敢說半個‘不’字,就自己找根繩子上吊去吧,省得你孫外公動手。”二魔聽了,怒不可遏,立刻縱身跳到空中,揮舞著寶劍,朝著行者狠狠刺去。行者毫不畏懼,迅速抽出金箍棒,迎了上去。這兩人在空中你來我往,一場惡戰就此展開:
他們倆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棋逢對手,難以隱藏各自的實力;將遇良才,才能充分施展本領。這兩位神將一交手,就如同南山的猛虎爭鬥,北海的蛟龍相搏。龍爭之時,鱗甲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虎鬥之際,爪牙紛紛落下。落下的爪牙如同銀鉤,生輝的鱗甲好似支起的鐵葉。這邊的行者招數多變,翻來覆去,有著千般解數;那邊的二魔也毫不遜色,來來往往,半點都不放鬆。金箍棒離二魔的頂門隻有三分距離,七星劍朝著行者的心窩隻差一蹍。二魔的威風讓鬥牛都感到寒意,行者的怒氣比雷電還要凶險。
他們倆大戰了三十回合,依舊不分勝負。
行者心中暗自高興:“這妖怪還真有兩下子,居然能接住老孫的鐵棒!我已經得了他三件寶貝,要是還這麼跟他苦苦廝殺,豈不是耽誤我的時間?不如用葫蘆或者淨瓶把他裝了,這樣多省事。”可又一想:“不行!不行!俗話說‘物隨主便’,萬一我叫他,他不答應,那可就誤了大事。還是先用幌金繩把他套住吧。”好個大聖,一隻手揮舞著金箍棒,擋住二魔的寶劍,另一隻手把幌金繩拋了出去,“刷喇”一聲,準確地套住了二魔。
原來,這魔頭知道這幌金繩的咒語,有《緊繩咒》和《鬆繩咒》。如果用它套住彆人,就念《緊繩咒》,被套住的人便難以逃脫;要是套住自己人,就念《鬆繩咒》,這樣就不會傷到自己。二魔認出這是自家的寶貝,立刻念起《鬆繩咒》,幌金繩頓時鬆動,他趁機脫了出來,然後猛地把繩朝行者反拋過去,眨眼間就套住了大聖。大聖剛想用“瘦身法”脫身,卻被二魔念起《緊繩咒》,繩子緊緊地勒住他,怎麼也掙脫不開。繩子漸漸褪到頸項之下,變成一個金圈子,牢牢地套住了大聖。二魔用力一扯,把繩子扯了下來,接著舉起寶劍,朝著大聖的光頭上狠狠地砍了七八下,沒想到行者的頭皮連一點紅色都沒有。二魔驚訝地說:“你這猴子,頭可真硬!我先不砍你,帶你回去,再慢慢收拾你。快把我的那兩件寶貝還給我!”行者裝傻道:“我拿了你什麼寶貝,你問我要?”二魔氣得不行,把行者渾身上下仔細搜了一遍,果然把紫金紅葫蘆和羊脂玉淨瓶都搜了出來,然後用繩子牽著行者,帶回洞裡,對老魔說:“兄長,我把他抓來了。”老魔問:“抓了誰來?”二魔說:“孫行者。你快來看看。”老魔一看,認出是行者,滿臉堆笑地說:“是他!是他!把他用長繩子拴在柱子上,給咱們解解悶!”於是,真的把行者拴了起來,兩個魔頭則走進後麵的堂屋喝酒去了。
大聖被拴在柱子下麵,心裡暗自琢磨著脫身之計,這一動,驚動了吊在梁上的八戒。八戒看到行者被拴,忍不住“哈哈”大笑:“哥哥啊,看來耳朵是吃不成了!”行者說:“呆子!你被吊得自在嗎?我馬上就能出去,肯定能救你們。”八戒不以為然地說:“彆吹牛了!你自己都脫不了身,還想救人?算了!算了!算了!咱們師徒就死在一塊兒吧,到了陰司也好問路。”行者說:“彆胡說!你看著我怎麼出去。”八戒說:“我倒要看看你怎麼出去。”
大聖一邊和八戒說話,一邊觀察著周圍的妖怪。隻見那兩個魔頭在裡麵喝酒,幾個小妖端著盤子、拿著酒盞,提著酒壺倒酒,不停地在兩邊跑來跑去,防備也稍微鬆懈了一些。大聖見周圍沒人注意他,立刻施展神通,悄悄把金箍棒抽了出來,然後對著棒吹了口仙氣,喊道:“變!”金箍棒瞬間變成一個純鋼的銼兒。大聖用銼兒扳過套在頸項上的金圈子,用力地銼了三五下,“哢嚓”一聲,金圈子被銼成了兩段。大聖扳開銼口,順利地脫了出來。接著,他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道:“變!”毫毛變成一個假的行者,依舊被拴在那裡,而他的真身則輕輕一晃,變成一個小妖,站在一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八戒在梁上看到這一幕,又大聲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拴著的是假的,吊在這裡的才是真的!”老魔聽到八戒的叫聲,放下酒杯問道:“豬八戒在喊什麼?”行者變成的小妖連忙上前說:“豬八戒嘟囔著說孫行者用變化術逃走了,他不肯走,所以在那裡喊叫。”二魔聽了,生氣地說:“還說豬八戒老實,原來這麼不老實!應該打他二十嘴巴!”
行者聽聞八戒識破了自己的變化,便作勢要找根棍子教訓他。八戒趕忙說道:“你可輕點兒打,要是打得重了,我可又要叫嚷起來。我可認得你!”行者有些無奈地說:“老孫施展變化之術,還不是為了救你們,你怎麼反倒把我的身份泄露出去了?這一洞裡的妖精都沒認出我,怎麼偏偏你就認出來了?”八戒笑著解釋道:“你雖然變了頭臉模樣,可屁股還沒來得及變呢。你屁股上那兩塊紅印子還在,我就是憑這個認出你的。”行者一聽,轉身走到後麵,來到廚房,在鍋底上摸了一把,把兩塊屁股擦得漆黑,這才又走到前麵來。八戒瞧見,又忍不住笑道:“你這猴子,跑哪兒混了這麼一會兒,把屁股都弄成黑的了。”
行者依舊站在一旁,心裡盤算著如何偷走妖怪的寶貝,他還真有主意。隻見他走上廳,對著老魔作了個揖,說道:“大王,您看那孫行者被拴在柱子上,不停地來回折騰,都快把那根金繩磨壞了,您得找根粗壯些的繩子換下來才好。”老魔覺得有理,便將腰間的獅蠻帶解下來,遞給行者。行者接過帶子,把假行者拴好,換下原來的繩子,一圈圈地纏好,藏進袖子裡。隨後,他又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變出一根假的幌金繩,雙手捧著,畢恭畢敬地遞給老魔。老魔此時正貪著酒興,根本沒仔細查看,隨手就收下了。這正是大聖施展騰挪變化的本事,用毫毛又換回了幌金繩。
行者得了這件寶貝,急忙轉身,跳出洞門,恢複了原本的模樣,高聲喊道:“妖怪!”把門的小妖被嚇了一跳,問道:“你是什麼人,在這兒大呼小叫的?”行者說道:“你趕緊進去通報你家那潑魔,就說者行孫來了。”小妖趕忙進去如實報告。老魔聽了,大驚失色道:“我們已經抓住了孫行者,怎麼又冒出個者行孫?”二魔卻滿不在乎地說:“哥哥,怕他作甚?寶貝都在我們手裡,等我拿著葫蘆出去,把他裝進來就是。”老魔叮囑道:“兄弟,你可要小心。”
二魔拿著葫蘆,走出山門,一眼就看見一個和孫行者模樣差不多,隻是稍微矮一點兒的人站在那裡。二魔問道:“你是從哪兒來的?”行者回答道:“我是孫行者的兄弟。聽說你抓了我哥哥,我特來跟你算賬。”二魔說:“沒錯,是我抓了他,現在就鎖在洞裡。你既然來了,肯定要和我打鬥一番,我也不跟你動武,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行者滿不在乎地說:“怕你不成?你就是叫上千聲,我也能答應你萬聲!”二魔拿著寶貝,跳到空中,把葫蘆底兒朝天,口兒朝地,大聲叫道:“者行孫。”行者心裡明白,要是答應了,就會被裝進去,所以不敢回應。二魔見他不應,又問:“你怎麼不答應我?”行者裝糊塗道:“我耳朵不太好使,沒聽見。你大聲點兒叫。”二魔又喊了一聲:“者行孫。”行者在底下掐著指頭暗自盤算:“我真正的名字叫孫行者,這‘者行孫’不過是臨時起的假名。真名或許能被裝進去,假名應該沒事兒吧。”這麼想著,他忍不住就應了一聲。隻聽“嗖”的一聲,行者就被吸進了葫蘆裡,二魔立刻貼上了封帖。原來這寶貝,才不管名字是真是假,隻要有答應的聲音,就能把人裝進去。
大聖進了葫蘆,裡麵一片漆黑,他抬起頭往上一頂,根本頂不動,葫蘆口塞得嚴嚴實實的。大聖心裡有些著急,暗自思忖:“當時在山上,碰到那兩個小妖,他們跟我說過,不管是葫蘆還是淨瓶,把人裝在裡麵,不消一時三刻,就會化為膿水,難不成我也要被化了?”但轉念又一想:“沒事兒!化不了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鬨天宮,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爐中煉了四十九日,煉成了金子心肝、銀子肺腑、銅頭鐵背、火眼金睛,區區一時三刻,怎麼可能把我化掉?且先跟著他,看他能耍出什麼花樣。”
二魔拿著葫蘆走進洞裡,對老魔說:“哥哥,我把人拿來了。”老魔問:“拿了誰?”二魔回答:“者行孫,我把他裝在葫蘆裡了。”老魔高興地說:“賢弟,快請坐。彆動,等搖得裡麵有響聲了,再揭開封帖。”行者在葫蘆裡聽到這話,心想:“我這麼大一個身子,怎麼能搖出響聲?除非化成稀汁,才有可能。要不我撒泡尿試試?等他聽到響聲揭開帖兒,我就趁機逃走。”可又一想:“不行!不行!尿雖然能弄出響聲,可會弄臟我的衣服。等他搖的時候,我多聚些唾沫,弄出點兒稀裡呼嚕的聲音,哄他揭開,我再跑。”大聖做好了準備,可那妖怪貪酒,一直沒搖葫蘆。大聖想了個辦法,故意喊道:“天呀!我的腳踝都化了!”妖怪沒反應。大聖又喊:“娘啊!連腰骨都化了!”老魔說:“都化到腰了,估計快化完了。揭開帖兒看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聖聽到這話,立刻拔下一根毫毛,喊道:“變!”毫毛變成了半截身子,留在葫蘆底部,而他的真身則變成了一隻蟭蟟蟲,叮在葫蘆口邊。隻見二魔揭開帖子查看,大聖趁機“嗖”地一下飛了出去,打了個滾,又變成了倚海龍的模樣。這倚海龍就是之前去請老奶奶的那個小妖,大聖變成他站在一旁。老魔扳著葫蘆口,往裡瞧了瞧,看到有個半截身子在動,也沒仔細分辨真假,急忙喊道:“兄弟,蓋上!蓋上!還沒化完呢!”二魔又把帖子貼上。大聖在一旁暗自偷笑:“他們還不知道老孫已經跑出來了!”
老魔拿起酒壺,滿滿地斟了一杯酒,走上前,雙手遞給二魔,說道:“賢弟,我敬你一杯。”二魔說:“兄長,咱們都喝了這麼半天酒了,怎麼又敬酒?”老魔說:“你抓住了唐僧、八戒、沙僧,又抓住了孫行者,還裝了者行孫,立了這麼大的功勞,我得多敬你幾杯。”二魔見哥哥如此恭敬,不好推辭,可他一隻手托著葫蘆,另一隻手不敢去接,便把葫蘆遞給倚海龍,雙手去接酒杯。他哪裡知道,這倚海龍就是孫行者變的。隻見行者端著葫蘆,裝出一副殷勤侍奉的樣子。二魔接過酒一飲而儘,也想回敬一杯,老魔說:“不用回敬了,我在這裡陪你喝一杯就行。”兩人互相謙讓起來。行者捧著葫蘆,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倆來回傳杯,見他們毫無防備,便悄悄地把葫蘆塞進衣袖裡。然後,他拔下一根毫毛,變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假葫蘆,捧在手中。那妖怪隻顧著喝酒,根本沒注意葫蘆被掉包了,一把接過“寶貝”,各自回到座位上,繼續安然飲酒。孫大聖抽身離開,得了寶貝,心中暗自歡喜:“任憑這魔頭手段再高,這葫蘆終究還是姓孫!”至於他接下來要如何施展手段,解救師父,消滅妖怪,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