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正契合孫大聖的奇妙本領。他將從妖怪那兒得來的真寶貝藏在袖中,暗自欣喜道:“這妖怪費儘心機抓我,簡直就是水中撈月;老孫我若要擒住他,就如同火上弄冰,輕而易舉。”他懷揣著葫蘆,小心翼翼地溜出洞門,顯出本相,厲聲高喊道:“妖怪,快開門!”旁邊的小妖被嚇了一跳,問道:“你又是何人,竟敢在此大聲叫嚷?”行者答道:“快去通報你家那老妖怪,我乃行者孫是也。”
小妖急忙跑進洞裡報告:“大王,門外有個叫行者孫的來了。”老魔大驚失色道:“賢弟,不好了!這下把他們一夥人都引來了!幌金繩正拴著孫行者,葫蘆裡還裝著者行孫,怎麼又冒出個行者孫?想必是他的幾個兄弟都來了。”二魔卻鎮定自若地說:“兄長莫慌,我這葫蘆能裝下一千人呢。才裝了一個者行孫,還怕什麼行者孫!待我出去瞧瞧,一並把他裝進來。”老魔叮囑道:“兄弟,可要小心行事。”
你瞧那二魔拿著個假葫蘆,如同上次一般,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出門,高聲喝道:“你是哪裡人,竟敢在此吆喝?”行者說道:“你竟不認得我?我家在花果山,祖居水簾洞。隻因大鬨天宮,許久才平息爭鬥。如今有幸脫離災禍,放棄魔道,皈依佛門。遵奉教義前往雷音寺,求取真經以歸正道。卻在此遇見你們這些野蠻妖怪,還施展神通。快還我大唐聖僧,讓我們西行參拜佛祖。咱們兩家就此罷手,各走各的平安路。休要惹得老孫發怒,否則叫你性命不保!”
那妖怪說:“你且過來。我不與你打鬥,但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行者笑道:“你叫我,我就答應。我若叫你,你敢答應嗎?”妖怪說:“我叫你,是因為我有個寶貝葫蘆,可以裝人。你叫我,又有什麼東西?”行者道:“我也有個葫蘆。”妖怪說:“既然有,拿出來讓我瞧瞧。”行者從袖中取出葫蘆,晃了晃,又趕緊藏回袖中,生怕妖怪來搶。
妖怪見了,大為震驚,心想:“他的葫蘆是從哪裡來的?怎麼和我的一模一樣?……就算是一根藤上結的,也該有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怎麼會這般毫無差彆?”於是,他正色問道:“行者孫,你那葫蘆是從哪裡來的?”行者其實並不清楚葫蘆的來曆,靈機一動,反問道:“你那葫蘆是從哪裡來的?”妖怪以為行者說的是實話,便將葫蘆的來曆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我這葫蘆,是混沌初開、天地辟裂之時,有一位太上老祖,化身為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普救人間世界。補到乾宮夬地時,在昆侖山腳下,見到一縷仙藤,上麵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這便是老君留下,一直流傳到如今的。”大聖聽了,順著他的話說道:“我的葫蘆,也是從那裡來的。”妖怪問:“何以見得?”大聖說:“自天地初開,天不滿西北,地不滿東南,太上道祖化身為女媧,補全天缺,行至昆侖山下,有根仙藤,藤上結有兩個葫蘆。我得到的是雄的,你那個是雌的。”妖怪說:“彆說什麼雌雄,隻要能裝人的,就是好寶貝。”大聖道:“你說得也對,我就讓你先裝。”
妖怪十分高興,急忙縱身跳到空中,拿著葫蘆,大喊一聲:“行者孫。”大聖聽了,一口氣連著應了八九聲,可葫蘆卻怎麼也裝不了他。妖怪落下來,氣得直跺腳、捶胸口,說道:“天啊!都說世情不變,沒想到這寶貝也怕‘老公’,雌的見了雄的,就不敢裝了!”行者笑道:“你先收起來,輪到老孫叫你了。”說著,他縱筋鬥跳起來,將葫蘆底兒朝天,口兒朝地,對著妖怪,喊道:“銀角大王。”那妖怪不敢不應,隻得答應了一聲,瞬間就被裝了進去。行者趕忙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心中暗喜:“我的好寶貝,今天也讓你嘗嘗新!”
他按落雲頭,拿著葫蘆,一心隻想著救師父,便又朝著蓮花洞口走去。山上道路崎嶇不平,而且他又是個羅圈腿,一拐一拐地走著,晃得葫蘆裡“漷漷索索”直響。你道為何會有響聲?原來孫大聖的身體經過錘煉,一時半會兒難以被化掉;而那妖怪雖說也能騰雲駕霧,但不過是些法術,終究是凡胎未脫,進了寶貝裡很快就被化了。行者還以為妖怪沒那麼快化掉,笑道:“我那寶貝兒子,不知道是在裡麵撒尿呢,還是在漱口,這都是老孫我以前乾過的事兒。不到七八日,化成稀汁,我也不揭開蓋子看。——急什麼呢?有什麼要緊的?想想我出來得這麼容易,就該千年不看才好!”他一邊拿著葫蘆,一邊說著話,不知不覺就到了洞口,又搖了搖葫蘆,響聲更大了。他說:“這聲音就像算卦用的竹筒響,倒正好可以用來算卦。老孫我來算一卦,看看師父什麼時候才能出洞。”隻見他手裡不停地搖著葫蘆,嘴裡不停地念叨:“周易文王、孔子聖人、桃花女先生、鬼穀子先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洞裡的小妖看到這一幕,趕忙報告:“大王,不好了!行者孫把二大王爺爺裝在葫蘆裡算卦呢!”老魔聽了,嚇得魂飛魄散,渾身癱軟,“撲”的一聲跌倒在地,放聲大哭道:“賢弟啊!我和你私自離開上界,下凡來到塵世,本指望能共享榮華,永遠做這山洞的主人,怎料到因為這和尚,害了你的性命,斷了我手足之情!”滿洞的群妖也跟著一起痛哭起來。
豬八戒吊在梁上,聽到他們一家子都在哭,忍不住喊道:“妖怪,你們先彆哭,聽老豬給你們講講。先來的孫行者,接著來的者行孫,後來的行者孫,這三個名字反複變化,其實都是我師兄一人。他有七十二般變化,施展法術進來,偷走了寶貝,還把你們二大王裝了進去。你們二大王已經死了,彆這麼哭喪了,趕緊刷淨鍋灶,準備些香蕈、蘑菇、茶芽、竹筍、豆腐、麵筋、木耳、蔬菜,把我們師徒請下來,給你們二大王念一卷《受生經》。”老魔聽了,心中大怒道:“都說豬八戒老實,原來這麼不老實!他居然還拿我們尋開心!”於是,他吩咐小妖:“先彆哭了!把豬八戒解下來,蒸熟了,等我吃飽了,再去捉拿孫行者報仇。”沙僧埋怨八戒道:“看吧!我讓你彆多嘴,多嘴的要先被蒸著吃了!”八戒聽了,也有些害怕。這時,一個小妖說:“大王,豬八戒不好蒸。”八戒連忙道:“阿彌陀佛!是哪位兄弟積德呀?確實不好蒸。”另一個小妖說:“把他的皮剝了,就好蒸了。”八戒嚇得連忙改口:“好蒸!好蒸!皮骨雖然粗糙,可湯一滾就爛。行!行!”
正在吵鬨時,隻見前門外一個小妖跑進來報告:“行者孫又在門口叫罵了!”老魔又大驚道:“這小子也太目中無人了!”他下令:“小的們,先把豬八戒照舊吊起來,查查咱們還有幾件寶貝。”管家的小妖說:“洞裡還有三件寶貝。”老魔問:“是哪三件?”管家的回答:“還有七星劍、芭蕉扇和淨瓶。”老魔說:“那瓶子沒用,本來是叫人,人應了就能裝,結果口訣被孫行者學去了,反倒把自家兄弟裝了進去。彆用它了,放在家裡。快把劍和扇子拿來。”管家的立刻將兩件寶貝獻給老魔。老魔把芭蕉扇插在後衣領上,提著七星劍,又點齊大小群妖三百多名,讓他們一個個手持槍棒,準備廝殺。老魔自己則戴上頭盔,穿上鎧甲,披上一件赤焰焰的絲袍。群妖列好陣勢,準備捉拿孫大聖。而孫大聖早已知道二魔被化在了葫蘆裡,他把葫蘆緊緊拴好,係在腰間,手持金箍棒,嚴陣以待。隻見那老妖舉著紅旗,威風凜凜地跳出門來。他是怎麼打扮的呢?
頭上的盔纓光芒閃耀,腰間的帶子五彩斑斕。身上穿著龍鱗般的鎧甲,外麵罩著一件紅袍,如同烈火燃燒。圓溜溜的眼睛閃爍著電光,鋼針般的胡須隨風飄動,好似濃煙。手中輕輕提著七星寶劍,芭蕉扇半遮著肩膀。行動起來如同流雲離開海嶽,聲音如同霹靂震撼山川。威風凜凜,氣勢壓過天將,憤怒地率領群妖出洞。
老魔急忙命令小妖擺開陣勢,罵道:“你這猴子,太無禮了!害我兄弟,傷我手足,實在可恨!”行者罵道:“你這找死的怪物!你一個妖精的性命舍不得,可我師父、師弟,連馬四個生靈,平白無故地被吊在洞裡,我怎麼能忍心?情理又怎能說得過去!快快把他們放出來還我,再多給些盤纏,歡歡喜喜地送老孫上路,我還饒你這老妖一條狗命!”那妖怪哪裡肯聽,舉起寶劍,當頭就砍。大聖揮舞鐵棒,舉棒相迎。這一場在洞門外的廝殺,真是精彩!
金箍棒與七星劍相互碰撞,霞光如同閃電般耀眼。悠悠的冷氣襲人,令人膽寒,蕩蕩的昏雲遮蔽山嶺。那妖怪因為手足之情,毫不留情;大聖則為了取經的師父,絲毫不讓。兩家各懷仇恨,每一次交鋒都充滿怒火。隻殺得天昏地暗,鬼神震驚,日色黯淡,煙霧濃重,龍虎爭鬥。大聖咬牙切齒,眼中好似要噴出火來;妖怪也怒目圓睜,射出金光。一來一往,兩人儘顯英雄本色,不停地揮舞著棒與劍。
老魔與大聖戰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老魔將劍梢一指,喊道:“小妖們,一起上!”那三百多個妖精一擁而上,把行者圍在中間。好大聖,毫無懼色,揮舞著金箍棒,左衝右突,前擋後遮。那些小妖也都有些手段,越打越勇,如同綿絮纏身一般,摟腰扯腿,不肯後退。大聖有些慌張,急忙使出身外身法,從左脅下拔了一把毫毛,嚼碎後噴出去,大喝一聲:“變!”一根根毫毛都變成了行者。你看,高的使棒,矮的掄拳,最小的沒地方下手,就抱著妖怪的腿啃筋。把那些小妖打得四散奔逃,他們齊聲喊道:“大王啊,大事不妙!太難了!滿山遍野都是孫行者啊!”這身外法把群妖打得節節敗退,隻剩下老魔被困在中間,被趕得東奔西跑,找不到出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魔見勢不妙,心中慌亂,左手緊握著寶劍,右手伸到頸後,取出芭蕉扇。他對著東南方向的丙丁火位,正對著離宮,猛地一扇,隻聽“呼喇”一聲,地麵上頓時火光衝天。原來這寶貝厲害之處就在於,憑空一扇,便能生出熊熊烈火。這妖怪毫不留情,一連扇了七八下,整個天地都被熾熱的火焰籠罩,火勢洶湧,飛騰而起。那火異常猛烈:
這火並非天上的神火,不是爐中的炭火,也不是山頭的野火,更不是灶底的煙火,而是從五行之中自然孕育出的一點靈光之火。這扇子也非凡間尋常物件,不是人工打造而成,而是自混沌初開以來就誕生的珍寶。用這扇子扇出的火,光芒耀眼,如同閃電劃過紅色的絲綢;火光灼灼,又似晚霞映照出絳紅色的綺羅。燃燒之處,不見一絲青煙,隻有滿山遍野的赤焰。大火將嶺上的鬆樹燒得好似火樹,崖前的柏樹也變成了燃燒的燈籠。山洞中的走獸為了逃命,四處奔逃;林內的飛禽愛惜羽毛,紛紛高飛遠去。這場神火在空中肆意蔓延,燒得石頭破碎,溪水乾涸,大地一片通紅!
大聖見此熊熊烈火,也不禁心驚膽戰,暗自思忖:“不好了!我自身倒還能抵擋,可那些毫毛卻承受不住,一旦落入這火中,就如同燎毛一般容易被燒毀。”想到這兒,他將身子一抖,把毫毛全部收回到身上,隻用一根毫毛變成假身子,用來躲避火災。而他的真身則撚著避火訣,縱筋鬥雲高高躍起,迅速脫離了大火,徑直朝著蓮花洞飛去,一心想著要救師父。
大聖很快來到洞前,按下雲頭,卻瞧見洞門外有百十來個小妖,個個破頭折腳,皮開肉綻。原來這些都是被他之前施展分身法打傷的,此刻他們正疼得直叫喚,強忍著疼痛站在那裡。大聖見狀,心中的凶性再也按捺不住,掄起鐵棒,一路朝著洞內打去。可憐這些小妖,苦心修煉得來的人身就此毀於一旦,又變回了原本的獸類模樣。
大聖殺光了小妖,闖進洞裡,正要解救師父,卻發現洞內火光閃爍,嚇得他手忙腳亂,心想:“完了!完了!這火從後門口燒起來,老孫我恐怕難以救出師父了!”正驚慌失措時,他仔細一看,呀!原來那不是火光,而是一道金光。大聖定了定神,朝裡望去,隻見羊脂玉淨瓶正散發著光芒,他心中頓時歡喜起來:“好寶貝啊!這瓶子之前被那小妖拿到山上時就曾放光,老孫我得到過,沒想到又被那妖怪搜了回去,今日竟藏在這裡,還在放光。”於是,大聖偷偷拿了瓶子,滿心歡喜,也顧不上救師父了,急忙抽身往洞外跑去。
剛出洞門,就看見那妖魔提著寶劍,拿著扇子,從南麵走了過來。孫大聖躲避不及,被老魔大聲喝住:“往哪裡跑!”說著,舉劍就朝大聖劈頭砍去。大聖趕忙縱筋鬥雲,跳了起來,轉眼間便無影無蹤,逃走了。
再說那妖怪來到洞門口,隻見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他手下的群妖屍體,頓時大驚失色,仰天長歎,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太慘了!太痛了!”有詩為證:可恨那猴子乖巧,馬兒頑劣,靈胎轉世降臨凡塵。隻因一念之差離開天闕,致使忘乎所以落入此山。如同鴻雁失群般悲傷,妖兵滅絕,淚水潺潺。何時罪孽消儘解開枷鎖,返本歸原回到天庭?
老魔滿心慚愧,一步一歎,哭著走進洞裡。隻見洞裡的什物、家火都還在,卻冷冷清清,不見一個人影,心中越發悲痛淒慘。他獨自坐在洞中,趴在石案上,把寶劍斜靠在案邊,將扇子插在肩後,不知不覺昏昏沉沉地睡著了。這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話說孫大聖撥轉筋鬥雲,站在山前,一心想著救師父。他把淨瓶兒牢牢係在腰間,來到洞口打探情況。隻見洞門半開著,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動靜。大聖隨即輕輕邁步,悄悄潛入洞中。隻見那妖魔斜靠在石案上,呼呼大睡,芭蕉扇從肩衣滑落,半蓋著腦後,七星劍仍斜靠在案邊。大聖見狀,輕輕走上前去,拔起扇子,然後急轉身,“呼”的一聲跑了出去。原來扇柄刮到了妖怪的頭發,一下子把他驚醒了。妖怪抬頭一看,發現是孫行者偷走了扇子,急忙拿起寶劍追了出去。
大聖早已跳到洞前,把扇子塞到腰間,雙手掄起鐵棒,與妖魔對峙起來。這一場惡戰就此展開:
惱怒的妖怪氣得怒發衝冠,心中的恨意難以消解,恨不得將大聖一口吞下去,才能解心頭之恨。他惡狠狠地罵道:“你這可惡的猢猻!竟敢如此戲耍我!傷了我這麼多手下,還來偷我的寶貝。今日這場爭鬥,我絕饒不了你,定要與你拚個你死我活!”大聖也大聲嗬斥道:“你這妖怪好不識趣!就憑你也想跟老孫較量,簡直是以卵擊石!”寶劍揮舞,鐵棒迎擊,雙方都毫不留情。你來我往,為了輸贏而爭鬥;轉來轉去,各自施展武藝。這一切都是因為要保護取經的唐僧,前往靈山參拜佛位,才導致金火相克,五行紊亂,傷了和氣。雙方都在揚威耀武,儘顯神通,一時間飛沙走石,場麵十分壯觀。激戰漸漸到了傍晚,魔頭體力不支,率先敗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魔與大聖大戰了三四十回合,天色漸晚,實在抵擋不住,敗下陣來,朝著西南方向,逃向壓龍洞去了。
大聖這才按下雲頭,闖進蓮花洞,解開了唐僧、八戒和沙和尚身上的繩索。三人脫離了危險,連忙向行者道謝,隨後問道:“妖魔跑到哪裡去了?”行者說道:“二魔已經被裝在葫蘆裡了,這會兒估計已經化成膿水了。大魔剛剛戰敗,往西南方向的壓龍山逃去了。這洞裡的小妖,被老孫用分身法打死了一半,剩下那些逃回去的,也被老孫全部殺光了,這才得以進到這裡,解救你們。”唐僧感激不已,說道:“徒弟啊,多虧你辛苦了!”行者笑著說:“確實辛苦。你們隻是被吊著受些疼痛,我老孫可是一刻都沒停歇,比那急遞鋪的鋪兵還忙,裡裡外外反複奔波。幸好偷了他們的寶貝,才能打敗妖魔。”豬八戒說:“師兄,快把那葫蘆拿出來給我們看看,說不定二魔已經化了。”大聖先把淨瓶解下來,又拿出金繩和扇子,最後才把葫蘆拿在手上,說道:“彆看!彆看!這葫蘆之前裝過老孫,老孫我用漱口的辦法,哄得他揭開蓋子,才得以逃脫。我們可千萬彆揭開蓋子,隻怕他也會耍花招逃走。”師徒四人滿心歡喜,在洞裡找出米麵菜蔬,刷乾淨鍋灶,做了些素齋吃。吃飽喝足後,便在洞中安睡,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天剛破曉。
卻說那老魔逃到壓龍山,召集了大小女怪,詳細講述了母親被打死、兄弟被裝、妖兵被滅、寶貝被盜的事情。眾女怪聽後,頓時哭聲一片。哭了許久,老魔說道:“大家先彆難過。我身邊還有這口七星劍,打算集合你們這些女兵,去壓龍山後,向娘家親戚借兵,一定要抓住那孫行者報仇。”話還沒說完,門外小妖進來報告:“大王,山後老舅爺率領著不少兵卒來了。”老魔一聽,急忙換上白色的孝服,恭恭敬敬地出去迎接。原來老舅爺是他母親的弟弟,名叫狐阿七大王。他聽哨山的妖兵報告說,姐姐被孫行者打死,還被假扮成姐姐的模樣,盜走了外甥的寶貝,這些天一直在平頂山與他們對抗。於是,他率領本洞二百多名妖兵,特地趕來助陣,所以先到姐姐家打聽消息。剛進門,看到老魔穿著孝服,兩人抱頭痛哭。哭了好一會兒,老魔行了大禮,把事情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狐阿七聽後,勃然大怒,立刻讓老魔換下孝服,拿起寶劍,點齊所有女妖,合兵一處,駕著風雲,朝著東北方向而來。
這邊大聖吩咐沙僧準備好早飯,吃完後便要上路。忽然聽到風聲,他走出洞門一看,隻見一夥妖兵從西南方向趕來。行者大驚,急忙轉身,對八戒喊道:“兄弟,妖精又請救兵來了。”三藏聽了,嚇得臉色蒼白,問道:“徒弟,這可如何是好?”行者笑著說:“放心!放心!把他們的寶貝都交給我。”大聖把葫蘆、淨瓶係在腰間,金繩藏在袖內,芭蕉扇插在肩後,雙手揮舞著鐵棒,讓沙僧留在洞中保護師父,讓八戒拿著釘耙,一起出洞迎戰。
妖怪們擺開陣勢,隻見為首的是阿七大王。他麵容如玉,長著胡須,眉毛如鋼,耳朵似刀,頭戴金煉盔,身穿鎖子甲,手持方天戟,高聲罵道:“你這大膽的潑猴!竟敢如此欺負人!偷了寶貝,傷害了我的族人,殺了我的妖兵,還敢霸占洞府!趁早一個個伸長脖子受死,好為我姐姐報仇!”行者也毫不示弱,罵道:“你們這群找死的毛團,也不看看你孫外公的手段!彆跑!吃我一棒!”那怪物側身躲開,舉起方天戟迎麵還擊。兩人在山頭上你來我往,戰了三四個回合,那怪物漸漸體力不支,敗下陣來,轉身就跑。行者緊追不舍,卻被老魔攔住,又大戰了三個回合。這時,狐阿七又轉身回來進攻。這邊八戒見狀,急忙舉起九齒釘耙擋住。雙方你來我往,鬥了許久,不分勝負。老魔大喝一聲,眾妖兵一擁而上,將他們團團圍住。
話說三藏坐在蓮花洞裡,聽到外麵喊殺聲震天,便對沙僧說道:“沙和尚,你出去瞧瞧,你師兄那邊戰況如何,勝負怎樣。”沙僧立刻扛起降妖杖,大步走出洞去。他大喝一聲,如同猛虎出山般衝入敵陣,奮力拚殺,竟然將那群妖兵打得節節敗退。
阿七大王見形勢不妙,知道自己這邊討不了好,轉身就想逃跑。八戒眼疾手快,哪裡肯放過他,立刻追了上去。追到近前,八戒掄起九齒釘耙,狠狠地朝著阿七的後背砸去。隻聽“噗”的一聲,阿七後背頓時鮮血四濺,九個血洞往外冒著鮮紅的血。可憐他這一靈真性,就此消散,奔赴黃泉路了。八戒急忙把阿七的屍體拖過來,扒下他的衣服一看,原來這阿七也是個狐狸精變的。
老魔見自己的老舅被打死,也顧不上和行者糾纏了,提著寶劍,惡狠狠地朝著八戒劈過去。八戒趕忙舉起釘耙抵擋,兩人你來我往,鬥得難解難分。正打得激烈的時候,沙僧瞅準時機,衝了過來,舉起降妖杖就朝著老魔打去。老魔一個人抵擋不住兩人的進攻,知道自己不是對手,連忙駕起風雲,往南方逃竄。八戒和沙僧哪裡肯放過他,在後麵緊緊追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聖在一旁看得真切,急忙縱身跳到空中,解下腰間的淨瓶,對著老魔罩了下去,大聲喊道:“金角大王。”老魔正慌不擇路地逃跑,以為是自家那些敗下陣來的小妖在呼喊他,想都沒想就回頭應了一聲。這一答應可壞了事,隻聽“嗖”的一聲,他就被吸進了淨瓶裡。行者眼疾手快,立刻在瓶口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這時,隻見老魔手中的七星劍“當啷”一聲,掉落塵埃,也歸了行者所有。
八戒氣喘籲籲地跑過來,對著行者說道:“哥哥,寶劍你拿到了,那妖怪呢?”行者笑著回答:“搞定啦!已經被我裝在這瓶兒裡了。”沙僧聽到這話,和八戒都高興得不得了。
三人齊心協力,把所有的妖怪都清掃乾淨,然後回到洞裡,向三藏報喜:“師父,這山上的妖怪都被我們除掉啦,您可以上馬趕路了。”三藏一聽,喜出望外,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師徒四人吃完早齋,收拾好行李,牽出馬匹,繼續向西趕路。
他們正走著,突然看見路旁有個盲人,快步走上前來,一把拉住三藏的馬韁繩,說道:“和尚,你們這是要去哪裡?快把我的寶貝還給我!”八戒嚇了一跳,喊道:“完了!這肯定是那老妖來要寶貝了!”行者定睛一看,發現竟然是太上李老君,趕忙走上前去,恭敬地施禮道:“老官兒,您這是要去哪兒啊?”老君一聽,立刻升到半空,端坐在玉局寶座上,高聲喊道:“孫行者,快把我的寶貝還給我。”大聖也跳到空中,問道:“什麼寶貝呀?”老君說:“葫蘆是我用來裝仙丹的,淨瓶是我盛水用的,寶劍是我用來降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煉丹的,繩子是我勒袍用的腰帶。那兩個妖怪,一個是我看金爐的童子,一個是我看銀爐的童子。他們偷了我的寶貝,跑到下界為非作歹,我正到處找他們呢,沒想到被你給抓住了,你也算立了大功。”
大聖一聽,有些生氣地說:“你這老官兒,太不像話了。縱容自己的手下變成妖怪為禍人間,應該治你個管束不嚴的罪名!”老君連忙解釋道:“這可不能怪我,你可彆冤枉好人。這是海上菩薩向我借了三次,把他們送到這裡來變成妖魔,試探你們師徒有沒有真心往西去取經的決心。”大聖聽了,心裡暗自嘀咕:“這菩薩也太不地道了!當初讓我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我說路途艱難,她還答應我到了危急時刻會親自來幫忙,結果現在反倒派妖怪來為難我們。說話不算數,活該她一輩子嫁不出去!——要不是老官兒你親自來,我絕對不會把寶貝還回去。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就拿去吧。”
老君收回了五件寶貝,揭開葫蘆和淨瓶的瓶蓋,倒出兩股仙氣,用手輕輕一指,仙氣瞬間又化作金、銀二童子,跟在老君身邊。一時間,隻見霞光萬道,光芒耀眼。老君帶著童子,飄飄然地回到兜率院,逍遙自在地升入大羅天。這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孫大聖又將如何保護唐僧,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到達西天,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