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僧再次向三藏行禮,三藏說道:“院主請起,不必再行禮了,彆折煞貧僧。我和你們都是佛門弟子。”僧官說道:“老爺是上國來的欽差,小和尚有失遠迎。如今您來到我們這荒山,隻怪我們肉眼凡胎,不識您的尊貴模樣,才與您倉促相逢。請問老爺,一路上是吃素還是吃葷?我們好去準備飯菜。”三藏回答:“吃素。”僧官卻對旁邊的徒弟小聲說:“這個爺爺看起來像喜歡吃葷的。”行者立刻接口道:“我們都吃素,從出生就吃素。”和尚們驚訝地說:“爺爺呀,這麼凶的人居然也吃素!”有個膽子大些的和尚,走上前又問:“老爺既然吃素,那煮多少米的飯才夠吃呢?”八戒大大咧咧地說:“你們這些小家子氣的和尚!問什麼問!一家煮上一石米。”和尚們聽了,都嚇了一跳,趕緊去刷洗鍋灶,在各個房間裡安排茶飯。他們高高地掌起明燈,擺好桌椅,殷勤地招待唐僧師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師徒四人吃完晚齋,眾僧收拾好餐具。三藏向僧官道謝:“老院主,打擾你們寶山了。”僧官連忙說:“不敢,不敢。招待不周,還望海涵。”三藏又問:“我們師徒今晚在哪裡安歇呢?”僧官回答:“老爺彆急,小和尚自有安排。”他轉頭對道人說:“那邊有幾個聽候使喚的人?”道人回答:“師父,有。”僧官吩咐道:“你們派兩個人去準備草料,給唐老爺的馬喂食;再派幾個人去前麵,把那三間禪堂打掃乾淨,鋪好床帳,趕快請老爺安歇。”
那些道人領命,各自準備妥當,然後來請唐老爺去安寢。師徒四人牽著馬,挑著擔,走出方丈,來到禪堂門口。隻見禪堂裡麵燈火通明,兩邊擺著四張藤屜床。行者看到後,叫來了準備草料的道人,讓他們把草料抬進禪堂,拴好白馬,然後讓道人都出去。三藏坐在中間的燈下,五百個和尚分成兩班,整齊地站在兩旁伺候著,不敢有絲毫懈怠。三藏欠身說道:“列位請回吧,貧僧好自在安寢。”眾僧卻不敢退下。僧官上前吩咐眾人:“等老爺安置好了,我們再退下。”三藏說:“這樣就可以安置了,大家都請回吧。”眾人這才敢散去。
唐僧起身出門小解,隻見明月高懸天空,便喊道:“徒弟們。”行者、八戒、沙僧都趕忙出來侍立一旁。唐僧看著這皎潔的月光,玉宇深沉,明月高照,大地一片明亮,不禁觸景生情,思念起故鄉,隨口吟誦了一首古風長篇:
“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
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鑒銀盤爽氣旋。
萬裡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
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
彆館寒窗孤客悶,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臨漢苑驚秋鬢,才到秦樓促晚奩。
庾亮有詩傳晉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麵寒無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處處窗軒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
今宵靜玩來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園?”
行者聽到唐僧的感慨,走上前說道:“師父啊,您隻看到月色明亮,心裡思念著故鄉,卻不知道這月亮裡蘊含的深意,它可是先天法象的準則呢。月亮到了三十日的時候,代表陽魂的金氣消散殆儘,象征陰魄的水氣充盈整個月輪,所以此時月亮一片漆黑,沒有光亮,這就叫做‘晦’。在這個時候,月亮和太陽相交,在晦朔這兩天之間,受到陽光的感召而孕育新的生機。到了初三,一陽初現;初八的時候,二陽產生,此時月亮的陰魄中陽魂占了一半,月相看起來像一根繩子般平直,所以叫做‘上弦’。到了十五日,三陽完備,月亮圓滿,這就是‘望’。十六日開始,一陰初生;二十二日,二陰產生,這時月亮的陽魂中陰魄占了一半,同樣月相平如繩子,所以叫做‘下弦’。到了三十日,三陰完備,又回到了‘晦’的狀態。這就是先天采煉的道理。我們如果能夠好好溫養,等到十六歲的二八年華,九九八十一年修煉成功,到那個時候,去見佛祖就容易了,返回故鄉也不是難事。有詩為證:
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
采得歸來爐裡煉,誌心功果即西天。”
唐僧聽了,一時間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真言妙義,滿心歡喜,連忙對悟空表示感謝。沙僧在一旁笑著說:“師兄說的雖然有道理,講的是弦前屬陽,弦後屬陰,陰中陽半,如同水中蘊含金氣。但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
水火相攙各有緣,全憑土母配如然。
三家同會無爭競,水在長江月在天。”
唐僧聽了,頓時茅塞頓開。真是道理一旦明白了,一個竅門打開就能帶動千個竅門,說破了無生無滅的真諦就如同成了仙。八戒走上前,拉住唐僧說:“師父,彆聽他們亂說,耽誤了睡覺。這月亮啊:
缺了沒多久又會團圓,就像我生來就不完美。
吃飯的時候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說我有粘涎。
他們都機靈能修來福分,我卻癡愚積累下緣分。
我說您取經能消儘三塗業障,擺尾搖頭就能直上青天!”
三藏說:“也罷,徒弟們一路走路辛苦了,先去睡下。等我把這卷經念一念。”行者說:“師父,您這就不對了。您從小出家做和尚,小時候學的經文哪一本不熟悉?而且還領了唐王的旨意,要上西天見佛祖,求取大乘真經。現在功德還沒修成,佛還沒見到,真經也沒取到,您念的是哪卷經呢?”三藏說:“我從長安出發後,天天跋涉,日日奔波,小時候的經文恐怕生疏了,幸好今晚有空閒,我想溫習一下。”行者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先去睡了。”於是,他們三人各自在一張藤床上躺下。唐僧關上禪堂門,把油燈挑得更亮,鋪開經本,默默地看念起來。此時正是:樓頭初鼓敲響,人間漸漸安靜,野外渡口的漁舟燈火也都熄滅了。至於那長老後來怎樣離開寺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