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孫大聖兄弟三人,按下雲頭,直接來到朝堂之內。隻見烏雞國的國王、大臣、太子以及後宮嬪妃,分成幾班前來拜謝他們的救命之恩。行者把文殊菩薩降魔收怪的經過,詳細地講給他們聽,眾人聽後,紛紛對菩薩和行者等人頂禮膜拜。大家正在慶賀之時,黃門官又前來上奏:“主公,外麵又來了四個和尚。”八戒一聽,慌了神,說道:“哥哥,莫不是妖精又在使法術,假扮成文殊菩薩,哄騙了我們,現在又變成和尚,來和我們鬥智鬥勇?”行者說:“哪有這種事!”隨即命令宣他們進來看看。
眾文武官員傳達命令,讓那幾個和尚進來。行者一看,原來是寶林寺的僧人,他們捧著衝天冠、碧玉帶、赭黃袍、無憂履走進來。行者十分高興,說道:“來得好!來得好!”接著讓複活的皇帝過來,摘下包巾,戴上衝天冠;脫掉布衣,穿上赭黃袍;解下絛子,係上碧玉帶;脫下僧鞋,蹬上無憂履;又讓太子拿出白玉珪,讓皇帝拿在手裡,然後請他上殿稱帝。正所謂自古就說:“朝廷不可一日無君。”可那皇帝哪裡肯坐,哭哭啼啼地跪在台階上,說道:“我已經死了三年,如今承蒙師父救我複活,怎麼又敢妄自稱尊呢?請哪位師父來做皇帝吧,我情願帶著妻子兒女到城外做個普通百姓就夠了。”三藏哪裡肯接受,一心隻想去拜佛求經。眾人又請行者,行者笑著說:“不瞞各位說,老孫我要是肯做皇帝,天下萬國九州的皇帝都能做遍了。隻是我們當和尚當慣了,自由自在慣了。要是做了皇帝,就得留頭發,晚上不能早睡,五更天就得起床,聽到邊境有消息,心裡就不安,看到有災荒,又憂愁得沒辦法。我們可受不了這些。你還是做你的皇帝,我繼續做我的和尚,去修行我的功果。”那國王實在推辭不過,隻好登上寶殿,麵南稱帝,隨後大赦天下,又封贈了寶林寺的僧人,讓他們回去。接著,國王打開東閣,設宴款待唐僧師徒。同時,他還傳旨宣召畫師,畫下唐僧師徒四人的畫像,供奉在金鑾殿上。
唐僧師徒幫助烏雞國安定了國家,卻不肯多做停留,想要辭彆國王繼續西行。那皇帝和三宮妃後、太子以及眾大臣,拿出鎮國的寶貝、金銀綢緞,獻給師父們以表酬謝之恩。三藏一點都不接受,隻是倒換了通關文牒,催促悟空等人趕緊備好馬匹出發。國王心裡過意不去,便安排了滿朝的鑾駕,請唐僧上座,讓兩班文武官員在前麵引導,他和三宮妃後、太子一家人,推著車輪,一直把他們送出城外。到了城門口,國王才下了龍輦,與眾師徒告彆。國王說:“師父啊,等你們到西天取經回來的時候,一定要再到我這國家來看看。”三藏說:“弟子一定遵命。”那皇帝滿含熱淚,與眾大臣回去了。
唐僧師徒四人踏上了羊腸小道,一心朝著靈山前進。當時正是秋末冬初的時節,隻見:
霜打之後,紅葉凋零,樹林顯得格外稀疏;雨水滋潤,黃粱成熟,處處都呈現出豐收的景象。
陽光溫暖,嶺上的梅花在清晨綻放;微風輕搖,山間的竹子發出陣陣寒意。
師徒們離開了烏雞國,日夜兼程,走了半個多月,忽然又看到一座高山,那山高聳入雲,仿佛要擋住太陽。三藏騎在馬上,心裡一驚,急忙拉緊韁繩,趕忙呼喚行者。行者問:“師父,有什麼吩咐?”三藏說:“你看前麵又是大山峻嶺,一定要小心提防,恐怕又會有邪惡的東西來侵犯我們。”行者笑著說:“隻管走路,彆多操心。老孫我自然會保護大家。”長老隻好放寬心,揮鞭策馬,來到山岩邊,隻見這山果然十分險峻。但見:
說高,山頂直接青天;說深,山澗如同地府。山前常常能看到滾滾白雲,騰騰黑霧。紅梅翠竹,綠柏青鬆相互映襯。山後有千萬丈令人膽寒的靈台,靈台後麵有古古怪怪藏著妖魔的山洞。洞中有叮叮當當的滴水泉,泉下還有彎彎曲曲的流水澗。又能看到活蹦亂跳獻果的猿猴,長著叉叉角的鹿,呆呆傻傻看著人的獐子。傍晚有在巴山尋找洞穴的老虎,清晨有在波濤中翻湧而出的水龍。一打開洞門,就發出“呼喇”的聲響,驚得飛禽“撲魯”地飛起,看那林中的走獸,“鞠律律”地奔跑。看到這一群飛禽走獸,嚇得人心驚膽戰。洞堂交錯,青石像是被染成了千塊美玉,碧紗般的煙霧籠罩著萬堆山巒。
師徒們正在驚恐之時,又看到那山凹裡有一朵紅雲,直衝到九霄雲外,聚集成一團火氣。行者大吃一驚,急忙走到唐僧身邊,抓住他的腳,把他推下馬來,喊道:“兄弟們,彆往前走了!妖怪來了!”八戒嚇得急忙抽出釘耙,沙僧趕忙掄起寶杖,把唐僧圍護在中間。
話分兩頭。那紅雲裡真的是個妖精,他幾年前就聽人說:“東土有個唐僧要去西天取經,他本是金蟬長老轉世,已經修行十世,是個大好人。要是有人吃了他一塊肉,就能延年益壽,和天地一樣長久。”他每天都在山間等候,沒想到今天唐僧真的來了。他在半空中正看著,隻見唐僧的三個徒弟,把唐僧圍護在馬上,各自做好了戰鬥準備。這妖精讚歎不已,說道:“好和尚!我剛才看到一個白麵胖和尚騎著馬,那肯定就是唐朝的聖僧,可怎麼被三個醜和尚護著!他們一個個卷起袖子,握緊兵器,好像要和人打架似的。哎呀!不知道是哪個有眼力的,可能認出我了。照這樣下去,想吃到唐僧肉可不容易。”他沉思了一會兒,自己心裡盤算著:“要是靠武力去抓他,肯定靠近不了,或許用善良的模樣去迷惑他,倒有可能得手。隻要能哄得他心裡迷糊,我再趁機下手,肯定能抓住他。我先下去戲弄他一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妖怪本事不小,立刻散開紅光,按下雲頭落了下去,在那山坡上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七歲的頑童,赤身裸體,身上沒有衣服,還用麻繩捆住了手腳,高高地吊在鬆樹梢頭,嘴裡不停地喊著:“救人!救人!”
孫大聖忽然抬頭再看,隻見那紅雲已經散開,火氣也消失了,便對唐僧說:“師父,請上馬走路吧。”唐僧問:“你剛才說妖怪來了,怎麼現在又敢走了?”行者說:“我剛才看到一朵紅雲從地麵升起,到空中聚成一團火氣,那肯定是妖精。現在紅雲散了,想來是個路過的妖精,不敢傷人。我們走吧!”八戒笑著說:“師兄說話就是巧,妖精還有過路的?”行者說:“你哪裡知道。要是那山上山洞裡的魔王設宴,邀請各山各洞的妖精去赴會,那就會有東南西北各路的妖精都來,所以他們隻是急著去赴宴,沒心思傷人。這就是過路的妖精。”
三藏聽了,半信半疑,隻好爬上馬背,沿著山路繼續前進。正走著,隻聽到有人喊:“救人!”長老嚇了一跳,說:“徒弟呀,這半山腰裡,是什麼人在喊?”行者走上前說:“師父隻管走路,彆管什麼‘人轎’‘騾轎’‘明轎’‘睡轎’的。在這地方,就算有轎子,也沒人抬你。”唐僧說:“不是抬轎子的‘轎’,是叫喊的‘叫’。”行者笑著說:“我知道。彆管閒事,趕緊走路。”
三藏聽了他的話,又揮鞭催馬前進。沒走一裡路,又聽到有人喊:“救人!”長老說:“徒弟,這個叫聲,不像是鬼魅妖邪發出的。要是鬼魅妖邪,隻要一發出聲音,就不會有回聲。你聽他叫了一聲,又叫一聲,想必是個有難處的人。我們去救他一救吧。”行者說:“師父,今天先把你的慈悲心收一收,等過了這座山,再發慈悲吧。這地方凶多吉少。你知道那些依附草木成精的說法,什麼東西都能修煉成精。其他的還好說,隻有一種蟒蛇,要是修煉的時間久了,成了精魅,就特彆會知道人的小名。它要是在草叢裡,或者山凹中,叫人一聲,人不答應還好,要是答應了,它就會把人的元神抓走,當天晚上就會跟來,肯定會傷人性命。我們快走!快走!古人說:‘能逃脫,要感謝神明。’千萬彆理它。”
長老隻好聽他的,又加鞭催馬往前走。行者心裡暗自想:“這可惡的妖怪不知道藏在哪裡,一直在那裡叫個不停。等老孫我給他來個‘卯酉星法’,讓他和我們兩不見麵。”好個大聖,把沙和尚叫到跟前,說:“看好馬,慢慢走,讓老孫我去解個手。”你看他讓唐僧先走幾步,然後念了個咒語,施展移山縮地的法術,把金箍棒往後一指,他們師徒就越過了這座山頭,繼續往前走,把那妖怪甩在了後麵。他再邁開大步,趕上唐僧,一起朝著山上走去。隻見三藏又聽到山背後有人喊:“救人!”長老說:“徒弟呀,那個有難的人,真是沒緣分,沒遇到我們。我們都走過他了,你聽他在山後喊呢。”八戒說:“他可能還在山前,隻是現在風向變了。”行者說:“管他什麼風向變不變,趕緊走路。”因此,大家都不再說話,恨不得一步就翻過這座山,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那妖精在山坡上,連續叫了三四聲,都沒人過來。他心裡琢磨著:“我在這裡等唐僧,看他離我不到三裡路,怎麼過了這麼久還沒到?……難道是抄小路走了?”他抖了抖身子,掙脫了繩索,又駕起紅光,飛到空中再看。沒想到孫大聖正好抬頭回望,認出了這是妖怪,又一把抓住唐僧的腳,把他推下馬來,說:“兄弟們,小心!小心!那妖精又來了!”嚇得八戒、沙僧趕忙拿起兵器,又把唐僧圍護在中間。
那妖精看到這一幕,在半空中讚歎不已,說:“好和尚!我剛才看到那白麵和尚坐在馬上,怎麼又被他們三個藏起來了?這次見麵才知道,得先把那個有眼力的弄倒,才能抓住唐僧。不然的話,白費心機也抓不到東西,空有一番興致也是白搭。”於是,他又按下雲頭,像之前一樣變化,高高地吊在鬆樹梢頭等候。這次離他們還不到半裡地。
孫大聖抬頭再看,隻見那紅雲又散開了,便又請師父上馬前行。三藏說:“你說妖精又來了,怎麼又讓我走路?”行者說:“這還是個過路的妖精,不敢惹我們。”長老又生氣地說:“你這個潑猴,太捉弄我了!明明有妖魔的時候,你說沒事;像這種太平的地方,你卻嚇唬我,還不停地嚷嚷有妖精。虛虛實實,不管輕重,還抓住我的腳,把我推下馬來,現在又說是過路的妖精。要是把我摔傷了,你怎麼交代!你看看你!……”行者說:“師父彆生氣。要是摔傷了你的手腳,還好醫治;要是被妖精抓走了,我們到哪裡去找你?”三藏大怒,氣得直咬牙,要念《緊箍兒咒》,幸好沙僧苦苦相勸,他才又上馬繼續前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師徒幾人還沒在馬上坐穩,就又聽到有人喊:“師父,救救我啊!”長老抬頭一看,隻見一個小孩赤身裸體地吊在樹上。他趕忙拉住韁繩,轉頭罵行者道:“你這潑猴,真是太頑劣了!一點善良的心都沒有,一心就想著撒潑行凶!我明明說那叫聲是人的聲音,你卻千言萬語地嚷著是妖怪!你看那樹上吊的,難道不是個人嗎?”大聖見師父責怪下來,又親眼看到那小孩的模樣,一方麵不好當場施展手段,另一方麵又怕師父念《緊箍兒咒》,隻好低著頭,不敢回嘴,任由唐僧走到樹下。長老用鞭梢指著小孩問道:“你是哪家的孩子?因為什麼事,被吊在這裡?跟我說,我好救你。”唉!那妖怪顯然是施展了變化之術,可師父肉眼凡胎,根本認不出來。
那妖魔見唐僧發問,便愈發裝腔作勢,眼中含著淚,叫道:“師父啊,山西邊有一條枯鬆澗,澗那邊有個村莊,我就是那裡的人。我祖公公姓紅,因為積攢了大量金銀,家產巨萬,大家都叫他紅百萬。他年紀大了,早已去世,家產就留給了我父親。近年來,家裡生活奢侈,家產漸漸敗落,我父親就改名叫紅十萬,專門結交各地的豪傑,把金銀借出去,指望收些利息。可誰知道那些無賴,設下騙局,把錢騙走了,本利都沒了著落。我父親發下重誓,再也不往外借錢。那些借錢的人,身無分文,沒辦法,就結成團夥,拿著刀棍,大白天殺到我家,把我家的財物搶了個精光,還把我父親殺了。他們見我母親有些姿色,就把她拐去做什麼壓寨夫人。那時候,我母親舍不得我,把我抱在懷裡,哭哭啼啼、戰戰兢兢地跟著那些賊寇。沒想到走到這座山裡,他們又要殺我。多虧我母親苦苦哀求,才免去我一死,卻用繩子把我吊在樹上,想讓我凍餓而死。那些賊把我母親不知道搶到哪裡去了。我在這裡已經吊了三天三夜,都沒一個人路過。不知道前世修了什麼福,今生能遇到老師父。您要是肯大發慈悲,救我一命回家,我就是做牛做馬,也一定會報答您的大恩大德,就算死了,也不敢忘記您的恩情啊。”
三藏聽了,信以為真,就叫八戒解開繩索,把他救下來。那呆子也沒看出破綻,馬上就要上前動手。行者在一旁忍不住大喝一聲:“你這個潑東西!這裡有認識你的人呢!彆再一個勁兒地弄虛作假,說謊騙人了!你說家產被劫,父親被賊殺,母親被擄走,那救了你交給誰呢?你拿什麼東西感謝我們?你這謊撒得太離譜了!”那妖怪聽了,心裡害怕,知道大聖是個厲害角色,暗暗把他記在心裡,卻還是戰戰兢兢地流著淚說:“師父,雖然我父母雙亡,家財也沒了,但還有些田產沒動,親戚也都還在。”行者問:“你有什麼親戚?”妖怪說:“我外公家在山南,我姑姑住在嶺北,澗頭的李四是我姨夫,林子裡的紅三是我族伯,還有堂叔、堂兄都住在本莊附近。老師父要是肯救我,到了莊上,見到那些親戚,把老師父拯救我的恩情,一一對他們說,我就把田產典賣了,重重地酬謝您。”
八戒聽了,攔住行者說:“哥哥,這不過是個小孩子,你何必一直盤問他呢!他說得也有道理,強盜也就搶些浮財,難道還能把房屋田產都搶走?要是跟他親戚說了,我們就算胃口再大,也吃不下他十畝田的價錢。把他救下來吧。”呆子一心隻想著吃的,哪裡管什麼真假,拿起戒刀挑斷繩索,把妖怪放了下來。那妖怪對著唐僧在馬下,淚汪汪地一個勁兒磕頭。長老心慈,便說:“孩子,你上馬來,我帶你走。”那怪說:“師父啊,我手腳都被吊麻了,腰胯也疼,而且我們鄉下人,不習慣騎馬。”唐僧叫八戒馱著他,那妖怪瞥了一眼說:“師父,我的皮膚都快凍僵了,不敢讓這位師父馱。他嘴長耳朵大,腦後的鬃毛又硬,會戳得我難受。”唐僧說:“那就讓沙和尚馱。”那怪又瞥了一眼說:“師父,那些賊來打劫我家的時候,一個個都塗著花臉,戴著假胡子,拿刀弄棍的。我被他們嚇怕了,看到這位一臉晦氣的師父,更嚇得沒了魂,也不敢讓他馱。”唐僧隻好讓孫行者馱,行者嗬嗬笑著說:“我馱!我馱!”
那怪物暗自高興,順順當當就讓行者馱他。行者把他拉到路邊,試了試,感覺他也就三斤十來兩重。行者笑著說:“你這個可惡的怪物,今天你可該死了,怎麼在老孫麵前耍心眼!我知道你是什麼東西。”妖怪說:“師父,我是好人家的孩子,不幸遭遇這麼大的災難,我怎麼就成了什麼東西了?”行者說:“你要是好人家的孩子,怎麼這麼輕?”妖怪說:“我骨架小。”行者問:“你今年幾歲了?”那怪說:“我七歲了。”行者笑著說:“一歲長一斤,也該有七斤。你怎麼還不到四斤重?”那怪說:“我小時候沒奶吃。”行者說:“也罷,我馱著你,要是想尿尿拉屎,可得跟我說。”三藏便和八戒、沙僧在前麵走,行者背著孩兒跟在後麵,一行人繼續往西走。有詩為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道德高尚,魔障也隨之增高,禪機本應平靜,卻無故生出妖怪。
心君正直,走在正道之中,木母愚笨,在外惹是生非。
意馬沉默,心懷愛欲,黃婆無言,暗自憂愁焦慮。
邪惡的妖怪得逞,空自歡喜,最終還是要從正道消除災禍。
孫大聖馱著妖魔,心裡埋怨唐僧不體諒自己的辛苦:“走在這麼險峻的山路上,空著手走都困難,卻讓老孫馱人。這家夥彆說他是妖怪,就算是好人,他沒了父母,我把他馱給誰呢,倒不如把他摔死算了。”那怪物早察覺到了行者的心思,就施展神通,往四下裡吸了四口氣,吹在行者背上,行者頓時覺得背上重了千斤。行者笑著說:“我的兒啊,你用重身法來壓你老爺我呢!”那怪聽了,怕大聖傷了他,就施展解屍之法,元神出竅,跳到九霄雲外,站在半空中。行者背上的重量越來越重,猴王發怒,一把抓起那怪物,往路邊的石頭上狠狠一摔,把那具軀殼摔得像個肉餅。他還怕那怪物再搗亂,索性把四肢扯下來,扔在路兩邊,全都摔得粉碎。
那怪物在空中看得清清楚楚,忍不住心頭火起,心想:“這猴和尚,太可惡了!就算我是個妖魔,要害你師父,可還沒動手呢,你怎麼就把我傷成這樣!幸好我早有算計,元神出竅跑了。不然,就被你平白無故地害死了。要是不趁現在抓住唐僧,再讓下去,他肯定會想出更多辦法來對付我。”好個妖怪,在半空中刮起一陣旋風,隻聽“呼”的一聲,飛沙走石,十分凶狠。這風可真厲害:
狂風怒吼,卷起水雲,帶著腥味,黑氣彌漫,遮蔽了日光。
嶺上的樹木連根被拔起,野梅樹也被吹得東倒西歪。
黃沙漫天,讓人睜不開眼,難以行走,怪石嶙峋,道路崎嶇難行。
天地間一片昏暗,遍山的禽獸都嚇得發出叫聲。
這風刮得三藏在馬上坐不穩,八戒不敢抬頭看,沙僧也低頭遮住臉。孫大聖知道是怪物在弄風,急忙快步追趕,可那怪已經借著風頭,把唐僧抓走了,無影無蹤,不知道被抓到了哪裡,根本沒法追蹤。
一時間,風聲漸漸平息,日頭又亮了起來。行者上前查看,隻見白龍馬嚇得瑟瑟發抖,嘶鳴不止,行李擔丟在路邊,八戒趴在崖下呻吟,沙僧蹲在坡前呼喊。行者喊道:“八戒!”呆子聽到是行者的聲音,抬頭一看,狂風已經停了,趕忙爬起來,拉住行者說:“哥哥,這風可真大啊!”沙僧也走上前說:“哥哥,這是一陣旋風。”行者又問:“師父在哪裡?”八戒說:“風刮得太急,我們都忙著藏頭遮眼躲風,師父當時也趴在馬上。”行者問:“那現在他去哪裡了?”沙僧說:“師父就像燈草做的,估計被這一陣風卷走了。”
行者開口說道:“兄弟們,從現在起,咱們這取經的隊伍就該散夥了!”八戒連忙附和:“沒錯,趁早散夥,各自去找出路,這樣才好。那西天的路又遠又長,看不到儘頭,什麼時候才能走到啊!”沙僧聽了,大吃一驚,渾身一麻,說道:“師兄,你們說的這是什麼話?我們因為前世有罪,承蒙觀世音菩薩的勸化,為我們摩頂受戒,改換了法名,皈依了佛果,心甘情願保護唐僧去西方拜佛求經,好將功贖罪。如今到了這裡,一下子就散夥,還說出各自尋找出路的話,這不是違背了菩薩的善意,壞了自己的德行,讓人笑話我們有始無終嗎!”行者說:“兄弟,你說得也在理,可師父總是不聽勸。我老孫有火眼金睛,能分辨好歹。剛才那陣風,就是樹上吊著的那個小孩弄出來的。我認出他是個妖精,可你們認不出來,師父也認不出來,還把他當作是好人家的孩子,讓我背著他走。我本想好好整治他一下,他就用重身法來壓我。我把他摔得粉碎,他想必是又使出解屍的法術,弄出一陣旋風,把師父給抓走了。所以我才怪師父老是不聽我說話,弄得我心灰意冷,這才說散夥的話。既然賢弟你有這份誠意,倒讓老孫我進退兩難了。——八戒,你到底打算怎麼辦?”八戒說:“我剛才是失口亂說的,其實不該散夥。哥哥,事到如今,沒辦法,就聽沙師弟的,去找那妖怪,救師父吧。”行者聽了,轉怒為喜,說道:“兄弟們,咱們還是要同心協力,收拾好行李和馬匹,上山去找那怪物,搭救師父。”
三個人抓著葛藤,攀著樹枝,翻山越嶺,走了有五七十裡路,卻一點師父的消息都沒有。那山上飛禽走獸一隻都看不見,隻有古老的柏樹和高大的鬆樹隨處可見。孫大聖心裡十分焦急,縱身一躍,跳上那險峻的峰頭,大喝一聲:“變!”瞬間變成三頭六臂的模樣,就像當年大鬨天宮時的樣子。他把金箍棒晃了晃,變成三根金箍棒,劈裡啪啦地,往東打一路,往西打一路,兩邊不停地亂打。八戒見了,對沙僧說:“沙和尚,不好了。師兄是因為找不到師父,急得發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行者打了一會兒,引出了一群窮神。這些神一個個衣衫襤褸,有的身上披著一塊布,有的掛著一片衣,褲子沒有褲襠,也沒有褲口,全都跪在山前,說道:“大聖,山神、土地前來拜見。”行者問道:“怎麼一下子冒出這麼多山神、土地?”眾神叩頭說道:“啟稟大聖:這座山叫做‘六百裡鑽頭號山’,我們是十裡有一個山神,十裡有一個土地,總共該有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昨天就聽說大聖您來了,隻是一時沒能全部聚齊,所以來晚了,惹得大聖發怒。還望大聖恕罪。”行者說:“我暫且饒了你們的罪過。我問你們,這山上有多少妖精?”眾神說:“哎呀,爺爺呀,就隻有一個妖精,把我們折騰得夠嗆。我們連香火都少得可憐,也沒有血食供奉,一個個衣服破破爛爛,飯都吃不飽,哪還能容得下多少妖精啊!”行者又問:“這個妖精是住在山前,還是山後?”眾神回答:“他既不在山前,也不在山後。這山中有一條澗,叫做枯鬆澗。澗邊有一座洞,叫做火雲洞。那洞裡有一個魔王,神通廣大,常常把我們山神、土地抓去,讓我們給他燒火,晚上還要給他們提鈴喝號。那些小妖還向我們要什麼常例錢。”行者說:“你們都是陰鬼之仙,哪來的錢鈔?”眾神說:“正是沒錢給他們,我們隻好捉幾隻山獐、野鹿,早晚拿去打點那些妖精;要是沒有東西相送,他們就要來拆我們的廟宇,扒我們的衣裳,攪得我們不得安寧!懇請大聖為我們除掉這個妖怪,拯救山上的生靈。”行者問:“你們既然受他管製,常在他洞下,可知道他是從哪裡來的妖精,叫什麼名字?”眾神說:“說起他來,說不定大聖您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刹女所生。他曾經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煉成了三昧真火,神通廣大。牛魔王派他來鎮守號山,他的乳名叫紅孩兒,號稱聖嬰大王。”
行者聽了,滿心歡喜,喝退了土地、山神,變回原本的模樣,跳下峰頭,對八戒、沙僧說:“兄弟們放心,彆再擔心了,師父肯定不會有生命危險。這妖精和老孫我有親戚關係。”八戒笑著說:“哥哥,你可彆撒謊。你在東勝神洲,他這兒是西牛賀洲,路途遙遠,隔著千山萬水,還有兩片海洋,怎麼會和你有親戚關係?”行者說:“剛才那一群人都是本地的土地、山神。我問他們關於妖怪的情況,他們說那妖怪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刹女所生,名叫紅孩兒,號稱聖嬰大王。想當年,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鬨天宮的時候,遊遍天下名山,結識各地豪傑,那牛魔王曾和老孫結拜為七兄弟。當時有五六個魔王,隻有老孫我長得小巧,所以把牛魔王尊稱為大哥。這妖精是牛魔王的兒子,我和他父親相識,這麼算起來,我還是他的老叔呢。他怎麼敢害我師父?我們趕緊去吧。”沙和尚笑著說:“哥啊,常言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你和他分彆了五六百年,又沒有往來,也沒有請你喝過酒,更沒有送過節禮,他怎麼會認你這個親戚呢?”行者說:“你怎麼能這麼看問題!常言說:‘一葉浮萍歸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就算他不認這個親戚,好歹也不會傷害我師父。我也不指望他擺酒席招待我,肯定會把完整的唐僧還給我。”於是,三兄弟都懷著虔誠之心,牽著白馬,馬背上馱著行李,沿著大路一直往前走。
他們不分白天黑夜,走了百十裡路,忽然看到一片鬆林。林中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山澗,澗下有清澈碧綠的活水潺潺流淌,澗梢頭有一座石板橋,通向對岸的洞府。行者說:“兄弟,你們看那邊有磷峋的石崖,想必就是妖精的住處了。我們大家商量一下,誰負責看守行李和馬匹,誰跟我過去降妖?”八戒說:“哥哥,我老豬坐不住,我跟你去吧。”行者說:“好!好!”然後對沙僧說:“你把馬匹和行李都藏在樹林深處,小心守護,我和八戒去那洞裡找師父。”沙僧按照吩咐去做,八戒跟隨著行者,他們各自拿著兵器,朝著洞府走去。正所謂:尚未修煉的嬰兒邪火旺盛,心猿和木母共同前去扶持。不知道這一去是吉是凶,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