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的念頭在一時之間可能被忘卻,世間的興衰榮辱也不再掛懷。無論是黑暗還是光明,都任由其變化,隨遇而安,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當心神寧靜、湛然常寂時,便不會有魔障侵擾;一旦陷入昏冥,就會有妖魔趁虛而入。五行受阻,破了原本寧靜的禪林,如同風起時必然帶來寒意。
話說孫大聖帶著八戒告彆沙僧,跳過枯鬆澗,徑直來到怪石嶙峋的山崖前。果然看到一座洞府,景色十分非凡。但見:
回鑾的古道幽深又靜謐,風月似乎也在聆聽玄鶴的鳴叫。
白雲透出,照亮了滿川的光芒,流水穿過小橋,充滿了仙家的意趣。
猿猴啼叫,鳥兒歡鳴,花木奇異,藤蘿纏繞著石階,芝蘭散發著芬芳。
蒼茫的山崖溝壑間煙霧雲霞飄散,翠綠的鬆樹竹林吸引著彩鳳。
遠處的山峰像插著的屏風,山環繞著澗水,真是一處仙境般的洞府。
這裡是昆侖地脈延伸而來的靈脈,隻有有緣人才能享用。
他們快要走到洞門前時,看到一塊石碣,上麵刻著八個大字:“號山枯鬆澗火雲洞”。那邊一群小妖,正揮舞著槍劍,歡快地嬉戲玩耍。孫大聖厲聲高喊道:“小的們,趕緊去通報你們洞主,讓他把我唐僧師父送出來,饒你們這一洞精靈的性命!要是敢說半個‘不’字,我就掀翻你們的山場,鏟平你們的洞府!”那些小妖聽到這話,慌忙轉身,各自跑回洞裡,關上兩扇石門,進去報告:“大王,不好了!”
原來那妖怪把三藏抓到洞中後,先剝去了他的衣服,將他手腳捆綁,像四馬攢蹄般捆在後院,讓小妖打來乾淨的水刷洗,準備上籠蒸熟了吃。忽然聽到報告說“禍事了”,便先不刷洗唐僧,來到前庭問道:“有什麼禍事?”小妖說:“有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帶著一個長嘴大耳的和尚,在洞門口要他們的唐僧師父。還說要是敢說半個‘不’字,就要掀翻山場,鏟平洞府。”魔王微微冷笑道:“這是孫行者和豬八戒。他們還真能找啊。我從半山中把他師父抓到這裡,有一百五十裡路,他們怎麼這麼快就找上門來了?”接著下令:“小的們,把管車的,推出車去!”一群小妖推出五輛小車,打開前門。八戒望見,說道:“哥哥,這妖精怕是怕我們,推出車子,要往那邊搬東西呢。”行者說:“不是。先看看他把車子放在哪裡。”隻見小妖們把車子按照金、木、水、火、土的方位安放好,派五個小妖看著,另外五個進去通報。魔王問:“準備好了嗎?”小妖回答:“準備好了。”魔王又下令:“取過槍來。”有一夥管兵器的小妖,讓兩個小妖抬出一杆丈八長的火尖槍,遞給妖王。妖王拿起槍,邁開步子,身上沒穿什麼盔甲,隻是腰間束著一條錦繡戰裙,光著腳走出門前。行者和八戒抬頭觀看,隻見那怪物:
臉如傅粉,白皙中透著三分氣色,嘴唇好似塗了朱砂,儀表堂堂。
鬢發烏黑,比靛青染色還要鮮亮,眉毛像新月般彎彎,猶如刀裁。
戰裙上巧妙地繡著盤繞的龍鳳,身形比哪吒更為豐滿富態。
雙手持槍,威風凜凜,周身祥光護體,走出洞門。
怒吼聲如同春雷轟鳴,暴突的眼睛明亮如閃電,透著乖張。
要知道這妖魔的真實姓名,那可是名揚千古的紅孩兒。
紅孩兒走出洞門,高聲喊道:“什麼人,在我這裡叫嚷!”行者走上前笑著說:“我的賢侄,彆耍花樣了。你今天早上在山路旁,高高地吊在鬆樹梢頭,裝成一個瘦弱怯生生、像得了黃病的小孩,哄騙了我師父。我好心背著你,你卻弄出一陣風,把我師父抓走了。你現在又裝出這副樣子,我還能認不出你?趁早把我師父送出來,彆弄得大家臉上不好看,失了親情。要是你父親知道了,怪我老孫以大欺小,沒個體統。”那怪聽了,心中大怒,大喝一聲:“你這潑猴頭!我和你有什麼親情?你在這裡滿嘴胡言亂語,說些什麼!誰是你的賢侄?”行者說:“哥哥,你有所不知。當年我和你父親結拜為兄弟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裡呢。”那怪說:“這猴子越發胡說八道了!你是哪裡人,我是哪裡人,怎麼能和我父親做兄弟?”行者說:“你有所不知。我就是五百年前大鬨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我當初還沒大鬨天宮的時候,遊遍海角天涯,四大部洲,沒有地方沒去過。那時候,我專門結交豪傑之士。你父親叫做牛魔王,號稱覆天大聖,和我老孫結拜為七兄弟,他做了大哥;還有個蛟魔王,號稱覆海大聖,做了二哥;又有個大鵬魔王,號稱混天大聖,做了三哥;又有個獅王,號稱移山大聖,做了四哥;又有個獼猴王,號稱通風大聖,做了五哥;又有個狨王,號稱驅神大聖,做了六哥;隻有我老孫身形最小,號稱齊天大聖,排行第七。我們這些老弟兄們當年玩耍的時候,還沒你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怪物聽了,哪裡肯信,舉起火尖槍就刺。行者不愧是行家,不慌不忙,又使出一個身法,閃過槍頭,掄起鐵棒,罵道:“你這小畜生,不知天高地厚!看棍!”那妖精也施展身法,避開鐵棒,說道:“潑猢猻,不識時務!看槍!”兩人也不顧什麼親情,瞬間翻臉,各自施展神通,跳到雲端裡,展開了一場惡戰:
行者名聲響亮,魔王手段高強。一個橫著舉起金箍棒,一個筆直挺著火尖槍。
他們吐出的霧氣遮蔽了三界,噴出的雲彩照亮了四方。天空中充滿殺氣,怒吼聲震天,日月星辰都失去了光芒。
兩人言語毫不相讓,情意也變得乖張。一個欺心失禮,一個變臉不講綱常。
金箍棒揮舞,威風凜凜,火尖槍刺來,野性張狂。一個是混元真大聖,一個是正果善財郎。
二人努力爭強鬥勝,隻為了唐僧能去拜佛求經。
妖魔和孫大聖戰了二十回合,不分勝負。豬八戒在一旁看得清楚:妖精雖然沒有敗下陣來,但隻是在遮攔格擋,完全沒有進攻的能力;行者雖然也沒能贏他,可棒法精妙高強,來來回回都在妖精頭上,不離左右。八戒心想:“不好啊!行者動作敏捷,說不定什麼時候露出個破綻,引那妖魔鑽進去,一鐵棒把他打倒,那可就沒我的功勞了……”於是他抖擻精神,舉著九齒鈀,在空中朝著妖精劈頭就打。那怪見了,心中一驚,急忙拖著槍敗下陣來。行者大聲喝令八戒:“追!追!”
二人追到洞門前,隻見妖精一隻手舉著火尖槍,站在中間一輛小車兒上,一隻手捏著拳頭,往自己鼻子上捶了兩拳。八戒笑道:“這家夥耍賴,也不害臊!你該不會是想捶破鼻子,流出些血來,把臉染紅了,好去告我們吧?”那妖魔捶了兩拳,念了個咒語,口中噴出火來,鼻子裡濃煙滾滾,眼睛一眨,火焰頓時齊生。那五輛車子上,也火光湧出。他連噴了幾口,隻見熊熊大火燒紅了天空,把一座火雲洞,被煙火彌漫,真的是火光衝天,熾熱無比。八戒慌了,說道:“哥哥,不好了!這要是鑽進火裡,可就活不成了,把老豬我變成個烤豬,再加上香料,就供他享用了!快走!快走!”說完,他也不顧行者,跑過澗去了。
行者神通廣大,捏著避火訣,衝進火裡,尋找那妖怪。那妖怪見行者來了,又吐了幾口火,火勢比之前更旺了。這火可真厲害:
炎炎烈烈,在空中熊熊燃燒,赫赫威威,把大地都映得通紅。就像火輪在上下翻飛,又如同炭屑在東西舞動。
這火不是燧人氏鑽木取的火,也不是老子煉丹的火,既不是天火,也不是野火,而是妖魔修煉成真的三昧真火。
五輛車子對應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經過修煉,才生出這火。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能讓脾土平和。脾土生金,金又能化為水,水能生木,如此循環,通達靈妙。
世間萬物的生生化化都離不開火,火遍長空,讓萬物繁榮。妖邪經過長久修煉,領悟了三昧真火,在西方堪稱第一厲害。
行者被煙火飛騰所阻,無法找到妖怪,也看不清洞門前的路徑,隻好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洞門口看得真切,見行者走了,便收起火具,率領群妖回到洞內,關上石門,以為自己得勝了,就讓小妖們擺宴奏樂,歡聲笑語不斷,暫且不提。
話說行者跳過枯鬆澗,按下雲頭,隻聽見八戒和沙僧在鬆間大聲說話。行者上前喝斥八戒道:“你這呆子,一點義氣都沒有!你就害怕妖火,敗逃求生,卻把老孫我丟下。幸好我還有些本事!”八戒笑道:“哥啊,你被那妖精說中了,果然不識時務。古人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那妖精和你又不親,你偏要強認親戚;既然和你爭鬥,還放出那般無情的火來,你還不走,還要和他繼續打鬥!”行者問:“那怪物的手段和我比起來怎麼樣?”八戒說:“不如你。”“槍法和我比呢?”八戒說:“也不如你。老豬我看他支撐不住了,就來幫你一鈀,沒想到他不識好歹,敗下陣來,還沒天理地放火了。”行者說:“正是你不該來。我再和他鬥幾個回合,找個機會給他一棒,豈不是更好?”他兩個隻顧著談論妖精的手段和那火的厲害。沙和尚倚著鬆根,笑得合不攏嘴。行者看見,問道:“兄弟,你笑什麼?你是不是有什麼手段,能擒住那妖魔,破了那火陣?這可是對大家都有益的事。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你要是能抓住妖魔,救了師父,也是一件大功。”沙僧說:“我也沒什麼手段,也降不住妖怪。我笑你們兩個都慌了神。”行者問:“我怎麼慌了?”沙僧說:“那妖精手段不如你,槍法不如你,隻是多了些火勢,所以你才不能取勝。依小弟說,按照相生相克的道理來對付他,有什麼難的?”行者聽了,嗬嗬笑道:“兄弟說得有理。我們果然慌了,都忘了這回事。要是按照相生相克的理論,應該用水來克火,可到哪裡去找些水來,潑滅這妖火,救師父呢?”沙僧說:“正是如此。彆再猶豫了。”行者說:“你們兩個就在這裡,彆去和他挑戰。待老孫去東洋大海,向龍兵借些水來,潑熄妖火,捉拿這潑怪。”八戒說:“哥哥放心去吧,我們知道怎麼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大聖施展神通,駕著雲離開了此地,轉眼間就來到了東洋大海。他此刻心急如焚,根本無心欣賞海景,隨即施展逼水法,將波浪分開,徑直前行。正走著,遇到一個巡海夜叉,夜叉見是孫大聖,急忙跑回水晶宮,向老龍王報告。東海龍王敖廣立刻率領龍子龍孫、蝦兵蟹卒一起出門迎接,把大聖請進宮內,讓他坐下。雙方行過禮後,準備上茶。行者說道:“不用上茶了,我有一事相求。我師父唐僧前往西天拜佛取經,路過號山枯鬆澗火雲洞,洞裡有個紅孩兒妖精,號稱聖嬰大王,把我師父抓走了。我追到洞邊,與他交戰,他卻噴出火來。我們抵擋不住,想到水能克火,所以特地來向你求些水,下場大雨,澆滅妖火,好救我師父一命。”龍王說:“大聖有所不知。要是求取雨水,不該來找我。”行者疑惑道:“你是四海龍王,掌管著雨澤,不來問你,該問誰呢?”龍王解釋道:“我雖然負責司雨,但不敢擅自做主。必須要有玉帝的旨意,明確指定在哪個地方降雨,要降幾尺幾寸,何時開始,何時停止,還得三官提筆記錄,太乙移文傳達,再召集雷公、電母、風伯、雲童。俗話說‘龍無雲而不行’啊。”行者說:“我不需要風雲雷電,隻要些雨水滅火就行。”龍王說:“大聖不用風雲雷電,可單憑我一人也無法助力,讓我的幾個弟弟一同協助大聖,如何?”行者問:“你的弟弟們在哪裡?”龍王說:“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行者笑著說:“我要是再遊過三海去請他們,還不如直接去上界求玉帝旨意了。”龍王說:“不用大聖親自去,隻要我在這裡敲響鐵鼓、金鐘,他們立刻就能趕到。”行者聽了,說道:“老龍王,快敲響鐘鼓。”
沒過一會兒,三海龍王就趕到了,問道:“大哥,有什麼事吩咐我們?”敖廣說:“孫大聖在這裡借雨助力降妖。”三位龍王隨即上前與行者見麵,行者詳細說明了借水的事情。眾神都欣然答應,立刻點起兵馬:
鯊魚勇猛,作為前部先鋒;鱯魚嘴大,充當開路先鋒。
鯉元帥在波濤中翻跳,提督吐霧噴風。
鯖太尉在東方放哨,鮊都司在西路催征。
紅眼馬郎在南麵舞動,黑甲將軍在北下衝鋒。
把總在中軍掌管號旗,五方兵將個個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