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六個健將出了洞門,徑直朝著西南方向,順著道路前行。行者心中暗自盤算:“他要請老大王來吃我師父,這老大王肯定是牛魔王。我老孫當年和他交往,那真是意氣相投,交情深厚。可如今我已歸入正道,他卻還是邪魔外道。雖說我們久未相見,但我還記得他的模樣。且讓老孫我變成牛魔王,去哄他一哄,看看情況如何。”好個行者,躲開了那六個小妖,展開翅膀,飛到前麵,在離小妖十幾裡遠的地方,搖身一變,變成了牛魔王。他又拔下幾根毫毛,喊道:“變!”毫毛瞬間變成幾個小妖,在那山凹裡,有的駕著鷹、牽著狗,有的搭著弩、張著弓,裝作打獵的樣子,等著那六個健將。
那六個健將一路拉拉扯扯地走著,忽然看見牛魔王坐在路中間,興烘掀和掀烘興嚇得趕忙“撲通”一聲跪下,說道:“老大王爺爺,您在這兒呢!”雲裡霧、霧裡雲、急如火、快如風這幾個都是肉眼凡胎,根本分辨不出真假,也跟著一起跪倒,磕頭說道:“爺爺!小的們是火雲洞聖嬰大王派來的,邀請老大王爺爺去吃唐僧肉,吃了可以延年益壽,活上千歲呢。”行者順勢說道:“孩兒們,起來吧,跟我回家去,換身衣服再來。”小妖們磕頭說:“懇請爺爺行個方便,就彆回府了。路途遙遠,要是我們大王怪罪下來可不得了。小的們這就請您出發。”行者笑著說:“真是乖巧的兒女。也罷,也罷,你們在前邊開路,我和你們一起去。”六個妖怪頓時來了精神,在前麵吆喝著開道,大聖跟在後麵。
沒過多久,就到了火雲洞。快如風和急如火衝進洞裡報告:“大王,老大王爺爺來了!”妖王高興地說:“你們還真能乾,這麼快就把人請來了。”隨即下令:“各路頭目,趕緊擺好隊伍,打起旗鼓,迎接老大王爺爺!”滿洞的群妖聽從命令,整整齊齊地排列著走了出去。行者昂首挺胸,精神抖擻,把身子抖了一抖,將那些變成駕鷹牽犬的毫毛都收回到身上,邁開大步,徑直走進門裡,坐在南麵的正中間。紅孩兒當麵跪下,向上叩頭說道:“父王,孩兒給您行禮了。”行者說:“孩兒,免禮。”妖王恭恭敬敬地行了四大拜之禮後,站在一旁。行者問道:“我兒,找我來有什麼事啊?”妖王躬身說道:“孩兒沒什麼本事,昨天抓到一個人,是東土大唐來的和尚。常聽人說,他是個十世修行的人,誰要是吃他一塊肉,就能像蓬萊仙山的神仙一樣長生不老。孩兒不敢獨自享用,特地請父王一起來品嘗唐僧肉,好讓您也延年益壽,活上千歲。”行者聽了,故作驚訝地說:“我兒,你說的是哪個唐僧?”妖王說:“就是去西天取經的那個唐僧。”行者問:“我兒,他是不是孫行者的師父?”妖王說:“正是。”行者擺擺手,搖搖頭說:“可彆惹他!可彆惹他!彆的人還好對付,孫行者可不是一般人啊!我賢郎,你沒和他交過手吧?那猴子神通廣大,變化多端。他曾經大鬨天宮,玉皇大帝派了十萬天兵天將,布下天羅地網,都沒能抓住他。你怎麼敢吃他師父!趕緊把人送出去還給他,可彆招惹那猴子。他要是知道你吃了他師父,他才不會跟你正麵打鬥,他隻要把金箍棒往山腰裡一捅,就能捅出個大窟窿,連山都能給掀翻了。我兒,到時候你連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我又能依靠誰來養老呢!”
妖王說:“父王您說的這是什麼話,這不是長他人誌氣,滅孩兒的威風嘛。那孫行者他們師兄弟三人,帶著唐僧走到我這半山裡,被我施展變化之術,把他師父抓來了。他和那豬八戒當時就找到我的洞門口,說了些攀親套近乎的話,我氣得火冒三丈,和他們打了幾個回合,他們也不過如此,沒什麼厲害的本事。那豬八戒還在旁邊幫忙,結果被我吐出三昧真火,把他們打得大敗而逃。他們嚇得趕緊去請四海龍王來幫忙降雨,可還是滅不了我的三昧真火,還把孫行者燒得有點發昏,他連忙讓豬八戒去請南海觀音菩薩。我就假扮成觀音菩薩,把豬八戒騙了回來,現在還吊在如意袋裡,我也打算把他蒸熟了,給眾小的們吃呢。那行者今天早上又跑到我的洞門口吆喝,我傳令下去要抓他,他嚇得連包袱都丟下跑了。這不,才去請父王您來看看唐僧的模樣,確認無誤後,就可以把他蒸熟給您吃,讓您長生不老了。”
行者笑著說:“我賢郎啊,你隻知道用三昧火能打贏他們,卻不知道孫行者有七十二般變化呢!”妖王說:“不管他怎麼變化,我都能認得出來。我看他絕對不敢進我的門。”行者說:“我兒,你雖然能認出他,可他要是不變大的,像大象那麼龐大,可能進不了你的門;但他要是變成小的,你可就難認出來了。”妖王說:“不管他變成多小的東西。我這裡每一層門上,都有四五個小妖把守,他怎麼可能進來!”行者說:“你有所不知。他會變成蒼蠅、蚊子、跳蚤,或者是蜜蜂、蝴蝶、蟬蟲之類的,還會變成我的模樣,你怎麼能認得出來?”妖王說:“不用擔心!他就算是鐵膽銅心,也不敢靠近我的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行者說:“既然如此,賢郎你確實很有手段,真的能敵得過他,才來請我吃唐僧肉。不過,我今天還不想吃。”妖王問:“為什麼不吃呢?”行者說:“我近來年紀大了,你母親常勸我多做善事。我想也沒什麼善事可做,就暫且持些齋戒。”妖王問:“不知道父王是長期齋戒,還是按月齋戒?”行者說:“既不是長期齋戒,也不是按月齋戒,這叫‘雷齋’。每個月隻需要齋戒四天。”妖王問:“是哪四天呢?”行者說:“三辛日碰上初六。今天是辛酉日,一來正趕上齋戒,二來酉日不宜會客。等明天吧,我親自去刷洗唐僧,然後和你們一起享用。”
妖王聽了,心裡暗自琢磨:“我父王平日裡以吃人為生,如今都活了一千多歲了,怎麼現在又吃起齋來了?想他當初作惡多端,就這三四天的齋戒,怎麼可能積得過來善德?這話有假,可疑!可疑!”於是,他抽身走出二門,叫來六健將問道:“你們的老大王是從哪裡請來的?”小妖說:“是在半路上請來的。”妖王問:“我說你們怎麼來得這麼快。沒回他家裡去嗎?”小妖說:“是的,沒回他家。”妖王說:“不好了!我們被騙了!這不是真的老大王!”小妖們一起跪下說:“大王,這可是您自家的父親,您怎麼會認不出來?”妖王說:“看他的樣子和舉止都像,可說話不像。恐怕是被他騙了,我們要吃虧。你們都給我小心點:會拿刀的,把刀出鞘;會拿槍的,把槍磨鋒利;會使棍的,把棍準備好;會用繩的,把繩拿出來。等我再去問問他,看他怎麼說。如果真的是老大王,彆說今天不吃,明天不吃,就算推遲一個月吃又有何妨!要是他言語不對,你們隻聽我一聲吆喝,就一起動手。”群魔各自領命而去。
妖王又轉身回到裡麵,對著行者又拜了下去。行者說:“孩兒,家裡不必講究那些繁瑣的禮節,不用拜,有什麼話,儘管說。”妖王趴在地上說:“孩兒一來請父王享用唐僧肉,二來有件事想問您。我前幾天閒來無事,駕著祥光飛到九霄雲外,忽然碰到了祖延道陵張先生。”行者問:“是做天師的張道陵嗎?”妖王說:“正是。”行者問:“他說了什麼?”妖王說:“他見孩兒我生得五官端正,身材勻稱,就問我是哪年、哪月、哪日、哪個時辰出生的。孩兒我年紀小,記不太清楚。張先生精通子平術,想給我推算一下五星命理。現在請父王來,就是想問這件事,要是下次再碰到他,好麻煩他幫忙推算。”行者聽了,坐在上麵暗自好笑:“好你個妖怪!老孫我自從皈依佛門,保護唐師父,一路上也捉了幾個妖精,可沒見過像你這麼精明的。他要是問我什麼家長裡短、柴米油鹽的事,我還能隨口編個瞎話應付他。可他現在問我他的出生年月日,我怎麼會知道!……”好個猴王,十分機靈,穩穩地坐在中間,臉上沒有一絲懼色,反而滿麵笑容地說:“賢郎,起來吧。我因為年紀大了,最近又有些煩心事,把你出生的具體時間給忘了。等明天回家,問問你母親就知道了。”
妖王說:“父王您平時總是念叨我的生辰八字,說我有與天同壽的福氣,怎麼今天一下子就忘了!這怎麼可能!肯定是假的!”他大喝一聲,群妖拿著槍刀一擁而上,對著行者沒頭沒臉地刺來。大聖連忙用金箍棒擋住,現出本來麵目,對妖精說:“賢郎,你這樣可就沒道理了。哪有兒子打老子的?”那妖王滿臉羞愧,不敢直視。行者化作一道金光,飛出了他的洞府。小妖說:“大王,孫行者跑了。”妖王說:“罷了!罷了!罷了!讓他跑了吧!這次算我栽在他手裡了!先關上門,彆跟他囉嗦,還是趕緊刷洗唐僧,蒸熟了吃吧。”
再說那行者拿著鐵棒,嗬嗬大笑,從山澗那邊走了過來。沙僧聽到笑聲,急忙從樹林裡出來迎接,說:“哥啊,你這半天剛回來,怎麼笑得這麼開心,是不是把師父救出來了?”行者說:“兄弟,雖然沒救出師父,但老孫我占了上風。”沙僧問:“什麼上風?”行者說:“原來豬八戒被那妖怪假扮成觀音菩薩騙了回去,吊在皮袋裡。我本想設法救他,沒想到那妖怪派什麼六健將去請老大王來吃師父肉。我想著那老大王肯定是牛魔王,就變成他的模樣,混了進去,坐在中間。那妖怪叫我父王,我就答應,他給我磕頭,我就坦然接受。可真是痛快!確實占了上風!”沙僧說:“哥啊,你就圖這點小便宜,可師父的性命恐怕就危險了。”行者說:“不用擔心,等我去請菩薩來。”沙僧說:“你腰還疼呢。”行者說:“我不疼了。古人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看好行李和馬匹,我這就去。”沙僧說:“你這下可結仇了,恐怕他會害了師父。你得快去快回。”行者說:“我去得快,一頓飯的工夫就回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個孫大聖,跟沙僧交代幾句後,便施展筋鬥雲,徑直朝著南海飛去。在那半空中,不到半個時辰,就望見了普陀山的景色。很快,他按下雲頭,落到落伽崖上,整了整衣裝,端正前行。隻見二十四路諸天迎麵而來,問道:“大聖,這是要去哪兒?”行者行禮後說道:“我要拜見菩薩。”諸天道:“稍等片刻,容我們去通報。”這時,鬼子母諸天來到潮音洞外報告:“菩薩,孫悟空前來拜見。”菩薩聽聞,立刻吩咐請他進來。大聖整理好衣衫,心懷敬意,穩步走進洞內,見到菩薩便倒身下拜。菩薩問道:“悟空,你不陪著金蟬子去西方取經,來這裡做什麼?”行者說道:“啟稟菩薩。弟子保護唐僧前行,到了一處,名叫號山枯鬆澗火雲洞。那裡有個紅孩兒妖精,號稱聖嬰大王,把我師父抓走了。弟子和豬悟能等人找到洞前,與他交戰。他放出三昧真火,我們無法取勝,救不出師父。我急忙趕到東洋大海,請來四海龍王降雨,可還是敵不過那火,弟子還被煙熏得夠嗆,差點丟了性命。”菩薩道:“既然是三昧真火,神通廣大,你怎麼去請龍王,不來請我?”行者道:“本想來請您,隻是弟子被煙熏得無法駕雲,便讓豬八戒來請菩薩。”菩薩道:“悟能沒來啊。”行者道:“沒錯。他還沒到寶山,就被那妖精假扮成菩薩模樣,把豬八戒又騙進了洞中,現在正吊在一個皮袋裡,也要被蒸熟了吃呢。”
菩薩聽了,心中大怒道:“那潑妖竟敢假扮我的模樣!”她恨恨地叫了一聲,將手中的寶珠淨瓶朝著海心猛地一扔,嚇得行者毛骨悚然,立刻起身站在一旁,心想:“這菩薩的火爆脾氣還沒改,怕是怪老孫我說的話不好,壞了她的德行,就把淨瓶扔了。可惜啊!可惜!早知道送給我老孫,那可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話還沒說完,隻見海中心波濤翻湧,一個瓶子鑽了出來,原來是一個怪物馱著它浮出水麵。行者仔細打量那馱瓶的怪物,看它長得什麼模樣:
它的根源出處叫做幫泥,在水底能增添光彩,獨顯威風。
隱居世間能知曉天地的本性,潛藏起來更明白鬼神的玄機。
藏身時一縮,便不見頭尾,伸展雙足行動起來快如飛。
文王畫卦時曾用它來占卜,它常陪伴在伏羲的庭台。
像雲龍般透出千般俊俏,號水推波,把海浪吹起。
身上條條金線穿成鎧甲,點點裝飾,好似彩色玳瑁。
身著九宮八卦袍,散碎的布料鋪成綠色燦爛的衣裳。
生前勇猛,龍王都對它另眼相看,死後還馱著佛祖的石碑。
要知道這東西叫什麼名字,它就是興風作浪的惡烏龜。
那烏龜馱著淨瓶,爬上崖邊,對著菩薩點了二十四下頭,權當是行了二十四拜之禮。行者見了,暗自笑道:“原來是看守淨瓶的。想必是不見淨瓶,就得問它要。”菩薩道:“悟空,你在下麵嘀咕什麼呢?”行者道:“沒嘀咕什麼。”菩薩說:“把瓶子拿過來。”行者立刻去拿瓶子,哎呀!沒想到根本拿不動。這情形就像是蜻蜓撼動石柱,怎麼可能晃動半分一毫?行者上前跪下說:“菩薩,弟子拿不動。”菩薩道:“你這猴頭,就會耍嘴皮子。瓶子都拿不動,還怎麼去降妖除怪?”行者道:“不瞞菩薩說。平時能拿得動,今天卻拿不動了。想必是吃了妖精的虧,筋疲力儘,力氣變小了。”菩薩道:“平常這是個空瓶。如今淨瓶被拋入海中,這一會兒的工夫,它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河四瀆,以及各處的溪源潭洞,一共裝了一海水在裡麵。你哪有扛起海水的力氣?所以才拿不動。”行者合起雙手說:“是弟子不知道。”
菩薩走上前,用右手輕輕提起淨瓶,托在左手掌上。隻見那烏龜點了點頭,鑽回水裡去了。行者道:“原來是個看家護瓶的笨家夥!”菩薩坐定後說:“悟空,我這瓶中的甘露水漿,和龍王的私雨不同,能滅掉那妖精的三昧真火。本想讓你拿了去,可你拿不動;要是讓善財龍女和你一起去,你又居心不良,隻會騙人。你見我這龍女長得漂亮,淨瓶又是寶物,你要是騙了去,我哪有時間再去找你?你得留下點什麼東西作抵押。”行者道:“菩薩,您怎麼這麼多心。我弟子自從皈依佛門,早就不做那樣的事了。您讓我留抵押,可我拿什麼呢?我身上這件棉布直裰,還是您老人家賞賜的。這條虎皮裙子,又能值幾個錢?這根鐵棒,早晚還要用來護身。就隻有頭上這個金箍兒,是金子做的,可又被您用了個法子長在我頭上,取不下來。您要是非要抵押,我情願用這個當,您念個《鬆箍兒咒》,把這個取下來吧。不然,拿什麼作抵押呢?”菩薩道:“你想得倒美!我不要你的衣服、鐵棒、金箍,隻要你腦後那根救命的毫毛,拔一根給我作抵押就行。”行者道:“這毫毛,也是您老人家給我的。可要是拔下一根,就壞了我的法術,又沒法救我性命了。”菩薩罵道:“你這猴子!一毛不拔,叫我這善財也難以割舍。”行者笑著說:“菩薩,您也太多疑了。正所謂‘不看僧麵看佛麵’。千萬救救我師父吧!”菩薩聽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逍遙自在,滿心歡喜地走下蓮台,雲步輕移,香氣飄上石崖。
隻因聖僧遭遇劫難,要降伏妖怪,把他救回來。
孫大聖十分高興,恭請觀音出了潮音仙洞。諸天大神都站在普陀岩上。菩薩說:“悟空,過海吧。”行者恭敬地說:“請菩薩先行。”菩薩道:“你先過去。”行者磕頭道:“弟子不敢在菩薩麵前施展筋鬥雲。要是駕起筋鬥雲,袒胸露體的,怕菩薩怪我不恭敬。”菩薩聽了,就讓善財龍女到蓮花池裡,摘下一瓣蓮花,放在石岩下邊的水麵上,對行者說:“你站到那蓮花瓣兒上,我渡你過海。”行者見了說:“菩薩,這花瓣又輕又薄,怎麼能載得動我呢!要是一翻倒跌下水去,那不就弄濕了我的虎皮裙?皮子脫了硝,天冷可怎麼穿!”菩薩喝道:“你先上去看看!”行者不敢推辭,拚著命往上一跳。果然,一開始看著花瓣又輕又小,可到了上麵,竟比海船還大了三分。行者高興地說:“菩薩,載得動我了。”菩薩道:“既然載得動,怎麼不過去?”行者道:“又沒有篙、槳、篷、桅,怎麼過去呢?”菩薩道:“用不著。”隻見菩薩輕輕一吹,把蓮花瓣吹開,又用力一吸,再猛地一吹,就把行者吹過了南洋苦海,到了彼岸。行者腳踏實地後,笑著說:“這菩薩真是賣弄神通,把老孫我這樣呼來喝去,一點都不費勁!”
菩薩吩咐所有諸天各自守護好仙境,讓善財龍女關上洞門,她自己則駕起祥雲,離開普陀岩,到那邊喊道:“惠岸在哪裡?”惠岸,就是托塔李天王的二太子,俗名木叉,是菩薩親自傳授的徒弟,一直在菩薩身邊,被稱為護法惠岸行者。他立刻對著菩薩合掌伺候。菩薩道:“你趕緊去上界,見你父王,問他借天罡刀一用。”惠岸道:“師父要用多少?”菩薩道:“全部都要。”
惠岸領了菩薩的命令,立刻駕著雲頭,徑直進入南天門,來到雲樓宮殿,見到父王便下拜。天王看到後,問道:“孩兒,你從哪裡來?”木叉回答:“師父受孫悟空所請,前來降妖,讓孩兒拜見父王,借天罡刀一用。”天王隨即叫哪吒取出三十六把天罡刀,遞給木叉。木叉對哪吒說:“兄弟,你回去替我多向母親請安,我這邊事情緊急,等送完刀回來再磕頭吧。”說完,便匆匆告彆,按下祥雲,回到南海,將刀捧給菩薩。
菩薩接過刀,隨手一拋,念起咒語,隻見那些刀瞬間化作一座千葉蓮台。菩薩縱身一躍,端坐在蓮台中央。行者在一旁暗自偷笑,心想:“這菩薩可真會節省。那蓮花池裡有五色寶蓮台,舍不得坐,卻向彆人借。”菩薩說道:“悟空,彆亂說話,跟我來。”於是,他們一同駕著雲頭,離開了海麵。白鸚哥展翅在前飛翔,孫大聖和惠岸緊跟其後。
轉眼間,便看到一座山頭。行者說:“這就是號山了。從這裡到那妖精的洞門口,大約有四百多裡路。”菩薩聽後,立刻吩咐停下祥雲,在山頭上念了一聲“唵”字咒語。隻見山的左右兩邊,湧出許多神鬼,原來是本山的土地眾神,他們都來到菩薩的寶蓮座下磕頭。菩薩說:“你們都彆驚慌,我今日來捉拿這魔王。你們幫我把這周圍三百裡的地方打掃乾淨,不許有一個生靈留在地上。把那些窩裡的小獸、洞窟裡的雛蟲,都送到山頂上去安頓。”眾神聽從命令,退了下去。不一會兒,眾神回來回複。菩薩說:“既然打掃乾淨了,你們都回各自的祠廟去吧。”接著,菩薩把淨瓶扳倒,“呼喇喇”地倒出水來,聲音如同雷鳴。那水:
漫過山頭,衝開石壁。漫過山頭時如同大海的氣勢,衝開石壁時好似汪洋的波濤。
黑霧漫天,全是水氣,波光閃耀,映著寒光。山崖上到處是衝湧的玉浪,海麵上長滿了金蓮。
菩薩大展降魔法術,從袖中取出定身禪。化作落伽仙景,如同南海一般。
秀美的蒲草挺出鮮嫩的曇花,香草舒展開鮮美的貝葉。幾竿紫竹上停歇著鸚鵡,數簇青鬆中鷓鴣喧鬨。
萬疊波濤連接著四野,隻聽見風聲呼嘯,水漫漫天。
孫大聖見了,心中暗暗讚歎:“果然是大慈大悲的菩薩!要是老孫我有這樣的法力,把瓶子往山上一倒,管它什麼禽獸蛇蟲!”菩薩叫道:“悟空,把手伸過來。”行者趕忙整理衣袖,伸出左手。菩薩拔下楊柳枝,蘸了蘸甘露,在他手心裡寫了一個“迷”字,對他說:“捏緊拳頭,快去和那妖精挑戰,隻許敗不許勝。敗到我這裡來,我自有法力收服他。”
行者領命,駕著雲光,來到洞門口。他一隻手攥著拳頭,一隻手拿著鐵棒,高聲喊道:“妖怪,開門!”那些小妖又跑進去報告:“孫行者又來了!”妖王說:“緊緊關上門!彆理他!”行者喊道:“好兒子!把老子趕在門外,還不開門!”小妖又報告:“孫行者罵臟話了!”妖王隻是說:“彆理他!”行者叫了兩次,見門不開,心中大怒,舉起鐵棒,一下就把門打了個窟窿。小妖嚇得跌跌撞撞地跑進去說:“孫行者打破門了!”妖王聽了幾次報告,又聽說前門被打破,急忙縱身跳了出去,挺著長槍,對行者罵道:“你這猴子,太不知好歹!我讓你占了些便宜,你還不知足,又來欺負我!打破我的門,你該當何罪?”行者說:“我兒,你把老子趕出家門,你又該當何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妖王又羞又怒,挺著長槍,對著行者胸口就刺。行者舉起鐵棒抵擋,與之交戰。兩人一交手,打了四五個回合,行者捏緊拳頭,拖著鐵棒,假裝敗下陣來。妖王站在山前說:“我要去刷洗唐僧了!”行者說:“好兒子,老天看著你呢!你來呀!”那妖精聽了,更加惱怒,大喝一聲,追了上來,挺著長槍又刺。行者掄起鐵棒又和他戰了幾個回合,再次敗陣逃走。妖王罵道:“猴子,你之前有二三十合的本事,怎麼現在才打一會兒就跑,這是為什麼?”行者笑著說:“賢郎,老子怕你放火。”妖精說:“我不放火了,你上來。”行者說:“既然不放火,那就離遠點兒。好漢子不在自家門口打人。”那妖精不知是計,真的舉著槍又追。行者拖著棒,鬆開了拳頭。那妖王著了迷,隻顧拚命追趕。前麵跑的像流星劃過天空,後麵追的像弩箭離弦。
不一會兒,就望見了菩薩。行者說:“妖精,我怕你了。你饒了我吧。你現在都追到南海觀音菩薩這兒了,怎麼還不回去?”那妖王不信,咬著牙,繼續追趕。行者身形一晃,藏在了菩薩的神光影裡。妖精見沒了行者,走上前去,瞪大眼睛,對菩薩說:“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嗎?”菩薩沒有回答。妖王轉動長槍,喝道:“喂!你是孫行者請來的救兵嗎?”菩薩還是沒有回答。妖精朝著菩薩胸口狠狠地刺了一槍。菩薩化作一道金光,徑直飛上九霄天空。行者跟在後麵說:“菩薩,你太欺負我了!那妖精再三問你,你怎麼裝聾作啞,不敢出聲,被他一槍趕走了,還把蓮台都丟下了!”菩薩隻是說:“彆說話,看看他還要乾什麼。”此時,行者和木叉都在空中,並肩觀看。隻見那妖精冷笑著說:“潑猴頭,你可認錯我了!他不知道把我聖嬰大王當成什麼人。幾次和我打鬥都贏不了,又去請個什麼沒用的菩薩來,卻被我一槍,刺得無影無蹤,還把寶蓮台兒丟了。我且上去坐坐。”這妖精倒也學得快,學著菩薩的樣子,盤手盤腳地坐在蓮台當中。行者看到後說:“好!好!好!蓮花台兒要送人了!”菩薩問:“悟空,你又在說什麼?”行者說:“還說什麼!還說什麼!蓮台送人了!那妖精坐在上麵,你還能要回來嗎?”菩薩說:“我就是要他坐。”行者說:“他身材小巧,比你坐得還穩當呢。”菩薩說:“彆說話,且看我的法力。”
菩薩將楊柳枝往下一指,喊了一聲:“退!”隻見蓮台的花彩和祥光都消失了,原來那妖王正坐在刀尖之上。菩薩立刻命令木叉:“用降妖杵,朝著刀柄使勁打。”木叉按下雲頭,拿著降魔杵,像築牆一樣,打了有千百多下。那妖精兩腿被刀尖刺穿,鮮血直流,皮肉都裂開了。這怪物倒也頑強,隻見他咬著牙,忍著疼痛,放下長槍,用手拚命拔刀。行者見狀說:“菩薩啊,那怪物不怕疼,還在拔刀呢。”菩薩看到後,叫上木叉:“先彆傷他性命。”接著又把楊柳枝垂下來,念了一聲“唵”字咒語,那些天罡刀都變成了倒須鉤兒,像狼牙一樣,怎麼也拔不下來。那妖精這下慌了,抓著刀尖,痛苦地哀求道:“菩薩,我有眼無珠,不知道您法力如此廣大。求您大發慈悲,饒我一命!我再也不敢作惡,願意入佛門修行。”
菩薩聽了,帶著行者和白鸚哥,降下金光,來到妖精麵前。菩薩問道:“你可願意接受我的戒行?”妖王流著淚,點頭說:“要是能饒我性命,我願意接受戒行。”菩薩又問:“你可願意入我佛門?”妖王道:“要是真能饒我性命,我願意入佛門。”菩薩說:“既然如此,我給你摩頂受戒。”說著,從袖中取出一把金剃頭刀,走到近前,在那怪頭頂剃了幾刀,剃成一個“太山壓頂”的發型,還給他留下三個頂搭,挽起三個窩角揪兒。行者在一旁笑著說:“這妖精太倒黴了!弄得不男不女,不知道像個什麼東西!”菩薩說:“你如今既然接受我的戒行,我也不會虧待你,稱你為善財童子,如何?”那妖點頭答應,隻求饒命。菩薩用手一指,喊了一聲:“退!”“撞”的一聲,天罡刀都落在地上,那童子的身軀卻沒有損傷。
菩薩對惠岸說:“你把刀送回天宮,還給你父王,不用來接我,先到普陀岩和眾諸天會合,等候我的到來。”木叉領命,送刀上界,回到南海,暫且不提。
卻說那童子野性難馴,見自己腿疼的地方不疼了,臀部破的地方也愈合了,頭上還挽著三個揪兒,他便跑去拿起長槍,對著菩薩說:“哪有什麼真法力降我!原來是個騙人的法術!我不受什麼戒!看槍!”說著,便朝著菩薩的臉刺去。行者氣得掄起鐵棒就要打。菩薩連忙製止:“彆打,我自有辦法懲治他。”接著,又從袖中取出一個金箍兒,說:“這寶貝原本是我佛如來賜給我,讓我去東土尋找取經人的‘金緊禁’三個箍兒。緊箍兒,先給你戴上了;禁箍兒,收服了守山大神;這個金箍兒,一直沒舍得給彆人。如今看這怪物如此無禮,就給他吧。”好個菩薩,將金箍兒對著風一晃,喊了一聲:“變!”金箍兒立刻變成五個,朝著童子身上飛去,菩薩喝了一聲:“著!”一個套在他頭頂上,兩個套在他左右手上,兩個套在他左右腳上。菩薩說:“悟空,站遠點兒,等我念念《金箍兒咒》。”行者慌了神,說:“菩薩呀,您來這裡降妖,怎麼反倒要咒我?”菩薩說:“這篇咒,不是《緊箍兒咒》咒你的,是《金箍兒咒》咒那童子的。”行者這才放心,緊緊跟在旁邊,聽著菩薩念咒。菩薩撚著訣,默默地念了幾遍。那妖精又是搓耳朵,又是揉腮幫子,在地上打滾。正是:一句咒語能傳遍無邊世界,菩薩的法力真是廣大無邊。不知道那童子最後如何皈依,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