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1 / 1)

話說孫大聖滿心懊惱,在空中徘徊。他本想回花果山水簾洞,可又擔心洞裡的小妖笑話自己出爾反爾,不像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要是投奔天宮,又怕天宮裡容不下自己久住;想去海島,卻羞於麵對三島的諸位神仙;打算投奔龍宮,又拉不下臉向龍王求助。他實在是無依無靠,心裡暗自思量:“罷了!罷了!罷了!我還是回去找師父,這才是修成正果的正道。”

於是,他按下雲頭,徑直來到三藏的馬前,恭恭敬敬地侍立著說:“師父,這次就饒了弟子吧!以後我絕不再行凶,一定聽從師父的教誨。求您讓我繼續保您去西天取經。”唐僧看到他,理都不理,拉住馬韁繩,立刻念起了《緊箍兒咒》。一遍又一遍,足足念了二十多遍,把大聖疼得倒在地上,金箍都陷進肉裡一寸多深,這才住口說道:“你不回去,又來纏著我乾什麼?”行者苦苦哀求:“彆念!彆念!我有自己的生活,隻是怕沒了我,您去不了西天。”三藏發怒道:“你這潑猴,殺生害命,連累我多少次了!現在我真的不要你了!能不能去西天,和你沒關係!快走,快走!再晚點兒,我又要念咒語了。這次絕對不停口,把你的腦漿都勒出來!”大聖疼痛難忍,見師父心意已決,毫無回轉的餘地,無可奈何,隻好又駕起筋鬥雲,升上空中。突然,他醒悟過來:“這和尚太負心了,我去普陀崖找觀音菩薩評評理。”

好大聖,撥轉筋鬥雲,不到一個時辰,就早早來到南洋大海,收起祥光,徑直來到落伽山上,闖進紫竹林中。忽然,木叉行者迎麵走來,行禮問道:“大聖要去哪裡?”行者說:“我要見菩薩。”木叉便領著行者來到潮音洞口,又見善財童子行禮問道:“大聖為何而來?”行者說:“我有事要向菩薩告狀。”善財童子一聽“告狀”兩個字,笑著說:“你這猴兒,嘴可真刁!還像當初我抓住唐僧時,你欺負我那樣!我們菩薩大慈大悲,心懷大願,是大乘佛法的修行者,救苦救難,法力無邊,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你要告她?”行者本來就滿肚子悶氣,一聽這話,怒火中燒,大喝一聲,把善財童子嚇得往後退了幾步,說道:“你這忘恩負義的小畜生,真是愚蠢至極!你當年作怪成精,是我請菩薩收了你,讓你皈依正道,現在你得以極樂長生,自在逍遙,與天同壽,還不感謝老孫,反倒這般無禮!我是真有急事來求菩薩,怎麼能說我刁嘴要告菩薩?”善財童子陪著笑臉說:“你還是個急性子。我跟你開個玩笑,你怎麼就生氣了?”

正說著,隻見白鸚哥飛來飛去,知道是菩薩在呼喚。木叉與善財便在前麵引路,來到寶蓮台下。行者看到菩薩,立刻倒身下拜,忍不住淚如泉湧,放聲大哭。菩薩讓木叉與善財把他扶起來,說道:“悟空,有什麼傷心事,詳細說來。彆哭,彆哭!我會幫你救苦消災。”行者流著淚再次下拜說:“當年我在凡間,也沒受過這般窩囊氣!自從承蒙菩薩解救了我的天災,讓我入了佛門,保護唐僧去西天拜佛求經,我舍生忘死,幫他解除魔障,就像從老虎嘴裡奪脆骨,從蛟龍背上揭鱗片一樣艱難。隻盼著能修成正果,洗清罪孽,消除邪念,可誰知那長老背信棄義,完全迷失了善念,也不分青紅皂白,根本不體諒我的辛苦!”菩薩說:“那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說給我聽聽。”行者便把打死草寇的前前後後,一五一十地詳細講了一遍。說唐僧因為他打死了很多人,心裡怨恨,也不管對錯,就念《緊箍兒咒》,趕了他好幾次。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所以特地來向菩薩傾訴。菩薩說:“唐三藏奉旨意前往西方,一心想要做個善良的僧人,絕不願輕易傷人性命。像你有這麼大的神通,何苦打死這麼多草寇!草寇雖然品行不端,但到底也是人,不該打死。這和打死妖禽怪獸、鬼魅精魔可不一樣。打死那些妖怪,是你的功績;打死這些人,就是你的不仁。你隻要把他們趕走,自然就能救你師父。依我看,還是你做得不對。”

行者含著淚叩頭說:“就算是弟子做得不好,也應該將功贖罪,不該就這樣把我趕走。還望菩薩大發慈悲,念念《鬆箍兒咒》,把金箍取下來,還給您,讓我回水簾洞去逃命吧!”菩薩笑著說:“《緊箍兒咒》本是如來傳給我的。當年派我去東土尋找取經人,賜給我三件寶貝,分彆是錦襴袈裟、九環錫杖、金緊禁三個箍兒,還秘密傳授了我三篇咒語,可沒有什麼《鬆箍兒咒》。”行者說:“既然這樣,那我告辭菩薩,走了。”菩薩問:“你離開我,要去哪裡?”行者說:“我去西天,向如來佛祖告狀,求他念《鬆箍兒咒》。”菩薩說:“你先彆急,我看看吉凶如何。”行者說:“不用看了,現在這樣就已經夠倒黴的了。”菩薩說:“我不是看你,我是看唐僧的吉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菩薩,端坐在蓮台上,運起神通,洞察三界,慧眼遙觀,遍覽宇宙。不一會兒,開口說道:“悟空,你師父馬上就有性命之憂,不久就會來找你。你就在這裡等著,我去跟唐僧說,讓他還和你一起去取經,修成正果。”孫大聖隻好聽從,不敢輕舉妄動,恭恭敬敬地侍立在寶蓮台下,暫且不提。

再說唐長老趕走行者後,讓八戒牽馬,沙僧挑擔,連馬一共四口,向西走了不到五十裡路,三藏拉住馬韁繩說:“徒弟,從五更天出了村舍,又被那弼馬溫氣得夠嗆,這半天又餓又渴,誰去化些齋飯來給我吃?”八戒說:“師父,您先下馬,我看看附近有沒有村莊,去化齋飯。”三藏聽了,從馬上下來。呆子駕起雲頭,在半空中仔細查看,隻見滿眼都是山嶺,根本看不到有人家。八戒按下雲頭,對三藏說:“沒地方化齋飯。一眼望去,一個莊舍都沒有。”三藏說:“既然沒有化齋的地方,弄些水來解渴也行。”八戒說:“我去南山的山澗下取些水來。”沙僧立刻把缽盂遞給八戒。八戒托著缽盂,駕著雲霧走了。長老坐在路旁,等了很久,也不見八戒回來,可憐他口乾舌燥,難以忍受。有詩為證:

保神養氣才叫做精,人的情性原本是由先天稟性所定。

心亂神昏就會百病叢生,形體衰弱、精氣衰敗,道業就會傾塌。

三花聚頂不成,隻是白白勞碌,四大皆空,枉費爭鬥。

土木無法建功,金水斷絕,法身疏懶,什麼時候才能修成正果!

沙僧在旁邊,看到三藏饑渴難耐,八戒又取水不來,隻好穩住行囊,拴牢白馬,說道:“師父,您在這裡歇著,我去催催水。”長老含著淚,默默點頭回應。沙僧急忙駕起雲光,也向南山而去。

師父獨自一人,又渴又難受。正在焦急的時候,忽然聽到一聲巨響,嚇得長老站起身來查看,原來是孫行者跪在路旁,雙手捧著一個瓷杯說:“師父,沒有老孫,您連水都喝不上。這杯涼水,您先喝了解解渴,我再去化齋飯。”長老說:“我不喝你的水!就算立刻渴死,我也認了!不要你了!你走吧!”行者說:“沒有我,您去不了西天。”三藏說:“能不能去西天,和你沒關係!你這潑猴!乾嘛一直纏著我!”那行者臉色一變,發起怒來,大聲罵道:“你這個狠心的禿驢,太看不起我了!”他掄起鐵棒,丟了瓷杯,朝著長老的脊背上砸了一下。長老頓時昏暈在地,說不出話來。行者拿起兩個青氈包袱,駕起筋鬥雲,不知去向。

再說八戒托著缽盂,直奔山南坡下。忽然,他看到山凹處有一座草舍人家。原來之前查看的時候,被高山擋住了視線,沒看到,現在走到跟前,才知道是有人家。呆子心想:“我這副醜模樣,人家肯定怕我,白費心思,肯定化不到齋飯。……得變個模樣!得變個模樣!……”

好個呆子,撚起訣,念起咒,把身子搖了七八下,變成一個麵黃肌瘦、像是得了癆病的和尚,嘴裡哼哼唧唧的,慢慢靠近門前,喊道:“施主,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貧僧從東土來,要去西天取經。我師父在路上又饑又渴,您家裡要是有鍋巴冷飯,求您施舍一些救救急。”原來這家的男人都出去插秧種穀了,隻有兩個女人在家。她們剛煮好午飯,盛了兩盆,正準備送到田裡去,鍋裡還有些飯和鍋巴沒盛完。女人看到他這副病容,又聽他說從東土去西天的話,擔心他是病糊塗了胡說八道,又怕他跌倒死在門口,隻好敷衍著,把剩飯和鍋巴滿滿地裝了一缽盂給他。

呆子拿著缽盂轉身回來,變回本相,沿著原路返回。正走著,聽到有人喊“八戒”。八戒抬頭一看,原來是沙僧站在山崖上喊道:“這邊來!這邊來!”八戒下了山崖,走到跟前說:“這山澗裡有這麼好的清水你不舀,你去哪兒了?”八戒笑著說:“我到這裡,看到山凹裡有戶人家,就去化了這一缽乾飯回來。”沙僧說:“飯是需要,可師父渴得厲害,怎麼弄水呢?”八戒說:“弄水也容易,你用衣襟兜著這飯,我用缽盂去舀水。”

二人歡歡喜喜地往回走,回到路上,隻見三藏臉朝下,倒在塵埃裡;白馬韁繩鬆開,在路旁嘶叫著又跑又跳;行李和挑子都不見了蹤影。八戒嚇得跌腳捶胸,大聲叫嚷道:“不用問了!不用問了!這肯定是孫行者趕走的那些賊人的同夥,來這裡打死師父,搶走行李了!”沙僧說:“先去把馬拴住!”他又喊道:“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這真是半途而廢,功虧一簣啊!”他喊了一聲“師父”,眼裡滿是淚水,傷心地痛哭起來。八戒說:“兄弟,先彆哭。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取經的事暫且彆說了。你看著師父的遺體,我把馬騎到哪個府州縣的鄉村店集賣幾兩銀子,買口棺材,把師父埋了,然後我們倆各走各的路,散夥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沙僧實在不忍心舍棄師父,他輕輕將唐僧的身體扳轉過來,用自己的臉貼著師父的臉,悲痛地哭喊道:“苦命的師父啊!”這時,隻見長老口鼻中緩緩吐出熱氣,胸前也還有一絲溫暖。沙僧連忙大聲喊道:“八戒,快來!師父還活著呢!”呆子這才急忙上前,扶起師父。長老漸漸蘇醒過來,呻吟了一會兒,破口罵道:“你這可惡的潑猴,差點把我打死!”沙僧和八戒趕忙問道:“是哪個潑猴乾的?”長老沒有直接回答,隻是不住地歎息。隨後,他討了幾口水喝,才緩緩說道:“徒弟們,你們剛一離開,那悟空又來糾纏我。我堅決不肯收留他,他就用棒子打了我,還搶走了青氈包袱。”八戒聽了,氣得咬牙切齒,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罵道:“這該死的潑猴子,怎麼敢如此無禮!”他轉頭對沙僧說:“你照顧好師父,我去那猴子的老巢把包袱討回來!”沙僧趕忙勸阻道:“你先彆發怒。我們先扶師父到那山凹處的人家,化些熱茶湯,把之前化來的飯熱熱,給師父調養一下身體,然後再去尋找悟空。”

八戒聽從了沙僧的建議,小心翼翼地把師父扶上馬,拿起缽盂,兜著冷飯,徑直來到那戶人家門口。隻見家裡隻有一個老婆子在,老婆子一看到他們,嚇得慌忙躲了起來。沙僧雙手合十,恭敬地說道:“老母親,我們是東土大唐派往西天取經的。師父身體有些不舒服,特意到府上,想化一口熱茶湯,給他吃飯。”老婆子說道:“剛才有個像是得了食癆病的和尚,說是從東土來的,已經化了齋飯走了,怎麼又冒出個東土來的?我家裡沒人,你們還是去彆處吧。”長老聽了,扶著八戒,下馬躬身說道:“老婆婆,我有三個徒弟,我們齊心協力,保護我前往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求經。隻因為我的大徒弟——名叫孫悟空——他生性凶惡,不遵守善道,所以我把他趕走了。沒想到他偷偷跑來,在我背上打了一棒,搶走了我的行囊和衣缽。現在我想派一個徒弟去找他討回東西,因為在路上不是休息的地方,所以特地來老婆婆府上暫時歇息一會兒。等討回行李就走,絕對不敢久留。”老婆子疑惑地說:“剛才那個食癆病黃胖和尚,他化齋去了,也說是東土往西天去的,怎麼又來一夥?”八戒忍不住笑著說:“那就是我。因為我長得嘴長耳大,怕你們家害怕,不肯給齋飯,所以才變成那副模樣。你不信的話,我兄弟衣兜裡裝的不就是你家給的鍋巴飯嗎?”

老婆子認出確實是自己給的飯,便不再拒絕他們,讓他們坐了下來,然後燒了一罐熱茶,遞給沙僧泡飯。沙僧馬上用熱茶泡了冷飯,端給師父。師父吃了幾口,定了定神,過了好一會兒,問道:“誰去討回行李?”八戒自告奮勇地說:“前年師父趕他回去的時候,我曾經去找過他一次,認得他的花果山水簾洞。讓我去!讓我去!”長老卻說道:“你去不了。那潑猴原本就和你不和,你說話又粗魯,說不定一兩句話不合,他就要打你。還是讓悟淨去吧。”沙僧答應道:“我去,我去。”長老又叮囑沙僧說:“你到了那裡,要看情況行事。他要是肯把包袱給你,你就假意道謝,把包袱拿回來;要是不肯,千萬彆和他爭執,直接到南海找菩薩,把情況告訴她,請菩薩去問他要。”沙僧一一記在心裡,然後對八戒說:“我現在去尋找悟空,你千萬不要煩躁,好好照顧師父。在這戶人家也彆撒野,免得他們不肯給飯吃。我很快就回來。”八戒點頭說:“我知道了。不過你去了,不管討不討得到包袱,都要早點回來,可彆落得個兩頭落空的下場。”沙僧於是念起口訣,駕起雲光,徑直朝著東勝神洲飛去。真可謂是:

身體在此,神魂卻早已飄飛,心不在焉,沒有爐火,又怎能煉丹。

黃婆離開主人,去尋求金老的幫助,木母請師受阻,無奈師父病容憔悴。

此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返回,這次也難以估量幾時能夠歸來。

五行生克,情感不順,隻盼著心猿早日回歸,重新踏上取經之路。

沙僧在半空中飛行,經過三天三夜,終於來到了東洋大海。忽然聽到波濤洶湧的聲音,他低頭一看,隻見海麵上黑霧彌漫,陰氣濃重,蒼茫的大海遮住了太陽,清晨的光線也透著絲絲寒意。他無心欣賞這景色,朝著仙山的方向飛過瀛洲,向東一直抵達花果山的地界。他順著海風,踏著水勢,又飛行了許久,終於望見那如排戟般的高峰和似懸屏的峻壁。他來到峰頭,按下雲頭,尋找下山的路,去探尋水簾洞。走近時,隻聽到一片喧鬨聲,隻見山中無數猴精正在吵吵嚷嚷。沙僧又走近一些,仔細觀看,原來是孫行者高高地坐在石台之上,雙手捧著一張紙,正大聲地念著:

“東土大唐王皇帝李,駕前敕命禦弟聖僧陳玄奘法師,前往西方天竺國娑婆靈山大雷音寺,專門拜謁如來佛祖求取真經。朕因為重病纏身,魂魄遊曆地府,幸好陽壽未儘,承蒙冥君放我回生,於是廣設善會,修建度亡道場。承蒙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金身顯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以超度幽冥亡魂。特地派遣法師玄奘,遠渡千山,尋求經偈。倘若經過西方各國,望能廣結善緣,依照牒文行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禦前文牒。

自從離開大唐大國以來,曆經諸多邦國,中途收得大徒弟孫悟空行者,二徒弟豬悟能八戒,三徒弟沙悟淨和尚。”

行者念完又從頭再念。沙僧聽到他念的是通關文牒,忍不住走上前去,厲聲高喊道:“師兄,你念師父的關文做什麼?”行者聽到聲音,急忙抬頭,卻沒認出是沙僧,喊道:“拿來!拿來!”眾猴立刻圍了上來,連拖帶拽地把沙僧帶到近前,喝道:“你是什麼人,竟敢擅自靠近我們的仙洞?”沙僧見行者變了臉色,不肯相認,隻好向他行禮,說道:“師兄,之前確實是師父性子急躁,錯怪了你,還念了幾遍緊箍咒,把你趕回家。一來我們沒能及時勸解,二來又因為師父又饑又渴,我們去尋找水和齋飯。沒想到師兄你好心回來,卻又怪師父不講情麵,不肯留你,於是把師父打倒,昏暈在地,還搶走了行李。後來我們救醒師父,特地來拜見師兄。如果你不怨恨師父,還念著昔日他解脫你的恩情,就和我一起帶著行李回去見師父,一同前往西天,修成正果。倘若你怨恨太深,不肯回去,求你千萬把包袱給我,你就在這深山之中,安享晚年,這樣也算是兩全其美。”

行者聽了,冷冷地笑道:“賢弟,你這話可不合我的心意。我打唐僧,搶行李,不是因為我不想去西方,也不是因為我愛待在這裡。我現在已經熟讀了牒文,打算自己去西方拜佛求經,然後送到東土,這樣我獨自成就大功,讓南贍部洲的人尊我為祖師,萬代傳揚我的名聲。”沙僧笑著說:“師兄,你這話可不對。從來就沒有‘孫行者取經’這一說。我佛如來造下三藏真經,原本是讓觀音菩薩到東土尋找取經人,讓我們曆經千難萬險,遍訪諸國,保護那取經人。菩薩曾經說過:取經人是如來的門生,號金蟬長老。隻因為他不聽佛祖講經,被貶下靈山,轉生到東土,讓他在西方修成正果,重修正道。一路上注定會有這些魔障,於是解脫我們三人,給取經人做護法。師兄你要是沒有唐僧,哪個佛祖會把經傳給你!那豈不是白白費了一番心思?”行者說:“賢弟,你原來是個糊塗蟲,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以為你有唐僧,和我一起保護他,我就沒有唐僧了?我這裡另外選了一個有道的真僧,老孫我獨自扶持他,有什麼不可以!已經選好明天就出發。你要是不信,等我把他請出來給你看看。”他喊道:“小的們,快請老師父出來。”眾猴果然跑進去,牽出一匹白馬,帶出一個唐三藏,後麵跟著一個八戒,挑著行李;還有一個沙僧,拿著錫杖。

沙僧見了,頓時大怒,罵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哪裡又冒出一個沙和尚!休得無禮!吃我一杖!”好個沙僧,雙手舉起降妖杖,朝著假沙僧劈頭打去,一下就把假沙僧打死了,原來這是一個猴精變的。行者見狀惱羞成怒,掄起金箍棒,率領眾猴,把沙僧團團圍住。沙僧在包圍圈中東衝西撞,好不容易打出一條路口,駕起雲霧逃走,嘴裡喊道:“這潑猴如此無賴,我去告菩薩!”行者見沙僧打死了一個猴精,把沙和尚逼走了,也不去追趕,回到洞裡,讓小的們把打死的妖屍拖到一邊,剝了皮,把肉煎炒了,然後拿出椰子酒、葡萄酒,和群猴一起吃喝起來。接著,他又選了一個會變化的妖猴,變成沙和尚的模樣,重新教導,準備前往西方,暫且不提。

沙僧駕著雲離開了東海,飛行了一晝夜,來到了南海。正飛行時,遠遠就望見落伽山,他急忙趕過去,在山前緩緩停下雲霧,仔細觀看。好一個美妙的地方!果然是:

包含乾坤之奧秘,彙聚天地之精華。容納百川,能讓太陽沐浴,星辰沉浸;眾流歸聚,能掀起風浪,蕩漾月光。潮水湧起,能讓大鯤變化;波濤翻騰,有巨鼇遨遊。海水連通西北海,波浪與正東洋相合。四海相連,同屬一個地脈,仙方洲島各有仙宮。且不說滿地都是如蓬萊般的仙境,單看這普陀雲洞。好景致啊!山頭的霞彩壯大了元氣,岩下的祥風蕩漾著月晶。紫竹林中孔雀飛舞,綠楊枝上靈鸚啼鳴。琪花瑤草年年秀麗,寶樹金蓮歲歲生長。白鶴多次在山頂盤旋,素鸞數次降臨山亭。遊魚也懂得修煉真性,躍浪穿波,前來聽講經法。

沙僧緩緩步行在落伽山上聽講經法。

沙僧緩緩步行在落伽山上,欣賞著這仙境。隻見木叉行者迎麵走來,問道:“沙悟淨,你不保護唐僧取經,來這裡做什麼?”沙僧行禮完畢,說道:“有一件事特地來拜見菩薩,麻煩你為我引見一下。”木叉心裡明白他是來找行者的,也不多問,就先進去對菩薩說:“外麵有唐僧的小徒弟沙悟淨前來朝拜。”孫行者在台下聽到,笑著說:“這肯定是唐僧遇到麻煩,沙僧來請菩薩了。”菩薩立刻讓木叉到門外把沙僧叫進來。沙僧倒身下拜,拜完抬頭,正準備訴說之前的事情,忽然看見孫行者站在旁邊,他等不及說話,就抽出降妖杖,朝著行者劈臉打去。行者卻不還手,閃身躲開。沙僧嘴裡破口大罵:“你這個犯下十惡大罪、造反的潑猴!你又來欺騙菩薩了!”菩薩喝道:“悟淨,彆動手。有什麼事,先跟我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沙僧收起寶杖,再次在台下下拜,氣衝衝地對菩薩說:“這猴子一路上行凶作惡,數不勝數。前幾天在山坡下打死了兩個剪徑的強盜,師父責怪他;沒想到晚上住在賊窩主人家裡,他又把一夥賊人全部打死,還血淋淋地提著一個人頭給師父看。師父嚇得從馬上跌下來,罵了他幾句,就把他趕走了。我們分彆之後,師父又饑又渴,讓八戒去尋水。等了很久都沒回來,又讓我去找他。沒想到孫行者見我們兩個不在,又回來用鐵棍打了師父,搶走了兩個青氈包袱。我們回來後,把師父救醒,特地到他的水簾洞找他討包袱。沒想到他變了臉,不肯認我,還把師父的關文念了又念。我問他念來做什麼,他說不保護唐僧了,他要自己去西天取經,送到東土,把這功勞算在自己頭上,讓自己成為祖師,萬古傳揚。我又說:‘沒有唐僧,哪個佛祖會把經傳給你?’他說他選了一個有道的真僧。等請出來一看,果然是一匹白馬,一個唐僧,後麵跟著八戒、沙僧。我說:‘我就是沙和尚,哪裡又冒出一個沙和尚?’我衝上前去,打了他一寶杖,原來是個猴精。他就率領眾猴來抓我,所以我特地來請菩薩。不知道他會駕筋鬥雲,提前到了這裡;也不知道他用了什麼花言巧語,來欺騙菩薩。”菩薩說:“悟淨,彆冤枉人。悟空來到這裡,到現在已經四天了。我根本沒有放他回去,他哪裡會有另請唐僧,自己去取經的想法?”沙僧說:“現在水簾洞就有一個孫行者,我怎麼敢欺騙您?”菩薩說:“既然這樣,你彆著急,讓悟空和你一起去花果山看看。是真的就難以磨滅,是假的就容易除掉。到那裡自然就會真相大白。”大聖聽了,立刻和沙僧向菩薩告辭。這一去,到那花果山前分辨是非黑白,水簾洞口辨彆真假邪正。畢竟不知道他們如何分辨,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 機關女人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 武道江湖錄 直播算命:開局完虐假千金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