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1 / 1)

這回故事蘊含因果,勸人一心向善,切不可作惡。人心中生起的每一個念頭,神明都能洞察,無論善惡都會有所報應。笨拙與聰慧,兩種特質各有其因,若想改變,需從根本入手,摒棄雜念,這才是治愈心靈的良藥。趁著在世之時,正該一心修行,切不可虛度光陰。要認清生命的根源,超脫塵世的軀殼,尋求長生之道,牢牢把握機緣。時刻保持內心清明,用智慧去權衡斟酌。貫通精氣神的三關,填滿心中的欲海,如此管教善良之人能乘鸞跨鶴,超凡脫俗。到那時,心懷憐憫,更加慈悲為懷,最終登上極樂之境。

話說唐三藏一心虔誠向佛,暫且不提有天神暗中護佑。就說那草木之靈,也來與他雅會一宵,助他擺脫了荊棘針刺,不再受蘿蓏攀纏。師徒四人繼續西行,走了許久,又到了冬末,正值三春時節:

萬物生機盎然,鬥轉星移,大地回春。遍地青草發芽,河堤上柳樹抽芽,滿眼翠綠。山嶺上桃花盛開,如紅錦般豔麗,溪水在煙霧籠罩下,波光粼粼,似碧羅般明亮。曆經風雨洗禮,天地間滿是蓬勃的生機。陽光照耀下,花朵嬌豔欲滴,燕子輕盈地銜著苔蘚花蕊。山色猶如王維的畫作,濃淡相宜,鳥兒的啼鳴,仿佛蘇季子的口才,婉轉多變。芳菲的花朵鋪就錦繡,卻無人欣賞,唯有蝶舞蜂歌,似乎飽含深情。

師徒四人也趁著這美景,漫步賞春,不緊不慢地前行。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一座高山,遠遠望去,仿佛與天相接。三藏揚起馬鞭,指著高山說道:“悟空,那座山也不知有多高,看起來就像連接著青天,直插雲霄。”行者說:“古詩裡不是說:‘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這隻是形容山極高,高到沒有其他山能與之相比,哪有真正能接天的道理!”八戒問道:“若不能接天,那昆侖山怎麼會被稱為‘天柱’呢?”行者解釋道:“你有所不知,自古就有‘天不滿西北’的說法。昆侖山位於西北乾位,所以有頂天塞空的氣勢,故而得名天柱。”沙僧笑著說:“大哥,彆跟他說這些好話。他聽了,又要拿去跟彆人顯擺。咱們還是趕路要緊。等上了那座山,自然就知道它有多高了。”

那呆子聽了,就趕著沙僧打鬨起來。老師父騎著馬,速度飛快,不一會兒,就到了山崖邊。他們一步步往山上走去,隻見這座山:

山林中風聲颯颯,山澗底流水潺潺。鴉雀都難以飛過,就算是神仙也覺得艱難。千崖萬壑,山路曲折蜿蜒。這裡塵埃滾滾,人跡罕至,怪石嶙峋,卻彆有一番景致。有的地方雲霧繚繞,如同水波蕩漾,有的地方樹木繁茂,鳥聲喧鬨。鹿兒銜著靈芝離去,猿猴采摘桃子歸來。狐貉在山崖上跳來跳去,麖獐在嶺頭自在玩耍。忽然傳來虎嘯聲,令人膽戰心驚,斑豹和蒼狼攔住了去路。

唐三藏一看,心中不禁害怕起來。孫行者神通廣大,隻見他揮動一條金箍棒,大喝一聲,嚇得狼蟲虎豹四散逃竄。他開辟出一條道路,帶著師父徑直登上高山。走過嶺頭,往山下西邊平坦的地方走去,忽然看見祥光籠罩,彩霧彌漫,有一座樓台殿閣,隱隱約約傳來悠揚的鐘磬聲。三藏說:“徒弟們,看看這是什麼地方。”行者抬起頭,用手搭著涼篷,仔細觀察,隻見那地方景色十分美妙:

珍樓寶座,是一座著名的上等寺院。山穀空曠,風聲如同大地的樂章,環境寂靜,天香飄散。青鬆帶著雨滴,遮蔽著高閣,翠竹留住雲霧,守護著講堂。霞光縹緲,仿佛龍宮顯現,色彩斑斕,沙界仿佛也變得更加廣闊。朱欄玉戶,畫棟雕梁。講經之處香氣滿座,誦經之聲在月光下回蕩。鳥兒在丹樹中啼鳴,仙鶴在石泉旁飲水。四周琪園裡花朵盛開,景色秀麗,三麵門打開,仿佛舍衛城的光芒照耀。樓台高聳,門前對著山巒,鐘磬聲悠揚綿長。窗戶打開,微風輕拂,窗簾飄動,煙霧迷茫。這裡的僧人神情散淡,沒有世俗的濁氣,和諧而昌盛。紅塵無法沾染,真是一處仙境,這清淨的寺院,是極好的修行道場。

行者看完,回來報告說:“師父,那地方確實是一座寺院,隻是在這禪光瑞氣之中,又透著一些凶氣。看這景象,有點像雷音寺,可道路又不太對。我們到了那裡,千萬不能擅自進去,恐怕會遭遇毒手。”唐僧說:“既然有雷音寺的景象,說不定就是靈山呢?你可彆耽誤了我的誠心,辜負了我西行的來意。”行者說:“不是,不是!靈山的路,我也走過好幾遍,可不是這條路!”八戒說:“就算不是靈山,也肯定有好人住在那裡。”沙僧說:“彆再猜疑了。這條路肯定會從那寺院門口經過,是不是雷音寺,一看便知。”行者說:“悟淨說得有道理。”

那長老揮鞭策馬,加快速度,來到山門前,看見“雷音寺”三個大字,嚇得從馬上滾下來,摔倒在地,嘴裡罵道:“你這潑猴!要害死我啊!明明就是雷音寺,還騙我!”行者賠著笑臉說:“師父彆生氣。你再仔細看看。山門上是四個字,你怎麼隻念出三個來,還怪我?”長老戰戰兢兢地爬起來再看,果然是四個字,寫的是“小雷音寺”。三藏說:“就算是小雷音寺,裡麵肯定也有佛祖。經書上說有三千諸佛,想必不在同一個地方:比如觀音在南海,普賢在峨眉,文殊在五台。這不知道是哪位佛祖的道場。古人說:‘有佛就有經,沒有固定的地方也有寶貝。’我們進去看看吧。”行者說:“不能進去。這裡凶險多,吉祥少。要是出了什麼事,你可彆怪我。”三藏說:“就算沒有佛,也肯定有佛像。我身為弟子,心願就是遇到佛就禮拜,怎麼會怪你呢?”隨即讓八戒取出袈裟,換上僧帽,整理好衣冠,舉步向前走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聽見山門裡有人喊道:“唐僧,你從東土來拜見我佛,怎麼還這麼怠慢?”三藏聽了,立刻下拜。八戒也跟著磕頭,沙僧也跪了下來。隻有大聖牽著馬,收拾著行李,跟在後麵。他們剛進入到二層門內,就看見如來大殿。殿門外的寶台之下,整齊地排列著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四金剛、八菩薩、比丘尼、優婆塞,還有無數的聖僧和道者。這裡真可謂香花豔麗,瑞氣繽紛。長老和八戒、沙僧嚇得一步一拜,拜到靈台跟前。行者卻公然不拜。又聽見蓮台座上有人厲聲高叫:“那孫悟空,見到如來為何不拜?”行者仔細一看,發現是假的,於是丟下馬匹和行囊,拿起金箍棒,大喝道:“你們這群孽畜,膽子也太大了!怎麼敢假托佛名,敗壞如來的清譽!彆跑!”說著,雙手掄起金箍棒,上前就打。隻聽見半空中“叮”的一聲,落下一副金鐃,把行者從頭到腳,嚴嚴實實地合在了金鐃裡麵。豬八戒和沙和尚嚇得連忙揮動鈀杖,卻被一群阿羅、揭諦、聖僧、道者一擁而上,團團圍住。他們兩個措手不及,都被抓住了。接著,三藏也被捉住,師徒三人全都被繩索捆綁得結結實實。

原來,那坐在蓮花座上假扮佛祖的,是個妖王,那些阿羅等都是小怪。他們收起佛祖的模樣,立刻現出妖身。把師徒三人抬到後麵藏了起來。把行者合在金鐃之中,永遠不打開,就放在寶台之上,限他三晝夜化為膿血。等他化為膿血後,再把唐僧三人放進鐵籠裡蒸熟吃掉。這正是:

碧眼猢兒識假真,禪機見像拜金身。

黃婆盲目同參禮,木母癡心共話論。

邪怪生強欺本性,魔頭懷惡詐天人。

誠為道小魔為大,錯入旁門枉費身。

這時,群妖把唐僧師徒三人藏在後麵,把馬拴在後邊,把他們的袈裟、僧帽放在行李擔裡,也一並收藏起來。一切安排妥當,嚴密看守,暫且不提。

再說行者被合在金鐃裡,裡麵黑洞洞的,熱得他滿身是汗,他左拱右撞,卻怎麼也出不去。急得他用鐵棒亂打,可那金鐃卻紋絲不動。他心裡沒了主意,想用力把身子往外掙,試圖掙破金鐃。於是他撚了個訣,身子瞬間變得有千百丈高,可那金鐃也隨著他的身子變大,嚴絲合縫,沒有一絲光亮透進來。他又撚訣把身子變小,小得像芥菜子兒,那金鐃也跟著變小,連個小孔都沒有。他又對著鐵棒吹了口仙氣,喊道:“變!”鐵棒立刻變成了幡竿一樣,撐住金鐃。他又從腦後拔下兩根長毫毛,喊道:“變!”毫毛變成了梅花頭五瓣鑽兒,在棒下鑽了千百下,隻鑽得發出響亮的聲音,卻再也鑽不動分毫。行者著急了,撚了個訣,念起“唵靜法界,乾元亨利貞”的咒語。這咒語一念,把五方揭諦、六丁六甲、一十八位護教伽藍都拘到了金鐃外麵。眾神問道:“大聖,我們都在保護著師父,不讓妖魔傷害他,你又拘喚我們來做什麼?”行者說:“我那師父,不聽我的勸解,就算被害死也不冤枉!隻是你們趕緊施展法術,把這鐃鈸掀開,放我出去,再做打算。這裡麵不透光亮,我渾身燥熱,都快悶死了!”眾神真的去掀鐃鈸,可那鐃鈸就像長在一起似的,怎麼也揭不開。金頭揭諦說:“大聖,這鐃鈸不知道是什麼寶貝,從上到下,嚴絲合縫地合成了一塊。我們神力微薄,根本掀不動。”行者說:“我在裡麵,使了多少神通,也動不了它分毫。”

揭諦聽了,就讓六丁神保護著唐僧,六甲神看守著金鐃,眾伽藍在前後查看情況。他自己則駕起祥光,轉眼間,闖進了南天門。他來不及等待宣召,徑直來到靈霄寶殿之下,向玉帝俯伏啟奏道:“主公,我是五方揭諦使。如今齊天大聖保護唐僧取經,路過一座山,名叫小雷音寺。唐僧錯把這裡當成靈山,進去參拜,沒想到是妖魔假扮的,困住了他們師徒,還把大聖合在一副金鐃裡麵,進退無路,眼看就要死了。特來向您啟奏。”玉帝立刻傳旨:“派二十八宿星辰,快去解救他們,降伏妖怪。”

那些星宿不敢耽擱,跟著揭諦出了天門,來到山門之內,此時已是二更時分。那些大小妖精,因為捉住了唐僧,老妖都給他們犒賞了一番,各自去睡覺了。眾星宿也不驚動他們,都來到鐃鈸外麵,報告說:“大聖,我們是玉帝派來的二十八宿,來救你了。”行者聽了非常高興,說道:“你們用兵器把它打破,老孫就能出來了!”眾星宿說:“不敢打。這東西是渾金打造的寶貝,一打肯定會響;一響就會驚動妖魔,到時候就更難救你了。我們用兵器撬它,你在裡麵隻要看到有一點光亮,就趕緊出來。”行者說:“好。”隻見他們有的使槍,有的使劍,有的使刀,有的使斧,扛的扛,抬的抬,掀的掀,撬的撬,折騰到三更天,那金鐃卻紋絲不動,就像鑄造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行者在裡麵東看看,西望望,爬過來,滾過去,卻一點光亮都看不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亢金龍趕忙安慰道:“大聖,您先彆著急。依我看,這寶貝肯定是個如意之物,必然能隨心變化。您在那金鐃裡麵,找找合縫的地方,用手摸準了。我把角尖兒拱進去,您再設法變化身形,順著鬆動的地方脫身。”行者覺得有理,便在金鐃裡摸索起來。亢金龍將自己身子變小,那角尖細得如同針尖,順著鐃鈸的合縫口,小心翼翼地伸了進去。可憐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於穿透到裡麵。隨後,亢金龍施展法術,大喊:“長!長!長!”他的角瞬間長到碗口粗細。可那鐃鈸口也奇怪,不像是金鑄的,倒像是皮肉長成的,緊緊咬住亢金龍的角,四周連一絲縫隙都沒有。行者摸到了角,焦急地喊道:“不行啊!上下一點鬆動的地方都沒有!沒辦法,你忍著點疼,帶我出去。”大聖當機立斷,把金箍棒變成一把鋼鑽,在那角尖上鑽了個小孔,接著將自己身子變得像芥菜子兒那般大小,鑽進鑽眼裡蹲著,喊道:“快把角拔出去!快把角拔出去!”亢金龍又費了好大一番力氣,才把角拔了出來,累得力儘筋疲,癱倒在地上。

行者從角尖的鑽眼裡鑽出來,恢複原身,抽出鐵棒,對著鐃鈸“當”的就是一擊,這聲響如同銅山崩塌、金礦炸裂。可惜佛門的這寶貝,被打得粉碎,變成了千百塊散碎的金子!這突如其來的動靜,把二十八宿嚇得驚慌失措,五方揭諦也毛發豎起。大小群妖都從睡夢中驚醒。老妖王在睡夢中被驚醒,慌亂起身,匆忙披上衣服,急忙擂響戰鼓,召集群妖,各自拿起兵器——此時天已將亮——一群人蜂擁趕到寶台之下。隻見孫行者和眾星宿圍在破碎的金鐃旁,老妖王大驚失色,急忙下令:“小的們!把前門緊緊關上,彆讓人跑了!”

行者聽到命令,立刻帶著眾星宿,駕著雲跳到九霄之上。那妖王收起碎金,整頓妖卒,列陣在山門外。妖王滿心怨恨,無奈之下披掛整齊,手持一根短軟狼牙棒,走出營寨高聲叫道:“孫行者!有種彆跑遠!快過來與我大戰三合!”行者按捺不住,帶著眾星宿落下雲頭,定睛打量那妖精的模樣。隻見他:

頭發蓬亂,頭上勒著一條扁薄金箍;眼睛圓睜,兩道黃眉向上豎起。鼻子像懸膽,鼻孔大張;嘴巴四方,牙齒尖銳。身穿一副叩結連環鎧,腰間係著一條生絲攢穗絛。腳蹬一雙烏喇鞋,手裡握著一根狼牙棒。這模樣似獸又非獸,相貌非人卻像人。

行者挺著鐵棒喝道:“你是個什麼怪物,竟敢假扮佛祖,霸占山頭,虛設小雷音寺!”那妖王道:“你這猴兒不知我的厲害,才敢冒犯我的仙山。這裡叫小西天。我修行有成,得了正果,上天賜給我這寶閣珍樓。我叫黃眉老佛。這裡的人不知道,都叫我黃眉大王、黃眉爺爺。我早就知道你往西去,有點本事,所以設下佛像,顯顯能耐,引你師父進來,想跟你比試比試。要是你能鬥得過我,就饒了你們師徒,讓你們修成正果;要是鬥不過,就把你們打死,我去見如來取經,讓我來修成正果,弘揚佛法!”行者冷笑道:“妖精,少吹牛!要比試,就快上來吃我一棒!”那妖王滿臉得意,揮動狼牙棒迎了上去。這一場惡戰就此展開:

兩條棒,各有不同,細細說來形狀各異:一條短軟的,是佛門兵器狼牙棒;一條堅硬的,乃是藏於東海的金箍棒。它們都有隨心變化的神通,今日相遇,就要爭個高下。短軟的狼牙棒裝飾著雜錦,堅硬的金箍棒仿若蛟龍。粗細長短皆恰到好處,十分稱手。猴子和妖魔,全力拚殺,這場戰鬥可來不得半點虛假。馴順的猴子秉持教義,一心護送唐僧;凶狠的妖魔欺天妄為,假扮佛祖。雙方都心懷嗔恨,毫不留情,模樣凶惡。一個當頭揮棒,毫不放鬆;一個舉棒招架,毫不相讓。戰鬥中,雲霧翻湧,遮天蔽日,山峰也被迷霧籠罩。棒來棒往,你來我往,雙方都是為了三藏法師拚儘全力。

兩人大戰五十回合,難分勝負。山門口的眾妖精敲鑼打鼓,大聲呐喊助威。這邊二十八宿天兵和五方揭諦眾聖,各自拿著兵器,齊聲吆喝,把那魔頭圍在中間。這一下,嚇得山門外的群妖手軟,連鼓都擂不響了,戰戰兢兢,鑼也敲不動了。

老妖魔卻毫不畏懼,一隻手揮舞狼牙棒,抵擋眾天兵;另一隻手伸到腰間,解下一條舊白布搭包兒,往上一拋,隻聽“滑”的一聲響亮,就把孫大聖、二十八宿和五方揭諦一股腦兒全裝了進去,挎在肩上,大步轉身。眾小妖個個興高采烈,得勝而歸。老妖讓小的們取來三五十條麻索,解開搭包,抓到一個,就捆一個。這些人被捆得骨軟筋麻,皮膚都皺了起來。捆好後,抬到後邊,不管好歹,全都扔在地上。妖王又下令擺下筵席,開懷暢飲,從白天一直喝到晚上才散席,各自回房休息,暫且不提。

話說孫大聖和眾神被捆到半夜,忽然聽到一陣悲泣聲。仔細一聽,原來是三藏的聲音,哭著說:“悟空啊!我真後悔當初沒聽你的話,才導致今天遭受這樣的危難。金鐃困住了你,麻繩捆住了我,又有誰知道呢?我們師徒四人遭遇這樣的劫難,都是命運太苦,三千功德全都毀於一旦。怎樣才能解除這困境,順利前往西方,修成正果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行者聽了,心中暗自憐憫,心想:“師父雖然當初不聽我的勸告,如今遭此大難,可在這患難之中,還能想著我老孫。趁這夜深妖睡,沒人防備,我得去解救大家,趕緊逃生。”

好個大聖,施展遁身法,把身子變小,掙脫繩索,悄悄走到唐僧身邊,輕聲叫道:“師父。”長老聽出是行者的聲音,問道:“你怎麼來了?”行者悄悄把之前的事跟長老說了一遍。長老十分高興,說:“徒弟!快救救我!以後的事,全聽你的,我再也不固執了!”行者立刻動手,先解開師父的繩索,又放了八戒、沙僧,接著把二十八宿、五方揭諦一個個都解開,還牽過馬來,讓大家趕緊先走。剛走到門口,卻發現行李不見了,又回去尋找。亢金龍說:“你怎麼這麼看重行李,不看重人!救了你師父還不夠,還找什麼行李?”行者說:“人固然重要,可衣缽更重要。包袱裡有通關文牒、錦襴袈裟、紫金缽盂,這些都是佛門至寶,怎麼能不要!”八戒說:“哥哥,你去找行李,我們先去路上等你。”隻見眾星宿簇擁著唐僧,施展攝法,一同施展神通,一陣風,帶著大家出了圍牆,奔上大路,下了山坡,在平地上停下來等候。

大約到了三更時分,孫大聖輕手輕腳地走進裡麵,隻見一層層門戶緊閉。他爬上高樓查看,窗戶也都關著。想要下去,又怕窗戶響動,不敢貿然推動。行者念動口訣,搖身一變,變成一隻仙鼠,也就是俗稱的蝙蝠。你看他模樣:

頭尖尖的像老鼠,眼睛明亮也似鼠。

有翅膀在黃昏飛出,白天無光就躲起來。

藏身於瓦穴之中,出來覓食捕捉蚊蟲。

偏愛晴朗明月,最懂得把握飛行時機。

他順著沒有封死的瓦口椽子鑽了進去。穿過一道道門,越過一個個窗戶,來到中間一看,隻見第三進樓窗下,閃爍著一道奇異的光,這光既不是燈燭之光,也不是香火之光,更不是飛霞或掣電之光。他半飛半跳,靠近光亮處一看,原來是包袱在放光。那妖精把唐僧的袈裟脫下來,沒折疊,就胡亂塞在包袱裡。這袈裟本是佛寶,上麵鑲嵌著如意珠、摩尼珠、紅瑪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所以才透出這般光彩。行者見了這衣缽,心中一喜,立刻現了本像,拿起包袱,也不管擔繩正不正,扛在肩上就往下走。沒想到一頭沒拿穩,“撲”的一聲,包袱落在樓板上,發出“呼喇”一聲巨響。哎呀!真是不巧,老妖精正好在樓下睡覺,這一聲響,把他驚醒了,他跳起來,大喊:“有人!有人!”那些大小妖精都紛紛起身,點燈打火,一起吆喝著,前前後後查看。有的來報告說:“唐僧跑了!”又有的來報告說:“行者他們都跑了!”老妖急忙傳下號令:“快抓!各門上都小心戒備!”行者聽到命令,擔心又中了他們的圈套,挑不成包袱,一個筋鬥,跳出樓窗跑了。

那妖精前前後後,都沒找到唐僧等人。又看天色將亮,拿起棒子,率領眾妖追來。隻見那二十八宿和五方揭諦等神,雲霧繚繞,停在山坡之下。妖王大喝一聲:“哪裡跑!我來了!”角木蛟急忙呼喊:“兄弟們!怪物來了!”於是,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奎木狼、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帶著金頭揭諦、銀頭揭諦、六甲丁等神、護教伽藍,還有八戒、沙僧——卻沒帶著唐三藏,也丟了白龍馬——各自拿著兵器,一擁而上。那妖王見了,冷冷一笑,打了個呼哨,隻見四五千大小妖精,個個勇猛有力,雙方在西山坡上混戰起來。這場戰鬥真是激烈:

魔頭凶狠,欺壓著眾人的真性;真性溫柔,又怎能抵擋得住魔頭。想儘各種辦法,都難以擺脫苦難,千方百計,也無法化解這場爭鬥。諸天神靈前來相助,眾多聖僧也加入戰鬥。八戒的相助至關重要,沙僧的意誌堅定,也令人感動。混戰聲響徹天地,雙方都竭儘全力,設下重重羅網。那邊搖旗呐喊,這邊擂鼓篩鑼。槍刀閃爍著寒光,劍戟散發著殺氣。妖卒凶猛,神兵也難以抵擋。愁雲遮蔽了日月,慘霧籠罩著山河。雙方苦苦相鬥,都是因為三藏一心向佛,要去西天拜佛。

那妖精越發勇猛,率領眾妖上前拚殺。就在勝負難分的時候,隻聽行者大喝一聲:“老孫來了!”八戒迎上去問:“行李怎麼樣了?”行者說:“老孫我差點連命都沒了,還說什麼行李!”沙僧手持寶杖說:“先彆說話,快去打妖精!”那些星宿、揭諦、丁甲等神,被群妖圍在中間廝殺,老妖揮動棒子來打他們三個。行者、八戒、沙僧丟開棍杖,掄起釘鈀抵擋。一時間,天昏地暗,雙方難分勝負。直殺得太陽西沉,隱沒在山根之下;太陰星東升,出現在海嶠之上。那妖見天色已晚,打了個呼哨,讓群妖各自小心,自己則取出寶貝。孫行者看得真切,那怪解下搭包,拿在手中。行者叫道:“不好!快跑!”他顧不上八戒、沙僧和諸天眾神,一個筋鬥,跳到九霄之上。眾神、八戒、沙僧不明白怎麼回事,被那妖怪拋起搭包,又都裝了進去,隻有行者逃脫了。那妖王收兵回寺,又讓人取出繩索,照舊把大家捆綁起來。將唐僧、八戒、沙僧高高地吊在房梁上;白馬拴在後邊;眾神也都被捆綁起來,抬到地窖子裡,蓋上蓋子,鎖了起來。眾妖遵照命令,一一照辦,暫且不提。

再說行者跳到九霄,保全了性命,見妖兵返回,沒有打旗號,就知道大家都被擒住了。他按下祥光,落在東山頂上,咬著牙痛恨那怪物,流著淚想念唐僧,仰望著天空,悲傷地歎息,忍不住失聲叫道:“師父啊!你前世到底造了什麼孽,今生處處遇到妖精。像這樣的苦難,怎麼才能擺脫,這可如何是好!”行者獨自一人,歎息了許久,又靜下心來思考,心裡暗自盤算:“這妖魔的搭包到底是什麼寶貝,怎麼能裝下這麼多東西?現在天神、天將,這麼多人都被裝進去了。我想向天庭求救,又怕玉帝怪罪。我記得有個北方真武,號稱蕩魔天尊,他現在南膳部洲的武當山上,我去請他來搭救師父吧。”正所謂:仙道未成猿馬散,心神無主五行枯。不知道這一去結果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婉風沉 喜歡你很久了 我在遼東娶妻變強,成就匪王霸業 序列:凡神間的戲子 師門嫌我太狠辣,入朝堂後鎮天下 醜女重生後,她滅了前夫還想弑君 一不小心苟到寵妃了 戰神歸來花都最強守護 勢子論 為了給發小治病,我成為了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