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

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1 / 1)

秉持善念能收束萬般緣分,這份美名也將在四方大地傳揚。憑借智慧,便能光明地抵達解脫的彼岸,屆時,隻見雲霧嫋嫋從天際湧起。諸佛都會為此感到欣慰,從此永駐那美好的仙境,享受千秋萬代的安寧。打破人間如夢如幻的迷障,一切皆休,洗淨塵世的汙濁,不再被憂愁所擾。

話說三藏師徒四人,清理完那汙穢不堪的稀柿衕,踏上了輕鬆愉悅的道路。時光飛逝,轉眼間又到了炎熱的夏天。此時的景象是:海石榴綻放出如錦繡般的花朵,荷葉舒展著好似青色的圓盤。道路兩旁,綠楊成蔭,其間藏著嗷嗷待哺的乳燕,行人則手持紈扇,用以驅趕暑氣。

師徒四人繼續前行,忽然看見前方有一座城池。三藏拉住韁繩,說道:“徒弟們,你們看那是什麼地方?”行者打趣道:“師父,您怎麼不識字呢?虧您還能領了唐王旨意離開朝廷!”三藏說道:“我自幼出家為僧,千經萬典都能精通,怎麼能說我不識字?”行者說:“既然識字,那城頭上飄揚的杏黃旗,上麵清清楚楚寫著三個大字,您怎麼就不認得,還問是什麼地方呢?”三藏喝斥道:“你這潑猴,彆胡說!那旗被風刮得胡亂擺動,就算有字也看不清楚!”行者說:“老孫我偏偏就能看見!”八戒和沙僧說道:“師父,彆聽師兄瞎說。這麼遠遠望去,城池都還看不真切,怎麼可能看清上麵的字號?”行者道:“那上麵分明寫著‘朱紫國’三個字!”三藏說:“朱紫國想必是西方的一個王國,我們得去倒換關文。”行者說:“不用說了,去就是了。”

沒過多久,他們來到城門口,下了馬,走過橋,進入三層城門。這朱紫國的皇州果然氣派非凡!隻見門樓高高聳立,城垛整齊排列。周圍有潺潺的活水環繞流淌,南北兩麵有高山相互護衛。六條大街和三個集市上,貨物琳琅滿目,千家萬戶的生意都十分興隆。這裡確實是帝王之都,是繁華的京城。遠方的國家紛紛前來朝貢,帶來珍貴的玉帛。地勢險要,山巒連綿,宮牆高聳,仿佛與天河相接。三座關卡嚴密把守,守護著國家萬古的太平。

師徒四人在大街上行走時,隻見這裡的人們氣宇軒昂,衣著整齊,說話清朗,絲毫不亞於大唐的繁華景象。街道兩邊做買賣的人,突然看到豬八戒長相醜陋,沙和尚臉黑身強,孫行者滿臉毛發、額頭寬闊,紛紛放下手中的買賣,都跑過來爭著觀看。三藏趕忙說道:“千萬彆惹禍!低著頭走!”八戒聽從吩咐,把長長的嘴巴藏在懷裡;沙僧不敢抬頭張望;隻有行者東瞧瞧西看看,緊緊跟在唐僧身邊。那些懂事的人,看了一會兒就回去了。而那些遊手好閒的人和頑童們,卻嘻嘻哈哈地圍上來,向八戒扔瓦片、丟磚頭,拿他尋開心。唐僧心裡捏著一把汗,不停地叮囑:“千萬彆生事!”呆子嚇得不敢抬頭。

沒走多遠,轉過街角,忽然看見一座門牆,上麵寫著“會同館”三個字。唐僧說:“徒弟們,我們進這個衙門去吧。”行者問:“進去乾什麼?”唐僧說:“會同館是天下往來人員聚會、交流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在這裡借住。先到裡麵休息一下,等我去拜見國王,倒換了關文,再出城趕路。”八戒聽了,立刻伸出嘴巴,嚇得那些圍觀的人有數十個摔倒在地。他走上前說:“師父說得對。我們先到裡麵躲起來,省得這夥人吵吵鬨鬨。”於是他們走進會同館。那些人這才漸漸散去。

卻說會同館裡有兩個大使,一正一副,正在廳上清點人夫,準備去迎接官員。忽然看見唐僧師徒到來,都吃了一驚,齊聲問道:“你們是什麼人?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三藏雙手合十說道:“貧僧是東土大唐皇帝陛下派遣,前往西天取經的。如今來到寶地,不敢私自通過,想倒換通關文牒,暫時借貴館休息一下。”兩個館使聽了,讓左右的人退下,然後各自整理好帽子和衣帶,走下廳來迎接。他們立刻吩咐打掃客房,安排唐僧師徒休息,還讓人準備素齋招待。三藏謝過他們。兩位官員帶著人夫,走出大廳。手下人請唐僧到客房休息,三藏便跟著走了。行者不滿地說:“這些人真懶!怎麼不讓老孫我在正廳休息?”三藏說:“這裡不歸我們大唐管轄,又不與我國接壤,況且不時還有上司和過往的客人,所以不方便在這裡隆重接待我們。”行者說:“既然這樣,我偏要讓他們好好招待!”

正說著,有管事的送來了招待的物品,有一盤白米、一盤白麵、兩把青菜、四塊豆腐、兩個麵筋、一盤乾筍、一盤木耳。三藏讓徒弟們收下,謝過管事的。管事的說:“西房裡有乾淨的鍋灶,柴火也方便,你們可以自己去做飯。”三藏問:“國王現在在殿上嗎?”管事的說:“我們萬歲爺已經很久不上朝了,今天是黃道吉日,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議發布黃榜。你們要是想倒換關文,趕緊去還能趕上;到了明天,就來不及了,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呢。”三藏說:“悟空,你們在這裡準備齋飯,我趕緊去驗了關文回來,吃了飯就趕路。”八戒急忙取出袈裟和關文。三藏整理好衣冠,準備去上朝,隻是再三叮囑徒弟們,千萬不要出去惹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一會兒,三藏就來到了五鳳樓前。這裡的殿閣高聳入雲,樓台雄偉壯麗,難以用言語形容。三藏一直走到端門外,麻煩奏事官向朝廷轉達,說自己想倒換通關文牒。黃門官果然來到玉階前啟奏道:“朝門外有一位東土大唐的欽差僧人,前往西天雷音寺拜佛取經,想要倒換通關文牒,請陛下定奪。”國王聽了,高興地說:“我生病很久了,一直沒能登基理政;今天剛上殿發布招醫的黃榜,就有高僧來到我國!”隨即傳旨,宣三藏到階下。三藏立刻行禮跪拜。國王又宣他上金殿賜座,還命光祿寺準備齋飯。三藏謝過恩,把關文呈了上去。

國王看完關文,十分歡喜,問道:“法師,你們大唐經曆了多少位賢明的君主?有多少賢臣輔佐?至於唐王,因為什麼疾病得以死而複生,還派你遠涉千山萬水去取經?”長老聽了,欠身合掌說道:“在我們大唐:

三皇開創了世間的秩序,五帝劃分了人倫綱常。堯舜登上王位,禹湯安定了百姓。周朝子孫眾多,各自建立起自己的天地。有人恃強淩弱,劃分國家,自稱君主。天下有十八個邦國,邊境時有戰亂。後來形成十二個國家,宇宙才得以安寧。因為沒有了大規模的戰爭,卻又出現了相互吞並的情況。七雄爭勝,六國最終歸秦。天下又出了劉邦、項羽,他們各懷野心。江山最終歸屬漢朝,人們都遵守著簡約的法律。漢朝又歸了司馬氏,晉朝又陷入了混亂。南北先後出現了十二個朝代,依次是宋、齊、梁、陳。各位祖先相繼傳承,大隋繼承了正統。然而隋煬帝賞花無道,百姓遭受苦難。我大唐李氏,建立國號為唐。高祖去世後,當今陛下李世民即位。如今四海升平,陛下大德寬仁。隻因長安城北,有一條怪水神龍,減少了降雨,理應受到懲罰。它夜裡托夢給陛下,請求陛下拯救。陛下答應赦免它,早早召集賢臣商議。把賢臣留在殿內,慢慢下棋商議對策。當時正值中午,那位賢臣在夢中斬殺了龍身。”

國王聽了,忽然發出呻吟聲,問道:“法師,那位賢臣是哪個國家的人?”三藏說:“就是我大唐陛下駕前的丞相,姓魏名征。他精通天文地理,能辨彆陰陽,是安邦立國的大宰相。因為他在夢中斬殺了涇河龍王,那龍王告到陰司,說我王答應救它卻又殺了它,所以我王就得了重病,身體漸漸危急。魏征又寫了一封信,讓我王帶到冥司,交給酆都城的判官崔玨。不久,唐王去世,到了第三天又得以複活。多虧了魏征,感動了崔判官,修改了文書,給唐王增加了二十年壽命。如今我王要舉辦水陸大會,所以派貧僧遠途跋涉,尋訪各國,參拜佛祖,求取《大乘經》三藏,超度受苦的亡魂升入天堂。”國王聽了,又呻吟著感歎道:“果然是天朝大國,君主賢明,臣子忠誠!像我這樣,已經久病多時,卻沒有一個臣子能拯救我。”長老聽了,偷偷看了一眼國王,隻見皇帝麵黃肌瘦,身形憔悴,神情萎靡。長老正想問話,光祿寺官員奏請國王,邀請僧人一同用餐。國王傳旨,說:“在披香殿,把朕的膳食也擺上,與法師一同享用。”三藏謝過恩,與國王一同進膳,暫且不表。

再說行者在會同館中,讓沙僧安排茶飯,還要準備素菜。沙僧說:“茶飯容易煮,可蔬菜不好準備。”行者問:“為什麼?”沙僧說:“油、鹽、醬、醋都沒有。”行者說:“我這裡有幾文香火錢,讓八戒上街去買。”那呆子偷懶說:“我不敢去。我這長相不好看,怕惹出禍來,師父會怪我。”行者說:“公平買賣,又不向他們化緣,又不搶他們的東西,能有什麼禍事!”八戒說:“你剛才沒看到那些人的反應嗎?我在這門口一伸出嘴,就把十來個人嚇倒了;要是到了熱鬨的集市上,還不知道要嚇死多少人呢!”行者說:“你就隻知道熱鬨集市,你可曾看見集市上賣些什麼東西?”八戒說:“師父隻讓我低著頭,彆惹禍,我真的沒看見。”行者說:“酒店、米鋪、磨坊,還有綾羅綢緞、雜貨之類的就不用說了;還有很不錯的茶館、麵店,有大燒餅、大饃饃,飯店裡還有美味的湯飯、上等的調料、新鮮的蔬菜,以及各種精美的糖糕、蒸酥、點心、餶飿、油食、蜜食……數都數不過來的好東西。我去買些來請你怎麼樣?”呆子聽了,口水直流,喉嚨裡不停地咽著唾沫,一下子跳起來說:“哥哥!這次我吃你的,等下次我攢了錢,也請你吃一頓。”行者暗自笑著說:“沙僧,好好煮飯,等我們去買調料回來。”沙僧也知道行者是在逗呆子,隻好順口答應道:“你們去,得多買些,吃飽了再回來。”呆子拿了個碗盞,就跟著行者出門了。有兩個當差的人問:“長老要去哪裡?”行者說:“去買調料。”那人說:“這條街往西走,轉過拐角的鼓樓,有一家鄭家雜貨店,不管你要買多少,油、鹽、醬、醋、薑、椒、茶葉都一應俱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行者和八戒手挽手,徑直往西走去。行者路過幾家茶館、飯店,該買的不買,該吃的不吃。八戒喊道:“師兄,就在這裡隨便買點用吧。”行者本來就是在逗他,哪裡肯買,說:“賢弟,你真不會過日子!再走走,挑大的、好的買了吃。”兩個人一邊說著話,一邊又引得許多人跟著圍觀。不一會兒,到了鼓樓邊,隻見樓下有無數人吵吵嚷嚷,擠得水泄不通,把街道都堵塞了。八戒見了說:“哥哥,我不去了。那裡人吵得厲害,隻怕是在抓和尚。況且我們初來乍到,長相又可疑,被抓了可怎麼辦?”行者說:“彆胡說!和尚又沒犯法,抓我們乾什麼?我們走過去,到鄭家店買些調料就回來。”八戒說:“算了!算了!算了!我可不想惹禍。這一擠到人堆裡,把人家耳朵揪兩下,嚇得他們跌跌撞撞,要是摔死幾個,我還得償命呢!”行者說:“既然這樣,你就在這牆角下站著,等我過去買了回來,給你買素麵燒餅吃。”呆子把碗盞遞給行者,把嘴靠在牆根,背對著人群,死活不肯動。

行者走到樓邊,果然人擠人。他使勁擠到人叢裡一聽,原來是皇榜張貼在樓下,所以很多人爭著看。行者擠到近處,瞪開火眼金睛,仔細一看,那榜上寫著:

“朕乃西牛賀洲朱紫國國王,自建國立業以來,四方平定,百姓安居樂業。近來因為國事不祥,朕身患重病,臥床不起,拖延了很久都難以痊愈。本國太醫院多次選用良方,都沒能治好朕的病。如今發布這道榜文,廣泛招攬天下的賢能之士。不管是從北方來的,還是從東方來的,無論是中華人士,還是外國之人,隻要精通醫術,請來登寶殿,為朕治療疾病。隻要能讓朕的病稍有好轉,朕願將社稷與之平分,絕不食言。特此發布張掛。”

行者看完皇榜,滿心歡喜,自言自語道:“古人說:‘行動有三分財氣。’還好沒在館裡乾坐著。既然如此,也不用買什麼調料了,暫且把取經的事擱一擱,等老孫我當一回醫生,玩玩這治病的把戲。”好個大聖,彎下腰,丟了手中的碗盞,抓了一撮土,往上一灑,口中念念有詞,施展起隱身法。他悄無聲息地走上前去,輕輕揭下了皇榜。接著,朝著東南方向吸了一口仙氣,用力一吹,一陣旋風刮起。趁著這股風,他轉身回到八戒站著的地方。隻見那呆子把嘴靠在牆根,就像睡著了一樣。行者也不驚動他,把榜文折好,輕輕揣進他懷裡,轉身邁開大步,徑直回會同館去了,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鼓樓樓下那些人,見風起時,紛紛蒙頭閉眼。等風一停,卻發現皇榜不見了,眾人都驚恐不已。這皇榜原本是由十二個太監和十二個校尉,早朝時領出來的,才掛上不到三個時辰,就被風吹沒了,他們戰戰兢兢地四處尋找。忽然,有人瞧見豬八戒懷裡露出一點紙邊,眾人圍上前問道:“是你揭了皇榜嗎?”呆子猛地抬起頭,嘴巴一撅,嚇得那幾個校尉連連倒退,摔倒在地。他轉身想要離開,卻又被麵前幾個膽子大的人拉住,說道:“你揭了招醫的皇榜,不進朝給我們萬歲爺治病,還想去哪兒?”呆子慌慌張張地說:“你兒子才揭了皇榜!你孫子才會治病!”校尉問:“你懷裡揣的是什麼?”呆子這才低頭一看,真有一張字紙。展開一瞧,咬著牙罵道:“那潑猴可害死我了!”他氣呼呼地,恨不得立刻把榜文扯個粉碎,可早被眾人死死架住,說道:“你不要命了!這可是當今國王發布的榜文,誰敢扯壞?既然在你懷裡,你肯定有醫國的本事,快跟我們走!”八戒大聲喝道:“你們不知道,這榜不是我揭的,是我師兄孫悟空揭的。他偷偷揣在我懷裡,自己卻跑了。要是把這事弄清楚,我就帶你們去找他。”眾人說:“彆胡說八道!‘現成的鐘不敲,卻去打鑄鐘’?你現在懷裡揣著榜文,卻讓我們找誰?不管那麼多,拉你去見國王!”那夥人也不分青紅皂白,就使勁推搡著八戒。八戒雙腳穩穩立定,就像生了根一樣,十來個人都奈何他不得。八戒說:“你們這些人不知輕重!再拉扯一會兒,把我這呆子的性子惹急了,可彆怪我不客氣!”

沒過多久,這事就驚動了街上的人,把他們團團圍住。人群中有兩個年老的太監說道:“你這模樣稀奇古怪,說話聲音也不對勁,是從哪兒來的,怎麼這麼蠻橫?”八戒說:“我們是從東土大唐被派往西天取經的。我師父是唐王禦弟法師,剛剛入朝去倒換關文了。我和師兄來這兒買調料,我見樓下人多,沒敢過去,是我師兄讓我在這兒等著。他看到有榜文,弄出一陣旋風揭了下來,偷偷揣進我懷裡,自己先回去了。”太監問:“我剛才看見一個白麵胖和尚,直奔朝門而去,想必就是你師父?”八戒說:“沒錯,就是他。”太監又問:“你師兄去哪兒了?”八戒說:“我們一行師徒四人。師父去倒換關文,我們三個連同行囊、馬匹都歇在會同館。師兄捉弄了我,先回館裡去了。”太監說:“校尉,彆扯他了。我們一起到館裡去,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八戒說:“你們這兩個老奶奶真懂事。”眾校尉說:“這和尚真是不識好歹!怎麼把公公叫成奶奶了?”八戒笑道:“不害臊!你們連陰陽都弄反了!他們二位老人家,不叫婆婆、奶奶,難道叫公公?”眾人說:“彆耍嘴皮子了!快去找你師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街上吵吵嚷嚷,圍觀的人何止三五百,眾人一起把八戒簇擁到會同館門口。八戒說:“大家都停下。我師兄可不像我,由著你們捉弄。他可是個厲害又認真的人。你們見了他,可得行個大禮,叫他一聲‘孫老爺’,他才會搭理。不然,他一翻臉,這事兒可就辦不成了。”眾太監和校尉都說:“你師兄要是真有本事,治好國王的病,他也該有一半江山,我們理應下拜。”

那些閒雜人都在門外喧嘩。八戒帶著一行太監和校尉,徑直走進館中,隻聽見行者和沙僧正在客房裡談論揭榜的事,還不時發出陣陣笑聲。八戒上前一把扯住行者,大聲叫嚷道:“你還算不算人!哄我去買素麵、燒餅、饃饃吃,結果全是騙我的!又弄出旋風,揭了什麼皇榜,偷偷揣在我懷裡,拿我當幌子!這還像兄弟嗎?”行者笑著說:“你這呆子,怕是走錯路,跑到彆的地方去了吧。我過鼓樓的時候買了調料,急著回來找你,卻不見你的蹤影,就先回來了,我哪兒去揭什麼皇榜了?”八戒說:“現在就有找榜的官員在這兒。”話還沒說完,隻見那幾個太監和校尉上前恭敬地行禮,說道:“孫老爺,今日我王有緣,上天派老爺您降臨,懇請您大展醫術,稍微施展一下高明的手段。隻要能治好我王的病,江山有您的一份,社稷也與您平分。”行者聽了,神色變得嚴肅起來,接過八戒懷裡的榜文,對眾人說:“你們想必就是看榜的官員吧?”太監叩頭說道:“奴婢是司禮監的內臣。這幾位是錦衣校尉。”行者說:“這招醫的榜文確實是我揭的,所以才讓我師弟帶你們來見我。既然你們國王有病,俗話說:‘藥不能強賣,病不能強求醫生。’你們去讓國王親自來請我。我有手到病除的本事。”太監聽了,無不感到驚訝。校尉說:“敢說大話,想必有真本事。我們留一半人在這兒陪著,另一半人入朝啟奏國王。”

於是,他們分了四個太監和六個校尉,不等宣召,直接入朝,在台階前啟奏道:“主公,大喜啊!”國王正與三藏用完膳,在清談閒聊,突然聽到這奏報,問道:“喜從何來?”太監奏道:“奴婢等人一早領出招醫的皇榜,在鼓樓下張掛,有一位從東土大唐遠來取經的聖僧孫長老揭了榜,現在就在會同館裡,他要國王親自去請他,說有手到病除的本事。所以特地來啟奏。”國王聽了,滿心歡喜,便問唐僧:“法師有幾位高徒?”三藏雙手合十回答道:“貧僧有三個頑劣的徒弟。”國王問:“哪位高徒擅長醫術?”三藏說:“實不相瞞陛下,我的那些徒弟,都是山野粗人,隻會挑行李、牽馬,在山澗中尋找道路,帶著貧僧翻山越嶺。遇到險峻的地方,或許能降魔擒怪、捉虎降龍,但沒有一個懂得藥性的。”國王說:“法師何必太過謙虛?朕今日登殿,有幸遇到法師前來,這真是天賜的緣分。高徒既然不懂醫術,又怎會揭了我的榜文,還讓寡人親自去請?他肯定有醫國的才能。”接著喊道:“文武眾卿家,寡人身子虛弱,不敢乘坐輦車。你們替寡人,都到朝外,誠心邀請孫長老來為朕看病。你們見到他,千萬不可輕慢,要稱他為‘神僧孫長老’,都以君臣之禮相見。”

眾臣領了聖旨,和看榜的太監、校尉一起前往會同館,整齊地排班參拜。嚇得八戒躲進廂房,沙僧閃到牆壁後麵。隻見大聖大大咧咧地坐在當中,一動不動。八戒在暗地裡埋怨道:“這潑猴,真是要把我累死!這麼多官員行禮,他既不還禮,也不站起來!”沒過多久,參拜完畢,眾人分班啟奏道:“稟告神僧孫長老,我們都是朱紫國王的臣子,如今奉了國王的旨意,帶著恭敬的禮節前來參拜,邀請神僧入朝看病。”行者這才站起身來,對眾人說:“你們國王怎麼不來?”眾臣說:“我王身虛體弱,不敢乘坐輦車,特地讓我們代行見君之禮,前來拜請神僧。”行者說:“既然如此,各位請先走,我隨後就到。”眾臣按照各自的品級,排成隊列前行。行者整理好衣服,起身準備出發,八戒說:“哥哥,可千萬彆把我們牽扯進去。”行者說:“我不會牽連你們,隻是要你們兩個幫我收藥。”沙僧問:“收什麼藥?”行者說:“凡是有人送藥給我,你們照單全收,等我回來取用。”二人點頭答應,暫且不表。

行者和眾多官員沒過多久就到了。眾臣先跑進去奏知國王。國王高高卷起珠簾,瞪大龍睛鳳目,張開金口,問道:“哪一位是神僧孫長老?”行者向前邁了一步,聲音洪亮地說道:“老孫就是。”國王聽到這凶狠的聲音,又看到行者相貌古怪,嚇得渾身發抖,一下子跌坐在龍床之上。慌得那些女官和太監趕忙把國王扶進宮中,說道:“嚇死寡人了!”眾官都埋怨行者道:“這和尚怎麼如此粗魯無禮!怎麼敢擅自揭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行者聽了,笑著說:“各位錯怪我了。要是這麼怠慢病人,你們國王的病,就是一千年也治不好。”眾臣說:“人生能有多少年壽命,就算一千年也治不好嗎?”行者說:“他現在是個生病的國君,死了就是個病鬼,再轉世還是個病人,這不就是一千年也治不好嗎?”眾臣憤怒地說:“你這和尚,太不懂禮數!怎麼敢如此信口胡謅!”行者笑著說:“我可不是胡說。你們聽我道來:

醫門的道理和方法極其微妙玄奧,關鍵是心中要有靈活變通的思路。

望、聞、問、切這四件事,缺了任何一樣都不完整:

第一要觀察病人的神氣麵色,是潤澤還是乾枯,是肥胖還是消瘦,起居睡眠如何;

第二要聽病人聲音的清濁,聽他說話是清醒還是胡言亂語;

第三要詢問病原已經有幾天了,飲食情況如何,大小便是否正常;

第四才是切脈,明確經絡的狀況,分辨脈象是浮是沉,是表證還是裡證。

我要是不通過望、聞、問、切,病人這輩子都彆想安然無恙。”

兩班文武官員中,有太醫院的官員,一聽這話,對眾人稱讚道:“這和尚說得有道理。就算是神仙看病,也得經過望、聞、問、切,這可是醫道的神聖技巧。”眾官聽了這話,讓近侍的人傳奏道:“長老要用望、聞、問、切的方法,才能診斷病情、用藥治療。”國王躺在龍床上,連連喊道:“讓他走吧!寡人不想見陌生人!”近侍的人走出宮來說:“那和尚,我王有旨,讓你離開,他不想見陌生人。”行者說:“要是不想見人,我會懸絲診脈。”眾官暗自高興,心想:“懸絲診脈,我們隻是聽說過,從沒親眼見過。再去奏明國王。”近侍的人又進宮奏道:“主公,那孫長老不見主公的麵,他會懸絲診脈。”國王心裡琢磨:“寡人病了三年,還沒試過這方法,宣他進來。”近侍的人立刻傳旨道:“主公已經允許他懸絲診脈,快宣孫長老進宮診視。”

行者隨即登上寶殿。唐僧迎上去罵道:“你這潑猴,可害苦我了!”行者笑著說:“好師父,我這是給你長臉,你反倒說我害你?”三藏喝道:“你跟我這幾年,什麼時候見你治好過誰的病!你連藥性都不懂,醫書也沒讀過,怎麼敢闖這麼大的禍!”行者笑著說:“師父,原來你不知道。我有幾個民間偏方,能治大病,保證能把他治好。就算治死了,也不過落個庸醫殺人的罪名,又不會判死刑,你怕什麼!沒事兒,沒事兒,你且坐下,看我怎麼把脈診斷。”長老又說:“你什麼時候讀過《素問》《難經》《本草》《脈訣》,知道裡麵的章句是什麼,怎麼注解的,就敢在這裡胡說八道,說什麼會懸絲診脈!”行者笑著說:“我身上有金線,你沒瞧見罷了。”說著,伸出手,從尾巴上拔了三根毫毛,撚成一把,嘴裡喊道:“變!”三根毫毛瞬間變成三條絲線,每條都有二丈四尺長,正合二十四節氣,他托在手中,對唐僧說:“這就是我的金線。”近旁的太監說:“長老先彆爭論了,請進宮診視病情吧。”行者告彆唐僧,跟著近侍進宮看病去了。正是:心有秘方能治國,內藏妙訣可延年。不知道這一去,他會診斷出什麼病,又會用什麼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祖師爺下山闖都市 渣男滅我滿門,我就重生當他皇嬸 開局四個孽徒,師尊後院日日起火 蝙蝠俠穿越蜘蛛俠 青春的燼火 康城警事錄 捍衛地球家園 屯田就送仨老婆,為了養家我竟成皇帝?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