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1 / 1)

話說孫大聖跟著近侍宦官,來到皇宮內院,一直走到寢宮門外站定。他把三根絲線交給宦官,吩咐道:“讓內宮的妃後,或者近侍太監,先把絲線係在國王陛下左手手腕下方,按照寸、關、尺三個部位係好,然後把線頭從窗欞裡穿出來給我。”那宦官真的依照這話,請國王坐在龍床上,按寸、關、尺的位置,把絲線的一頭係在國王手上,另一頭理出窗外。行者接過線頭,先用右手大拇指托著食指,診看寸脈;接著用中指按住大拇指,診看關脈;又用大拇指托定無名指,診看尺脈。他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分辨四氣、五鬱、七表、八裡、九候,以及脈象的浮中沉、沉中浮,辨彆清楚了虛實的狀況。之後,他又讓解開國王左手的絲線,依照剛才的方法係在右手手腕下方的部位。行者用左手手指,把國王的脈象一一從頭診視完畢,隨後抖了抖身子,把絲線收回到身上,大聲喊道:“陛下,您左手寸脈弦緊,關脈澀緩,尺脈芤沉;右手寸脈浮滑,關脈遲結,尺脈數牢。左手寸脈弦緊,說明您心中虛痛;關脈澀緩,表明您出汗且肌肉麻木;尺脈芤沉,意味著您小便發紅,大便帶血。右手寸脈浮滑,是因為體內有鬱結,月經不通;關脈遲結,是宿食未消,體內有積飲;尺脈數牢,說明您煩悶脹滿,虛寒交加。診斷您的這病,是由於驚恐憂思導致的,名為雙鳥失群之症。”國王在裡麵聽到這話,滿心歡喜,打起精神,高聲回應道:“診斷得太明白了!診斷得太明白了!確實是這個病!請您到外麵開藥吧。”

大聖這才不緊不慢地走出宮去。早就有在一旁聽到的太監,搶先向眾人報告了這個消息。不一會兒,行者出來了,唐僧立刻詢問情況。行者說:“診完脈了,現在要根據病症來製藥。”眾官員上前問道:“神僧長老,您剛才說的雙鳥失群之症,是什麼意思呢?”行者笑著解釋道:“有一雌一雄兩隻鳥,原本一起飛行,忽然被暴風驟雨吹散了,雌鳥見不到雄鳥,雄鳥也見不到雌鳥,雌鳥思念雄鳥,雄鳥也思念雌鳥,這不就是雙鳥失群嗎?”眾官員聽了,齊聲喝彩道:“真是神僧啊!真是神醫啊!”對行者稱讚不已。這時,太醫官問道:“病情已經診斷出來了,但是不知道用什麼藥來治療呢?”行者說:“不用拘泥於藥方,有什麼藥拿來就行。”醫官說:“醫書上說:‘藥有八百八味,人有四百四病。’病不會隻在一個人身上,藥怎麼能全都用上呢!怎麼能有藥就要呢?”行者說:“古人說:‘用藥不必拘泥於現成的藥方,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所以我要把所有藥品都找來,以便隨意加減。”醫官聽了,不再多言,立刻走出朝門,派本衙門當值的人,通知滿城所有的生藥鋪和熟藥鋪,讓他們每種藥各準備三斤,送給行者。行者說:“這裡不是製藥的地方。把各種藥的數量以及製藥所需的所有器皿,都送到會同館,交給我的兩個師弟收下。”醫官聽從命令,立刻把八百八味藥,每味三斤,還有藥碾、藥磨、藥羅、藥乳以及乳缽、乳槌之類的器具,都送到會同館,一一交付給了八戒和沙僧。

行者到殿上請師父一同到會同館製藥。長老剛要起身,忽然內宮傳來旨意,讓閣老們留住法師,在文華殿留宿,等明天國王服過藥之後,如果病好了,就酬謝法師,倒換關文送他們上路。三藏大驚道:“徒弟啊,這意思是把我當人質扣下了。要是能把國王的病治好,就高興地送我們走;要是治不好,我的命可就沒了。你一定要仔細用心,精心製藥啊!”行者笑著說:“師父放心在這裡享受。老孫我自有醫好國王的本事。”

好個大聖,告彆了三藏,辭彆了眾臣,徑直來到會同館。八戒迎上來,笑著說:“師兄,我可知道你想乾什麼了。”行者問:“你知道什麼?”八戒說:“我知道你取經的事兒恐怕成不了,又沒有本錢做生意,今天看這裡富庶,就想辦法要開藥鋪了。”行者喝斥道:“彆胡說!治好國王的病,風光地辭彆朝廷就上路,開什麼藥鋪!”八戒說:“可這八百八味藥,每味三斤,加起來一共二千四百二十四斤,就治一個人,能用得了多少?不知道要多少年代才能吃完呢!”行者說:“哪裡用得了那麼多?太醫院那些官員都是些糊塗蛋,所以我要這麼多藥,讓他們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我用的是哪幾味,這樣他們就難以識破我神奇精妙的藥方了。”

正說著,隻見兩個館使來到麵前,跪下說道:“請神僧老爺進晚齋。”行者說:“早上對我那般態度,現在卻跪著來請我,這是為什麼?”館使叩頭說:“老爺剛來的時候,下官有眼無珠,沒認出您的尊貴身份。如今聽說老爺大展高超醫術,要治療我們一國之主,如果主上的病能治好,老爺您就有一半江山,我們都是您的臣子,理應下拜相請。”行者聽了,高興地登上大堂坐下。八戒、沙僧分坐在左右兩邊。齋飯擺上來後,沙僧問道:“師兄,師父在哪裡呢?”行者笑著說:“師父被國王留下當人質了。等把病治好了,才會酬謝我們,送我們上路。”沙僧又問:“師父在那裡有什麼待遇嗎?”行者說:“國王能虧待他嗎!我來的時候,已經有三個閣老在旁邊陪著,把師父請進文華殿了。”八戒說:“這麼說,還是師父厲害。他有閣老陪著,我們就隻有兩個館使伺候。——先不管這些,讓老豬我吃頓飽飯再說。”於是,兄弟們痛痛快快地享用了一番齋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色漸漸晚了,行者對館使說:“把餐具收了,多準備些油和蠟燭,等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才好製藥。”館使果然送來了不少油蠟,然後各自散去。到了半夜,街上寂靜無聲,萬物都沒有一點聲響。八戒說:“哥哥,製什麼藥啊?趕緊動手,我都瞌睡了。”行者說:“你去拿一兩大黃來,碾成細末。”沙僧說:“大黃味道苦,性寒,沒有毒性;它的特性是下沉而不上升,作用是走竄而不滯留;能消除各種鬱積,使氣機通暢,平定禍亂,帶來太平,所以被稱為將軍。這是一味瀉藥,隻是擔心國王久病身體虛弱,不能用這個藥。”行者笑著說:“賢弟你不懂,這藥能化痰順氣,清除肚中凝滯的寒熱。你彆管我。你再去拿一兩巴豆,去掉外殼和內膜,捶去油分,碾成細末拿來。”八戒說:“巴豆味道辛辣,性熱,有毒;能削除堅硬的積塊,蕩滌肺腑深處的寒邪;能打通閉塞,使水穀的排泄道路通暢;是能衝鋒陷陣的猛將,可不能輕易使用。”行者說:“賢弟,你也不懂。這藥能破除鬱結,通利腸道,能治療心腹脹滿、水濕腫脹。快製作好拿來。我還有輔助的藥味來搭配它。”八戒和沙僧立刻把這兩味藥碾細,問道:“師兄,還需要用那幾十味藥嗎?”行者說:“不用了。”八戒說:“八百八味藥,每味三斤,卻隻用這二兩,這也太出人意料了。”行者拿出一個花瓷盞子,說:“賢弟彆囉嗦。你拿這個盞子,去把鍋臍灰刮半盞過來。”八戒問:“要這個乾什麼?”行者說:“製藥要用。”沙僧說:“小弟從來沒聽說過藥裡要用鍋灰。”行者說:“鍋灰名叫‘百草霜’,能調和百病,你不知道。”呆子真的去刮了半盞鍋灰,又碾得細細的。行者又把盞子遞給他,說:“你再去接半盞我們馬的尿來。”八戒問:“要這個乾什麼?”行者說:“用來藥丸。”沙僧又笑著說:“哥哥,這可不是鬨著玩的。馬尿又腥又臊,怎麼能入藥呢?我隻見過用醋糊、陳米糊、煉蜜來藥丸,或者隻用清水來藥丸,從來沒見過用馬尿來藥丸的。那東西又腥又臊,脾胃虛弱的人,一聞就吐;再吃了巴豆、大黃,還不得上吐下瀉,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行者說:“你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我那匹馬可不是普通的馬,它本是西海的龍。如果能得到它的尿液,不管什麼病,吃了馬上就好。隻是很難讓它排尿罷了。”八戒聽了,真的跑到馬旁邊。那馬斜趴在地上睡覺呢,呆子一腳踢過去,把盞子襯在馬肚子下麵,等了半天,馬一點尿都沒撒。他跑回來,對行者說:“哥啊,先彆想著給皇帝治病了,趕緊去給馬治治吧。這馬便秘了,一滴尿都撒不出來!”行者笑著說:“我和你一起去。”沙僧說:“我也去看看。”

三個人都來到馬旁邊,那馬一下子跳起來,口吐人言,大聲叫道:“師兄,你難道不知道嗎?我本是西海的飛龍,因為犯了天條,觀音菩薩救了我,鋸掉了我的角,褪去了我的鱗,讓我變成馬,馱著師父去西天取經,將功贖罪。我要是在水裡撒尿,水中的遊魚吃了就能成龍;在山上撒尿,山中的草沾到味道就能變成靈芝,仙童采去吃了可以長壽。我怎麼能在這塵世中輕易撒尿呢?”行者說:“兄弟,彆亂說。這裡是西方的國王,不是普通的塵世,也不是隨便浪費。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是要給本國的國王治病。要是能治好,大家都有光彩,不然恐怕都沒法平安離開這裡。”那馬這才叫了一聲:“等著。”你看它,往前撲了一下,往後退了一下,牙齒咬得咯咯響,好不容易才擠出幾滴尿,然後站起身來。八戒說:“這匹馬,就算是金汁,再多撒點兒也好啊!”行者見有小半盞,說:“夠了!夠了!拿去吧。”沙僧這才高興起來。

三個人回到廳上,把之前準備好的藥餌攪拌在一起,搓成了三個大丸子。行者說:“兄弟,太大了。”八戒說:“才核桃那麼大。要是讓我吃,一口都不夠呢!”於是把藥丸收在一個小盒子裡。兄弟們和衣睡下,一夜無話。

很快天亮了。話說那國王因為生病,特意設朝,先請唐僧來見,然後立刻命令眾官員趕緊到會同館,參拜神僧孫長老,取藥回來。

眾多官員隨即來到會同館,對著行者拜倒在地,說:“我王特地命令我們來領取神藥。”行者讓八戒把盒子拿來,揭開蓋子,遞給眾官員。官員們問道:“這藥叫什麼名字?好回去向國王回話。”行者說:“這藥名叫‘烏金丹’。”八戒和沙僧在一旁偷偷笑著說:“用鍋灰拌的,可不就是烏金嘛!”官員們又問:“用什麼做藥引呢?”行者說:“藥引有兩種都可以。有一種容易找到的,用六種東西煎湯送服。”官員們問:“是哪六種東西?”行者說:

“半空中飛的老鴉屁,急流水中鯉魚的尿,王母娘娘搽臉的粉,老君爐裡煉丹的灰,玉皇大帝戴破的頭巾要三塊,還要五根龍須:用這六種東西煎湯送服這藥,國王的病馬上就能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官員們聽了,說:“這些東西世間根本沒有。請問另一種藥引是什麼?”行者說:“用無根水送服。”眾官員笑著說:“這個容易找。”行者問:“怎麼就容易找了?”官員們說:“我們這裡民間的說法是:要是用無根水,拿一個碗盞,到井邊或者河邊,舀了水,趕緊轉身走,腳不落地,也不回頭,到家就給病人吃藥,這就是無根水。”行者說:“井裡河裡的水,都是有根的。我所說的無根水,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天上落下來的雨水,不沾地就直接喝,才叫做無根水。”官員們又說:“這也容易。等天陰下雨的時候,再讓國王吃藥就行了。”於是拜謝了行者,拿著藥回去獻給國王。

國王十分高興,立即命令近侍接過藥來查看,問道:“這是什麼丸子?”眾多官員回答說:“神僧說這是‘烏金丹’,要用無根水送服。”國王便吩咐宮人去取無根水。眾大臣說:“神僧講了,無根水不是井裡或者河裡的水,而是天上落下,不沾地的才算是。”國王馬上叫來當駕官,傳下旨意,讓他去請法師求雨。眾官員遵照旨意,張貼出求雨的榜文,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行者在會同館的廳上,對豬八戒說道:“剛才答應了他們,必須得用天上落下的水才能用藥,可現在這麼著急,上哪兒馬上弄來雨水呢?我看這國王倒也是個大賢大德的君主,我和你幫他下點雨,用來送藥,怎麼樣?”八戒問道:“怎麼幫呢?”行者說:“你站在我的左邊,充當輔星。”又對沙僧說:“你站在我的右邊,充當弼宿。等老孫我來幫他弄些無根水。”好個大聖,邁出罡步,念起咒語,不一會兒,隻見正東方一朵烏雲漸漸靠近,飄到了頭頂上方,一個聲音傳來:“大聖,東海龍王敖廣前來拜見。”行者說道:“沒事不敢麻煩你,這次請你來,是要你幫忙弄些無根水,給國王送藥。”龍王說:“大聖呼喚我的時候,沒說要用水,小龍我隻孤身一人來了,沒帶降雨的器具,而且也沒有風雲雷電,怎麼降雨呢?”行者說:“現在用不著風雲雷電,也不需要太多雨,隻要有一點點能用來引藥的水就行。”龍王說:“既然這樣,那我打兩個噴嚏,吐些涎津,給他吃藥吧。”行者十分高興,說道:“太好了!太好了!彆再猶豫,趕緊行動。”

那老龍在半空中,慢慢壓低烏雲,一直來到皇宮上方,隱藏身形,噴出一口唾液,頓時化作甘霖。滿朝官員齊聲喝彩:“我王大喜啊!天公降下甘雨了!”國王立刻傳下旨意,說道:“拿器皿來接住雨水。不管是宮裡宮外,官員職位大小,都要等著接仙水,來救寡人的病。”你瞧,那文武百官,還有三宮六院的妃嬪以及三千彩女、八百宮女,一個個都舉著杯盞、托著碗盤,等著接甘雨。那老龍在半空中,不停地運化唾液,始終在王宮前後。大約過了一個時辰,龍王向大聖告辭,回到了海裡。眾大臣把杯盂碗盞收起來,有的人等著了一點兩點雨水,有的人等著了三點五點,還有的人一點都沒等著,把這些雨水彙聚到一起,大約有三盞之多,全部呈到了禦案上。一時間,金鑾殿裡異香撲鼻,天子的宮廷中彌漫著美妙的味道!

國王告彆了法師,拿著烏金丹和甘雨來到宮中,先吞下一顆藥丸,喝了一盞甘雨;接著又吞了一顆,再飲了一盞甘雨;第三次,把三顆藥丸都吞了下去,三盞甘雨也都送服下肚。沒過多久,國王的肚子裡開始發出聲響,就像轆轤轉動的聲音一樣連綿不絕。他馬上讓人取來淨桶,接連上了五六次廁所,之後又喝了些米湯,便斜靠在龍床之上。有兩個妃子把淨桶拿過來查看,隻見裡麵全是穢汙痰涎,其中還有一團糯米飯塊。妃子來到龍床前稟報:“病根都排泄出來了!”國王聽了這話,十分歡喜,又吃了一些米飯。過了一會兒,他漸漸感覺心胸舒暢,氣血調和,頓時精神抖擻,腳力也強健起來。國王下了龍床,穿上朝服,立刻登上寶殿,見到唐僧後,馬上倒身下拜。長老連忙回禮。國王拜完後,用禦手攙扶著唐僧,對閣下說道:“趕緊準備簡帖,帖上寫上朕‘再拜頓首’的字樣,派官員去恭敬地邀請法師的三位高徒。同時,馬上大開東閣,讓光祿寺準備宴席,酬謝他們。”眾官員領了旨意,有的去準備簡帖,有的去安排宴席。這國家果然有強大的辦事能力,轉眼間一切都準備妥當。

再說八戒看到官員送來簡帖,高興得不得了,說道:“哥啊,這藥真是太靈了!現在國王來酬謝,這都是兄長你的功勞。”沙僧說:“二哥,你這說的什麼話!俗話說:‘一人有福,能帶動一屋子人。’我們一起在這裡製藥,都是有功之人。隻管去享受,彆再多說了。”你看他們兄弟幾個,歡歡喜喜地徑直入朝。

眾官員引領著他們,來到東閣,隻見唐僧、國王和閣老都已經在那裡安排宴席了。行者和八戒、沙僧向師父行了個禮,隨後眾官員也都到齊了。隻見上麵擺放著四張素桌麵,桌上的筵席都是極為豐盛的,吃一份能看到十份的菜品;前麵還有一張葷桌麵,同樣是珍饈滿桌,吃一份能看到十份的佳肴。左右兩邊擺放著四五百張單桌麵,整個場麵布置得十分整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古人說:“珍饈百味,美酒千鐘。瓊漿玉液,肥美的肉品。寶器裝飾,花朵豔麗,水果香氣濃鬱。鬥糖做成的龍纏,旁邊擺放著獅子仙造型的點心,餅錠拖爐裡烤出的點心,像鳳凰伴侶一樣排列。葷菜有豬、羊、雞、鵝、魚、鴨等各種肉類,素菜有蔬菜、筍芽、木耳和蘑菇。有各種香湯餅,還有幾次端上來的透糖酥。黃粱飯軟滑可口,菇米糊清新宜人。各種粉湯又香又辣,每樣添換的食物都美味又香甜。君臣舉起酒杯,正要入席,按照名分品級,慢慢傳遞酒壺。

國王親自端起酒杯,先請唐僧就座。三藏說:“貧僧不會飲酒。”國王說:“這是素酒。法師喝上一杯,怎麼樣?”三藏說:“酒是僧家的第一戒。”國王覺得很過意不去,問道:“法師戒酒,那用什麼來表達敬意呢?”三藏說:“就讓我的三個徒弟代我飲酒吧。”國王這才高興起來,把金杯遞給行者。行者接過酒,向眾人行禮後,一飲而儘。國王見他喝得如此爽快,又敬了一杯。行者沒有推辭,又喝了下去。國王笑著說:“再喝個三寶鐘吧。”行者還是沒有推辭,又喝了。國王又叫人斟酒,說道:“再喝個四季杯。”

八戒在一旁,看著酒沒輪到自己,饞得直咽口水;又看到國王苦苦勸行者喝酒,他忍不住叫嚷起來:“陛下,吃藥這事兒也有我的功勞,那藥裡有馬——”行者聽到這話,擔心呆子說漏了嘴,趕緊把手中的酒遞給八戒。八戒接過酒就喝,不再說話。國王問道:“神僧說藥裡有馬,是什麼馬?”行者接過話頭說:“我這兄弟,就是嘴巴不嚴。但凡有個有效的好藥方,他就想告訴彆人。陛下早上吃的藥裡,有馬兜鈴。”國王問眾官員:“馬兜鈴是什麼藥材?能治什麼病?”這時,太醫院的官員在旁邊說道:“主公:

兜鈴味道苦,性寒,沒有毒性,在定喘消痰方麵功效顯著。

通氣效果極佳,能消除血蠱,補虛、止咳,還能寬中理氣。”

國王笑著說:“用得恰當!用得恰當!豬長老再喝一杯。”呆子也不說話,又喝了個三寶鐘。國王又給沙僧遞酒,沙僧也喝了三杯,然後大家都依次就座。

眾人飲酒宴飲了許久,國王又舉起大酒杯,敬給行者。行者說:“陛下請坐。老孫我按順序暢快地喝,絕對不會推辭。”國王說:“神僧對我的恩情重如泰山,寡人感激不儘。無論如何請喝了這一大杯,朕有話要說。”行者說:“有什麼話,陛下儘管說,老孫我再喝酒。”國王說:“寡人患了多年的憂疑之病,被神僧一劑靈丹妙藥給治好了。”行者笑著說:“昨天老孫看了陛下的症狀,就知道是憂疑之疾,但不知道陛下是因為什麼事情憂愁驚恐?”國王說:“古人說:‘家醜不可外揚。’但神僧是朕的恩人,隻要神僧不笑話,朕就告訴你。”行者說:“怎麼敢笑話陛下,請儘管說,沒關係的。”國王說:“神僧從東邊來,不知道經過了幾個國家?”行者說:“經過了五六個國家。”國王又問:“其他國家的王後,不知道是怎麼稱呼的?”行者說:“國王的王後,一般都稱為正宮、東宮、西宮。”國王說:“寡人這裡不是這樣稱呼,把正宮稱為金聖宮,東宮稱為玉聖宮,西宮稱為銀聖宮。現在隻有銀、玉二位王後在宮中。”行者問:“金聖宮為什麼不在宮中呢?”國王流下淚來,說道:“已經有三年不在了。”行者問:“去了哪裡?”國王說:“三年前,正值端午節,朕和嬪後們都在禦花園的海榴亭下解粽子、插艾草,喝菖蒲雄黃酒,觀看賽龍舟。突然一陣風刮來,半空中出現一個妖精,自稱賽太歲,說他住在麒麟山獬豸洞,洞裡缺個夫人,打聽到我金聖宮生得美貌嬌柔,要娶她做夫人,讓朕趕緊送出去。還說如果三聲之內不獻出來,就要先吃掉寡人,再吃掉眾臣,把滿城的百姓都吃光。當時,朕憂國憂民,實在無奈,隻好把金聖宮推到海榴亭外,被那妖怪一聲怪叫,就給攝走了。寡人因此受到驚嚇,把吃的粽子都凝滯在體內,再加上日夜憂愁思念,所以得了這痛苦的疾病,已經三年了。如今吃了神僧的靈丹,排泄了好幾次,都是那三年前積滯在體內的東西,所以現在身體輕快,精神也恢複如前。今日朕能恢複健康,全是神僧的恩賜,這恩情豈止像泰山一樣重啊!”

行者聽了國王這番話,心裡彆提多高興了,端起那大酒杯,兩口就把裡麵的酒喝了個精光,然後笑著問國王:“陛下原來是因為這種事擔驚受怕啊!如今遇到老孫我,您的病可算好了。不過,您想不想讓金聖宮娘娘回到您身邊呢?”國王一聽,眼淚又流了下來,說道:“朕日日夜夜思念,一刻都沒停過,隻是一直找不到能降伏妖精的人。怎麼會不想讓她回來呢!”行者說:“我老孫去幫您降伏那妖邪,您覺得怎麼樣?”國王一聽,立刻跪下說:“要是能救回我的王後,朕願意帶著三宮九嬪,出城去做老百姓,把這一國的江山都交給神僧您,讓您來當皇帝。”八戒在一旁,見國王說出這樣的話,還行了這樣的大禮,忍不住嗬嗬大笑起來,說道:“這皇帝太失體統了!怎麼能為了老婆就不要江山,還給和尚下跪呢?”行者趕忙上前,把國王攙扶起來,問道:“陛下,那妖精自從抓走金聖宮娘娘之後,這段時間還再來過嗎?”國王說:“他前年五月端午節抓走了金聖宮,到了十月,就來要兩個宮女,說是伺候娘娘用,朕馬上就獻出去兩個。去年三月,他又來要兩個宮女;七月的時候,又要走了兩個。今年二月,又要走兩個。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還會再來。”行者問:“像他這樣頻繁地來,你們怕他嗎?”國王說:“寡人見他來了這麼多次,一方麵害怕,另一方麵又擔心他會傷害宮裡的人,所以去年四月,朕下令工匠建了一座避妖樓。隻要一聽到風聲,知道他來了,朕就和兩位王後、九位嬪妃趕緊進樓裡躲避。”行者說:“陛下要是不嫌棄,能不能帶老孫去看看那避妖樓,怎麼樣?”國王馬上用左手拉著行者,起身離開宴席,眾官員也都跟著站了起來。豬八戒說:“哥哥,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這麼好的禦酒不喝,非得折騰著去看什麼東西?”國王聽了,知道八戒是饞酒,馬上命令當駕官抬兩張素桌麵的酒菜,在避妖樓外等著。呆子這才不嚷嚷了,跟師父、沙僧笑著說:“這是要換地方喝酒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行文武官員在前引導,國王和行者互相攙扶著,穿過皇宮,來到禦花園後麵,卻看不到任何樓台殿閣。行者問:“避妖樓在哪裡呢?”話還沒說完,隻見兩個太監拿著兩根紅漆杠子,在那空地上撬起一塊四方石板。國王說:“這裡就是了。這下麵挖了三丈多深,建成了九間朝殿。裡麵有四個大缸,缸裡裝滿了清油,點著燈火,日夜都不熄滅。寡人一聽到風聲,就躲到裡麵去,外麵讓人把石板蓋上。”行者笑著說:“那妖精還算沒要害您;要是真想害您,躲在這裡怎麼能行呢?”正說著,隻見正南方呼呼地刮起大風,塵土飛揚。嚇得眾官員紛紛抱怨道:“這和尚真是烏鴉嘴,剛說起妖精,妖精就來了!”國王嚇得趕緊放開行者,一頭鑽進地穴裡。唐僧也跟著鑽了進去。眾官員更是躲得一個都不剩。

八戒和沙僧也想躲,卻被行者用左右手分彆扯住,說道:“兄弟們,彆怕,等我和你們一起去看看,這到底是個什麼妖精。”八戒說:“你這不是瞎鬨嘛!看它乾什麼?眾官員躲了,師父藏了,國王也避起來了,我們也彆管了,還逞什麼能啊!”呆子左掙右掙,怎麼也掙不脫行者的手。過了一會兒,隻見半空中出現一個妖精。你瞧它那模樣:

身高九尺,模樣凶惡猙獰,一雙環眼像金燈一樣閃閃發光。

兩隻耳朵像撐開的扇子,四顆鋼牙就像釘在嘴裡的釘子。

鬢角環繞著紅毛,眉毛像燃燒的火焰,鼻子又大又紅,鼻孔張開。

幾縷胡須像紅色的絲線,顴骨高高凸起,滿臉都是青色。

兩條手臂上青筋暴露,雙手像染了藍靛一樣,十條尖尖的爪子握著長槍。

腰間係著豹皮裙子,光著腳,頭發蓬亂,就像個惡鬼。

行者看了,問沙僧:“沙僧,你認得它嗎?”沙僧說:“我又沒和它見過麵,怎麼認得!”行者又問:“八戒,你認得它嗎?”八戒說:“我又沒和它一起喝過茶、喝過酒,又不是朋友鄰裡,我怎麼會認得它!”行者說:“它長得像東嶽天齊手下把門的那個醮麵金睛鬼。”八戒說:“不是!不是!”行者問:“你怎麼知道不是?”八戒說:“我怎麼會不知道?鬼是陰靈,每天到了晚上,交申酉戌亥時才會出來。現在才巳時,哪有鬼敢出來?就算是鬼,也不會駕雲。就算會弄風,也隻是一陣旋風罷了,哪有這麼大的狂風?說不定它就是賽太歲。”行者笑著說:“好呆子!倒還說得有點道理!既然這樣,你們兩個在這兒護著,等老孫我去問問它的名號,好幫國王把金聖宮娘娘救回來。”八戒說:“你去就去,可千萬彆把我們供出去。”行者昂首挺胸,沒有回答,立刻駕起祥光,跳到空中。嘿!正是:要安定國家,先治好君王的病;要堅守正道,必須去除貪戀之心。不知道這一去,在空中會是怎樣的勝負,行者又要怎麼擒住妖怪,救回金聖宮娘娘,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