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殷郊自己心想,料想今日難以逃脫此劫,便說:“也罷!將軍既然奉了君命,不敢違抗。我還有一言,希望將軍能行此大德,保全我一脈生命。”黃飛虎說:“殿下有何事?但說無妨!”殷郊說:“將軍可將我殷郊的首級,帶回都城複命。可憐我年幼的弟弟殷洪,放他逃往彆國,倘若他日他長大成人,或許能借兵報仇,洗雪我母親的沉冤。我殷郊即便死了,也如同活著一樣,希望將軍可憐我們。”
殷洪上前急忙阻止說:“黃將軍,此事萬萬不可!皇兄是東宮太子,我不過是個庶子,況且我年紀又小,沒有什麼大的作為。黃將軍可將我殷洪的首級帶回去複命,皇兄可以往東魯,或者去西岐,借一支軍隊,或許能報母親和弟弟的仇,我又怎會吝惜這條性命?”
殷郊上前一把抱住兄弟殷洪,放聲大哭:“我怎麼忍心讓年幼的弟弟遭受如此慘刑?”二人痛哭流涕,彼此都不忍心,你推我讓,誰也不肯舍棄對方。方弼、方相看到如此悲痛的情景,二人喊道:“真是苦死人了!”淚如雨下。
黃飛虎見方弼如此忠心,心中實在不忍,感到十分淒涼。於是含淚喊道:“方弼,不必啼哭,二位殿下也不必傷心。此事隻有我們五人知曉,如有泄露,我舉族都難以保全。方弼過來,你保護殿下往東魯去見薑桓楚,方相你去見南伯侯鄂崇禹,就說:‘我在中途,放殿下往東魯。’告訴他們:‘讓他們兩路調兵,清除奸佞,洗刷冤屈。’我黃飛虎到時候自有辦法應對。”
方弼說:“我弟兄二人今日早朝時,不知會發生這樣的異事,當時隻顧臨朝保駕,沒帶路費。如今要分頭前往東南二路,這可怎麼辦?”飛虎說:“這事你我都沒料到。”飛虎沉思了半晌,說:“可把我家內懸掛的寶物拿去,到前麵路上賣掉,權當路費。這寶物上有金鑲,價值百金。二位殿下,前途保重!方弼、方相,你們兄弟可要用心,這功勞可不小,臣回宮複命了。”
飛虎騎上神牛,返回朝歌進城時,天色已晚,百官還在午門。黃飛虎下了坐騎,比乾問:“黃將軍,事情怎麼樣了?”黃飛虎說:“沒追上,隻能回來複旨。”百官聽了,都十分高興。
且說妲己見沒能抓住殷郊,又進言說:“陛下今日讓殷郊逃脫了,倘若他投奔薑桓楚,隻怕不久後大軍就會殺來,那災禍可不小。況且聞太師正在遠征,不在都城。陛下不如趕快命令殷破敗、雷開,立刻點三千飛騎,星夜前去捉拿,斬草除根,以免後患。”紂王聽了,說:“夫人此言,正合朕意。”急忙傳下手詔:“命令殷破敗、雷開,點三千飛騎,速速捉拿殿下,不得延誤,否則治罪。”
殷、雷二將領了詔書,便前往黃飛虎府內來領取兵符,調選兵馬。黃飛虎坐在後廳,心裡想著:“朝廷如此不正,將來必定民怨沸騰,百姓惶惶不安,四海分崩離析,八方戰亂紛起,百姓生靈塗炭,永無寧日,這可如何是好?”正想著,軍政司來稟報:“老爺,殷、雷二將前來聽令!”飛虎說:“讓他們進來。”
二將進入後廳,行禮完畢。飛虎問:“剛剛散朝,又有什麼事?”二將啟奏說:“天子手詔,命令末將領三千飛騎,星夜追趕殿下,捉拿方弼等人,以正國法,特來請老爺發放兵符。”
飛虎暗想:“這二將前去追趕,必定會壞事。我之前的一番好意,恐怕要付諸東流。”於是吩咐殷破敗、雷開說:“今日天色已晚,人馬還沒集齊,明日五更,再來領取兵符,速速出發。”殷、雷二將不敢違抗命令,隻得退下。
要知道,黃飛虎是元戎,殷、雷二將是他的下屬,哪敢強行爭辯,隻得回去,暫且不表。且說黃飛虎對周紀說:“殷破敗來領取兵符,要調三千飛騎追趕殿下。你明日五更,把左哨那些年老體弱、疾病纏身、不堪作戰的士兵,點三千給他。”周紀領命。
第二天五更,殷、雷二將前來領取兵符,周紀來到教場,命令左哨點出三千飛騎,交給殷、雷二將領走。二將一看,都是些老弱病殘的士兵,又不敢違抗命令,隻得帶領這些人馬出了南門。一聲炮響,催動三軍前進,可這些老弱疾病的士兵,怎麼能走得快?急得二將毫無辦法,隻能隨軍勉強前行。有詩為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千飛騎出朝歌,呐喊搖旗擂鼓鑼;隊伍不齊叫難支,行人拍手笑嗬嗬。”
暫且不說殷破敗、雷開追趕二位殿下的事。且說方弼、方相保護著二位殿下走了一兩天,方弼對弟弟方相說:“咱們保護二位殿下反出朝歌,可如今口袋空空,一點路費都沒有,這可如何是好?雖說黃老爺賜了玉佩,但咱們哪能隨便用呢?要是有人盤查起來,反倒麻煩。咱們現在身處東南兩條路的岔口,你正好可以給二位殿下指引前往的方向,我兄弟倆再另尋去處,這樣才能兩全其美。”方相說:“兄長這話極是。”
方弼於是向二位殿下說道:“臣有一句話,要啟稟二位千歲。臣等不過是一介勇夫,心思愚笨。昨天看到殿下背負如此冤屈痛苦,一時衝動,就反出了朝歌,卻沒想到路途遙遠,又沒有盤纏。如今要是把黃將軍留下的玉佩變賣使用,又怕被盤查出來,反而不利。況且咱們是逃災避禍,得低調隱藏些才好。剛才臣想到一個辦法,咱們得分頭行動,各自潛藏,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還望二位千歲仔細考慮,並非臣不能善始善終。”
殷郊說:“將軍所言甚是。可我兄弟倆年紀尚小,又不知道該走哪條路,這可怎麼辦?”方弼說:“這一條路是往東魯,那一條路是往南都,都是大路,沿途人煙密集,可以放心前行。”殷郊問:“既然如此,二位將軍打算前往何方,咱們何時才能再次相聚呢?”方相說:“臣此去,不管在哪個鎮諸侯處,暫且安身。等殿下借兵攻打朝歌的時候,臣自會前來投奔殿下麾下,做先鋒打頭陣。”
四人各自揮淚,就此分彆。這裡先不說方弼、方相告彆殿下後,從小路離開了。且說殷郊對弟弟殷洪說:“兄弟,你打算往哪一方去?”殷洪說:“全憑哥哥做主。”殷郊說:“我往東魯,你往南都。我去向外公哭訴這場冤苦,舅爺必定會調兵。我會派官員通知你,你也可以借幾萬軍隊,咱們一起討伐朝歌,捉拿妲己,為母親報仇。這件事千萬不能忘記!”殷洪流著淚點頭:“哥哥,從此一彆,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兄弟二人放聲大哭,手牽著手,難舍難分。有詩為證:
“旅雁分飛最可傷,弟兄南北苦參商;思親痛有千行淚,失路愁添萬結腸。橫笛幾聲催暮靄,孤雲一片逐滄浪;誰知國破人離散,方信傾城在女郎。”
話說殷洪踏上路程,淚水止不住地流,心中滿是淒慘,憂愁萬千。況且殿下年紀幼小,一直在深宮裡養尊處優,哪裡懂得長途跋涉的艱辛?他走走停停,一會兒擔心這,一會兒憂慮那,肚子也餓了起來。你想啊,殿下在宮中時,想要衣服就是綾羅綢緞,想要食物就是山珍海味,哪裡會向彆人乞討呢?
他看到有一處村莊,人們都在家裡吃飯。殷洪走到跟前,說道:“給孤家一些飯吃。”眾人見殿下身著紅衣,相貌不凡,趕忙起身說:“請坐,請坐,有飯。”急忙把飯端到桌上。殷洪吃了飯,起身道謝:“承蒙賜飯,打擾了,不知何時才能報答你們?”鄉人問:“小公子這是要去哪裡?貴姓啊?”殷洪說:“我不是彆人,正是紂王的兒子殷洪。如今要前往南都去見鄂崇禹。”那些人一聽是殿下,趕忙跪地叩頭,口稱:“千歲!小民有眼不識泰山,沒能迎接,還望恕罪!”殿下問:“這裡是前往南都的路嗎?”鄉民回答:“這就是大路。”
殿下離開村莊,繼續向前趕路,一天走不到二三十裡。畢竟殿下在深宮裡嬌生慣養,哪裡會走路呢?此時,他走到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無處歇腳,心裡十分著急。又走了兩三裡,隻見鬆樹林茂密,道路清晰,前方有一座古廟。殿下大喜,徑直朝廟前奔去。隻見廟門上有一塊匾額,上麵寫著“軒轅廟”。
殿下走進廟中,拜倒在地,說道:“軒轅聖王,您製定衣裳、禮樂、冠冕製度,還開創了日中為市的交易方式,是上古的聖明君主。殷洪是成湯三十一代孫,紂王之子。如今父王無道,殺子誅妻,殷洪逃難至此,想借聖帝的廟宇借宿一晚,明日一早便啟程,希望聖帝保佑。若能有一方安身之所,殷洪定會重修殿宇,重塑金身。”此時殿下一路奔波,身體十分困倦,便在聖座下和衣而睡,暫且不表。
且說殷郊朝著東魯的大道前行,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他隻走了四五十裡,便看到一座府邸,上麵寫著“太師府”。殷郊心想:“這裡是官宦人家,可以借宿一晚,明日一早再走。”殿下問道:“裡麵有人嗎?”問了一聲,見裡麵沒人回應。殿下隻好又走進一層門,隻聽到裡麵有人長歎一聲,吟道:
“幾年待罪掌絲綸,一片丹心豈白湮?輔弼有心知為國,堅持無地向私人。孰知妖孽生宮室,致使黎民化鬼;可歎野臣心魏闕,乞靈無計叩楓宸。”
話說殿下聽完裡麵的人作詩,又問道:“裡麵有人嗎?”裡麵傳來人聲,問道:“是誰?”天色已晚,在黑影中看不太清楚。殷郊說:“我是過路投親的,天色晚了,想借府上一宿,明日一早便走。”裡麵的老者問:“聽你聲音,像是朝歌人?”殷郊回答:“正是。”老者又問:“你是在鄉下還是在城裡?”殿下說:“在城裡。”老者說:“請進來,我問你一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殿下向前一看,驚訝道:“呀!原來是老丞相。”商容見是殷郊,連忙下拜:“殿下!您怎麼會來到這裡?老臣有失遠迎,還望恕罪!”商容又說:“殿下是國家的儲君,怎麼會獨自一人來到這裡?想必國家發生了不祥之事,請殿下坐下,細細說與老臣聽。”殷郊流著淚,把紂王殺子誅妻的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
商容跺著腳,大聲叫道:“沒想到昏君如此橫暴,滅絕人倫,三綱儘失。我雖隱居山林,卻心係朝廷。怎知平地起風波,發生如此變故。娘娘竟慘遭酷刑,二位殿下流離失所,百官為何都閉口不言,不犯顏直諫,致使朝政顛倒。殿下放心,待老臣與您一同進朝歌,直言勸諫天子,讓他改弦更張,挽救禍亂。”隨即喚來左右,吩咐準備酒席,款待殿下,等明日再寫奏本。這裡暫且不說殷郊在商容府內的情況。
且說殷破敗、雷二將領兵追趕二位殿下,雖然有三千人馬,但都是些老弱不堪的士兵,一天隻能走三十裡,走不了多遠。走了三天,才走了一百來裡路。一天,他們來到一個三岔路口。雷開說:“兄長,咱們先把人馬安置在這裡。你帶領五十名精壯士卒,我帶領五十名精壯士卒,分頭去追趕。你往東魯方向,我往南都方向。”殷破敗說:“這個主意不錯。不然,帶著這些老弱士兵一起走,一天走不了二三十裡,怎麼能追得上,最終肯定誤事。”雷開說:“要是兄長先追上了,就在這裡等我。要是我先追上了,也在這裡等兄長。”殷破敗說:“有理。”
二人把那些老弱軍卒屯紮在此處,各自帶領五十名年輕力壯的士卒,分頭追趕。不知道二位殿下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