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禦官讀完詔書,百官們無可奈何,紛紛議論,卻始終沒有結果,也不敢散去,卻不知道行刑的旨意已經傳出午門了。這暫且不表。
單說上天垂象,早就定下了興衰之數。二位殿下乃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自然不該絕命。當時,太華山雲霄洞的赤精子、九仙山桃源洞的廣成子,因為一千五百年神仙犯了殺戒,昆侖山玉虛宮掌教闡揚道法,元始天尊聖人閉目講經,不宣揚道德。二仙閒來無事,在三山五嶽遊玩,腳踏雲光,經過朝歌。忽然,被二位殿下頭頂上的兩道紅光擋住了腳下的雲光。二仙撥開雲頭一看,隻見午門殺氣騰騰,愁雲密布,二仙立刻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廣成子說:“道兄,成湯的王氣快要到頭了,西岐的聖主已經出現。你看那一群人中,被綁著的兩個人,紅氣衝霄,命不該絕。況且他們都是薑子牙帳下的名將,我們修道之人,無處不心懷慈悲,何不去救他們一救?你帶一個,我帶一個,回山去。日後他們可以幫助薑子牙成就大業,東進五關,這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赤精子說:“此言有理,不能再耽擱了。”
廣成子連忙召喚黃巾力士:“給我把那二位殿下抓回本山聽用。”黃巾力士領了法旨,駕起神風,隻見塵土飛揚,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一聲巨響,就像華嶽崩塌,泰山折斷一樣。嚇得圍宿的三軍、持刀的士卒們驚慌失措,監斬的殷破敗用衣服遮住臉,抱頭鼠竄。等風停了,沒有聲音了,二位殿下卻不知去向,蹤跡全無。殷破敗嚇得魂不附體,覺得這事情太怪異了。
午門外眾軍一陣呐喊,黃飛虎在大殿中聽讀詔書,正和百官們紛紛議論,忽然聽到喊聲。比乾正問:“什麼事在呐喊?”周紀來到大殿,向黃飛虎報告說:“剛才一陣大風,滿道都是異香,飛沙走石,對麵都看不見人。隻聽一聲響亮,二位殿下不知道被刮到什麼地方去了。這事情太怪異了,真是奇怪!”
百官們聽了,都喜出望外。感歎道:“上天不絕含冤之子,大地不滅成湯的血脈!”百官們都麵露喜色。隻見殷破敗慌忙進宮,向紂王啟奏。後人有詩歎曰:
“仙風一陣異香生,播土揚塵蔽日月;力士奉文施道術,將軍失守枉持兵。空勞鐵騎追風影,漫有讒言害;堪歎廢興皆定數,周家八百已生成。”
話說殷破敗走進壽仙宮,見到紂王,上奏道:“臣奉旨監斬二位殿下,正等候行刑旨意下達,突然一陣狂風刮來,把二位殿下給卷走了,如今蹤跡全無。這事實在怪異,特來請陛下定奪。”紂王聽了這話,沉默不語,心裡暗自琢磨:“這事兒真是離奇啊!”一時之間,猶豫不決。
且說商容丞相隨後也趕到了朝歌,剛到就聽聞朝歌的百姓都在傳,二位殿下被大風刮走了。商容十分驚訝,來到午門,隻見那裡人馬擁擠,士兵們來來往往。商容徑直走進午門,路過九龍橋時,比乾看到商容前來,百官們都紛紛上前迎接,口中稱“丞相”。
商容說道:“眾位老殿下、列位大夫,我商容有罪啊。我告老還鄉沒多久,沒想到天子卻失了為政之道,殺子誅妻,荒淫無道。可歎我堂堂宰相,位列三公,既然享受朝廷俸祿,就該為朝廷之事儘力。但為何沒有一人站出來勸諫天子,阻止這些亂象呢?這是為何呀?”
黃飛虎說:“丞相有所不知,天子深居內宮,不親臨大殿。所有旨意都是傳奉下來的,眾臣無法麵見君主,真正是君門遠隔萬裡。今日殷、雷二將抓獲殿下,回到都城複命,將殿下綁在午門,專門等候君王下達行刑旨意。幸好趙啟大夫扯碎了旨意,百官們鳴鐘擊鼓,懇請天子臨殿當麵勸諫。結果隻聽到內宮傳出旨意,說等斬了殿下,明日再看百官的奏章。這樣內外消息不通,君臣之間阻隔重重,無法當麵奏明情況,大家正無可奈何之時,沒想到天遂人願,一陣狂風把二位殿下給刮走了。殷破敗進宮回旨,到現在還沒出來。老丞相稍等一等,等他出來,就知道詳細情況了。”
正說著,隻見殷破敗從大殿裡走出來。他一看見商容,還沒來得及開口,商容就走上前說道:“殿下被風刮走了,恭喜你啊,功勞高、責任重,不久之後怕是要裂土封侯了!”殷破敗趕忙欠身行禮,說道:“丞相這是要折煞末將啊!這都是君命差遣,並非為了我個人私利,丞相可錯怪我了。”
商容對百官說:“老夫此次前來麵見君主,抱著必死的決心!今日我必定要犯顏直諫,舍身報國,這樣或許死後還有顏麵去見先王的在天之靈。”接著他喊道:“執殿官,鳴鐘擊鼓!”執殿官立刻敲響鐘鼓,奉禦官也開始奏樂,恭請聖駕。
紂王此時正在宮中,因為二位殿下被風刮走的事,心裡煩悶不樂。又聽到奏樂聲和鐘鼓聲響個不停,頓時大怒,但也隻得下令起駕登殿,坐上了寶座。百官們朝拜完畢,紂王問道:“你們有什麼奏章要呈上來?”
商容在丹墀下俯身伏地,沉默不語。紂王看到丹墀下趴著一個人,身穿白色喪服,又不像是大臣。紂王問道:“俯身伏地的是什麼人?”商容上奏道:“我是已經辭官的首相商容,前來請罪朝見陛下。”紂王看到是商容,驚訝地問道:“你既然已經歸隱山林,又回到都城,不遵宣詔,還擅自闖進大殿。怎麼如此不懂進退呢?”
商容用肘和膝蓋前行,來到滴水簷前,流著淚上奏道:“臣從前位居相位,卻未能報答國恩。近來聽聞陛下沉迷酒色,毫無道德可言,聽信讒言,驅逐忠臣,擾亂綱紀,顛倒五常,汙蔑倫理,君道有虧,禍亂已然潛伏。臣不懼怕萬刃加身的誅殺,特地呈上這奏章,懇請陛下接納。希望陛下能撥雲見日,讓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永遠瞻仰陛下的聖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商容將奏章獻上,比乾接過表章,展開放在龍案上。紂王看了起來:
“具疏臣商容奏為朝廷失政,三綱儘絕,倫理全無,社稷顛危,禍亂已生,隱憂百出事。臣聽聞:‘天子應以道治國,以德治民,勤奮努力,戒除懈怠,不敢荒廢政務。時刻保持恭敬,祭祀上帝。’所以宗廟社稷才能像磐石一樣安穩,如金湯一般堅固。昔日陛下剛繼承大位時,修行仁義,不敢貪圖安逸,不敢倦怠偷懶。對諸侯恭敬有禮,對大臣優厚體恤,憂慮百姓的勞苦,珍惜百姓的財物,用智慧使四方蠻夷歸服,威望施加到遠方。風調雨順,萬民安居樂業。那時陛下真可謂超越堯舜,堪稱聖明之君,無人能及。沒想到陛下近來信任奸邪之人,不修正治國之道,擾亂朝綱,肆意逞凶頑。親近奸佞,疏遠賢能,沉迷酒色,每日沉迷於歌舞之中。聽信讒臣的計謀,陷害正宮皇後,致使人間正道乖離。又聽信妲己的話,賜死太子,斷絕了先王的宗嗣。慈愛之心全然泯滅,忠臣遭受炮烙等慘刑,君臣關係已然破裂,大義不複存在。陛下破壞了三綱,違背了人道,罪行與夏桀無異,實在有愧於君王的名號。自古以來無道的君主,也沒有像陛下這樣過分的!臣不懼怕斧鉞加身的誅殺,獻上這逆耳忠言。希望陛下能立刻賜妲己在宮闈中自儘,為皇後和太子洗清冤屈;將讒臣斬首於街頭,慰藉那些因慘刑酷死的忠臣義士。如此,百姓將會敬仰歸服,文武百官也會歡心,朝綱得以整飭,宮內恢複肅靜。陛下便可坐享太平,安康萬載。臣即便死去,也如同活著一樣,臣在啟奏時,不勝惶恐,等待陛下的命令。謹以此疏上奏。”
紂王看完奏章,勃然大怒,將奏章扯得粉碎,傳旨給當駕官:“把這個老匹夫拉到午門,用金瓜砸死!”兩邊的當駕官正要上前,商容站在簷前,大聲呼喊:“誰敢來抓我!我可是曆經三代的肱股之臣,先王托孤的大臣。”
商容用手指著紂王,大罵道:“昏君!你沉迷酒色,擾亂國政。難道就不想想先王克勤克儉,修養德行,才承受了上天的明命。如今你這昏君不敬重上天,拋棄先王的宗廟社稷,認為惡行不足以重視,恭敬之事不值得去做。日後必將身死國亡,有辱先王的名聲。況且皇後是元配,是天下的國母,從未聽聞她有失德之處。你卻寵溺妲己,用慘刑將皇後毒死,夫綱已然喪失。殿下無辜,你卻聽信讒言將其殺戮。如今殿下被風刮得無影無蹤,你阻塞忠言,殺害諫臣,用炮烙之刑殘害良臣,君道完全缺失。眼見禍亂即將興起,災異頻繁出現,不久之後宗廟將化為廢墟,社稷也將易主。可惜先王曆經艱辛,為子孫奠定了萬世基業,那如金湯般堅固、錦繡般美好的天下,就要被你這昏君斷送得乾乾淨淨。你死後到了九泉之下,有什麼顏麵去見你的先王?”
紂王拍案大罵:“快把這老匹夫抓起來砸死!”商容大聲喝退左右:“我不怕死!我是帝乙先王的老臣,今日有負社稷,沒能匡正救助君主,實在愧對先王啊!你這昏君,天下在數年之內,必將落入他人之手。”
商容往後一閃,一頭撞在龍盤石柱上。可憐這位七十五歲的老臣,今日儘忠而死,腦漿迸出,血染衣襟。他一世為忠臣,半生儘孝道,今日之死,或許是前生注定的。後人有詩悼念他:
“走馬朝歌見紂王,九間殿上儘忠良;罵君不怕身軀碎,叱主何愁劍下亡?炮烙豈辭心似鐵,忠言直諫意如鋼;今朝撞死金階上,留得聲名萬古香。”
話說眾臣看到商容撞死在階下,都麵麵相覷。紂王仍然怒氣未消,吩咐奉禦官:“把這個老匹夫的屍骸扔到都城外,不許掩埋。”左右的人便將屍骸扔到了城外,暫且不表。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