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1 / 1)

燕山此時瑞煙籠罩,東南方雷聲陣陣,仿佛在助力清晨的微風。霹靂聲響,驚破了蝴蝶般的美夢,電光影裡,塵世也變得迷蒙。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岐山基業由此開啟,眾多賢才名將嶄露頭角,應和著未來的興盛。這是前世便注定的,那些如龍虎般的將領,將在興周滅紂的大業中建立奇功。

話說眾官員見商容撞死,紂王又大發雷霆,大家都嚇得不敢言語。這時,大夫趙啟見商容這位白發蒼蒼的老臣竟死於非命,死後還被下令拋屍荒野,心中實在憤慨難平。他不禁瞪大雙眼,揚起眉毛,再也忍耐不住,走出班列,大聲喊道:“臣趙啟不敢辜負先王的囑托,今日在殿前以死報國,能與商丞相同遊地下,也心滿意足了!”他指著紂王的禦駕說道:“無道昏君!你逼死首相,斥退忠良,讓諸侯們大失所望;寵溺妲己,聽信讒佞,致使社稷搖搖欲墜。我現在就來一一數落你這昏君積累的惡行。皇後被冤枉,慘遭酷刑而死,你卻自立妲己為正宮。你還追殺太子,讓他不知所蹤,使得國家沒了根基,不久之後必將淪為廢墟。昏君啊昏君!你不講道義,誅殺妻子;沒有慈愛,殺害兒子;不行正道,治理國家;不講仁德,殺害大臣;不辨是非,親近奸佞;行為不正,貪戀酒色;沒有智慧,破壞三綱;不知廉恥,敗壞五常。昏君!這人倫道德,你是一樣都沒有。你枉為人君,白白坐在這帝位上,有辱成湯的名聲,就算死了也死有餘辜!”

紂王聽了,勃然大怒,咬牙切齒,拍案大罵:“你這匹夫!竟敢侮辱君主!”隨即傳旨:“把這個逆賊速速抓去施以炮烙之刑!”趙啟說:“我死不足惜,隻是要把忠孝留在人間。哪像你這昏君,斷送江山,留下千古罵名!”紂王氣得火冒三丈,兩邊的人立刻把炮烙之刑的銅柱燒得通紅,剝去趙啟的冠冕,用鐵索把他綁在銅柱上。隻見趙啟被烙得筋骨折斷,皮膚燒焦,骨頭化為灰燼,一股濃煙在九間殿彌漫開來,臭氣熏天,眾官員都嚇得緊閉嘴巴,心中悲痛萬分。紂王看到如此慘刑,心裡的怒火才稍稍平息,傳旨起駕回宮。有詩為證:

“炮烙當廷設,人威乘勢熱;四肢未炮時,一炬先摧烈。須臾化骨筋,頃刻成膏血;要知紂山河,隨此煙燼滅。”

九間殿上又一次施行炮烙大臣的酷刑,百官們嚇得魂飛魄散,暫且不表。且說紂王回宮後,妲己前來迎接,紂王拉著妲己的手,兩人並排坐在龍墩之上。紂王說:“今日商容撞死,趙啟被炮烙,朕被這兩個匹夫罵得不堪入耳。用了這樣的慘刑,百官們竟然還不怕,看來還得再想辦法整治這些倔強之徒。”妲己回答說:“讓臣妾再想想辦法。”紂王說:“美人現在大位已定,朝內百官也不敢再諫阻。朕現在擔心的是東伯侯薑桓楚,他要是知道女兒慘死,必定會領兵反叛,帶領諸侯殺到朝歌來。聞仲此時還在北海征戰未回,這可如何是好?”妲己說:“臣妾隻是個女流之輩,見識有限,希望陛下趕緊召費仲來商議,他必定有奇謀,能安定天下。”紂王說:“愛妻所言極是。”隨即傳旨召費仲進宮。

不一會兒,費仲來到宮中拜見紂王。紂王說:“薑後已死,朕擔心薑桓楚得知後,會領兵造反,東方恐怕不得安寧。愛卿有什麼計策,可以平定天下?”費仲跪地奏道:“薑後已死,殿下也失蹤了,商容撞死,趙啟被炮烙,文武百官都有怨言。隻怕宮裡傳出消息,引發薑桓楚興兵,必然會生出禍亂。陛下不如暗中傳下四道旨意,把四鎮大諸侯騙進都城,將他們斬首示眾,斬草除根。那八百鎮諸侯得知這四位大臣已死,就如同蛟龍失去了龍頭,猛虎沒了牙齒,絕對不敢再猖獗,天下就能得以安寧。不知陛下意下如何?”紂王聽了,十分高興:“愛卿真是蓋世奇才!竟有如此安邦之策,不愧是蘇皇後推薦的人。”

費仲退出宮中,紂王便暗中發出四道詔旨,點了四員使命官,分彆前往四方。這詔旨是要召薑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暫且不表。且說其中一員使命官,徑直朝著西岐而來。一路上風塵仆仆,路邊芳草萋萋,他穿過州府,路過村莊,住過旅店。真可謂是清晨踏上繁華的道路,傍晚又奔波在紅塵之中。

沒過幾天,他過了西岐山,走了七十裡,進入了都城。使命官看著城內的景象,隻見百姓富足,物產豐富,市井之間一片安寧祥和。人們做買賣時,和顏悅色,來往的行人也都懂得謙讓,尊卑有序。使命官感歎道:“早就聽說姬伯仁德,如今看來,這裡果然風景和諧,真如同堯舜在世的時代啊。”

使命官來到金亭館驛,下馬休息。第二天,西伯侯姬昌設殿召集文武官員,一起探討治國安民的道理。端門官前來報告:“聖旨到。”姬伯帶領文武官員,迎接天子的旨意。使命官來到殿上,眾人跪地,聽他宣讀聖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詔曰:“北海地區賊寇猖獗,肆意逞凶頑,百姓生靈塗炭,文武官員都不知所措,朕十分憂心。朝廷內缺乏得力的輔弼之臣,對外又欠缺協調和睦,特此詔令你們四位大諸侯前往朝廷,共同協助處理國政,平定禍亂。詔書一到,西伯侯姬昌速速趕赴都城,以慰藉朕的深切關懷,不得拖延,以免朕翹首以盼。等大功告成之日,朕將進爵加封,分封土地,朕一定言而有信,你要謹遵朕的命令,不可懈怠。特下此詔。”

姬昌拜謝詔書完畢,設下筵席款待天使。第二天,他準備好金銀和表禮,送給使命官。姬昌說:“天使大人,我們在朝歌會合。”姬昌收拾妥當,準備啟程。使命官告辭離去,暫且不表。

且說姬昌坐在端明殿上,對上大夫散宜生說:“孤此次前去,國內的事務就托付給大夫你,外麵的事務托付給南宮適和辛甲。”隨即讓人宣伯邑考前來,吩咐道:“昨日天使宣讀詔書,我起了一卦,此次前去凶多吉少,即便不危及性命,也會有七年的磨難。你在西岐,一定要守法,不可隨意改變國政,一切都要遵循舊章。兄弟之間要和睦相處,君臣之間要相安無事。切不可任由個人的私心行事,隻圖自己的喜好。但凡有什麼作為,一定要和老成持重的人商量謀劃。西岐的百姓,沒有妻子的,給他們金銀讓他們娶妻;貧窮卻到了婚嫁年齡還未出嫁的女子,給她們金銀讓她們出嫁;孤苦無依的人,每月按時發放口糧,不要讓他們有所欠缺。等孤七年之後,災禍期滿,自然會榮耀歸來。你千萬不可派人來接我,這是我對你的囑托,一定要牢記,不可忘記!”

伯邑考聽了父親的話,跪地說道:“父王既然有七年的磨難,兒子應當代父前往,父王不可親自去。”姬昌說:“我兒,君子遇到困難,難道不知道回避嗎?但天數已定,絕不可逃脫,你這樣做隻是徒增事端。你們隻要專心遵守為父囑托的這些話,就是大孝,何必如此呢?”

姬昌退到後宮,來見母親太薑,行過禮後。太薑說:“我兒,為娘給你推演先天數,你有七年的災難。”姬昌跪下回答說:“今日天子詔書到來,孩兒也推演了先天數,其中顯示有不祥的七年罪過,不過不會喪命。國內國外的事務,我都托付給了文武官員。國政交給了伯邑考,孩兒特地進宮來辭彆母親,明日就要前往朝歌。”太薑說:“我兒此去,凡事都要斟酌,不可魯莽行事。”姬昌說:“孩兒謹遵母親教誨。”隨即走出內宮,和元配太姬作彆。

西伯侯有四位夫人,二十四個妃子,共生了九十九個兒子。長子叫伯邑考,次子就是姬發,也就是後來的武王天子。周有三位賢母,分彆是姬昌的母親太薑,姬昌的元配太姬,武王的元配太姒。所以說周有三位賢母,她們都是極為賢德的聖母。

姬昌第二天打點好行裝,準備前往朝歌,匆匆忙忙地踏上行程,帶領著五十名隨從。隻見滿朝文武官員,上大夫散宜生、大將軍南宮適、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畢公高、榮公、辛甲、辛免、太顛、閎夭等四賢八俊,還有世子伯邑考、姬發,率領著眾多軍民人等,來到十裡長亭為他餞行,擺下了九龍禦席。百官和世子紛紛向姬昌敬酒,姬昌說:“今日與諸位愛卿分彆,七年後,我們君臣定會再次相聚。”姬昌用手指著伯邑考說:“我兒,隻要你們兄弟和睦,孤也就沒有憂慮了。”

眾人喝了幾杯酒,姬昌上馬,父子、君臣灑淚而彆。西伯侯那一天上路,走了七十多裡,過了岐山,一路前行。他都是白天趕路,夜晚住宿,就這樣走了好多天。有一天,走到了燕山,姬昌在馬上對左右隨從說:“看看前麵有沒有村舍或者茂密的樹林,可以讓我們避雨。馬上就要下大雨了。”跟隨的人議論道:“青天朗朗,一絲雲彩都沒有,赤日當空,光芒四射,這雨從哪裡來呢?”

話還沒說完,隻見刹那間霧氣彌漫。姬昌大驚,喊道:“快到茂密的樹林裡避雨。”眾人剛走進樹林,就看到了一場好雨:

雲從東南方湧起,霧在西北方升騰。一時間,狂風帶著陣陣冷氣襲來,不一會兒,雨氣就撲麵而來。剛開始時,雨絲細細的,後來就變得密密麻麻。這雨滋潤著莊稼,花枝上像掛著晶瑩剔透的玉玲瓏;肥沃著土地,草梢尖上好似滴著珍珠串。這雨仿佛要推倒錦江,讓四海之花凋零,又像要扳倒天河,讓天河之水傾瀉而下。

話說文王前往茂密樹林避雨,剛一到,就見大雨如注,仿佛天河決堤,傾盆而下。這場雨持續了半個時辰,文王叮囑眾人:“小心些,雷就要來了!”隨從們紛紛回應:“老爺吩咐了,雷要來,大家小心!”話還沒說完,隻聽一聲巨響,霹靂交加,震動了山河天地,好似能崩倒華嶽高山一般。眾人嚇得驚慌失措,趕忙緊緊擠在一起。不一會兒,雲開雨停,陽光重新灑下,眾人這才走出樹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文王騎在馬上,渾身濕透,不禁感歎道:“雲過之處將星現,左右隨我去找尋將星!”眾人聽了,心裡暗笑,嘴上卻不敢違抗命令,隻能四下尋覓。正找著,忽然聽到古墓旁傳來小孩的哭泣聲。眾人上前一看,果真是個孩子。有人說:“這古墓怎麼會有孩子?定有古怪,說不定就是將星,把這孩子抱去獻給千歲,如何?”眾人便將孩子抱來交給文王。

文王見這孩子生得可愛,麵色如同桃花般粉嫩,眼睛明亮有神,心中十分歡喜。他心想:“我本應得百子,如今隻有九十九個,此時得此兒,正好湊成百子之數,真是美事一樁。”於是吩咐左右:“將這孩子送到前麵村子撫養,等我七年後回來,再帶回西岐。”這孩子日後福分可不淺。

文王繼續縱馬前行,翻山越嶺,穿過燕山。往日一天也就走上一二十裡,這天,隻見一位道人迎麵走來。這道人風姿清秀,相貌奇特,身著寬袍大袖,渾身透著道家的超凡脫俗之氣,仿佛能飄然而去。道人走到馬前,雙手合十行禮:“君侯,貧道有禮了。”

文王急忙下馬回禮,說道:“是我姬昌失禮了!請問道長為何到此?來自哪座名山?哪個洞府?今日見我,有何指教?願聞其詳。”道人回答:“貧道是終南山玉柱洞煉氣士雲中子。方才雷鳴,將星出現,貧道不辭千裡趕來尋訪將星。今日得見君侯,實乃貧道之幸。”

文王聽罷,讓左右將孩子抱給道人。道人接過孩子,說道:“將星,你終於出現了。”雲中子又對文王說:“賢侯,貧道想將此兒帶上終南山,收為徒弟,等賢侯歸來之日,再將他奉還,不知賢侯意下如何?”文王說:“帶去無妨,日後定會再相見,以何為憑證呢?”道人說:“閃電過後他現身,日後重逢就以雷震為名吧。”文王說:“領教了,道長請便。”雲中子抱著孩子,也就是日後的雷震子,回終南山去了。若要再相會,要等七年後西伯侯有難,雷震子下山之時,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文王一路無話,順利通過五關,經過澠池縣,渡過黃河,越過孟津,直奔朝歌,來到金亭館驛。此時,館驛裡已經到了三位諸侯,分彆是東伯侯薑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三位諸侯正在驛中飲酒,左右來報:“西伯侯到了。”三人趕忙出門迎接。薑桓楚問道:“姬賢伯,為何來遲?”文王說:“路途遙遠,所以來晚了,得罪了!”四人相互行禮後,又添了一桌酒席,一同暢飲。

酒過幾巡,文王問道:“三位賢侯,天子有何事如此緊急,召我們四人前來?我想都城內有武成王黃飛虎,他是天子的棟梁之才,治國有方;亞相比乾能調和各方,治理百姓也有良策,還有何事要宣詔我們呢?”

四人正喝得半醉,南伯侯鄂崇禹平日裡就知道崇侯虎善於鑽營,結交費仲、尤渾,蠱惑聖心,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從不為國家和百姓著想,隻知收受賄賂。此時他酒意上頭,想起這些事,便對薑桓楚和文王說:“薑賢伯、姬賢伯,我有一言,想對崇賢伯說。”崇侯虎笑著回應:“賢伯有何事指教?我定當聽從。”

鄂崇禹說:“天下諸侯以我們四人為首,聽聞崇賢伯你惡行眾多,全無大臣應有的體麵。你剝削百姓,中飽私囊,還專門與費仲、尤渾來往。負責督工建造摘星樓時,行事貪婪如狼,心腸凶狠似虎,朝歌城內軍民對您敢怒不敢言,千家怨恨,萬戶含冤。常言道‘三丁抽二’,有錢的花錢買閒在家,沒錢的卻要承受繁重勞役之苦。你收受私利,苦害萬民,還狐假虎威,擅自征伐。‘禍由惡作,福自德生’,你應該從此改過,切不可再這樣下去。”

這番話把崇侯虎說得怒目圓睜,火冒三丈,他大聲叫道:“鄂崇禹,你說話太狂妄了!我和你同為大臣,你為何在酒席上這般羞辱我?你有什麼能耐,敢當麵用不實之詞汙蔑我?”看官們,崇侯虎仗著費仲、尤渾在朝中為他撐腰,本想在酒席上與鄂崇禹爭吵起來。這時,文王指著崇侯虎說:“崇賢伯,鄂賢伯勸你都是良言,你為何如此蠻橫?難道我們都在這兒,你還敢毆打鄂賢伯不成?鄂賢伯這番話,也是出於公心,善意相勸。若真有這些事,你就該痛改前非;若沒有,也應更加自勉。如此,鄂伯之言,句句都是忠言,如同金石般珍貴。如今你不知自我反省,反倒責怪直言相諫之人,這可不合禮數。”

崇侯虎聽了文王的話,不敢動手。沒想到鄂崇禹突然抄起一個酒壺,朝著崇侯虎的臉砸了過去。崇侯虎趕忙探身去抓鄂崇禹,卻被薑桓楚一把架開。薑桓楚大聲喝道:“大臣之間動手,成何體統?崇賢伯,夜深了,你早些歇息吧。”崇侯虎隻得忍氣吞聲,回去睡覺了。有詩為證:

“館舍傳杯話短長,奸臣設計害忠良;刀兵自此紛紛起,播亂朝歌萬姓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且說三位諸侯許久未曾見麵,重新擺了一桌酒席,繼續暢飲。到了二更時分,驛館中有個驛卒,看到三位大臣飲酒,不禁搖頭歎氣:“千歲啊千歲,你們今夜在這裡舉杯歡慶,隻怕明日就要血濺刑場了!”夜深人靜,這話聽得十分清楚。文王聽得真切,便問:“是誰在說話?叫過來!”左右侍奉飲酒的人都在兩旁,隻好一起過來,齊齊跪地。

西伯侯問道:“方才是誰說‘今夜傳杯歡會飲,明日鮮紅染市曹’?”眾人回答:“我們沒說這話。”薑桓楚和鄂崇禹也表示沒聽到。西伯侯說:“我聽得句句分明,怎會沒說?叫家將進來,把說話的人拉出去斬了。”驛卒們一聽,誰也不願替死,隻好把說話的人指了出來,眾人齊聲說:“千歲爺,不關我們的事,是姚福親口說的。”

姬昌聽了,說:“且慢!”眾人起身退下。姬昌把姚福叫過來,問道:“你為何說出這樣的話?如實說來有賞,若有半句假話,定治你罪。”姚福說:“‘是非隻為多開口’,千歲爺在上,這是機密之事。我是使命官家的下人,因薑皇後冤死在西宮,二位殿下被大風刮走,天子聽信妲己娘娘的話,暗中傳下聖旨,宣四位大臣明日早朝,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斬首示眾。小人心有不忍,才不小心說出這話。”

薑桓楚聽了,急忙問道:“薑娘娘為何會冤死在西宮?”姚福話已出口,收不回來了,隻好一五一十地訴說:“紂王無道,殺子誅妻,自立妲己為正宮。”詳細地說了一遍。薑皇後是桓楚的女兒,聽到女兒慘死,他心如刀絞,仿佛油煎一般,大叫一聲,昏倒在地。文王讓人把他扶起,桓楚痛哭道:“我女兒被剜目,雙手遭受炮烙之刑,從古至今,哪有這樣的事?”

西伯侯勸道:“皇後受冤,殿下失蹤,人死不能複生。今夜我們各自寫好奏章,明日早朝麵見君主,犯顏直諫,定要分清是非黑白,匡正人倫。”桓楚哭著說:“薑門不幸,怎敢勞煩各位賢伯上書?我薑桓楚獨自麵君,辯明冤枉。”文王說:“賢伯另寫一本,我們三人也各寫奏章。”薑桓楚淚流滿麵,一夜都在寫奏章,暫且不表。

且說費仲得知四位大臣住在館驛,這奸臣便悄悄進入偏殿,對紂王說:“四路諸侯都到了。”紂王十分高興。他知道明日四位諸侯定會呈上奏章極力勸諫,便對紂王說:“陛下,明日隻要四位諸侯上奏章,陛下不必看,不分是非,直接傳旨將他們拉到午門斬首,這是上策。”紂王說:“愛卿所言極是。”費仲告辭紂王,回到家中。一夜過去。

第二天,早朝升殿,兩班文武大臣齊聚。午門官啟奏:“四鎮諸侯等候聖旨。”紂王說:“宣他們進來。”隻見四位諸侯接到詔令,立刻來到殿前。東伯侯薑桓楚等人高舉牙笏,行禮稱臣完畢,薑桓楚呈上本章,亞相比乾接過。

紂王問:“薑桓楚,你可知罪?”桓楚上奏道:“臣鎮守東魯,使邊境安寧,奉公守法,儘到了臣子的本分,有何罪可言?陛下聽信讒言,寵愛美色,不顧原配皇後,對其施以慘刑,還誅殺兒子,滅絕人倫,自絕宗嗣。又輕信妖妃的陰謀妒忌,聽從佞臣的話,用炮烙之刑殘害忠良。臣深受先王重恩,今日見到陛下,不避斧鉞之誅,直言上奏,實在是陛下有負於臣,臣對陛下並無虧欠。希望陛下憐憫,辨明冤枉,如此,生者幸甚,死者幸甚。”

紂王大怒,罵道:“老逆賊,指使女兒弑君,妄圖篡位,罪惡如山,如今還強詞奪理,企圖逃脫罪責。命武士將他拉到午門,碎屍萬段,以正國法。”金瓜武士上前,剝去薑桓楚的冠服,用繩索將他捆綁起來。薑桓楚罵不絕口,卻不由分說,被推出了午門。

這時,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出班啟奏:“陛下,臣等都有奏章,薑桓楚一心為國,並無謀篡之意,希望陛下明察。”紂王一心要殺四鎮諸侯,將姬昌等人的奏章放在龍案上。不知姬昌等人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渣男滅我滿門,我就重生當他皇嬸 開局四個孽徒,師尊後院日日起火 蝙蝠俠穿越蜘蛛俠 青春的燼火 康城警事錄 捍衛地球家園 屯田就送仨老婆,為了養家我竟成皇帝?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