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賢達辱而榮,豈特吾人終水滸?且橫牧笛歌清晝,漫叱黎牛耕白雲。
王侯富貴斜暉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文王和眾文武騎在馬上,聽聞這歌聲十分奇特,心想其中必定有大賢,於是命辛甲前去邀請這位賢者相見。辛甲領命,拍馬趕到那群樵夫麵前,說道:“你們當中可有賢者?請出來與我家大王相見。”樵夫們放下擔子,紛紛表示他們之中並無賢者。
不一會兒,文王騎馬趕到。辛甲回稟道:“他們當中沒有賢士。”文王卻說:“聽這歌聲韻律清新奇妙,怎會沒有賢士呢?”這時,有一個樵夫站出來說:“這歌不是我們所作。往前十裡,有個地方叫磻溪,溪中有一位老叟,他從早到晚都在那裡垂釣。我們打柴回來,常在磻溪稍作歇息,早晚都能聽到他唱這首歌。聽得多了,大家也就隨口能唱了。我們不知道大王駕到,未能及時回避,實在是子民的罪過。”文王聽後,說道:“既然沒有賢士,你們暫且退下吧。”眾人便離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文王騎在馬上,心裡一直思索著這歌聲。又走了一段路,他與文武官員們舉杯暢飲,興致盎然。此時春光明媚,花紅柳綠,景色宜人。正走著,隻見一個人挑著一擔柴,一邊走一邊唱歌:“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魚未遇隱磻溪;世人不識高賢誌,隻作溪邊老釣磯。”
文王聽到這歌聲,不禁感歎道:“這裡麵一定有大賢。”散宜生騎在馬上,看著那個挑柴的人,覺得他很像曾經打死王相的武吉,便說道:“主公,方才唱歌的那個人,很像武吉。”文王卻反駁道:“大夫此言差矣!武吉已投身萬丈深潭而死。此前我推演先天數,怎會有武吉還活著的道理?”
散宜生仔細辨認,確定那人就是武吉,於是命辛免:“你去看看,是不是武吉,把他帶過來。”辛免策馬向前,武吉見是文王的車駕,躲避不及,隻好放下柴擔,跪在地上。辛免一看,果然是武吉,便回去向文王啟奏:“確實是武吉。”
文王聽後,滿臉通紅,大聲怒斥:“匹夫!怎敢如此欺瞞我!”隨後對散宜生說:“大夫,如此狡猾之民,必須加重審問。他殺傷他人,卻企圖逃避重罪,其罪與殺人無異。若讓武吉逃脫,那我的‘先天數’豈不是出現差錯,以後還如何取信於人?”
武吉哭著跪在地上,奏道:“我本是守法奉公的百姓,不敢狂妄悖逆。隻因誤傷人命,便去請教一位老叟。離此地三裡,有個地方叫磻溪,那老叟是東海許州人,姓薑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他讓我拜他為師,還叫我回家挖一個坑,讓我睡在裡麵,用草蓋住身體,頭前點一盞燈,腳後也點一盞燈,在草上撒一把米。他說睡到天明,以後隻管去打柴,便不會再有麻煩。千歲爺,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是人,怎會不惜性命呢?”
這時,散宜生在馬上欠身祝賀道:“恭喜大王!武吉剛才提到‘此人道號飛熊’,正應了當年建造靈台時的夢兆。昔日商高宗夜夢飛熊,而後得到傅說;今日大王夢飛熊,應當得到薑子牙。如今大王出來遊玩,恰逢求賢的好時機。希望大王赦免武吉無罪,讓武吉到前麵的樹林中去請賢士相見。”
武吉連忙叩頭謝恩,隨後飛奔著向樹林中跑去。且說文王君臣一行人即將到達樹林前,他們不敢驚動賢士,在離樹林還有數箭之地時,文王便下馬,與散宜生一同步行進入樹林。
武吉匆忙跑進樹林,卻不見師父薑子牙的蹤影,心中十分慌張。此時文王也走進了樹林,散宜生問道:“賢士在嗎?”武吉回答:“剛才還在這裡,這會兒卻不見了。”文王又問:“賢士還有彆的住處嗎?”武吉說:“前麵有一間草舍。”
武吉帶著文王一行人來到草舍門口,文王伸手輕輕撫摸著門,生怕太過魯莽。這時,裡麵走出一個小童打開門。文王麵帶微笑,輕聲問道:“老師在嗎?”小童回答:“不在,和道友出去閒遊了。”文王接著問:“什麼時候回來?”小童說:“不一定,或許馬上就回來,或許一兩天,也或許三五天。我師父行蹤不定,遇到山水佳處,或是碰到師友,便會一起談玄論道,所以沒有固定的歸期。”
散宜生在一旁說道:“臣啟奏主公,求賢聘能,禮數應當虔誠。今日我們來意不夠誠懇,所以賢士才會遠避。上古時期,神農拜見長桑,軒轅拜見老彭,黃帝拜見風後,湯王拜見伊尹,都必定先沐浴齋戒,選擇吉日去迎聘,這才是敬重賢才的禮節。主公暫且請回,等準備周全再來。”文王聽後,說道:“大夫所言極是。”於是命武吉跟隨車駕一同回朝。
文王走到溪邊,隻見這裡景色奇特,林木幽深空曠,不由得詩興大發,作詩一首:
“宰割山河布遠猷,大賢抱負可同謀;此來不見垂竿釣,天下人愁幾日休。”
又看到在綠陰之下,坐石之旁,魚竿飄在水麵,卻不見薑子牙,心中十分鬱悶,又吟道:
“求賢遠出到溪頭,不見賢人隻見釣,一竹青絲垂綠柳,滿江紅日水空流。”
文王心中留戀不舍,散宜生再三懇請,文王才隨眾文武回朝。傍晚時分,回到西岐,來到殿廷。文王傳旨:“令百官都不必各自回府,都在殿廷齋戒住宿三日,一同去迎請大賢。”
大將軍南宮適進諫道:“磻溪的垂釣老叟,恐怕隻是徒有虛名。大王還不知他是否真有才能,卻要用隆重的禮節去迎請。倘若他名不副實,不過是白費主公一片真誠,反倒被一個粗俗之人愚弄。依臣之見,主公不必如此費心。待臣明日親自去把他請來,如果他真有才華,與名聲相符,主公再以隆重禮節相待也不遲。若隻是虛名,直接斥責不用便是,又何必讓主公齋戒之後再去請見呢?”
散宜生在一旁嚴厲地說道:“將軍,此事不能這麼說。如今天下動蕩,四海沸騰,賢人君子大多隱居在山穀之中。如今飛熊應兆,這是上天垂示的跡象,特意賜下大賢來輔佐我朝基業,這是西岐的福氣。此時正應當學習古人求賢的態度,打破資格限製的舊習,怎能像如今這樣,指望賢人主動出來自薦呢?將軍切不可再說這樣的話,以免讓諸位大臣心生懈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文王聽後,十分高興,說道:“大夫所言,正合我意。”於是百官都在殿廷齋戒住宿三日,之後再去聘請薑子牙。後人有詩讚曰:
“西岐城中鼓樂喧,文王聘請太公賢;周家從此皇基固,九五為尊八百年。”
文王聽從散宜生的建議,齋戒住宿三日。到了第四日,沐浴更衣,極其虔誠。文王端坐在鑾輿之中,讓人扛著聘禮,車馬排列成行,前往磻溪,去迎接薑子牙。同時,文王封武吉為武德將軍。一路上,笙簧齊奏,隊伍浩浩蕩蕩地出了西岐城,不知驚動了多少百姓,大家紛紛扶老攜幼,前來觀看迎請賢人的盛況。隻見:
屈分五彩,戈戟鏘鏘,笙簧拂道,如鶴淚鸞鳴,畫鼓咚咚一似雷聲滾滾,對子馬人人喜悅,金吾士個個歡欣。文臣在東,寬袍大袖;武將在西,貫甲披堅。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畢公、榮公,五賢輔佐君主;伯達、伯適、叔夜、叔夏等,八俊相隨左右。城衙中香氣彌漫,郭外瑞彩結成祥瑞;聖主駕臨西土,不負五鳳鳴岐山的吉兆。萬民共享太平盛世,宇宙間呈現出八百年的和樂景象;飛熊預兆著周室的興起,引得文王前來聘請大賢。
文王帶領文武官員出了城,徑直前往磻溪。走了三十五裡,早早來到那片樹林之下。文王傳旨:“士卒們暫時在林下駐紮,不要大聲喧嘩,以免驚動賢士。”文王下馬,與散宜生一同步行走進樹林。隻見薑子牙背對著坐在溪邊,文王悄悄走到他身後,靜靜地站在那裡。薑子牙早已知道文王駕到,故意作歌道:
“西風起兮自雲飛,歲已暮兮將焉依?五鳳鳴兮真主現,垂鉤竿兮知我稀。”
薑子牙作完歌,文王開口問道:“賢士,您在這裡過得快樂嗎?”薑子牙回過頭,看到文王,急忙放下魚竿,側身伏地,叩拜說道:“子民不知道大王駕到,沒能及時迎接侍候,希望賢王能饒恕我的罪過。”文王趕忙伸手扶住薑子牙,說道:“我長久以來就傾慕先生,之前前來拜訪未能相遇。我知道自己禮數不周,今日特地齋戒,誠心前來拜謁。能夠見到先生的尊容,實在是我的幸運。”接著,文王讓散宜生扶起賢士,薑子牙這才躬身站起。
文王滿臉笑容,拉著薑子牙來到茅舍之中,薑子牙再次下拜,文王也回以一拜。文王說道:“我一直敬仰先生的高明,卻始終未能相見。今日有幸見到先生的風采,聆聽先生的教誨,這實在是我三生修來的福氣。”薑子牙回拜說道:“我不過是個老朽之人,才疏學淺,實在擔當不起您的垂詢。論文,我不足以安邦定國;論武,我不足以平定天下。承蒙賢王屈尊前來,實在是讓您的車駕蒙羞,辜負了您的聖意。”
散宜生在一旁說道:“先生不必太過謙遜。我家君臣沐浴齋戒,滿懷誠意,特意前來聘請先生。如今天下動蕩,局勢剛稍有平定又陷入混亂。當今的天子疏遠賢能,親近奸佞,沉溺於酒色,殘暴地虐待百姓,諸侯紛紛叛亂,民不聊生。我家主公日夜憂心,難以安睡。他長久以來仰慕先生的大德,特地來到這磻溪,誠心聘請。先生若不嫌棄,與我們一同輔佐明主,那將是我家主公的大幸,也是天下百姓的大幸。先生何苦隱藏胸中的奇謀,忍心看著百姓深陷苦難之中?為何不施展您的才能,拯救這些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讓他們過上太平日子?這是先生您普濟天下的大德,是世間少有的仁義之舉啊。”
散宜生說著,將聘禮一一擺開。薑子牙看了,趕忙讓童兒把聘禮收下。散宜生又把鑾輿推到薑子牙麵前,請他登上鑾輿。薑子牙跪地說道:“老臣承蒙大王的厚恩,以如此大禮相聘,我已經感激不儘,怎麼敢乘坐鑾輿呢?這實在是超越名分的舉動,我絕對不敢。”文王說道:“我事先準備好這鑾輿,就是特意來迎接先生的。先生一定要乘坐,這樣才不辜負我的一番心意。”
薑子牙再三推辭,堅決不肯乘坐。散宜生見薑子牙心意堅決,便對文王說:“既然賢者不願乘坐鑾輿,希望主公能依從賢者的請求。可以把大王的逍遙馬牽來,請賢者乘坐,主公您乘坐鑾輿。”文王說:“要是這樣的話,就有負我這幾日的虔誠之心了。”雙方又推辭了幾次,最終文王乘坐鑾輿,薑子牙騎著馬。一路上,歡聲笑語,人歡馬叫,場麵十分壯觀。當時正值吉祥喜慶的時辰,薑子牙前來的時候,已經八十歲了。有詩感歎道:
“渭水磻溪頭一釣竿,鬢霜皎皎白於紈;胸橫星鬥衝霄漢,氣吐虹霓掃日寒。
養老來歸西伯宇,避危拚棄舊王冠;自從夢入飛熊後,八百餘年享奠安。”
話說文王聘請薑子牙進入西岐,百姓們紛紛前來圍觀,個個歡欣喜悅。薑子牙來到朝門下馬,文王登上大殿,薑子牙朝拜完畢,文王封薑子牙為右靈台丞相,薑子牙謝恩。隨後在偏殿設宴,百官相互祝賀,舉杯暢飲。此時君臣得以相互輔佐,猶如龍虎有了依靠。薑子牙擔任丞相後,治理有方,安撫百姓也有良策,事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西岐開始建造丞相府。
這時,有消息傳到五關,泛水關的首將韓榮,寫了奏疏送往朝歌,報告薑尚擔任了周國的丞相一事。不知薑子牙日後還會有怎樣的經曆?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