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行妙術法應玄,誰識張奎更占先;猛獸崖前身已死,澠池城上婦歸泉。許多功業成何用,幾度勳名亦枉然;留得兩行青史在,後來成敗總由天。”
話說薑子牙正在中軍大帳內商議進兵之策,忽然有探馬來報:“張奎前來挑戰!”哪吒挺身而出,說道:“弟子願意前往迎戰。”說罷,哪吒踏上風火輪,出了營帳,瞬間現出八臂三頭的法身,前去與張奎交戰。他大聲呼喊:“張奎,若不早早歸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張奎怒不可遏,催動戰馬,揮舞手中大刀,直取哪吒。哪吒也毫不示弱,手持長槍,迎麵抵擋。雙方交鋒,還沒戰到三五回合,哪吒便祭起九龍神火罩,朝著張奎連人帶馬罩了下去。哪吒伸手一拍,隻見九條火龍滾滾而出,吐出熊熊煙火,刹那間遍地燃燒。
然而,張奎精通地行之術,與土行孫一般無二。當時張奎見九龍神火罩落了下來,心知情況不妙,他迅速滾下馬來,施展地行術遁入土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哪吒一時疏忽,沒有留意到張奎的舉動,差點誤了大事,等回過神來,隻看到張奎的戰馬已被燒死。哪吒無奈,隻得擊鼓回營,向薑子牙報告說張奎已被燒死。薑子牙聽後,心中大喜,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張奎回到城中,對妻子高蘭英說道:“今日與哪吒交戰,他果然厲害,祭出了火龍罩將我罩住。若不是我有地行之術,險些就被燒死了。”高蘭英眼珠一轉,說道:“將軍,今夜何不用地行術潛入他們的營寨,刺殺武王君臣。如此一來,我們便能一計成功,大事也就成了,又何必與他們在戰場上爭個高下呢?”張奎深以為然,點頭說道:“夫人所言極是。隻因那楊戩實在可惡,暗中害死了我母親,攪得我心神大亂,這幾日都有些神思不定,差點把這絕妙計策給忘了。今夜我必定要讓他們見識見識我的手段。”張奎隨即開始準備,暗自帶上鋒利的短刀,施展地行術朝著周營而去。這正是:“武王洪福過堯舜,自有高人守大營。”
話說薑子牙在營帳中,聽聞張奎已死,便開始商議奪取城池的計劃。到了晚上,他發下命令,調遣士卒,三更造飯,四更整頓軍備,五更便準備出發,打算一鼓作氣拿下城池。薑子牙安排妥當,這一切似乎也是天意使然。恰好在這個時候,楊任正在外營巡邏。當時已將近二更時分,張奎施展地行術,扭身朝著周營而來。他來到轅門附近,不巧正好碰上楊任巡邏。張奎有所不知,楊任眼眶處長出兩隻手,手心各有一隻眼睛,這雙眼上能觀天庭,下可看地底,中能洞悉人間千裡之事。此時,楊任突然看見地下有張奎,手持一口刀,正準備進入轅門。楊任大喝一聲:“地下的張奎,慢著!有我在此!”張奎大吃一驚,心中暗忖:“周營中竟有這般異人,這可如何是好?”他轉念一想:“我在地下行進速度極快,待我潛入中軍,殺了薑尚,等他趕來也為時已晚。”於是,張奎手持利刃,繼續朝著營帳深處奔去。
楊任見此情形,一時心急,趕忙輕磕雲霞獸,來到三層圈子內,敲響雲板,大聲呼喊:“有刺客進營,各哨小心戒備!”一時間,整個營地瞬間沸騰起來,眾人紛紛起身。薑子牙急忙升帳,眾將官紛紛張弓搭箭,拔刀出鞘,兩邊的火把和燈球將營地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明亮。薑子牙問道:“刺客從何處而來?”楊任進入營帳,啟稟道:“是張奎持刀在地下,徑直朝著轅門而來,弟子故而敲響雲板報知元帥。”薑子牙大驚失色,說道:“昨日哪吒不是已將張奎燒死了嗎?今夜怎麼又冒出一個張奎?”楊任回答道:“此人此刻還在附近,聽元帥說話呢。”薑子牙驚疑不定,一旁的楊戩說道:“且等天明,再做打算。”就這樣,張奎這一攪和,周營整整亂了一夜。張奎見無法成功,隻得無奈返回。楊任的一隻眼睛始終盯著地下,張奎逃出轅門,楊任也跟著出了轅門,一直目送張奎回到城下,這才返回營地。
當時張奎回到城中,來到府中。高蘭英問道:“此番行動,功業如何?”張奎隻是搖頭,歎道:“厲害!厲害!周營中有諸多高人,難怪五關如同被摧枯拉朽一般,我們根本無法阻擋。”隨後,他將進入周營的事情詳細地說了一遍。高蘭英說道:“既然如此,你可趕緊修書一封,送往朝歌請求援兵協守。不然,僅憑我們這座孤城,如何能抵擋周兵呢?”張奎聽從了她的建議,趕忙修書一封,派差官送往朝歌,暫且不表。
且說天亮之後,楊戩來到城下,高聲叫陣:“張奎,出來與我相見!”張奎得到稟報,上馬提刀,打開城門。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張奎大罵道:“好你個匹夫!竟敢暗害我母親,我與你勢不兩立!”楊戩回應道:“你這逆天而行的賊子,若不殺你母親,你又怎會知曉周營的厲害。”張奎怒不可遏,大叫道:“我若不殺了楊戩,此恨難消!”說罷,舉刀直取楊戩。楊戩舉刀相迎,兩匹馬交錯,雙刀並舉。兩人戰了沒幾個回合,楊戩祭起哮天犬,朝著張奎撲去。張奎見此犬撲來,急忙下馬,瞬間施展地行術,消失得無影無蹤。楊戩見狀,不禁歎息。正是:“張奎道術真伶俐,賽過周營土行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話說楊戩回到營中,來見薑子牙。薑子牙問道:“今日與張奎交戰,情形如何?”楊戩將張奎精通地行術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稱其與土行孫不相上下,還誇讚昨夜楊任功勞巨大。薑子牙聽後十分高興,傳令以後隻讓楊任負責巡邏監督內外,防守營門。
彼時張奎回到城中,與夫人商議道:“今日與楊戩交戰,他實在太過厲害,周營中的道術之士眾多,以我們夫妻二人之力,恐怕難以守住此城。依我之見,不如放棄澠池,暫且回到朝歌,再做商議。夫人意下如何?”高蘭英說道:“將軍此言差矣!我們夫妻在此鎮守多年,聲名遠揚四方,怎能輕易棄城而去?況且此城關係重大,乃是朝歌的重要屏障。如今若放棄此城,那麼黃河之險就將與周兵共享,這萬萬不可。明日待我出城迎戰,定能成功。”
次日,高蘭英出城,來到周營前挑戰。薑子牙正在營帳中,忽然聽到稟報:“有一位女將前來挑戰。”薑子牙問道:“哪位將領可以出戰?”鄧嬋玉應聲說道:“末將願意前往。”薑子牙叮囑道:“務必小心。”鄧嬋玉回答:“末將明白。”說罷,她翻身上馬,一聲炮響,展開兩杆大紅旗,出了營地,大聲呼喊:“來將何人?快報上名來。”高蘭英一看,見是一員女將,心中不禁疑惑,趕忙回應道:“我不是彆人,正是鎮守澠池的張將軍夫人高蘭英。你又是何人?”鄧嬋玉說道:“我乃是督運糧儲的土將軍夫人鄧嬋玉。”高蘭英聽後,大罵道:“賤人!你父子奉命征討,卻苟且成婚,如今還有何顏麵回到故鄉?”鄧嬋玉聞言大怒,揮舞雙刀,直取高蘭英。高蘭英身著一身縞素,手持雙刀,急忙架迎。兩位女將,一個身著紅衣,一個身著白衣,在城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這一番戰鬥的場景如何呢?有詩為證:“這一個頂上金盔耀日光,那一個束發銀冠列鳳凰;這一個黃金鎖子連環鎧,那一個是白雪初施玉琢娘。這一個似向陽紅杏枝,那一個似月下梨花帶露香;這一個似五月榴花紅似火,那一個似雪梅花靠粉牆;這一個腰肢嫋娜在鞍鞽上,那一個體態風流十指長。這一個雙刃晃晃如閃電,那一個二刀如鋒劈麵揚;分明是廣寒仙子臨凡世,月嫦娥降下方。兩員女將天下少,紅似銀朱白似霜。”
話說鄧嬋玉與高蘭英大戰了二十回合,隨後撥馬便逃。原來鄧嬋玉是詐敗,高蘭英不知是計,便隨後追趕。鄧嬋玉聽到腦後鸞鈴作響,知道高蘭英追了上來,趕忙取出五光石,反手一扔,正中高蘭英麵部。高蘭英隻被打得嘴唇青腫,趕忙掩麵退回城中。鄧嬋玉得勝回營,來見薑元帥,報告說:“高蘭英被五光石打敗,退回城中。”薑子牙正要將此事記上功勞簿,隻見左右官員稟報:“二運官土行孫在轅門外等候指令。”薑子牙傳令讓他進來。土行孫進入營帳,參拜道:“弟子運糧任務已經完成,前來繳還督糧印信,願意隨軍出征。”薑子牙說道:“如今已經進入五關,軍糧有天下諸侯供應,無需你們再負責督運,你們就都隨軍征戰吧。”土行孫退下營帳,去見眾將,卻唯獨不見黃飛虎將軍,便急忙詢問哪吒。哪吒說道:“這澠池不過是一個小縣城,沒想到黃將軍、崇君侯等五人卻在一場戰鬥中全部陣亡。而且張奎精通地行之術,比你還要厲害幾分。前日他潛入營中,企圖行刺,多虧楊任及時相救,才阻止了他,也因此阻擋了我們大軍前進的步伐。”土行孫聽後,驚訝道:“竟有這等事!當年我師傅傳授我這地行之術時,曾說此術蓋世無雙。沒想到在此處,竟還有比我更厲害的異人。待我明日會會他。”土行孫來到後帳,問鄧嬋玉:“此事當真?”鄧嬋玉回答:“千真萬確。”土行孫為此事輾轉反側,思考了一夜。
次日,土行孫上帳,來見薑元帥,表示願意去會會張奎。薑子牙同意了他的請求。一旁的楊戩、哪吒、鄧嬋玉都表示願意前去掠陣,土行孫答應了他們。眾人來到城下挑戰。哨馬趕忙跑去報告張奎,張奎出城迎戰。他看到一個矮個子,便問道:“你是何人?”土行孫回答:“我乃土行孫是也。”說罷,舉起手中的棍子,朝著張奎滾了過去,劈頭就打。張奎急忙揮舞手中的刀抵擋,兩人隨即展開大戰,你來我往。沒戰幾個回合,哪吒和楊戩一同衝出來助戰。哪吒趕忙祭起乾坤圈,朝著張奎打去。張奎見狀,迅速滾下馬來,施展地行術消失不見。土行孫見狀,也施展地行術,扭動身子,追了上去。張奎見此大驚,沒想到周營中竟也有如此精通地行術之人。在地下,兩人再次展開大戰。大致說來,張奎身材高大,行動轉換不太靈活,而土行孫身材矮小,轉換伶俐,因此土行孫或前或後,讓張奎有些難以招架。張奎漸漸不敵,隻得敗走。土行孫追趕了一程,始終沒能追上,也隻得作罷,回到營中。原來張奎的地行術一日可行一千五百裡,而土行孫的地行術一日隻能行一千裡,所以土行孫終究沒能追上張奎。土行孫回到營中,來見薑子牙,說道:“張奎的地行術果然厲害。此人若一直阻擋在此,對我們極為不利。”薑子牙說道:“昔日你師父擒你時,用的是指地成鋼法。如今要對付張奎,非此法不可。你務必去學得此法,才能破解眼前的困境。”土行孫說道:“元帥可修書一封,讓弟子前往夾龍山拜見我師父,求取此符印。隻有破了澠池縣,我們才能早日會合諸侯。”薑子牙聽後十分高興,趕忙修書一封,交給土行孫。土行孫告彆妻子,朝著夾龍山而去。可惜啊,這正是:“丹心欲佐真明主,首級高懸在澠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土行孫徑直朝著夾龍山奔去。且說張奎被土行孫打敗後,回來見高蘭英,雙眉緊皺,長歎一聲:“周營中有諸多異人,這可如何是好?”高蘭英問道:“誰是異人?”張奎回答:“有一個叫土行孫的,也精通地行之術,這可如何是好?”高蘭英說道:“如今我們再修一封告急文書,火速送往朝歌請求救援。我們夫妻二人死守此縣,暫且不要與他們交戰,隻等救兵到來,再商議破敵之策。”夫妻二人正在商議,忽然一陣怪風刮來,風聲甚是奇異。這風究竟是怎樣的呢?有詩為證:“走石飛砂勢更凶,推雲擁霧亂行蹤;暗藏妖孽來窺戶,又送孤帆過楚峰。”
風刮過一陣,竟將府前的寶幡攔腰折斷。夫妻二人見狀大驚,說道:“這可是不祥之兆啊。”高蘭英趕忙擺上香席,取出金錢,占了一卦,瞬間便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高蘭英說道:“將軍,事不宜遲,必須速速行動。土行孫前往夾龍山,求取指地成鋼之術,用來對付你,切不可耽誤。”張奎聽後大驚,急忙收拾行裝,準備妥當後,施展地行術,徑直朝著夾龍山而去。土行孫一日隻能行一千裡,而張奎一日可行一千五百裡,所以張奎先一步到達夾龍山。他來到崖畔,潛伏起來,靜靜等待土行孫的到來。等了一天,土行孫才姍姍來遲,來到猛獸崖。土行孫遠遠望見飛雲洞,心中滿心歡喜,心想今日又回到了故土。他哪裡知道,張奎早已在崖旁側身隱匿,手中緊緊握著刀,隻等他靠近。土行孫毫無防備,隻是一個勁兒地往前走。或許這就是天數注定,當土行孫走到近前時,張奎突然大叫一聲:“土行孫,不要走!”土行孫聽到喊聲,剛一抬頭,張奎的刀已然落下。可憐土行孫,被砍了個連肩帶背。張奎取下土行孫的首級,徑直回到澠池縣,將首級高懸起來示眾。後人有詩感歎土行孫歸順周朝,卻未能享受封土之賞,最終無辜死在此地:“憶昔西岐歸順時,輔君督運未愆期;進關盜寶功為首,劫寨偷營世所奇。名播諸侯空嘖嘖,聲揚宇宙恨綿綿;夾龍山下亡身處,反本還元正在茲。”
話說張奎施展地行術,經過多日奔波,回到了澠池縣。他與妻子高蘭英相見後,興高采烈地將殺死土行孫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夫妻二人欣喜若狂,隨即便把土行孫的首級高高懸掛在城牆上。
此時,周營中的探馬遠遠望見澠池縣城頭懸掛著一顆首級。他湊近一看,竟是土行孫的頭顱,頓時大驚失色,急忙跑回軍中報告:“啟稟元帥!澠池縣城上掛著土行孫的首級,不知發生了何事,請元帥下令定奪。”薑子牙聽聞,心中滿是疑惑,說道:“他前往夾龍山,不在行營,又未曾出陣交戰,怎麼會被害呢?”薑子牙掐指一算,不禁拍案而起,痛心疾首地大叫道:“土行孫死得冤枉,這是我的過錯啊!”薑子牙內心悲痛萬分,傷感不已。
這一幕,無意間驚動了營帳後的鄧嬋玉。她聽聞丈夫已死,頓時悲從中來,哭著衝上營帳,堅決表示要為丈夫報仇。薑子牙勸慰道:“你還是要慎重考慮,不可魯莽行事。”然而,鄧嬋玉此時滿心悲憤,根本聽不進去,她哭泣著跨上戰馬,徑直來到城下,高聲呼喊:“張奎,快出來與我相見!”哨馬見狀,趕忙跑進城去報告:“有女將前來挑戰。”高蘭英一聽,冷笑道:“這賤人,我正想報那一石之仇,今日她自己送上門來,真是活該喪命於此。”高蘭英隨即上馬提刀,先將一個紅葫蘆拿在手中,放出四十九根太陽神針,率先在城頭準備好。鄧嬋玉隻聽到馬蹄聲響,還沒來得及看清狀況,雙眼便被太陽神針射中,眼前一片模糊,什麼也看不見。高蘭英趁機手起刀落,將鄧嬋玉斬於馬下。可憐鄧嬋玉,正是“孟津未會諸侯麵,今日夫妻喪澠池”。
話說高蘭英先用太陽神針射中鄧嬋玉的雙眼,這才成功斬殺了她,隨後進城將其首級懸掛起來示眾。哨馬趕忙跑回中軍報告,詳細說明了事情的經過。薑子牙聽聞後,心中十分哀傷,他對眾門人說道:“如今高蘭英有太陽神針,射中雙眼後果不堪設想,諸將務必多加防備。因此,我們暫且按兵不動,再想辦法奪取此縣。”南宮適建議道:“不過是一個小縣城,如今卻折損了這麼多大將。請元帥下令,讓大軍四麵攻打此縣,定能將其踏為平地。”薑子牙思索片刻,傳令三軍四麵攻打,士兵們架起雲梯,點燃大炮,齊聲呐喊,攻勢十分猛烈。張奎夫妻二人則絞儘腦汁,想方設法堅守此城。就這樣,雙方激戰了兩晝夜,周軍始終未能攻下城池。薑子牙心中十分惱怒,無奈之下,隻得下令暫時退兵,再做打算,否則隻是白白讓軍士們勞而無功。眾將聽到鳴金收兵的號令,紛紛撤回營地。
且說張奎再次修書送往朝歌。他派差官渡過黃河,前往孟津。當時,四百鎮諸侯的人馬駐紮在孟津,差官小心翼翼,一路隱蔽行蹤,順利來到館驛歇了一夜。次日,差官帶著奏章來到文書房投遞。這天負責看奏章的是微子。微子接過奏章一看,急忙進入內庭。此時,紂王正在鹿台上飲酒作樂。微子來到台下,等候旨意。紂王宣他上鹿台,微子行禮稱臣後,紂王問道:“皇伯有何事上奏?”微子說道:“張奎有奏章呈上,說武王的軍隊已經攻破五關,抵達澠池縣。他損兵折將,難以支撐,如今危在旦夕。請陛下速速發兵救援,早日前去協助守城。否則,臣唯有一死,以報君恩。況且,澠池縣距離都城不過四五百裡之遙,陛下卻還在此處尋歡作樂,全然不顧社稷安危。孟津現有南方、北方四百諸侯屯兵,就等著西伯侯一同打到商郊。此事已迫在眉睫,臣看到這份奏章,心急如焚,不知所措。願陛下早日招攬賢才,治理國事;拜請大將,剿滅反叛;改正惡行,訓誡軍民;施行仁政,挽回天變。如此,或許還能保住成湯的宗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紂王聽了這番話,大驚失色,說道:“姬發反叛,攻陷關隘,覆滅軍隊,斬殺將領,如今兵至澠池,實在可惡至極。孤王應當禦駕親征,除掉這個大惡之人。”中大夫飛廉趕忙上奏道:“陛下不可如此。如今孟津有四百諸侯屯兵,一旦聽聞陛下出兵,他們定會讓過陛下,卻阻住陛下的後路,到時候陛下就會首尾受敵,這並非萬全之策。陛下可張貼榜文,招納賢才,設立高額懸賞,自然會有高明之士前來應征。古語雲:‘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又何必勞煩陛下親自率領六軍,與叛臣在戰場上較量勝負呢?”紂王覺得有理,說道:“依你所奏,速速傳旨,在朝歌四門張貼榜文,招選豪傑。隻要才能足以禦敵,便可破格任用。”
這道旨意一下,四方為之震動,朝歌城內的百姓,每日都要遭受數次驚擾。一天,來了三個豪傑,揭下了榜文。守榜的軍士帶著這三人,先前往飛廉府中拜見。門官進去通報,飛廉得知後,說道:“有請。”三人進入府中,與飛廉見禮完畢,說道:“聽聞天子招募天下賢士,我等三人,自知才疏學淺,但君父有難,願舍生忘死,效犬馬之勞。”飛廉見這三人氣度不凡,便命人賜座。三人推辭道:“我們都是普通百姓,大夫在上,小民怎敢就座?”飛廉說道:“求賢是為了定國,聘傑是為了安邦,即便接受高爵重祿,也當之無愧。坐一坐又有何妨?”三人這才謝過,坐了下來。飛廉問道:“三位尊姓大名?家住何處?”三人呈上各自的名帖,飛廉接過一看,原來是梅山人氏,一個叫袁洪,一個叫吳龍,一個叫常昊。這三人正是梅山七聖中的三位,率先前來投奔,後續的也將陸續到來。其中,袁洪是白猿精,吳龍是蜈蚣精,常昊是長蛇精,他們都借用“袁”“吳”“常”三字作為姓氏。
飛廉看完姓名,便帶著三人進入朝門,前去朝見紂王。飛廉進入內庭時,紂王正在顯慶殿與惡來下棋。當駕官啟奏:“中大夫飛廉等候聖旨。”紂王說:“宣他進來。”飛廉拜見紂王,上奏道:“臣啟奏陛下!如今有梅山的三位豪傑,響應陛下求賢的詔書,在午門等候聖旨。”紂王聽後十分高興,傳旨:“宣他們進來。”不一會兒,三人來到殿下,行叩拜大禮。紂王賜他們平身,三人謝恩後,侍立在兩旁。紂王問道:“你們此來,有何妙策,可擒獲薑尚?”袁洪上奏道:“薑尚用花言巧語,糾集天下諸侯,蠱惑百姓造反。依臣之見,應當先攻破西岐,擒獲薑尚。如此一來,八百諸侯自然會望陛下降下詔書招安,赦免他們的前罪,天下便可不用交戰而自行平定。”紂王聽了袁洪的奏請,龍顏大悅,當即封袁洪為大將軍,吳龍、常昊為先行官,命殷破敗為參軍,雷開為五軍都督,讓殷成秀、雷、雷鵬、魯仁傑等人,一同隨軍出征。紂王傳旨:“在嘉慶殿設宴,犒賞諸位大臣。”
宴會上,魯仁傑自幼聰慧,見識廣博,對各路英雄了如指掌。他見袁洪行事不拘禮節,暗自思忖:“看此人的行為舉止,並非大將之才。且看他操練人馬時的表現,便能知曉一二。”當日宴會結束,次日眾人謝恩。三天後,袁洪前往教場操練三軍。魯仁傑觀察袁洪的指揮調度,發現諸多不合章法之處,心想此人絕非薑子牙的對手。但此時正是用人之際,魯仁傑也隻能隨機應變,暫且配合。
次日,袁洪進宮朝見紂王。紂王問道:“元帥,你可先率領一支人馬,前往澠池縣,協助張奎阻擋西岐的軍隊,元帥意下如何?”袁洪回答道:“依臣之見,都城的軍隊不宜遠行。”紂王疑惑道:“為何不宜遠行?”袁洪上奏道:“如今孟津已有南北兩路諸侯屯兵,對我軍後方虎視眈眈。臣若前往澠池,這兩路諸侯定會據守孟津,截斷臣的糧道。到那時,臣將陷入前後受敵的困境,這可是不戰自敗的做法。況且,糧草乃三軍的命脈,軍隊未行動,糧草需先行籌備。依臣之計,不如調撥三十萬人馬,守住孟津的咽喉要道,讓諸侯無法侵擾朝歌。如此,一戰便可成功,大事也就能確定下來了。”紂王聽後十分高興,說道:“卿所言極是,真乃社稷之臣。就依卿所奏,立即施行。”袁洪隨即調撥三十萬兵馬,任命吳龍、常昊為先行官,殷破敗為參軍,雷開為五軍都督,帶領殷成秀、雷、雷鵬、魯仁傑等人,一同隨軍出征,浩浩蕩蕩地朝著孟津進發。至於此戰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