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2 / 2)

“八十公公杖策行,相逢歡笑話生平;眼中不見乾戈事,耳內稀聞戰鼓聲。每見麒鱗鸞鳳現,常聽絲竹管弦鳴;而今世上稱寧宇,不似當年枕席驚。”

話說武王成為天子後,天人感應,百姓安居樂業,物產豐富,上天降下祥瑞,萬民無不心悅誠服。隻見天下諸侯紛紛告辭,返回各自的國家。薑子牙進入內庭拜見武王,武王問道:“相父有什麼奏章要呈奏?”薑子牙上奏說:“如今天下已經平定,老臣啟奏陛下,應任命官員鎮守朝歌。”武王說:“一切都聽從相父的安排,該任用什麼官員呢?”薑子牙說:“如今武庚,陛下既然不殺他,讓他鎮守本土,以延續商朝的祭祀,那麼必須要有人監督看守,用什麼人合適呢?”武王說:“等明天臨朝時再商議吧。”薑子牙退朝回到相府。

到了第二天,武王早早臨朝,諸侯朝見完畢。武王說:“朕現在封武庚世代鎮守本土,以延續商朝的祭祀。但必須要派人監國,用什麼人合適呢?”武王問完,眾臣共同商議,都說:“非親王不可,應該命令管叔鮮、蔡叔度二位親王監國。”武王同意了,隨即命令二叔鎮守朝歌,並吩咐第二天起駕返回西岐。

武王的聖諭一傳出,朝歌的軍民和老人等紛紛商議,想要挽留聖駕,暫且不表。話說武王第二天吩咐二叔監國後,便準備起程。隻見百姓們扶老攜幼,在道路兩旁跪拜挽留,大聲呼喊:“陛下把我們從水火之中拯救出來,如今一旦要歸國,這讓我們萬民如同失去了父母。希望陛下一視同仁,留在此地,我們百姓將不勝慶幸。”武王看到百姓挽留,便安慰他們說:“如今朝歌朕已經命令二叔監守,他們會像朕一樣,必定不會讓你們流離失所。你們應當奉公守法,自然能夠安居樂業,又何必非要朕留在這裡,才能生活安穩呢?”百姓們挽留不住,放聲大哭,哭聲震動天地。武王也覺得十分傷感,又對兩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說:“百姓是國家的根本,你們不可輕視虐待百姓,要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子女一樣對待。如果不能體會朕的心意,虐待百姓,朕自有國法處置,絕不會因為是親人就有所偏袒。二弟你們要互相勉勵!”二叔領命。武王當天就起駕出發,向西岐前進。百姓們哭著送行一段路程後,便返回朝歌,暫且不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說武王離開朝歌,一路前行,已過了許多時日。不知不覺來到了孟津,武王想起昔日渡孟津時,白魚躍入舟中,當時兵戈擾攘,而如今又是另一番景象,不禁感慨萬千。後人有詩詠歎道:

“駕返西岐龍入海,與民軟忭樂堯年;放牛桃林開新運,歸馬華山洗舊膻。箕子囚中先解釋,比乾墓上有封箋;孟津昔日曾流血,無怪周王念往賢。”

話說武王和薑子牙渡過黃河,經過澠池,出了五關。薑子牙一路前行,忽然想起一同隨行征伐而陣亡的將官們,心中十分悲痛。一天,大軍來到金雞嶺,經過首陽山時,隻見大隊人馬正行進間,前麵有兩位道者攔住了去路,他們對門官說:“請幫我們通報薑元帥,我們有話要和他說。”左右侍衛將此事報告到中軍帳,薑子牙急忙走出轅門查看,原來是伯夷、叔齊。薑子牙連忙躬身問道:“二位賢侯找我,有什麼指教?”伯夷說:“薑元帥!如今你們班師回朝,紂王落得個什麼下場?”薑子牙回答說:“紂王無道,天下人共同拋棄了他。我們的軍隊進兵五關,隻見天下諸侯已經在孟津大會師。到了甲子日,紂王的軍隊人數眾多,但不敢與我們的軍隊對抗,他的前鋒部隊反而倒戈相向,因此紂王大敗,以至於血流成河,紂王最後自焚而死,天下得以平定。我們的君主武王,分發鹿台的財物,發放巨橋倉的糧食,為比乾修建墳墓,釋放被囚禁的箕子,諸侯們無不心悅誠服,尊武王為天子。如今的天下,已經不是紂王的天下了。”

薑子牙說完,隻見伯夷、叔齊仰頭哭泣,大聲呼喊:“可悲啊!可悲啊!用暴力去取代暴力,這是我想要做的事嗎?”說完,拂袖而去,徑直進入首陽山,作了采薇之詩。他們七天不吃周朝的糧食,最終餓死在首陽山。後人有詩憑吊他們:

“昔日阻周兵在鹹陽,忠心一點為成湯;三分已去猶啼血,萬死無辭立大綱。水土不知新世界。江山還念舊君王;可憐恥食周朝粟,萬古常存日月光。”

話說薑子牙的軍隊經過首陽山,來到燕山,一路上周國的百姓們用簞盛著食物,用壺裝著美酒,迎接武王。一天,大軍來到西岐山,忽然上大夫散宜生、黃滾前來接駕,率領眾官員都在道路兩旁俯伏迎接。武王坐在車中,看到眾兄弟和黃滾老將軍,後麵還跟著孫兒黃天爵,感慨地說:“朕東征五年,如今見到你們,心中不禁充滿了淒慘之感,憂愁滿懷。”散宜生上前啟奏說:“陛下如今登上大位,天下太平,這是天大的喜事。我們能夠再次見到陛下,正是龍虎重逢,又能再次歡慶君臣和諧的景象。陛下應該與萬民一同享受太平,又為何如此淒慘不悅呢?”武王說:“朕因為會合諸侯討伐紂王,東進五關,一路上損失了許多忠良之士,他們沒能共享太平,就先去了黃泉。如今你們這些人,有老有少,有活著的,也有死去的,情況各不相同,這讓朕不禁有今昔之感,所以鬱鬱不樂。”散宜生啟奏說:“臣子為儘忠而死,兒子為儘孝而死,都是報答君父的大恩,他們的芳名也會留在史冊上,這自然是美事。陛下賜予他們的子孫爵位和俸祿,讓他們世代享受國恩,這就是對他們的報答,陛下又何必不開心呢?”

武王與眾臣並轡而行,從西岐山到岐州隻有七十裡路,一路上百姓爭相觀看,無不歡悅。武王的鑾駕被簇擁著,來到西岐城,城中笙歌嘹亮,香氣彌漫。武王來到殿前,下了輦車,進入內庭,拜見太薑,祭祀太,會見太姬,在顯慶殿設下筵席,大會文武百官。正是:

“太平天子排佳宴,龍虎風雲聚會時。”

話說武王設宴款待百官,君臣歡樂暢飲,直到喝醉才散去。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前來參拜完畢,武王說:“有奏章的出班啟奏朕,無事就早點退朝。”話還沒說完,薑子牙出班奏道:“老臣奉天命征討,滅掉紂王,興立周朝,陛下的大事已經完成。隻是有那些在兩年征戰中陣亡的人仙,需要上天封職。老臣不日就要辭彆陛下,前往昆侖山拜見掌教師尊,請求玉牒金符,封贈眾人,讓他們各安其位,不至於無所依靠。”武王說:“相父說得很對。”

話還沒說完,午門官啟奏:“外麵有商朝的臣子飛廉、惡來,在午門等候聖旨。”武王問薑子牙:“如今商朝的臣子來到這裡見朕,他們想做什麼?”薑子牙奏道:“飛廉、惡來是紂王的佞臣。之前攻破紂王的時候,這兩個奸臣隱匿起來。如今看到天下太平,他們來到這裡,想要迷惑陛下,企圖謀取爵祿。這樣的佞賊,怎麼能在天地間多留一日呢?不過老臣有用他們的地方,陛下可以宣他們進入殿庭,等老臣吩咐他們,自有道理。”武王聽從了薑子牙的建議,命令宣飛廉、惡來進入殿庭。左右侍衛將二人帶到丹墀之下,二人行完拜舞之禮,口稱:“亡國之臣飛廉、惡來,願陛下萬歲!”武王說:“二位愛卿前來,有什麼願望?”飛廉奏道:“紂王不聽忠言,荒淫酒色,因此導致社稷傾覆。臣聽說大王仁德傳遍四海,天下歸心,真可謂能夠超越堯、舜。臣因此不遠千裡,前來求見陛下,願意效犬馬之勞。倘若承蒙陛下收錄,能夠在陛下左右執鞭侍奉,那就是臣的榮幸了。臣謹獻上玉符金冊,希望陛下能夠接納。”薑子牙說:“二位大夫,在紂王手下都曾忠心耿耿,無奈紂王不察,才導致了敗亡的災禍。如今既然歸降周朝,那就是棄暗投明,希望陛下錄用二位大夫,正所謂‘舍棄頑石而選用美玉’。”武王聽從了薑子牙的話,封飛廉、惡來為中大夫。二人謝恩。後人有詩感歎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貪望高官特地來,金符玉冊獻金;子牙早定防奸計,難免封神劍下災。”

話說武王封了飛廉、惡來二人後,薑子牙便出朝回到相府,暫且不表。想當年,馬氏嘲笑薑子牙成不了大事,竟然拋棄薑子牙另嫁他人。到了如今,武王繼承大統,天下歸周,四海升平。無論是茅簷草舍,還是窮穀深山,但凡有人煙聚集的地方,無人不知武王伐紂,全是丞相薑子牙的功勞。如今華夏一統,薑子牙出將入相,儘享人間無窮的富貴,權勢堪比君主,地位尊崇至極,古今罕見,天下人無不稱讚。想當初薑子牙處境艱難時,在渭水之濱隱居垂釣,以為此生將終老於此。誰能料到八十歲時被文王聘請回國,如今竟成就了這般驚天動地的偉業。人們每日談論,說來說去,這消息終於傳到了馬氏的耳朵裡。

此時的馬氏,已嫁給了一個鄉村農戶。有一天,她聽到鄰家的一個老婆子對她說:“你當年初嫁的那個薑某,如今可乾出了大事業!”老婆子繪聲繪色,前前後後把薑子牙的事說了一遍。馬氏聽後,頓時滿臉通紅,心裡像有一團火在燒,半天說不出話來。老婆子又接著說道:“當初啊,還是大娘子你看錯了!要是當時跟著薑某,如今也能享受這無儘的福分,總好過在這兒守著貧寒日子過活,這隻能說是你沒那個福氣。”馬氏心中猶如油煎火燎,懊悔不已,心中的惱怒也越發強烈。

當時馬氏告彆老婆子,獨自回到家中,坐在屋裡,越想越氣,暗自埋怨道:“當初怎麼就看不上他呢?我這雙眼睛,真是白長了!自己想想,就算活一百歲,也不過如此了。天下哪有這麼大的貴人,我卻錯過了,現在還能有什麼指望?”她又想起剛才老婆子說她沒福,不禁羞愧難當,覺得自己再無顏麵活在這世上,不如尋個自儘了斷。於是大哭了一場。可轉念又想:“說不定不是他呢,要是聽錯了,天下同名同姓的人也有,那我豈不是白白送了性命?”她自我寬慰了一番,心想,且等到晚上,等丈夫回來,問個明白,再死也不遲。

那天傍晚,農夫張三老從集市賣菜回來,馬氏迎上去,收拾好晚飯,和丈夫一起吃了。馬氏趁機問道:“如今聽說薑子牙出將入相,享儘榮華富貴,這是真的嗎?”張三老聽了,連忙賠著笑臉回答:“賢妻你要是不問,我還真不好說,這事千真萬確。前些日子薑丞相在朝歌,那威風凜凜的樣子,天下諸侯都聽他號令。我那時就想帶你去見見他,說不定還能討個小富貴。可我又怕他位高權重,萬一惹出什麼事來,所以一直沒敢說。如今你問起,我就告訴你,隻是現在已經晚了。薑丞相回國都好一陣子了,要是當初……唉,可惜了。”馬氏聽了,半晌無言。張三老怕娘子生氣,又安慰了她幾句。

馬氏假意勸丈夫睡下,自己把全身收拾得乾乾淨淨,哭了幾聲,便懸梁自儘了,一縷魂魄飄往封神台。等張三老發覺時,天已經亮了,馬氏早已氣絕身亡。張三老無奈,隻得買了棺木將她埋葬,此事暫且不表。後人有詩歎道:

“癡死尚望享榮華,應悔當年一念差;三複垂思無計策,懸梁雖死愧黃沙。”

話說薑子牙第二天入朝,麵見武王奏道:“昔日老臣奉師父之命下山,輔佐陛下吊民伐罪,本就是順應天命而興。人仙皆遭遇殺劫,之前便立下封神榜,放置在封神台上。如今大事已定,人仙的魂魄無所依歸,老臣特來啟奏陛下,懇請給假前往昆侖山,拜見師尊,求取玉符金冊,以便分封眾神,讓他們早日各安其位。還望陛下準許老臣前去施行。”武王說:“相父多年來勞苦功高,本應享受太平之福,但此事也關乎大局,不能拖延。相父可速速前往,切莫在仙島久留,免得朝臣們每日翹首以盼。”薑子牙說:“老臣怎敢辜負陛下的聖恩,貪圖在山林中享樂。”薑子牙趕忙辭彆武王,回到相府,沐浴之後,施展土遁之術,往昆侖山而去。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這夥草台班子有點猛 嬌養好孕外室?主母改嫁權臣你哭什麼 貶妻為妾?我轉身抱牌位嫁國公 小師妹養魚失敗,師兄們集體黑化 我黑客,接受全網挑戰! 我一路人甲,怎麼都叫我無限大佬 十三太保重生之白虎轉世 夫人要和離?瘋批權臣親她紅溫 主母從幾十年後殺回來,全府瘋了 開局聖地道子,你讓我走廢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