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

第六回 衛石碏大義滅親 鄭莊公假命伐(1 / 1)

話說石厚剛打了鄭國軍隊一陣勝仗,便打算傳令收兵回朝。將領們都不理解他的意圖,一齊來向州籲稟報說:“我們的軍隊士氣正旺,正好乘勝追擊,怎麼能突然退兵呢?”州籲也覺得疑惑,召來石厚詢問原因。石厚說:“我有話要說,請屏退左右。”州籲揮手讓身邊的人退下。石厚這才說道:“鄭國軍隊向來強大,而且他們的國君還是周王朝的卿士。如今我們戰勝了他們,已經足以樹立威望。主公剛剛即位,國內局勢還不穩定,如果長期在外征戰,恐怕國內會發生變故。”州籲說:“要不是你提醒,我還真沒考慮到這一點。”不一會兒,魯國、陳國、蔡國的軍隊都來慶賀勝利,並且各自請求班師回朝。於是,五國聯軍解除了對鄭國的包圍。從開始包圍到解圍,僅僅五天時間。石厚自以為立了大功,讓三軍齊聲高唱凱歌,簇擁著衛州籲得意洋洋地回國。然而,隻聽見百姓們唱道:“一雄斃,一雄興。歌舞變刀兵,何時見太平?恨無人兮訴洛京!”

州籲聽到後說:“國人還是不擁護我,這可怎麼辦?”石厚說:“我的父親石碏,以前擔任上卿,向來被國人信服。主公如果征召他入朝,與他共同處理國政,君位必定能夠穩固。”州籲便命人取來一雙白璧、五百鐘白粟,前去問候石碏,同時征召石碏入朝商議國事。石碏借口病重,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州籲又問石厚:“你父親不肯入朝,我想去當麵請教他計策,你看怎麼樣?”石厚說:“主公即便去了,也未必能見到他。我可以帶著您的命令去詢問他。”於是,石厚回家去見父親,轉達新君對他的敬重和仰慕之情。石碏問:“新主召見我,有什麼事呢?”石厚說:“隻因人心尚未歸服,擔心君位不穩,想請父親您決定一個好辦法。”石碏說:“諸侯即位,要得到周王朝的認可才名正言順。新主如果能去朝見周天子,得到周王賞賜的禮服、冠冕和車馬,奉命成為國君,國人還能有什麼異議呢?”石厚說:“這話很有道理,但是無緣無故去朝見周王,周王肯定會起疑心,必須先有人在周王那裡疏通關係才行。”石碏說:“如今陳侯對周王忠誠順從,按時朝貢,周王十分嘉獎寵愛他。我們衛國與陳國一向關係親密,最近又有借兵的交情。如果新主親自前往陳國朝見,懇請陳侯向周王疏通關係,然後再去朝見周天子,又有什麼困難呢?”石厚便將父親石碏的話,轉述給州籲。州籲非常高興,當即準備好玉器、布帛等禮品,命令上大夫石厚護衛,前往陳國。

石碏與陳國大夫子針一向交情深厚。他割破手指,滴血寫下一封信,秘密派心腹之人,直接送到子針那裡,拜托他呈交給陳桓公。信中寫道:“外臣石碏叩首,致書給陳賢侯殿下:衛國國土狹小,卻天降大禍,不幸發生了弑君的災禍。這雖然是逆臣州籲所為,但實際上我的逆子石厚貪圖權位,助紂為虐。這兩個逆賊如果不除掉,亂臣賊子將會在天下接連出現!老夫年老體衰,無力製止,有負先公的囑托。如今這兩個逆賊一同前往貴國朝見,實際上是出於老夫的計謀。希望貴國將他們拘捕,依法定罪,以端正臣子的綱常。這實在是天下的幸事,不隻是我國的幸事!”

陳桓公看完信,問子針:“這件事該怎麼辦?”子針回答說:“衛國的惡行,就如同陳國的惡行。他們如今來到陳國,是自尋死路,不能放過他們。”桓公說:“好。”於是,定下了擒獲州籲的計策。

州籲和石厚來到陳國,還不知道石碏的計謀。他們一君一臣,昂首挺胸地進入陳國。陳侯派公子佗出城迎接,將他們安排在客館住下。隨後,傳達陳侯的命令,邀請他們第二天到太廟中相見。州籲見陳侯禮待殷勤,非常高興。第二天,太廟中設置了庭燎,陳桓公站在主位上,左右儐相排列得十分整齊。石厚先到,看到太廟門口立著一塊白牌,上麵寫著“為臣不忠,為子不孝者,不許入廟!”石厚大吃一驚,問大夫子針:“立這塊牌子是什麼意思?”子針說:“這是我先君的訓誡,我國國君不敢忘記。”石厚便不再懷疑。不一會兒,州籲駕到。石厚引導他下車,站在賓位上。儐相請他們進入太廟。州籲佩戴著玉佩,手持玉圭,正要鞠躬行禮。隻見子針站在陳侯旁邊,大聲喝道:“周天子有命令:‘隻捉拿弑君賊州籲和石厚二人,其他人等一概赦免。’”話還沒說完,就先將州籲擒獲。石厚急忙拔劍,由於一時慌亂,劍沒能拔出來。他隻能用手與抓捕的人搏鬥,打倒了兩個人。太廟左右牆壁後麵,都埋伏著甲士,他們一起圍上來,將石厚捆綁起來。州籲和石厚帶來的隨從和士兵,還在廟外觀望。子針將石碏的書信宣讀了一遍,眾人這才知道州籲和石厚被擒,都是石碏主謀,借助陳國之手行事,這是天理報應,於是紛紛散去。史官寫詩感歎道:“州籲昔日餞桓公,今日朝陳受禍同。屈指為君能幾日,好將天理質蒼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侯當即想要將州籲和石厚依法處決。群臣都說:“石厚是石碏的親生兒子,不知道石碏是什麼意思。不如請衛國派人來商議如何定罪,這樣才不會留下後患。”陳侯說:“各位說得對。”於是,將州籲和石厚分彆關押在兩處,州籲囚禁在濮邑,石厚囚禁在陳國,讓他們無法互通消息。陳侯派人連夜快馬奔赴衛國,把這件事報告給石碏。

石碏自從告老還鄉後,一直沒有出過家門。看到陳侯有使者到來,他立刻讓車夫駕車等候,同時邀請各位大夫到朝中相見。眾人都感到十分驚訝。石碏親自來到朝中,召集百官,這才打開陳侯的書信查看。得知州籲和石厚已經被拘押在陳國,專等衛國大夫前去,共同商議如何定罪。百官齊聲說:“這是關係到國家社稷的大事,全憑國老您主持。”石碏說:“這兩個逆賊罪不可赦,應當依法嚴懲,以告慰先靈。誰願意去執行這件事呢?”右宰醜說:“亂臣賊子,人人都可以誅殺!我雖然沒什麼才能,但也有一腔公憤。誅殺逆賊州籲,我願意前往。”眾大夫都說:“右宰足以辦好這件事。但是首惡州籲已經正法,石厚是從犯,可以從輕論處。”石碏大怒道:“州籲的惡行,都是我這個逆子釀成的。各位請求從輕發落,是不是懷疑我有舐犢之情?老夫我應當親自去一趟,親手誅殺這個逆賊。不然,我沒有顏麵去見先人的宗廟!”石碏的家臣獳羊肩說:“國老不必動怒,我可以代您前往。”於是,石碏派右宰醜前往濮邑處決州籲,派獳羊肩前往陳國處決石厚。同時,準備好法駕,到邢國迎接公子晉。左丘明編寫史書到這裡,稱讚石碏:“為了大義而滅親,真是純粹的臣子啊!”史臣寫詩道:“公義私情不兩全,甘心殺子報君冤。世人溺愛偏多味,安得芳名壽萬年!”隴西居士也有詩,說石碏不先殺掉石厚,正是為了今天一並除掉州籲,詩中寫道:“明知造逆有根株,何不先將逆子除!自是老臣懷遠慮,故留子厚誤州籲。”

再說右宰醜和獳羊肩一同前往陳國都城,先拜見陳桓公,感謝他除掉亂賊的恩情,然後分頭行動。右宰醜到了濮邑,將州籲押到集市上處決。州籲看到右宰醜,大聲喊道:“你是我的臣子,怎麼敢冒犯我?”右宰醜說:“衛國之前有臣子弑君,我不過是效仿他罷了!”州籲低頭接受了刑罰。獳羊肩前往陳國都城處決石厚。石厚說:“死是我應得的。我希望能上囚車,見父親一麵,然後再死。”獳羊肩說:“我奉你父親的命令,來誅殺逆子。你如果想念父親,就帶著你的頭去見他吧!”於是,拔劍將石厚斬殺。公子晉從邢國回到衛國,將誅殺州籲的事情告知文武百官,重新為桓公發喪,然後登上侯位,這就是衛宣公。衛宣公尊石碏為國老,讓石家世代擔任卿大夫。從此,陳國和衛國的關係更加親密和睦。

鄭莊公見五國聯軍撤兵,正打算派人打探長葛的消息。忽然有人報告說公子馮從長葛逃回,在朝門外等候接見。莊公召見並詢問他。公子馮哭訴道:“長葛已經被宋國軍隊攻破,他們占據了城池。我逃到這裡,乞求您的庇護!”說完,痛哭不止。莊公安慰了他一番,仍然讓公子馮住在館舍,給他豐厚的待遇。沒過多久,莊公聽說州籲在濮邑被殺,衛國已經立新君。他便說:“州籲的事情,與新君無關。但是主謀攻打鄭國的是宋國。我應當先討伐宋國。”於是,莊公召集眾臣,詢問討伐宋國的計策。祭足進言說:“之前五國聯合攻打鄭國,如今我們如果討伐宋國,其他四國必定害怕,會聯合起來救援宋國,這不是取勝的良策。如今之計,我們應該先派人向陳國求和,再用利益結交魯國。如果與魯國、陳國交好,那麼宋國就孤立無援了。”莊公聽從了他的建議,派使者前往陳國求和。陳侯不答應,公子佗勸諫道:“親近仁義,與鄰國友好相處,這是國家的珍寶。鄭國前來講和,不可拒絕。”陳侯說:“鄭伯狡詐多變,難以捉摸,怎麼能輕易相信他呢?不然的話,宋國和衛國都是大國,沒聽說鄭國與他們講和,為什麼卻先找到我們?這是離間之計。況且我們曾經跟隨宋國討伐鄭國,如今與鄭國講和,宋國肯定會發怒。得到鄭國卻失去宋國,有什麼好處呢?”於是,拒絕接見鄭國使者。

莊公見陳國不答應求和,生氣地說:“陳國所依仗的,不過是宋國和衛國。衛國剛剛平定內亂,自顧不暇,怎麼能幫助彆人呢?等我與魯國交好,就聯合齊國和魯國的軍隊,先報宋國的仇,再攻打陳國。這就如同勢如破竹一般。”祭足上奏說:“不是這樣的。鄭國強大,陳國弱小,我們主動求和,陳國會懷疑這是離間之計,所以才不答應。如果命令邊境的人趁他們不備,侵入他們的境內,必定能大有所獲。然後派能言善辯的人,歸還俘獲的財物和人口,表明我們沒有欺詐之心,他們必定會聽從。平定陳國之後,再慢慢商議討伐宋國的事情比較妥當。”莊公說:“好。”於是,派兩個邊境的長官率領五千步兵,假裝出去打獵,潛入陳國境內,大肆搶掠人口和財物,大約有一百多車。陳國的邊疆官吏向桓公報告。桓公大驚,正召集眾臣商議,忽然有人報告:“有鄭國使者潁考叔在朝門外,帶著鄭國國書求見,要歸還俘獲的東西。”陳桓公問公子佗:“鄭國使者來做什麼?”公子佗說:“與鄭國通使是好事,不可再次拒絕。”桓公便召見潁考叔。潁考叔行再拜之禮,呈上國書。桓公打開觀看,上麵大致寫道:“寤生叩首,敬呈陳賢侯殿下:您剛剛受到周天子的恩寵,我也忝列王臣,按理應該相互友好,共同為周王朝效力。最近求和沒有成功,邊境的官吏就妄自懷疑我們兩國之間有矛盾,擅自進行侵擾掠奪。我聽說後,寢食難安。如今將所俘獲的人口和財物全部歸還,派下臣潁考叔前來謝罪。我希望能與您結為兄弟之好,希望您答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侯看完,才知道鄭國想要修好是出於誠意。於是,以優厚的禮節款待潁考叔,派公子佗回訪鄭國。從此,陳國和鄭國和好。

鄭莊公對祭足說:“陳國已經平定了,該怎麼討伐宋國呢?”祭足上奏說:“宋國爵位尊貴,國家強大,周王朝都以賓客之禮相待,不可輕易討伐。主公之前想去朝見周天子,隻因齊侯在石門相約,又遇到州籲的軍隊來犯,耽擱到現在。如今應該先去周朝,朝見周王。然後假托王命,號召齊國和魯國,聯合出兵攻打宋國。這樣師出有名,必定戰無不勝。”鄭莊公非常高興地說:“你謀劃事情,真是萬無一失。”此時,周桓王已經即位三年了。莊公命令世子忽監國,自己和祭足前往周朝,朝見周王。

當時正值冬十一月初一,是諸侯朝賀周王新年的日子。周公黑肩勸說周桓王,要以厚禮對待鄭莊公,以此勸勉其他諸侯國。然而,桓王向來不喜歡鄭國,又想起鄭國之前侵奪溫地麥子和成周禾稻的事,心中怒火騰騰。他對鄭莊公說:“你們鄭國今年收成如何?”莊公回答:“托大王如天般的福分,國內風調雨順,沒有遭受水旱災害。”桓王接著說:“幸好年成好,那溫地的麥子、成周的禾稻,我可以留著自己吃了。”莊公聽出桓王言語中充滿了侵犯之意,一時無言以對,當下便告辭離開。桓王既不設宴席款待,也不贈送財物,隻是派人送了十車黍米給莊公,還說:“權且當作你們備荒的物資吧。”

莊公對此次前來周朝深感後悔,他對祭足說:“大夫勸我入朝,可如今周王如此怠慢,還口出怨言,用黍米和禾稻來嘲諷我。我想拒絕接受,該用什麼借口呢?”祭足回答:“諸侯之所以看重鄭國,是因為鄭國世代擔任卿士,在周王身邊輔佐。周王所賜之物,不論多少,總歸是天子的恩寵。主公如果拒絕不受,就等於公然與周王結仇。鄭國一旦失去周王的支持,又如何能在諸侯中保持威望呢?”

兩人正在商議,忽然有人報告說周公黑肩前來拜訪。周公黑肩私下贈給莊公兩車彩色絲織品,交談之中,言辭極為誠懇周到。過了很久,周公黑肩才告辭離去。莊公問祭足:“周公此番前來,有什麼意圖?”祭足說:“周王有兩個兒子,長子叫沱,次子叫克。周王寵愛次子,囑托周公輔佐他,將來恐怕會有奪嫡之爭。所以周公今天先來與我國交好,想把我們當作外援。主公接受他的彩帛,正好有大用。”莊公問:“有什麼用呢?”祭足說:“鄭國朝見周王,鄰國沒有不知道的。現在把周公所贈的彩帛,分放在十車黍米之上,外麵用錦袱遮蓋。等離開都城的時候,就宣稱這是‘周王賞賜’。再帶上彤弓和弧矢,對外假說:‘宋公長久以來沒有向周王朝貢,主公我親自接受王命,率兵前去討伐他。’用這個名義號召列國,要求他們出兵相隨。有不響應的,就是違抗王命。把事情說得鄭重其事,諸侯必然會相信並聽從。宋國雖然是大國,又怎能抵擋奉命出征的軍隊呢!”莊公拍著祭足的肩膀說:“你真是智謀之士啊!我全都聽你的。”隴西居士有詠史詩寫道:“彩繒禾黍不相當,無命如何假托王?畢竟虛名能動眾,睢陽行作戰爭場。”

莊公離開周境後,一路上宣揚王命,聲討宋公對周王不忠的罪行,聽到的人都信以為真。這話很快傳到了宋國。宋殤公心中十分恐懼,連忙派使者秘密告知衛宣公。宣公於是糾合齊僖公,想要在宋、鄭兩國之間進行調解。他們約定了日期,在瓦屋這個地方相會,歃血為盟,各自消除過去的嫌隙。宋殤公派人帶著豐厚的禮物送給衛國,約衛宣公提前在犬邱見麵,商議應對鄭國的事,然後再一同前往瓦屋。齊僖公也如期到達。隻有鄭莊公沒有前來。齊侯說:“鄭伯不來,和議恐怕要失敗了!”說完就想駕車回國。宋公極力挽留他,希望能達成盟約。齊侯表麵上答應了,心中卻仍在觀望。隻有宋、衛兩國交情深厚,彼此結納後才散去。

這時,周桓王打算罷免鄭伯的卿士之職,讓虢公忌父代替他。周公黑肩極力勸諫,於是周桓王任命忌父為右卿士,掌管國家政事;鄭伯為左卿士,隻是個虛名而已。莊公聽說後,笑著說:“我料定周王奪不走我的爵位!”後來,莊公又聽說齊、宋兩國結黨,便與祭足商量對策。祭足說:“齊、宋兩國原本交情不深,都是因為衛侯從中拉攏,雖然結成了同盟,但並非出自本心。主公現在把王命同時傳達給齊、魯兩國,再拜托魯侯去糾合齊侯,一起協力討伐宋國。魯國與齊國接壤,世代聯姻,魯侯參與此事,齊國必定不會拒絕。蔡、衛、郕、許等諸侯國,也應當發檄文征召他們,這樣才顯得是公正的討伐。有不響應的,就移師去討伐他們。”

莊公依計行事,派使者前往魯國,許諾在出兵攻打宋國時,將侵奪的宋國土地全部歸魯國所有。公子翬是個貪婪強橫的人,欣然答應了。他奏明魯君後,轉而邀約齊侯,與鄭國在中邱會合。齊侯派弟弟夷仲年為將領,出動三百輛兵車。魯侯派公子翬為將領,出動二百輛兵車,前來協助鄭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莊公親自統領公子呂、高渠彌、潁考叔、公孫閼等一班將士,自己坐鎮中軍。豎起一麵大旗,名叫“蝥弧”,上麵寫著“奉天討罪”四個大字,用輅車裝載著。將彤弓和弧矢懸掛在車上,號稱是卿士奉王命討伐有罪之人。夷仲年率領左軍,公子翬率領右軍,三軍浩浩蕩蕩,威風凜凜地殺向宋國。

公子翬先到達老挑這個地方,宋國守將帶兵出城迎戰。公子翬奮勇當先,隻打了一陣,就把宋兵殺得丟盔棄甲,四處逃命,俘虜了二百五十多人。公子翬將捷報飛速傳給鄭伯,並在老挑迎接鄭軍安營紮寨。兩人相見時,公子翬獻上俘虜。莊公十分高興,對公子翬稱讚不已,命令幕府將他的功勞記為第一。軍中殺牛犒勞士兵,休息了三天。然後分兵繼續前進,莊公命令潁考叔和公子翬領兵攻打郜城,公子呂負責接應;命令公孫閼和夷仲年領兵攻打防城,高渠彌負責接應。把老營安紮在老挑,專門等候捷報。

再說宋殤公聽說三國的軍隊已經進入宋國境內,嚇得麵如土色,急忙召來司馬孔父嘉詢問對策。孔父嘉上奏說:“我曾派人到王城打聽,並沒有周王討伐宋國的命令。鄭國假托王命,並非真的有王命,齊、魯兩國隻不過是中了他們的圈套。然而三國既然聯合起來,他們的勢力確實不可與之正麵抗衡。如今之計,隻有一個辦法,可以讓鄭國不戰而退。”殤公問:“鄭國已經取得了利益,怎麼肯輕易退兵呢?”孔父嘉說:“鄭國假托王命,遍召列國。現在響應的,隻有齊、魯兩國。之前東門之戰,宋、蔡、陳、魯一同參與。魯國貪圖鄭國的賄賂,陳國與鄭國講和,都加入了鄭國一方,沒有參與的隻有蔡國和衛國。鄭國國君親自帶兵在此,軍隊必定強盛,他的國內必然空虛。主公如果用豐厚的禮物,派使者向衛國告急,讓衛國糾合蔡國,輕裝出兵襲擊鄭國。鄭國國君聽說自己國家受到攻擊,必然會回師自救。鄭軍一退,齊、魯兩國難道還能獨自留下來嗎?”殤公說:“你的計策雖好,但如果不是你親自前往,衛國的軍隊未必會立即出動。”孔父嘉說:“我願意率領一支軍隊,為蔡國做向導。”

殤公立即挑選二百輛兵車,任命孔父嘉為將領,帶上黃金、白璧、彩緞等禮物,連夜趕到衛國,請求衛君出兵襲擊鄭國。衛宣公接受了禮物,派右宰醜率兵,與孔父嘉從小路出其不意地直逼滎陽。世子忽和祭足急忙傳令守城,可宋、衛的軍隊已經在城外大肆搶掠了一番,擄走了無數的人畜和輜重。右宰醜想要攻城,孔父嘉說:“凡是偷襲彆人的軍隊,不過是乘其不備,取得利益就應該適可而止。如果把軍隊駐紮在堅固的城下,鄭伯回兵救援,我們就會腹背受敵,陷入困境。不如向戴國借道,保全軍隊返回。估計我們離開鄭國的時候,鄭君也該從宋國退兵了。”右宰醜聽從了他的建議,派人向戴國借道。戴國人懷疑他們是來襲擊自己國家的,便關閉城門,拿起武器登上城牆防守。孔父嘉大怒,在離戴城十裡的地方,與右宰醜分設前後兩個營寨,準備攻城。戴國人堅守城池,多次出城交戰,雙方都有傷亡和俘虜。孔父嘉派使者前往蔡國請求援兵。這些暫且按下不表。

此時,潁考叔等人已經攻破了郜城,公孫閼等人也攻破了防城,各自派人到鄭伯的老營報捷。恰好世子忽的告急文書也送到了。不知道鄭伯會如何處置,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